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元代詩詞 > 對元曲的認識

對元曲的認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爲“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着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爲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對元曲的認識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爲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爲元曲,兩者都採用北曲爲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爲標準定格)。元曲又稱詞餘、樂府。

談起元曲,我們首先都會想起元曲四大家,那麼元曲四大家都有誰呢?他們分別是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和白樸。關漢卿,賈仲明《錄鬼簿》弔詞稱他爲“驅梨園領袖,總編修師首,捻雜劇班頭”,可見他在元代劇壇上的地位。關漢卿曾寫有《南呂一枝花》贈給女演員朱簾秀,說明他與演員關係密切。他曾毫無慚色地自稱:“我是個普天下的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在《南呂一枝花.不伏老》結尾一段,更狂傲倔強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據各種文獻資料記載,關漢卿編有雜劇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出自關漢卿手筆,學術界尚有分歧。其中《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調風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馬致遠,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據考證,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東光縣誌和東光馬氏族譜都有記載。馬致遠以字“千里”,晚年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 散曲家。代表作《漢宮秋》。鄭光祖,生卒年不詳,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縣)人。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後人合稱爲“元曲四大家”。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

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代表作《倩女離魂》。白樸(122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雜劇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牆頭馬上》。

那麼,元曲究竟有什麼特點呢?

1、民間性。元曲是人民羣衆的戲曲,與聖殿神曲、宮廷詩劇不同,它是市民和農人的藝術;

2、廣泛性。元曲題材極爲廣泛,絕不侷限於朝政權位、貴胄家事之類,涉及士農工商,婦幼老弱各種人間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種社會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態掩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樣而複雜,既是現實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間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劇,也有大喜劇,悲與喜相互轉換、涵融,追求團圓結局;

6、藝術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藝術硬功將歌、話、舞、鬥緊密結合,虛擬與實演相生,形態與神理兼備。

元曲是元朝文學的主流。蒙古人統一中國後,給漢人以殘酷的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長期劇烈的民族衝突,他們破壞了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化制度,從前看作是上品的讀書儒生,這時卻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思想淪入了黑暗時期,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卻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前人所認爲卑不足道的民間文學,大大地發展起來,代替了正統文學的地位,而放出了異樣的光彩,這一新興的文學,正是大衆所欣賞的曲子與歌劇。

所謂元曲,實包含兩個部份:一是散曲,一是雜劇。散曲可以說是元代的新體詩,雜 劇是元代的歌劇;散曲可以獨立,同時又是構成元代歌劇的主要部份;雙方關係非常 密切,但它們卻各有詩的與戲劇的獨立生命。曲是詞的替身,無論從音樂的基礎或是形式的構造上,都是從詞演化出來的,詞本起 於民間,流傳於歌女伶工之口,既便於書寫情懷,又宜於歌唱,原是一種通俗文學。他們在舊的歌曲中求變化,在新起於民間的小調中求資料,接着有樂師來正譜,文人 來修辭,後來作者漸多,曲調日富,漸漸的形成一種與詞不同的的體裁,而成爲一種 繼詞而起的便於歌唱的新興文學了。大凡一種新文學體裁的發展,都是由簡而繁,由不規則而規則,散曲中最先產生的是 小令,由小令而變成合調,在變而爲套曲,小令就是民間流行的小調,經過文學的陶 冶,變成爲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調再進一步,

將曲的形式再擴大其組織的,是謂套曲,通稱爲套數,亦名散套,也有稱爲大令的。由元曲作品精神的發展來看,大略可分爲前後兩期。這兩期的界限正當元人統一中國不久的.時代。前期的作品,比較鮮明的表現着曲中特有的民間文學的通俗性、口語化 ,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現的直率爽朗的精神與質樸自然的情致,宋亡之後,由於南北 文學的合流,在後期的作品裏,漸漸的離開民間文學的精神,在修辭 和表現方面,注重含蓄琢練的手法,而步入於雅正典麗的階段。因此,前期作品中高遠的意境,清新 的語言,潑刺的精神,到了後期便漸漸的減少了。我們讀了關漢卿、馬 致遠諸家之作 ,再讀張可久、喬吉之作,這一種演變的狀態,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