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七年級試題 > 七年級上冊第11課語文課後練習答案

七年級上冊第11課語文課後練習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

七年級上冊第11課語文課後練習答案

第十課《春》研討與練習參考答案

一、仿照下面的示例朗讀課文,注意把握感情基調,讀準語氣。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兩個“盼望着”,語氣要逐漸加重,表達期盼的心理、欣喜的感情)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三個“起來了”,語氣要一個比一個高昂)

小草偷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擬人句,要讀得親切)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短句多,要讀得輕快些,讀出輕鬆愉快的感情)

二、在作者筆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說一說課文描繪了哪些春天的圖畫,你最喜歡那幅圖畫,喜歡的理由是什麼?

答:課文描繪了五幅春天的圖畫。它們分別是:春草圖(草報春)、春花圖(花爭春)、春風圖(風唱春)、春雨圖(雨潤春)、迎春圖(人迎春)。

喜歡的理由:示例:

(1)春草圖(草報春)(第3段),寫小草的情態、質地、色澤、長勢。①用“偷偷”“鑽”寫春草的情態;②用“嫩嫩的”寫春草的質地;③用“綠綠的”寫春草的色澤;④用“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寫春草的長勢。

“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中一個“鑽”字,表現出春草的勇氣和力量;“偷偷地”是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春草破土是那麼自然而然,是那麼不引人注意。可正是這不起眼的春草,有着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嫩嫩的”寫質地,告訴讀者這是新的生命;“綠綠的”寫顏色,給人以清新、祥和的感覺;“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是從數量上寫,宣告了春天已經到來。接着通過孩子的嬉戲從側面寫春草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最後又正面寫軟綿綿的春草沐浴在輕悄悄的春風之中,進一步表現春草的柔和可愛。

(2)春花圖(花爭春)(第4段),寫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由春花聯想到秋實。

春草圖抓住了春草外表柔和親切卻有着頑強旺盛的生命力這一特徵,運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而這一段則又是一種寫法,即按“樹上”“花下”“遍地”的順序,運用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高與低相結合的方法描繪了一幅五彩繽紛、百花爭豔立體感很強的春花圖。

先看“樹上”,“不讓”一語點出了春花爭豔的特徵。這“不讓”二字很難換用另一個詞來傳達其神韻。意思是:“我不願向你退讓,你也不願向我退讓。”有了這個“不讓”,“趕趟兒”纔有了前提,而“趕趟兒”也進一步豐富了“不讓”的內涵:春花競放,百花爭豔,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寫樹上,先寫鮮花怒放,接下來便寫花的顏色,像火,像霞,像雪,正按照桃樹、杏樹、梨樹的先後順序來寫,照應嚴密。以上都是實寫,至於寫花的甜味,便由實而虛。春花固然是“實”,果實卻是“虛”的,由“花”聯想到“果”,也就很自然地由顏色寫到味道了。這樣由實而虛寫來,讀者對春花便產生了更深一層的感情,春華秋實,這怒放的春花孕育着累累的果實。

(3)春風圖(風唱春)(第5段),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描繪了春風的和煦、芳香和悅耳。

先從觸覺角度寫春風的和煦。“吹面不寒楊柳風”,一是“吹面不寒”,即很溫和,不似嚴冬的刺骨冷風,也不似酷夏的炙人熱風;二是“楊柳風”,意思是吹拂柳枝的風,給人以柔和的感覺。再從嗅覺來寫,泥土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馨香,這都容易理解,“醞釀”一詞便要細細體會了。“醞釀”一詞原意是造酒時發酵的過程,發酵過程中,酒香會不斷濃烈起來,用在這裏,我們可以想象:泥土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在春天的陽光下,如同釀造美酒,越來越濃郁越醇厚。最後從聽覺角度寫春風傳送的各種聲響。江南的春風原本是“輕悄悄的”,作者用鳥聲的清脆婉轉,笛聲的嘹亮悅耳跟輕風流水應和,讓有聲之物托出空靈春風的音樂美。

(4)春雨圖(雨潤春)(第6段),抓住春雨的特點:細密和輕盈。從靜景寫到動態,從物寫到人,由近寫到遠。

寫春雨,先是正面寫:“尋常”“一下就是三兩天”,寫出春雨次數頻繁。然後進一步正面寫春雨的可愛。“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三個比喻連用,使我們想起寫青草“像眼睛,像星星”兩個比喻的連用。同一個事物連用幾個比喻,這叫“博喻”。這幾個比喻必須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共同爲生動形象地描繪事物表情達意服務。牛毛、花針、細絲都是很纖細的,牛毛細而稠密,花針亮而閃爍,細絲柔而綿長。這三個比喻正面描寫了春雨的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層薄煙”這個比喻進一步描繪了春雨細密迷濛的景狀。

接下來作側面描寫。樹葉兒“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觸發讀者的想象:大自然在春雨中沐浴,一切景物是那麼新、美、鮮、亮。寫傍晚燈光“黃暈”,是因爲這是雨簾中所見的燈光,不寫雨而讓人體會到雨的細和密。寫“慢慢走着的人”“地裏工作的農民”都放在春雨的特定環境之中。房屋是“稀稀疏疏”的,“靜默”一詞又是從側面寫出了春雨中安靜和平且又溫馨的氣象。

先寫春雨下的次數多、時間長,接着以“可別惱”三字爲轉折點,正面寫春雨的可愛,又通過寫樹、草、人、村落,側面烘托出春雨中的安謐平和的景象。

(5)迎春圖(人迎春)(第7段),春到人歡,和開頭呼應,引用俗語啓迪。

以上四幅畫分別寫草、花、風、雨,這幅畫的主體是“人”。天上風箏多了,也就是孩子多了。寫風箏多了,不僅告訴我們春天到了,孩子們出來活動了,還讓我們想象天空中風箏競放的一派朝氣勃勃、積極向上的景象。前面寫春花“趕趟兒”,是寫春花競放爭豔的景象;這裏寫老老少少“趕趟兒”,是寫人們寄希望於春天,是在爭春。然後還引用俗語啓迪人們:春是一年的開始,應該及早作好一年的安排和打算,激勵人們把握時間,奮發向上,創造美好的生活。

三、結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語句,品味語言的妙處。

1.小草偷偷地從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答:本句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偷偷地”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小草悄然萌發的情狀。“鑽”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突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同時,這樣寫使無意識、無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2.野花遍地都是:雜拌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答: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陽光下遍地野花閃閃爍爍逗人喜愛的樣子。野花“像眼睛”“像星星”寫出了野花的繁多,分佈廣,在風中搖曳的特點。“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給人視覺上的美感,讓人彷彿置身於野花叢中,芬芳美麗。

3.樹葉兒卻綠的發亮,小草兒也青的逼你的眼。

答:這是側面描寫,寫出了春雨“潤”的特點。“逼”字用得好,春雨中的畫面本身是朦朧的,柔和的,色調偏灰,“綠”“青”等近景的描寫,表現出春雨滋潤洗滌下的樹葉,小草變得顯亮奪目,作者把這一切用一個“逼”字,一下子推到讀者眼前。 4.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 本句運用了擬人手法,描寫了雨中的房屋,是靜態描寫。“靜默”一詞用的巧妙,它傳神地描繪了動態雨中的安靜和平的氣息。

四、作者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你怎樣理解這些比喻?你還能發揮想象,將春天比作別的什麼嗎?

答:作者分別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寫出了春天不同時段的不同景象,讚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分別強調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徵(作者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爲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爲它“嬌美”,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爲它有“無窮的活力”);既是對春天的讚美,又形象揭示了人們對春天的嚮往,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的執着追求。

還可以比作: 1、春天像美麗的新娘,綻放出幸福的笑容。2、春天像調皮的娃娃,找一下綠葉,吻一吻花蕊,又呼呼地跑過廣闊的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