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基礎知識及運用(30分)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1.根據下列拼音寫出漢字。(2分)

(1)公輸bān()(2)敝yú()(3)fù()魚

(4)jīng()國(5)一dān()(6)cù()爾

(7)gǒu()得(8)lǐ()泉

2.下列加粗字拼音無誤的一項是()(2分)

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膠鬲(gé)

B.至於郢(yíng)侮臣(wǔ)荊國(jīn)胡不見(xiàn)

C.竊(qiè)錦繡(jǐn)褐(hè)糠糟(zāo)犀(xǐ)

D.黿(yuán)楩(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3分)

(1)子墨子()(2)起於魯()

(3)吾義固不殺人()(4)胡不已乎()()

(5)舍其文軒()(6)舍其粱肉()

(7)攻城之機變()(8)而曰()

(9)楚寇()(10)鄰有敝輿()

(11)故不爲苟得也()(12)賢者能勿喪耳()

4.下列四組加點字用法和釋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1分)

5.下列句子不是反問句的一項是()(1分)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B.此爲何若人?

C.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D.宋何罪之有?

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它的含義。(5分)

(1)公輸盤不說。()通()含義()

(2)知而不爭,不可謂忠。()通()含義()

(3)子墨子九距之。()通()含義()

(4)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通()含義()

(5)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通()含義()

(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通()含義()

(7)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通()含義()

(8)入則無法家拂士()通()含義()

(9)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義()

(10)故患有所不闢也()通()含義()

7.下列各句與課文原句相同的在括號內打“√”,不同的打“×”。(1分)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

(4)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8.選出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組()(1分)

A.所以動心忍性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B.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是年謝莊辦團

C.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入之迂也

D.行拂亂其所爲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

9.譯文

(1)翻譯下列句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公輸盤爲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譯:公輸盤給楚國製造雲梯這種器械,造好後,將要用來攻打宋國

B.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

譯:宋國沒有罪,卻要攻打它,不能算是仁愛

C.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譯:假如現在這裏有個人,捨棄他的彩飾的漂亮車不坐,鄰居有輛破車,卻想去偷它

D.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譯: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裏,宋國的土地,方圓才五百里。這就好像破車同漂亮的車一樣

(2)判斷下列譯文的正誤,將正確的譯文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3分)

①委而去之。()

A.受委屈而離開他。

B.放棄城而逃跑。

C.受委屈到哪兒去。

②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A.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B.過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勝。

③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因此使他的心受驚動,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通過那樣的途徑,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長了他的才幹。

C.通過那樣的途徑,使他動了心,忍耐住性子,增長了他的才幹。

④池非不深也。()

A.護城河不是不深啊。

B.水池不是不深啊。

C.池塘非常不深啊。

⑤曾益其所不能。()

A.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增長了他的才能。

C.曾經更加強了他的才能。

⑥兵革非不堅利也。()

A.士兵和皮革不是不堅定鋒利啊。

B.兵卒和鎧甲不是不精良啊。

C.武器和裝備不是不精良啊。

10.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3分)

(1)《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的書。孟子是戰國人,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

《孟子》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

(2)“寡助之至”導致“親戚畔之”,那麼“多助之至”的結果就是“天下順之”。()

(3)這兩篇短文,論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題目。()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這句話是從一個國家存亡的角度來說明“死於安樂”的道理。()

(5)《公輸》一文選自《墨子·公輸》,《墨子》一書現在一般認爲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墨子,相傳原爲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6)《莊子》故事兩則均選自《莊子·秋水》。《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的著作集,爲道家經典之一。莊周是春秋時宋國人,哲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11.下面句式變換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那難道不是你的作文本嗎?

改爲陳述句:那是你的作文本。

B.真正的政治家都努力讀書。

改爲雙重否定句:真正的政治家沒有不努力讀書的。

C.這套西裝式樣好,做工也考究。

改爲否定句:這套西裝式樣好,做工也不錯。

D.難道我還不懂得這個道理嗎?

改爲陳述句:我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12.加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上的幾個句子恰當的順序是()(2分)

南極是一個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陸,__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7月,測得最低溫度爲零下89.2℃。

②在南極點,年平均溫度達零下50℃。

③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大陸在等待着我們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風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13.依次填入橫線上的句子,同上句銜接得好,表達意思恰當的是()(2分)

①怎樣精讀?或一遍一遍地讀,或在書上批註,或寫閱讀筆記,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殘疾人靠貨真價實的工作贏得光榮。當然,我們也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絕別人的好意。只想幫助別人的好意。只幫助別人而一概拒絕別人的幫助,那不是強者,那其實是一種心理的殘疾,因爲事實上,_________________。

A.①動手寫批註或閱讀筆記,效果肯定好於只是一遍一遍地讀

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D.①動手寫批註或閱讀筆記,效果肯定好於只是一遍一遍地讀

②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C.①一遍一遍地讀,效果不如寫批註或閱讀筆記

②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D.①一遍一遍地讀,效果不如寫批註或閱讀筆記

②世界上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14.如果你忙得不可開交,這時有人請你幫忙,你回答得最得體的一項是()(1分)

A.急什麼,沒見我正忙着嗎?你先等會兒吧

B.不行,我正忙,去不了,你等着吧

C.沒關係,我把事情辦完就來,您先等會兒

D.真抱歉,現在正忙,請你稍等,我過會兒就去給你幫忙

閱讀(40分)

閱讀下面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sì)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爲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鬆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6分)

1.解釋下列加粗的“爲”字。(2分)

①爲天下富()②爲與此同類()

③公輸盤爲我爲雲梯()()

2.翻譯句子“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段選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將楚宋兩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對照,推出楚王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論。(2分)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4分)

1.這段文字的出處是()(1分)

A.《論語》B.《孟子》C.《韓非子》D.《列子》

2.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3分)

(1)守城一方的防衛條件具體表現在哪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環而攻之”所憑藉的條件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14分)

1.這段文字闡述了什麼道理()(1分)

A.人若處於困難之中,國家處於憂患之中就一定要滅亡的道理。

B.人只有處於困境纔能有作爲,國沒有憂患才能發展的道理。

C.人若處於困境,就無法發揮才能,國無憂患則往往要遭到滅亡的道理。

D.人處於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

2.文中六個“於”可作“受到”、“在”、“使”三種解釋,請分別指出。(3分)

A.“困於心,衡於慮”中的兩個“於”字可解釋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徵於色,發於聲”中的兩個“於”字可解釋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的“於”字可解釋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兩個動詞作名詞用的詞,請找出來並解釋。(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本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什麼?(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經過痛苦鬥爭過程而得到的好處是什麼?(用文中的三個字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成一個國家滅亡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齊桓公伐楚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於陘。

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於召陵。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何如?”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齊侯曰:“以此衆戰,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衆,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16分)

(節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1.下列加粗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漢水以爲池池:池塘

B.屈完及諸侯盟盟:訂立盟約

C.賜我先君履履:踐踏

D.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如:像

2.下列加粗“之”字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B.五侯九伯,女實徵之

C.以此衆戰,誰能御之

D.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

3.下列譯句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蔡潰,遂伐楚(楚國被打垮,於是就討伐楚國)

B.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你在北方,我在南方,相距很遠,本來互不相干)

C.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這次用兵是爲我呢,還是爲了繼承先君的友好關係呢)

D.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楚國拿方城作爲城牆,拿漢水作爲護城河)

4.下列加粗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

B.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C.女實徵之

D.王祭不共

5.下列與“君若以德綏諸侯”中“若”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

B.若止印三、二本,未爲簡易

C.若爲傭耕,何富貴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

6.下列對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涉:蹚水過河,這裏有進入的意思

B.以此衆戰,誰能御之衆:多

C.君其問諸海濱諸:之於

D.師進,次於陘次:臨時駐紮

7.下列加粗字意義不同於其他一項的是()(2分)

A.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B.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C.以此衆戰,誰能御之

D.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此句表明齊國在爲進攻楚國尋找藉口

B.本文記敘春秋初年齊、楚兩個強國之間的一場鬥爭,最後楚國戰敗

C.文章簡潔地表述了外交上的辭令應對

D.豈不穀是爲?先君之好是繼。”這是虛僞的外交辭令

作文(50分)

提示:“消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一環,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離不開消費。“消費”往往又是大人的行爲,我們學生常常是被動享受“消費”的成果,很少獨立從事“消費”活動。不過,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手頭上零花錢的增加,中小學生自主消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多了,“中小學生消費”的話題也常見諸報端。請以“中小學生消費”爲話題,寫一篇文章,可記述自身的經歷,也可表述自己的思考。

要求:1.文章內容要合乎情理;

2.文章要能反映出對本話題的關注和思考;

3.標點正確,書寫工整。字數600~800字。

參考答案

基礎知識及運用

1.(1)盤(2)輿(3)鮒(4)荊(5)簞(6)蹴(7)苟(8)醴

2.A

3.(1)夫子(即先生、老師)(2)出發、動身

(3)堅持合宜的道德、情理(4)爲什麼停止(5)彩飾

(6)好飯好菜(7)巧妙的方式(8)可是(9)入侵

(10)破車(11)苟且取得。這裏有“苟且偷生”的意思。

(12)不丟掉,不遺失

4.D5.B

6.(1)“說”通“悅”,高興。(2)“淨”通“諍”,以直言勸人改正錯誤。

(3)“距”通“拒”,抵擋,防守。(4)“圉”通“御”,防禦,抵擋。

(5)“詘”通“屈”,沒辦法了,屈服了。(6)“畔”通“叛”,背叛

(7)“衡”通“橫”,梗塞,不順(8)“拂”通“弼”,輔佐

(9)“曾”通“增”,增加(10)“闢”通“避”,躲避

7.(1)×(2)√(3)√(4)×

8.C9.(1)D(2)①B②A③B④A⑤B⑥C

10.(1)×(2)√(3)×(4)√(5)√(6)×

11.C12.C13.A14.D

閱讀

一1.①是②是③替造

2.我認爲大王進攻宋國,和這有偷竊病的是一樣的。

3.類比土地面積物產資源竊疾

二1.B

2.(1)三裏之城,七裏之郭(2)得天時(或必有得天時者矣)

(3)天時不如地利(或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三1.D2.A.受到B.在C.使

3.a.入--國內b.出--國外

4.對比論證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

5.論證磨鍊的好處。證明人處困境能激發鬥志,國無憂患易於滅亡的道理。

6.改作喻

7.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四1.B2.A3.C4.B5.C6.B7.A8.B

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