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2016年喜迎端午佳節黑板報設計內容

2016年喜迎端午佳節黑板報設計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導語:雄黃醇酒杯中情,交杯換盞過端午。香糉美汁鮮味溢,艾葉飄香吉祥照。身體健康福臨門,佳節良辰心歡喜。河口江岸人沸騰,龍舟號子長調揚。

2016年喜迎端午佳節黑板報設計內容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裏僅介紹一下的一種:

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一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爲晉王義所書。後人爲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爲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爲曹娥江。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現代“五節”】

神丹端午文化講壇——

端午節有“五節”一說,至今已傳承兩千多年,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省政協委員曾經以提案的形式建議將端午節列爲法定公休假日,認爲端午節蘊藏着沉甸甸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愛國節、文化節、衛生節、體育節、岳母節”等節日的起源。自屈原端午節投江至今,人們一直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歷代文人政客更是深受其影響,拳拳愛國心由此代代相傳,端午節也被稱爲“愛國節”;屈原作爲我國偉大詩人,開創了楚辭新文體,民間素有端午節品蛋吟詩的習俗,端午節也是我國的“文化節”;古時端午節具有“衛生節”之意,人們在這天進行包糉子、吃鹹蛋、懸艾草、大掃除等活動,有着補充營養、清潔消毒的科學味道;龍舟賽是我國民間影響最大的羣衆體育活動,千舟競發,兩岸吶喊,規模宏大,故又被人們稱作“體育節”;在我國民間,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岳母節”,女婿們要送蛋品給岳母以表感激。

今年6月9日是農曆端午節,華夏兒女將會在濃濃的端午氣氛中找到現代文明的根。

  【端午節黑板報資料:端午節的古詩】

端午日賜衣

  作者: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喊,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蘭包糉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競渡曲

  唐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端午日

  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感興

  宋 文天祥

流棹西來恨未銷,魚龍寂寞暗風潮。

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