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韋編三絕的意思及故事

韋編三絕的意思及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成語】:

韋編三絕的意思及故事

韋編三絕

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解釋】:

韋: 熟牛皮;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孔子爲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舉例造句】:

劉老先生讀書有韋編三絕的精神,所以他對每一本書的內容都瞭若指掌。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爲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八九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閱讀。通常,用絲線編連的叫“絲編”,用麻繩編連的叫“繩編”,用熟牛皮繩編連的叫“韋編”,其中爲熟牛皮繩最爲結實。像《周易》這樣厚重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通過熟牛皮繩編連起來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通常認爲,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即使讀書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說:“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與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