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二試題 > 2009--2010高二語文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2009--2010高二語文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2009--2010高二語文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2009--2010高二語文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卷(共 16 分)
一、語文基礎知識(8分)
1.下列詞語注音與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迤邐(yí lǐ) 蓬蒿(gāo) 提防 (dī ) 食不果腹
B.慫恿(sǒng yǒng) 晦朔(shuò) 癖好( pǐ ) 涎皮賴臉(xián)
C.通霄(xiāo) 遷徙(xí) 諂媚(chán ) 好高騖遠
D.庇佑( bì) 蘊藉(yùn jí ) 埋怨(mán) 委屈求全
2、下面有關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是“人生的百科全書’小說的主題一般比較含蓄,作者總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蔽在人物形象中 中篇小說《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他用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醇厚的世俗人情,表現他心中的纏綿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
B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首。少有才名,被舉爲神童,不到二十歲就出仕。《滕王閣序》是上元二年重九日,他在滕王閣的一次宴會上即席寫作的。序是一種體裁,常常是作者就眼前的人或事抒發感慨或討論某個問題,此外還要說到作序的緣由。
C莊子名周,戰國宋人。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稱他爲“老莊”。《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 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首篇,是莊子的代表作,比較集中地表現了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D “表”是臣下向皇上言事的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多用於臣向君表白心跡,陳情謝賀,如《出師表》《陳情表》
3下列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恨晨光之熹微(遺憾) 接孟氏之芳鄰(結交)
B、至於成立 (成人自立) 舉臣秀才(科舉院試考中後稱秀才)
C、而莫之夭閼者( 助詞,賓語提前的標誌)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動詞 :到,往)
D、控蠻荊而引甌越(連詞,表示承接) 怒而飛(連詞,表示修飾)
4下列加點的詞用法的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眄庭柯以怡顏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  ③彼於致福者
④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⑤悅親戚之情話  ⑥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⑦情在駿奔 ⑧竄梁鴻於海曲 ⑨襟三江而帶五湖 ⑩雄州霧列
A ①③⑧②④⑥⑤⑦⑨⑩ B、①③⑤⑧②⑥⑨⑦⑩④
C、①③⑧②④⑥⑤⑨⑦⑩ D、①③⑧②⑥⑤⑨⑦⑩④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8分)
杜環,字叔循。其先廬陵人,侍父一元遊宦江東,遂家金陵。環尤好學,工書,重然諾,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於九江,家破。其母張氏年六十歲,哭九江城下,無所歸。有識允恭者,憐其老,告之曰:“今安慶守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母如其言,附舟詣潭。潭謝不納,母大困。從人至金陵,因訪一元家所在,問:“一元今無恙否?”道上人對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環存,其家直鷺洲坊。”
母服破衣,雨行至環家。環方對客坐,見母,大驚,因問曰:“母非常夫人乎,何爲而至於此?”母泣告以故。環亦泣,扶就坐,拜之,復呼妻子出拜。妻馬氏,解衣更母溼衣,奉糜食母,抱衾寢母。母問其平生所親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環知故人無在者,不足附,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爲母訪之。苟無人事母,環雖貧,獨不能奉母乎?願母無他思。”母見環家貧,雨止,堅欲出問他故人。環令媵女從其行,至暮,果無所遇而返,坐乃定。
環購布帛,令妻爲製衣衾。自環以下,皆以母事之。越十年,異地逢其子伯章,泣謂之曰:“太夫人在環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見。”伯章若無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環歸半歲,伯章來。母見少子,相持大哭。既而伯章見母老,恐不能行,竟紿以他事辭去,不復顧。環奉母彌謹。然母愈念伯章,疾頓加,後三年遂卒。環具棺槨殮殯之禮,買地城南鍾家山葬之。歲時常祭其墓雲。
史官曰交友之道難矣人當意氣相得時以身相許若無難事至事變勢窮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況既死而能養其親乎吾觀杜環事雖古所稱義烈之士何以過而世俗恆謂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誣天下士人哉 
(節選自宋濂《杜環小傳》)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重然諾,好周人急 救濟
B 母如其言,附舟詣潭 往見
C.潭謝不納,母大困 道歉
D 奉糜食母,抱衾寢母 給……吃
6.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竟紿以他事辭去 農人告餘以春及
B.以身相許,若無難事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C.交友之道難矣 都督閻公之雅望
D.環購布帛,令妻爲製衣衾 秦王爲趙王擊缶
7下列各句,與“何爲而至於此”句式完全不一致的一句是( )
A.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B 胡爲乎遑遑欲何之
C彼且奚適也 D 何故而至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常允恭之母張氏因突然變故而無家可歸,只好投奔故舊,但是未被譚敬先接納,萬般無奈之下,找到了故人之子杜環。
B杜環見到張氏,深感驚訝,隨即殷勤接待張氏。他和家人都像對待母親一樣服侍張氏,使張氏在杜家無憂無慮地度過了晚年。
C常伯章擔心母親年老不能走遠路,竟然找了個藉口來欺騙母親,丟下她不管,離開了杜家。
D作者被杜環關愛他人、善始善終的事蹟所感動,因而撰文予以表彰,並在文中一再有對比手法表現杜環重情重義的高尚情操。

第Ⅱ卷(134分)
三、古詩文及名著(39分)
9、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7分)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①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②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訐以爲直者。”
(《論語?陽貨》)
【註釋】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頑固不化。②徼:抄襲。
(1)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惡稱人之惡者”是指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
B.“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是指厭惡處在下位而討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評了不符合道德禮教的行爲。
D.子貢討厭揭發別人的短處還自認爲直率的人。
(2)結合以上選段談到的“勇”,分析下面選段關於“勇”的思想。(4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答:      
10、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江間作四首 (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遊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時
一腿蜷縮的樣子。
(1)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答:
(2)從全詩看,作者嚮往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6分)
(1)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
(2)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
(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 。母孫二人,更 相爲命, 。
(6) ,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7)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 。 ,臨清流而賦詩。
12、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的敘述有誤的兩項是( )(5分)
A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衆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
各路諸侯共討董卓。董卓派華雄迎戰。華雄連斬兩員盟軍猛將。關羽毛遂自薦,願取華雄性命。袁術、曹操對此反應不一,從這裏可以看出他二人的性格特點。
B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他把諸葛亮召來,對他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兒子劉禪若可輔佐就輔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又囑趙雲“早晚看覷吾子,勿負朕言”,遺命劉禪與丞相從事,應“事之如父”。
C.加爾拉斯果得知後,便化妝成“白月騎士”,在半路去攔截他。加爾拉斯果原想把堂吉訶德鬥敗,羞辱他。可是,加爾拉斯果的馬絆了一跤,反而被堂吉訶德衝倒馬下。這一勝利使堂吉訶德得意非凡。他下決心“要使衰亡的騎士道重新振興”,把“扶弱鋤強,救危濟困”當做自己應盡的職責。
D 華雄被關羽斬了之後,呂布親自出馬,無人能敵。關羽衝出和他交鋒50多回合不分勝負,張飛上來夾攻,30回合戰不倒呂布。劉備也上來助戰,三英戰呂布,打得非常激烈。呂布虛刺劉備一戟便敗退。
E.戲班子裏扮丑角的趕上來了。這小丑跑到堂吉訶德旁邊,揮舞着棍子,把氣球在地上拍打,一面大跳大蹦,震得渾身鈴鐺亂響。駑騂難得見所未見,嚇破了膽,一個勁的往野地裏竄去。
堂吉訶德在途中碰到一輛大板車,車上的人打扮成魔鬼、死神、皇帝、皇后等模樣,堂吉訶德受到這個戲班的小丑的捉弄,坐騎嚇得飛奔,並且人仰馬翻。
13、簡述題(選做一題)(5分)
(1)歇後語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說的是什麼事?請簡述這個故事。






(2)、說說堂吉訶德自稱“獅子騎士”的情節。






四、(18分)
閱讀下文,完成14-1題。
前 方 曹文軒
①一輛破舊的汽車臨時停在路旁,它不知來自何方?它積了一身厚厚的塵埃。一車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於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離家而去。
②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
③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展自己。它總在誘惑着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④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⑤人的眼中、心裏,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並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他們彷彿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着。
⑥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爲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⑦路連接着家與前方。人們藉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於天性,也出於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形而上一點說。因爲,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⑧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裏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裏,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像:車吼叫着,在坑窪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託下巴,望着車窗外,他的眼睛裏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並且總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裏,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遊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爲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⑨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於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於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着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於:人無法還家;更在於: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並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着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⑩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注:本文是由攝影作品《前方》引發聯想而寫的“攝影散文”。文中“一輛破舊的汽車”“坐在車上的人們”“手託下巴”的男子都是攝影 圖片中的形象。
14.下面對文章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 ](4分)
A.面對照片上的旅人,作者不寫他們歸家或遠行的故事,卻宕開一筆,寫他們“離家的慾望”,探討人類心靈生活,視角獨特,立意新穎。
B.作者讓離鄉的漂泊慾念和歸家的故鄉意識深刻交糅成一個永遠的人生悖論,這體現了作者對人類深廣的悲憫情懷。
C.“他們正在路上”是作者對人生認識的形象化表述,因此他認爲人生就是一次從生到死的旅行,誰都擺脫不了死亡的宿命。
D.介紹豐子愷先生寫旅途的散文,引用古代詩歌中思鄉名句,都表現了“人在路上”的艱辛和感傷,說明人生從某種抽象意義上說就是一場苦旅。
E.開篇和結尾都用問句,或引出下文,或引發思考,但都表現子作者對旅人勞苦的關懷和同情,對人類精神渴望歸依卻又無所歸依的理解與感嘆。
15.從第⑤段看,“前方”指什麼?根據文意,概括回答“前方”有哪些特點?(每條不超過5個字)(4分)
“前方”指

“前方”的特點:


16.根據文意,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即使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但在內心深處,許多人都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這裏的“家”有哪些含義?“路”實質上指的是什麼?

17.從全文看,爲什麼說“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6分)
五、語用題(7分)
18“言外之意”指話裏暗含着的、沒有直接說出的意思。請閱讀下列語段,將言外之意寫在橫線上。(4分)
(1)一位不知名的畫家向著名畫家門採爾訴苦說:“爲什麼我畫一幅畫只需要一天工夫,而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門採爾很嚴肅地說:“倒過來試試吧,親愛的!”
門採爾的言外之意是:
(2)鋼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宮去演奏。演奏開始了,沙皇還在和別人說話。於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問他爲什麼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說:“陛下說話,我理應恭聽。”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19.請以詩人的名字爲開頭,把下面的句子改寫成排比句。(可增刪個別詞語)(3分)
杜甫的“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將牽掛演繹得感人肺腑;因爲牽掛,柳
永的“衣帶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蕩氣迴腸;一種相思,兩個閒愁,
李清照將多少人的牽掛,抒寫得纏綿悱惻。




六作文(70分)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寫一篇文章。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引述了一項英國科學家進行的實驗,科學家在許多同時生長的南瓜上加上質量不同的砝碼,有的幾克,有的幾十克,有的幾百克,有的幾千克,其中一個南瓜壓得最多,從最初的幾克逐步加壓,到它成熟時已經加到了幾百斤科學家把這些加壓的成熟了的南瓜摘下來,試者用刀把它們剖開,看它們的質地有什麼不同別的南瓜隨着手起刀落迎刃而開,而那隻承受壓力最大的南瓜卻把刀彈開了,把斧頭也彈開了,最後只好用電鋸把它們鋸開測驗的數據令人難以置信,這隻南瓜果肉的強度竟然相當於一株成年的樹幹!
  于丹說,這其實是一個“生命的實驗”,面對這樣使人瞠目結舌的實驗結果,“在當今社會這樣的競爭壓力下,我們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嗎?”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
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閩侯一中高二語文第一次月考
語文試題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二、語文基礎知識及古文閱讀(16分,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三、古詩文及名著(39分)
9、(7分)
(1)      
(2)

10、古詩(6分)
(1)、


(2)、


11、默寫。(16分)
(1)、 , 。
(2)、 , 。
(3)、 , 。
(4)、 , 。
(5)、 , , 。
(6)、 , 。
(7)、    ,   。
12、 (5分)
13、簡述題。我選擇:( )(5分)






四、散文閱讀(18分)
14、( ) ( ) (4分)
15“前方”指 (4分)
“前方”的特點:
16、(4分)(1)

(2)

17、(6分)


五、語用題(7分)
18(4分)(1)門採爾的言外之意是:
(2)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19改寫成排比句(可增刪個別詞語)(3分)

參考答案
一、二、語文基礎知識及古文閱讀(16分,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D C C D B

9.(1)B(見譯文)
(2)孔子主張“勇”應該用“義”來規範。君子沒有“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沒有“義”就會去做盜賊。
【譯文】
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宣揚別人缺點的人,厭惡居下位毀謗上級的人,厭惡勇敢卻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說:“賜啊,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我厭惡剽竊卻把它當作聰明的人,厭惡不謙遜卻把它當作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卻把它當作直率的人。”
【譯文】
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爲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10、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緻、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
合的畫面。
⑵嚮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後兩聯,作者讚歎宿鷺、飛鴻的閒適,接着又彷彿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繫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於是提出
“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解析】本題第(1)題重點考查考生鑑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第(2)題重點考查考生鑑賞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作者及註釋內容理解。詩句中的動詞往往是最富表現力的。詩歌從懷古開始,如今隨蘇軾同遊古代英雄爭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聯翩。再回到現實,眼前實景,着實可愛。而今只羨慕垂
釣者(隱者)。
黃州瀕臨大江,赤鼻磯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勢險要,人們傳說這兒就是三國時瑜打敗曹操大軍的赤壁古戰場(真正的赤壁位於湖北蒲圻),蘇軾於此處曾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絕唱。潘大臨曾伴隨蘇軾在此瀏覽,說不定還親耳聆聽過東坡的豪放
歌聲。如今他獨自來到這古代英雄馳騁爭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聯翩。西山重嶺疊嶂,連綿不絕,定有猛虎藏於其間。赤壁下臨不測深淵,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龍宮的天然屏障。這虎踞龍盤的形勝處所,是三國鼎立時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的英雄叱吒風雲,建立了蓋世功業,就象這滾滾東去的萬疊波浪一樣流之無窮。詩人從思古的幽情中省悟過來,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實景:俯視沙灘,覺得一片明亮,那是因爲許多白鷺本棲息在那裏。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開闊,以至高飛雲端的鴻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動。俱往矣,羣雄爭渡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現在最羨慕的是江上的垂釣者,釣罷駕着一葉輕舟在煙雨中歸去,悠閒地聽着雨打船篷的聲音。
11、略
12、CD(c、“白月騎士”應爲“鏡子騎士”。不是“羞辱他”,而是使他回家;
D應是張飛先戰呂布,後關羽加入)
13、(1)⑴黃蓋行苦肉計。⑵爲了讓曹操上當,以便火攻曹軍,周瑜決定使用苦肉計。黃蓋願行此計,並在周瑜與衆將商議退敵之策時,故意大唱反調。於是周瑜下令將黃蓋打得皮開肉綻,臥牀不起。隨後黃蓋詐降曹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立下大功。
(2)答:一天,路上駛來一輛大車,車裏拉着兩頭兇猛的獅子。堂?吉訶德認定這是魔術家拿獅子來對付他,逼車伕打開籠子,要和獅子搏鬥。不料這獅子並不介意,只打個呵欠,就轉個身子又躺下了。堂?吉訶德在他人的勸慰下自以爲得勝,因此自稱是“獅子騎士”。

14.C 曲解了作者對人生的認識 E作者在開篇的發問,沒有表現對人類精神渴望歸依卻又無所歸依的理解與感嘆。結尾的發問纔有此含義。
15.答案:前方指的是目標、追求、理想等(答出其中的一點即可,1分)
特點:①不確定性②引領作用③激勵作用
(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後兩條照抄原文不給分)
16.答案:前兩個“家”指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1分),後一個“家”指人的精神家園(2分)(答心靈棲息地、心靈歸宿等均可;如果答“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得1分)。
“路”實質上是指人生之路。(追求理想和目標的過程。)
意思對即可
17.答案:因爲(1)人有剋制不住的離家的慾望,一生總在漂泊、流浪,但人又擺脫不了濃濃的鄉愁,少不了對故土,對家園的思念,這永久的矛盾註定人生永恆的痛苦。
(2)人一生總在追尋物質家庭之外的心靈歸宿、精神家園,但它們往往是不確定的,難以企及的,很多人終其一生精神無所歸依,所以人生只能是一場苦旅。(意思對即可,每點3分,共6分。)

18.(1)示例一 你在創作上花的時間太少
示例二 時間應放在創作上,而不應放在賣畫上
(2)示例一 你不注意聽我演奏,這是對我的不尊重
示例二 我爲你演奏,您應該傾聽。
19略

20.作文評分標準按高考
【譯文參考】杜環小傳/宋濂
杜環,字叔循,祖先是廬陵人,他隨侍父親杜一元遠遊到江東作官,於是就在金陵定居。杜一元本來就是位好人,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各地方的知名人士。杜環特別好學,專精書法;個性謹慎而又有節制,很守信用,喜歡去救助別人的急難。
杜環父親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掉,家庭破碎。常母張氏,年紀六十多歲,在九江城下痛哭,無家可歸。有認識常允恭的人,可憐常母年紀老邁,就告訴她說:“現在的安慶太守譚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嗎?何不前去投靠,他看到了您,顧念和常允恭的舊交情,必定不會拋棄您。”常母照那人的話去做,搭船去見譚敬先,譚卻謝絕而不肯接納。常母處境大爲困窘。常母想到允恭曾經在金陵作過官,那兒也許還有親戚、朋友活在世上,還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就再度哭哭啼啼隨人到金陵。打聽過一二人都已經不在了,於是就向人打聽杜一元家在那裏,問:“杜一元現在可安好嗎?”路上的人回答她說:“杜一元己經死很久了,只有他兒子杜環還活着;他家就在鷺洲坊裏頭,門內有兩株橘子樹可以辨認。”
常母穿着破爛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環家裏。杜環正與賓客對坐,當她看到常母,大爲吃驚,似乎在那裏曾經見過面。於是就問她說:“您不是常夫人嗎?您爲什麼會到這裏呢?”常母哭着告訴杜環原因,杜環聽了也哭了出來。杜環扶着常母坐下,向她禮拜行禮。再把妻子叫出來拜見她。環妻馬氏脫下衣服讓常母更換淋溼的衣服,捧粥給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讓常母睡覺。常母問起允恭這生所親近、交情深厚的老朋友近況,也問起她的小兒子常伯章在那裏。杜環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沒有一個在這兒,(常母)不能夠託付給他們,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說:“現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後,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如果真沒有人事奉您老人家的話,我杜環雖然貧窮,難道就不能事奉您老人家嗎?況且先父和允恭交情好得像親兄弟一樣,現在您老人家貧窮困頓,您不到別人家裏去,而來了我杜環家裏,這真是他們兩位老人家在冥冥中引導的啊!希望您老人家不要再多想了。”當時正是戰爭過後、饑荒的歲月,百姓連親身骨肉都以保全了。常母看杜環家境貧窮,雨停後,就堅決地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它的老朋友。杜環就叫丫環跟在她後面。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沒找到任何朋友而回來了。這時常母才定居下來。杜環買了些布帛,叫太太替常母縫製衣裳。從杜環以下,杜環全家人都把常母當母親侍奉。
常母的個性急躁而又狹隘,只要稍稍不順地她的心意,往往就發怒罵人。杜環私底下告戒家裏人,儘量順從常母,不可以因爲她貧窮困頓,就對她輕視、傲慢,和她計較。(常母)患有痰疾,杜環親自替她煎烹藥材,還一匙一匙地喂她喝;因爲常母的緣故,杜環家人都不敢大聲說話。
經過了十年,杜環擔任太常贊禮郎的官職,奉詔令去祭祀會稽山。杜環回來路過嘉興,正好遇到了常母小兒子常伯章。哭着對他說:“太夫人在我家裏頭,因爲日夜思念着你而生病了,你真應該早點兒去看看她老人家啊!”常伯章好像充耳不聞,只說:“我也知道這件事情,只是路途遙遠不能去哪。”就在杜環回家半年後,常伯章纔來。這天正好是杜環的生日,常母看到了小兒子,兩人抱在一起痛哭了起來。杜環家人認爲這樣不吉祥,就去勸阻他們。杜環說:“這是人之常情哪,有什麼不吉祥呢?”後來,常伯章看母親年紀老邁,怕她無法遠行,竟然拿其它事情欺騙常母就走掉了,而且再也沒有回來看她了。杜環更加謹慎地事奉常母,然而常母更加想念小兒子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了,三年之後就過世了。
常母快死的時候,舉起手對杜環說:“是我拖累了你哪!是我拖累了你哪!盼望以後杜君您的子子孫孫,都能夠像您一樣的好。”話說完就斷了氣。杜環替她準備了棺木,舉行入斂安葬的禮儀,在城南鍾家山買塊地給她安葬,逢年過節去那兒掃墓、祭拜。
杜環後來擔任晉王府的錄事,很有名,和我有交情。
史官說:“和朋友交往的道理真是難啊!從前漢朝的翟公說過:‘人到了一死,一生的時候,才能夠看出朋友真正的交情啊!’他說的並不是過分的言論,實在是有感於現實的人情世態才說的啊!人們在意氣相投的時候,常常拿自己的生命來作保證,好像世界上沒有什麼困難的事情。可是到了事態變化、形勢窘迫的時候,根本無法實踐他們的諾言、背棄離開對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哪!更何況是在朋友已經死亡了之後,而能夠奉養他的親人呢?我觀察杜環的事蹟,即便是古代所稱讚的忠義烈士也比不上他啊,世俗常常說今人不如古人,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