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二試題 > 2017高二上冊語文期中測試題

2017高二上冊語文期中測試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 3分)

2017高二上冊語文期中測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閱讀微信 謹防病態

過去總說我們的閱讀量低,其實,那要看閱讀什麼,讀書的數量確實不高,可讀微信的時間和數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

不妨看看四周,無時無刻不在那裏看微信,可以說是任何地方的風景。開會、上課、聽講,凡是低着頭的,十有八九是在讀微信;上班時間看微信,已經成了常態行爲,更何況微信與工作有關的也不在少數;坐公交、乘火車,等在候車室、候機室、候診室裏,盯着微信的恐怕佔大多數,幸虧飛機上不許開手機,否則,讀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從前紙質媒體獨佔天下時,蹲廁所看報是一景,今天,上廁所不看微信的還剩下多少?

微信的誕生,當然是好事,讓閱讀大大提速,看什麼都變得無比便捷,可這種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須臾離不開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這已經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一家幾口各看各的微信,還互轉互動,這已經是當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緻。姑且不說在看微信中度過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賴,僅是把閱讀都耗費在微信裏,就會讓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的讀書時間更無一席之地。

書癡,古往今來向來都是少數,但微信癡如今正與日俱增。閱讀微信一旦成癮,茶飯無心、睡眠不足、耽誤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態了,不僅無益於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因爲這種病態閱讀常常是排他的、癡迷的、偏聽偏信的,即便謬誤就在眼前,也渾然不覺。

讀微信也是閱讀,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衆號就是一張好報紙、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攜式的好書,可是,閱讀那些轉來發去的微信時你也會發現,這畢竟有別於書籍、報刊。

個人間轉發的微信大多是單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見,即使有,往往也難得再次轉發到同一個人的手裏。這還不如閱讀報刊,起碼不同的說法、爭論的意見都可以相繼呈現;更不如網頁,不但有不同的聲音,而且還有糾錯的跟帖及時出現。前些時候,一則大學生只因掏了家門口的鳥窩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報紙、網絡上競相傳播外,在微信裏更是頻頻轉發,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後,報紙、廣播、電視、網絡都有報道,唯獨相關真相的微信卻在轉發中不見了蹤影,於是,就給只專注於微信傳播的人留下了極爲片面的印象。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微信羣遍佈的今天,可謂特別恰當的形容。不少微信羣正日益走向近親繁殖,在相同認知、經歷、層次、職業的人組成的各類微信羣裏,傳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這樣的微信羣中,很難受到啓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縱情宣泄和盲目點贊,以致很多錯誤百出的微信可以反覆瘋轉。有的微信傳遞的消息說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視頻裏的着裝都與季節不符;有的微信說得儘管慷慨激昂,可連基本常識都是錯的,年月日都沒說對,但又有誰在乎這些呢?

閱讀微信有可能成爲病態,而轉發微信也可以變成許多人的癖好,轉得癮頭十足。爲了獲得轉發量,不惜用“轉瘋了”“不能不轉”“是中國人就轉”“有良心的就轉”等詞語作爲噱頭,可等你打開一看,恐怕只有沒良心的纔會轉了。不過,這種自以爲是的微信轉發,卻很合乎病態閱讀的胃口,只圖叫座,不顧事實。

閱讀微信原本是好事,轉發微信也不是什麼壞事,但不能過度,過度就會陷入病態,病態的結果就是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摘編自《人民日報》)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無時無刻不在那裏看微信,可以說是任何地方的風景。坐公交、乘火車時盯着微信的恐怕佔大多數,就連蹲廁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數。

B.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這已經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還互轉互動,這已經是當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爲。

C.中國人讀微信的時間和數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就連上班時間看微信,都已經成了常態行爲,當然有時微信與工作也是有關的。

D.不少微信羣正日益走向近親繁殖。相同認知、經歷、層次、職業的人組成各類微信羣,傳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們在這裏很難受到啓迪和提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微信的誕生,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讓閱讀變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來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須臾離不開微信,這種在看微信中度過的生活把閱讀都耗費在微信裏,會讓原本已經少得可憐的讀書時間更無一席之地。

C.病態微信閱讀常常是排他的、癡迷的、偏聽偏信的,會讓人茶飯無心、睡眠不足、耽誤了正事,不僅無益於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諸多副作用。

D.大學生只因掏了家門口的鳥窩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裏被頻頻轉發,可當真相披露出來後,傳播微信的人對此就只有極爲片面的印象。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個人間轉發微信時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見,即使有,往往也難得再次轉發到同一個人的手裏,所以個人間轉發的微信大多是單向的。

B.有的微信儘管說得慷慨激昂,可連基本常識都是錯的,年月日都沒說對。這樣的微信仍被瘋轉,原因是那些轉發的人需要的是縱情宣泄和盲目點贊。

C.轉發微信可以變成許多人的癖好,爲了獲得轉發量,不惜用“轉瘋了”“不能不轉”等詞語作爲噱頭,這種自以爲是的微信轉發,很合乎病態閱讀的胃口。

D.閱讀微信原本是好事,轉發微信也不是什麼壞事,我們不過度地閱讀和轉發,就不容易陷入病態,也就不容易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張旨,字仲微,懷州河內人。父延嘉,頗讀書,不願仕,州上其行,賜號嵩山處士。旨進保定軍司法參軍,上書轉運使鍾離瑾,願補一縣尉,捕劇賊以自效。瑾壯其請,爲奏徙安平尉,前後捕盜二百餘人。嘗與賊鬥,流矢中臂,不顧,猶手殺數十人。擢試祕書省校書郎、知遂城縣,遷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飢,自詣宰相陳救御之策。命知安豐縣,大募富民輸粟,以給餓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爲斗門,溉田數萬頃,外築堤以備水患。再遷太常博士、知尉氏縣,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遷尚書屯田員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無外城,旨將築之,州將日:“吾州據險,敵必不來。”旨不聽。城垂就,寇大至,乃聯巨木補其罅,守以強弩。中外不相聞者累日,人心震恐。庫有雜彩數千段,旨矯詔賜守城卒,卒皆東望呼萬歲,賊疑以救至也。州無井,民取河水以飲,賊斷其路。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賊望見以爲水有餘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者衆隨解去,以功遷都官員外郎,徙知萊州。

葉清臣舉材堪將帥,召對,改知邢州,擢提點河東路刑獄。范仲淹、歐陽修復言其鷙武②有謀略,除閣門使,固辭。進工部郎中、知鳳翔府,加直史館、知梓州,以直龍圖閣知荊南。入判尚書刑部,累遷光祿卿,知潞、晉二州。以老疾,權判西京御史臺,尋卒。

(選自《宋史張旨傳》)

【注】①元昊:李元昊,党項族人,西夏開國皇帝。②鷙(zhì)式:勇武。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賊望見/以爲水有餘/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者/衆隨解去/

B.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賊望見/以爲水有餘/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者衆/隨解去/

C.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賊望見/以爲水有餘/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者/衆隨解去/

D.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復以渠泥覆積草/賊望見/以爲水有餘/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者衆/隨解去/

5.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處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沒有做過官的讀書人。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職或官職晉升的詞語還有“拜、除、闢、徵、左遷”等。

C.博士:文中指學官名。“博士”作爲官名,始於戰國,後代相承,有五經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國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務。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旨毛遂自薦。張旨上書鍾離瑾,請求任縣尉抓捕盜賊,張旨後來前後抓了兩百多個盜賊,在與盜賊格鬥時帶傷斬殺盜賊幾十人。

B.張旨恪盡職守。明道年間,淮南鬧饑荒,他到宰相那裏陳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幾十裏,引水灌溉田地幾萬頃,修堤防備水災。

C.張旨爲國立功。元昊反叛,張旨力排衆議修築外城,戰鬥中,人心不穩,朝廷下詔賞賜士兵綢緞,張旨與敵人鬥智鬥勇,守住了州城。

D.張旨被衆人舉薦,積極進取。葉清臣稱張旨有將帥之才;范仲淹、歐陽修稱張旨勇武而有謀略。張旨走了一條與他的父親不同的人生道路。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命知安豐縣,大募富民輸粟,以給餓者。

(2)城垂就,寇大至,乃聯巨木補其罅,守以強弩。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文後小題。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藉

艅艎何泛泛, 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 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 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 長年悲倦遊。

入若耶溪

【唐】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裏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8.兩首詩的第三聯都用了什麼表現手法?結合崔顥詩的第三聯作簡要分析。(5分)

9.兩首詩都寫了泛舟若耶溪,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國信息產業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那句“ , ”之勢。

(2)蘇軾在《赤壁賦》中有對英雄人物形象的精彩描寫,如寫曹操 “ , ”。

(3)韓愈《師說》中“ , ”的觀點,與《勸學》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相近的。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題(25分)

太陽老人少女

【蘇聯】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燒着明晃晃的大火。草都乾枯了,踩上去沙沙作響。

到傍晚纔有了涼意。

這時候,一位年邁的老人出現在湍急的卡圖尼河的岸邊。他總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長在水中的盤根錯節的老樹旁;然後就向太陽凝望。

太陽正落到山後去。傍晚時的太陽看上去又大,又紅。

老人一動也不動地坐着,雙手放在膝上——這是一雙深褐色、乾枯的手,手上的皺紋多得驚人。他臉上也刻滿了皺紋,溼潤的眼睛黯然無光。他的頸項很細,頭也小,但蓋滿了白髮。藍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撐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這樣坐着的時候,聽到背後有人說話:“您好,老爺爺!”老人點了點頭。一個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裏提着一隻扁平的小箱子。

“我給您畫一張像,可以嗎?”少女問。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陽,眨動着微微發紅的眼瞼,那上面已經沒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說。

“爲什麼?”少女有些茫然地說,“不,您很美,老爺爺。”

“而且還有病。”

少女對老人看了很久。然後,她用自己柔軟的小手撫摸着老人那隻醬色的.乾枯的手說“您很美,老爺爺。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這樣,那你就畫吧!”

少女打開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陽。少女畫着,她從側面仔細端詳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陽啊!”老人低聲地讚歎說。

“怎麼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對面岸邊的……”

太陽輕輕接觸到阿爾泰山的山頂,便開始緩慢地沉入遠方藍色的天底裏去。後來,太陽完全隱藏到山脊後面了。一束鮮豔的金光,投在淡綠的天幕上。

“太陽落下去了。”老人嘆息說。

少女把畫紙疊好,放進箱子。他們就這樣靜坐了一會兒,諦聽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聲音。

“您明天到這裏來嗎,老爺爺?”她問老人。“來。”他答應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裏去了。老人又坐了一會兒,也走了。

他回到家裏,在爐子旁邊他那個小角落裏坐下。他默默無言地坐着。兒子下工回來時總是疲憊不堪,百事都不順心的樣子,兒媳婦也總是帶着氣。孫子都已長大,進城去了。家裏沒有他們冷清得很。大家坐下來吃晚飯。他們給老人把麪包捏碎,和到牛奶裏。他挨在桌子邊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讓勺子碰到盤子,生怕弄得太響。大家都不說話。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邊那棵盤根錯節的樹旁。少女匆忙地畫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陽,一面說:

“以前我當木工,活兒總是挺多。幾個兒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時候死了四個,剩下兩個。現在我跟一個兒子過,他叫斯捷潘。萬卡在城裏住,是一個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來,說生活不錯。 他們來這裏做過客。我有許多孫子,他們都喜歡我,現在都分散在各個城市裏……”

少女在畫老人的雙手,她畫了又塗,塗了又畫,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動。

“生活很艱難吧?”她問道,好像沒聽見老人的話。

“什麼?艱難?”老人很驚訝,“我活得挺好呀!”

現在輪到少女驚訝了,爲老人的安詳和平靜。

太陽又落到山後去了。天邊又悄悄燃起紅霞。

“明天是陰雨天。”老人說。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爲什麼?”

“我渾身痠疼。”

“你明天來嗎,老爺爺?”

不知道,”老人沒有立刻回答,“不知怎麼回事,渾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進小巷。他走得很慢,低頭看着腳下的路。少女忽然產生一個奇怪的猜想:她彷彿覺得老人是個盲人。

第二天老人沒到河岸邊來。少女獨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樣簡單,那樣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種不簡單、不平常的東西。“太陽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難道這是平平常常嗎?”於是她長久地審視着自己的畫,憂傷起來。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沒有來。

少女於是去尋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裏一個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臺子上刨松木板。

“請問,有位老爺爺是住在這裏……”

男人仔細而又有點奇怪地打量她。

“原來在,”男人說,“我這不正在給他做棺材嘛。”

少女驚愕地張開了嘴。男人又低下頭來刨木板。

“請問,他是盲人嗎?”少女沉默了許久說。

“是瞎子。”

“瞎了很久嗎?”

“十年了。怎麼?”

“沒什麼……”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籬笆哭了。不過,又覺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行文中採用插敘的方式,交待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況,用意主要在於巧妙地暗示故事發生的背景,突出經歷了戰爭之後,飽受創傷的人民,逐漸過上了較好的生活。

B.小說開篇運用細節描寫,刻畫老人的肖像,寥寥數語,生動形象地凸顯了生命的滄桑與辛勞,在落日的背景下,頗有畫意美感。

C.文末少女聽說老人逝世的消息後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沒有能夠把老人的肖像畫完。最後巧用誇張修辭手法,刻畫出少女心理微妙的變化,豐富了作品的主旨。

D.“太陽老人少女”作爲文章的題目,簡練醒目,富有象徵意義,耐人尋味,其中,“少女”成爲貫穿全文的線索人物。

E.本文語言綺麗,平中見奇。例如“老人總是凝望太陽” “刻滿皺紋的臉” “那棵盤根錯節的老樹”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寫,卻蘊含着豐富的意味,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間。

2.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的“太陽”對人物形象的刻畫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結尾才交代老人是個盲人。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請簡要賞析。(6分)

4.請結合全文,探究這篇小說的豐富意蘊。(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朱東潤自傳

1896年我出生在江蘇泰興一個失業店員的家庭,早年生活艱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歲我到梧州擔任廣西第二中學的外語教師,23歲調任南通師範學校教師。

1929年4月間,我到武漢大學擔任外語講師,從此我就成爲大學教師。那時武漢大學的文學院長是聞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師實在太複雜,總想來一些變動。用近年的說法,這叫作摻沙子。我的命運是作爲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

大約是1939年吧,一所內遷的大學的中文系在學年開始,出現了傳記研究這一個課,其下注明本年開韓柳文。傳記文學也好,韓柳文學也不妨,但是怎麼會在傳記研究這個總題下面開韓柳文呢?在當時的大學裏,出現的怪事不少,可是這一項多少和我的興趣有關,這就決定了我對於傳記文學獻身的意圖。

《四庫全書總目》有傳記類,指出《晏子春秋》爲傳之祖,《孔子三朝記》爲記之祖,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現在用不上了。有人說《史記》《漢書》爲傳記之祖,這個也用不上。《史》《漢》有互見法,對於一個人的評價,常常需要通讀全書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傳記文學裏,一個傳主只有一本書,必須在這本書裏把對他的評價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傳、行狀、神道碑這一類的作品對於近代傳記文學的寫作有什麼幫助呢?也不盡然。古代文人的這類作品,主要是對於死者的歌頌,對於近代傳記文學是沒有什麼用處的。這些作品,畢竟不是傳記文學。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還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這便是所謂別傳。別傳的名稱,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稱而是後人認爲有別於正史,因此稱爲“別傳”。有些簡單一些,也可稱爲傳敘。這類作品寫得都很生動,沒有那些阿諛奉承之辭,而且是信筆直書,對於傳主的錯誤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陳。

是不是可以從國外吸收傳記文學的寫作方法呢?當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沒有一個抉擇。羅馬時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時代和我們相去太遠,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較而很少對於傳主的刻畫,因此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細緻的分析。

英國的《約翰遜博士傳》是傳記文學中的不朽名作,英國人把它推重到極高的地位。這部書的細緻是到了一個登峯造極的地位,但是的確也難免有些瑣碎。而且由於約翰遜並不處於當時的政治中心,其人也並不能代表英國的一般人物,所以這部作品不是我們必須模仿的範本。

是不是我國已經翻譯過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可以作爲範本呢?應當說是可以,由於作者着墨無多,處處顯得“頰上三毫”的風神。可是中國文人相傳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樣的道路,所以無論近代人怎麼推崇這部作品,總還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國內外的作品讀過一些,也讀過法國評論家莫洛亞的傳記文學理論,是不是對於傳記文學就算有些認識呢?不算,在自己沒有動手創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認識。

這時是1940年左右,中國正在艱苦抗戰,我只身獨處,住在四川樂山的郊區,每週得進城到學校上課,生活也很艱苦。家鄉已經陷落了,妻室兒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線上掙扎。我決心把研讀的各種傳記作爲範本,自己也寫出一本來。我寫誰呢?我考慮了好久,最後決定寫明代的張居正。第一,因爲他能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國家拯救出來,爲垂亡的明王朝延長了七十年的壽命。第二,因爲他不顧個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罵,終於完成歷史賦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沒有缺點的,但是無論他有多大的缺點,他是唯一能夠拯救那個時代的人物。 (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自傳和傳人,本是性質類似的著述,除了因爲作者立場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區別以外,原來沒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西洋文學裏,常會發生分類的麻煩。我們則傳敘二字連用指明同類的文學。同時因爲古代的用法,傳人曰傳,自敘曰敘,這種分別的觀念,是一種原有的觀念,所以傳敘文學,包括敘、傳在內,絲毫不感覺牽強。(朱東潤《關於傳敘文學的幾個名詞》)

②朱先生確是有儒家風度的學者,一身正氣,因此他所選擇的傳主對象,差不多都是關心國計民生的有爲之士。他強調關切現實,拯救危亡,尊崇氣節與品格。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傾注——讀朱東潤先生史傳文學隨想》)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當年有所大學的中文系開傳記研究課,課程內容卻是韓愈、柳宗元的古文,朱東潤就是因爲這件事決心獻身傳記文學的研究。

B.“我的命運是作爲沙子而到中文系開課的”,這樣的表述與其說寫出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如說反映了朱東潤寫自傳時的心態。

C.朱東潤雖然認可國外的傳記文學,但卻擔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絕把近代人推崇的《維多利亞女王傳》作爲寫作範本。

D.出於自己的現實關懷來選擇傳主,是朱東潤傳記文學創作的一貫原則。有學者總體上對此表示理解,但在態度上略有保留。

E.朱東潤雖然認爲“傳敘文學”的說法更加科學,但爲了避免常會發生的分類麻煩,還是在自傳中採用了“傳記文學”的說法。

2.朱東潤的傳記文學觀是如何形成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3.作爲帶有學術性質的自傳,本文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回答。(6分)

4.朱東潤認爲傳記文學作品應如何刻畫和評價傳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8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個數有(3分)

①都說男人三十而立,但喻某眼見就要到三十了,卻整天在家無所事事,不上班不掙錢還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家裏的一切開支全都由姜某一個人承擔。

②多倫多動畫製作公司Arc Production本週二忽然宣佈破產,該公司目前已經進入破產申請流程,主要債權人將會首先獲得公司的剩餘資產,而僱員們則可能面臨要不回拖欠工資的局面。

③范進中舉前,胡屠夫辱罵他,說他是現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說岳父說得是;向胡屠夫借盤費,胡屠夫甚至辱罵範的母親,他也毫不生氣。

④你看他雙眉緊鎖,沉默不語,恐怕真是有什麼難言之隱的苦衷。

⑤騰訊會把錢投入到網絡遊戲、即時通訊還是互聯網新業務?儘管騰訊高層沒有透露半點風聲,然而來自業界的揣測卻已經滿城風雨。

⑥高考那時,周邊人人都在意氣風發地往前擠拼,馬不停蹄地力爭上游;而我卻是我行我素,想聽課時便擡頭瞄黑板幾眼,不想聽課便拿起小說、雜誌看起來,或者更張揚、更頹廢——直接趴在課桌上睡覺。

A、2 B、5 C、4 D、3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大學生掏鳥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不僅嫌疑人利用QQ羣、貼吧出售獵物,還能準確介紹獵物名字、習性,“不識國家保護動物”的說法早已站不住腳。

B.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俄全力開動宣傳機器,試圖將土耳其與IS“暗通款曲”的種種罪名坐實,令他在國際輿論場上觀感不佳。

C.對於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將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對相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給黨和人民一個負責任的交待。

D.作爲網絡熟人社會的“朋友圈”,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但因傳播環境的封閉,它的自我糾錯力很弱,產生各種謠言充斥網絡。

15、下列選項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3分)

A.清末民初西社村商賈輩出,他們在村裏建造起幾十座風格不同的碉樓院,這些碉樓院牆高、宅深、院大,好不氣派。

B.恰如列寧所說,“把希望寄託於個人的優秀品質上,在政治上是不嚴肅的,”同樣,把希望寄託在制度能夠自動生效上,也是不行的。

C.在老年人回憶中,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更大,更圓,更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

D.《遺蹟奇蹟——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進中學》活動由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和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主辦,由各地中學聯合主辦。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沒出不超過15個字。(5分)

體溫計是一種最高溫度計,_______1______。用後的體溫計應“回表”,即拿着體溫計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內的水銀,重新回到玻璃泡裏。_____2____,這是體溫計與其他液體溫度計的一個主要區別。體溫計又稱“醫用溫度計”。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它的玻璃泡容積比上面細管的容積大的多。泡裏水銀,______3_____,產生微小的變化,溫度升高,水銀體積的膨脹,使管內水銀柱的長度發生明顯的變化。

17、下面是2016感動人心的一張圖片:大餐還是離別?(作者:無名氏,有刪改)。請你用簡短的語言描述照片並揭示其內涵。(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