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關於春節黑板報的資料

2016關於春節黑板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除夕三大習俗:祭祖 團圓飯和守歲

2016關於春節黑板報的資料

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表示,除夕有很多習俗,其中最重要的有祭祖、團圓飯和守歲。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爲“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對於人們來說,這天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日子。

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衆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不管採取怎樣的方式祭祖,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育子孫後代要謹記孝道,不管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先。”陳竟說。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也是除夕的重要習俗。陳竟表示,作爲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着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因而,對於身在遠方的子女們來說,利用除夕夜的機會,與父母們一起吃頓團圓飯顯得尤爲重要。

陳竟說,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爲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無論在哪裏吃,團圓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我國民間在除夕還有守歲的習俗。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從中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天文學家解釋農曆年爲何有平年、閏年之分

細心的公衆不難發現,與公曆年一樣,農曆年也有平年與閏年之分。那麼,農曆年究竟是怎樣劃分平年和閏年的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爲公衆做出瞭解釋。

衆所周知,陽曆年的平年與閏年很好區分,只需用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就是閏年,全年有366天;不能整除的就是平年,全年有365天。但農曆年的平年、閏年就很難分了,公衆一般只能通過查閱年曆才能知道。

王思潮介紹,中國幾千年來所採取的傳統農曆是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迴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大約是29.5天,農曆一般以12個朔望月爲一年,共354天或355天,比陽曆迴歸年少11天左右。爲了讓農曆年和陽曆年的時間相協調,古人便安排了“十九年七閏”,即每隔兩三年就會在農曆年中安排一個閏月。這樣就有了閏年和平年之分。

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農曆閏年因爲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4天左右,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4天或355天。王思潮表示,農曆己丑牛年因爲閏了五月,故有384天;而即將過去的農曆虎年則是平年,共有354天;馬上就要開始的農曆兔年也是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