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現代詩 > 小學生愛國主義現代詩

小學生愛國主義現代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詩就寫作對象而言一定要抓住情、理、事,就藝術而言不僅要有節奏感、形象感、質感、動感,而且尤其要有力度、硬度、廣度、深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愛國主義現代詩,歡迎來參考!

小學生愛國主義現代詩

1、《爐中煤》

郭沫若

——眷戀祖國的情緒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爲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纔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樑,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爲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2、《國殤,愛國情緒的永遠》

在我和你的一個個也許和難道當中

面對着一道道的土地裂痕

面對着那一塊塊斑駁的石碑

面對着那一羣羣視死如歸的形象

面對着許許多多種生命的無辜與遺憾

撕破了那一張旗幟,折斷了

那一根根沾血的箭鏃與長矛

別夢依稀,緊緊地握住那雙冰涼的手

硝煙瀰漫,烽火連天,吶喊聲聲

是啊,淚水已經沒有了

只有那雪亮的眼睛在凝視着滄桑的國土

只有那些在你身軀上長出的花草繽紛

只有許多的花絮在你我的杯中沉澱

夢想的疼痛裏七彩輝煌了那些鼠目寸光

只有……只有……昂揚悲壯兮

在一面面旗幟所光彩的行影斑痕中

爲你們灑上一杯杯水酒

爲你們點燃了一支支香火

爲你們反覆着一句句生命的禱告

爲你們點上了那一封封喜和憂的炮竹

彷彿中,和着那一首首生命的讚歌

英雄的身軀,組合成那些城牆

組成一個個美麗的花園酒樓

組成了那一羣羣鶯歌燕舞的創痛景象

心與心的感應,沉甸甸了

一塊塊傷痕累累石碑所給予的命題

沒有他們的獻身沒有他們的付出

我們,能夠在美麗的景色裏

歌唱與抒情,爭論與競爭和創造

能夠在一次次的無悔無怨中劈波斬浪

3、《一句話》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

有一句話能點得着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這話教我今天怎麼說?

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麼有一句話你聽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4、《愛國者》

行囊裏只剩下心情

跋涉遠程的崎嶇

足夠,在頹廢時充實

那些拋在身後的經歷

路邊野草的心情

裝飾路人的惻隱

綠色的風景落滿灰塵

歲月蹉跎的令人驚心

在決鬥的前夕

寫一份情書

假如刺刀穿過胸膛

你會收到一朵美麗的紅花

焦渴超過極限

收斂那些觸點

有些經緯交織

成網,唯有思緒穿越

壯行已經登山

險峯壯麗在眼前

那些化石中的長骨

做了行軍的柺杖

那些路標

指引愛情,手裏攥着

愛國的心情

可以隨時投入戰鬥

按着心情的走法

去征服自己的眼睛

假如衝鋒響起

刺刀穿過一段歷史

屬於祖國的任何部分

一切窺覷和野蠻行徑

皆是羞辱子孫

每張日曆跳躍着靈魂

愛國者

因爲深愛着祖國

任何一個角落

都有槍口的'詩歌

  擴展:

小學生自己寫的現代詩

1、詩太實則笨,太虛則假,或者是空洞

2、詩就寫作對象而言一定要抓住情、理、事,四感四度取決於創作者的精神思想與藝術素養,然而,最終還是通過語言來完成的。根據我的經驗:多用實詞,少用虛詞,尤其要少用或者謹慎地使用關聯詞;多用實物名詞,少用抽象名詞;句子的結構要緊湊有力,句子與句子要互相咬合互相支持;一個詩篇不可能每個詞每個句子都是詩意的,或者說它的詩意是沉寂的,但不能視其爲無用,許多情形裏,只要你找到一個關鍵句子將其擊活,這大體上就是古人說的“振起全篇”吧,如是,詩篇才能在表面看起來的笨拙中實現堅實、堅硬,獲得質感。

3、現代詩”強調自由開放的精神,然後是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4、 “詩如其人”,“詩是其人”,我們倡導詩人與詩在內涵、外延上要合爲一體,即詩人在詩中用語碼肯定的、弘揚的、讚頌的、批判的、鞭笞的、否定的,詩人也要在俗世中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從而使詩成爲詩人的行動準則,使詩人的俗世德行成爲詩的有機組成部分,使生存理念能轉化爲詩性現實,從而使人的詩性本質在特定個體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完成,然後讓詩中、紙上、網上的詩人成爲名付其實的生活中的詩人。

5、什麼是反諷?從古希臘到黑格爾,到浪漫主義文學,再到新批評、結構主義和後現代理論,都對它有不同的解說;它既是一種修辭方法,也是一種美學和哲學觀念。然後具體到詩歌,反諷的基本含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1)一種修辭手法,即“所言非所指”。它造成了表層語義和深層語義之間的差異。

(2)詩歌文體的一般性原則,也就是說,然後詩歌語言從來就不是或不應該是單一的、透明的符號系統;任何一首詩的語言,不論寫作者的“主觀”意圖是什麼,都會由於語境的作用而發生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