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文言文作文三篇

文言文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那麼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言文作文三篇

文言文作文 篇1

筆紅塵幾許愁,浮生一夢競成空。飄零幾世娑婆誤,淨土蓮花化萬憂。

醉酒蘆中臥葉舟,平生且看古人秋。纖埃五葉乘風去,一劫成空萬物休。

--題記

陌上紅塵,一川煙雨一方舟,載滿字字愁,陌上君顏,一世枷鎖一癡心,刻入碎碎痕。一幅水墨畫,勾勒誰的柔情誰的夢?滿紙的相思滲溼了誰的苦澀?三生註定的落筆,是否情薄如棉,幾度春秋,爲誰修三世流離的心,青燈下,敲打木魚聲聲的思念,誰懂?誰悲?一場命中註定的劫,烙下誰的痕,千年,萬年。。。。

遺落天涯,紅塵難眷戀,誰,如夢般若來若去,徒留下一縷傷痕,刻下冷漠的紅顏,彈指間,往事成煙,誰留下的誓言化成一座千古的豐碑,葬在無涯的光陰裏,成爲千古的遺憾!孤枕被寒心,夜漏燈殘影,萬點飛花解不開一生的癡,千盞佛燈化不去心中的痛,此去經年,下一世的陌路你我是否還會相遇!

一筆濃情,染一紙馨香,一闕清詞,寫一墨心思。秦時的月穿過千古的輪迴,冷漠的香,沾染了誰的髮髻,那一世,那一年,那一月,桃花源,深深念,淺淺情,幽幽憶。青石階上,一襲素衣,一指柔花,嘆古箏嗚咽,風雨澹澹,飛花陌陌,愁緒霏霏,那曲曲繚繞的心音,打透詩卷的柔腸百轉,千古情,千古愛,婉約恆古,莫失莫忘!

緣起緣滅,挽月初妝淚作雨,青笛更漏入檀香,一個決絕的轉身,從此,你我天地之分,天涯隔斷,千愁萬縷的牽絆,是否可以跳出三界之外,靜悟紅塵夢裏的纏纏繞繞,前世的一念執着,今世可否一念放下,痛過的心成了皈依佛門的眷戀,取捨之間,誰癡誰悟,人成陌,歸如初,貪嗔癡恨一場虛,萬緣皆是空!

一曲瀟湘,吹一段落花,青衫拂袖,惹萬般恩怨,一夢如花雨,何處可追尋?千里之外,誰是誰的曾經,悽傷滿地的凌亂,嘆息的是誰的過往。幾處歡笑,何人悲哀,綠蟻盡,弦凝絕,青玉美人誰相對?妝臺鏡,攬月情,天涯一別夜不寐。恨重重,怨重重,問君一生有幾回,長笑蒼天難如意,錯把紅塵夢裏歸……

畫扇描淒涼,愁緒染眉頭,一縷沉香做相思,魂落庭院中,一顆塵土化癡情,空惹夢紛飛,石橋千百回,斷腸幾世人。一管青笛難掩一番惆悵,一硯水墨難寫一番心傷,看紅塵花雨,嘆人生無常,一癡一夢,一醉一醒,原來浮生只不過彈指一揮間,坐在古老的菩提樹下靜悟生死輪迴,萬般恩怨,不如歸去!

那一世,我何去何從,找不到你留下的蹤跡,看不到你給我的`承諾,我對天長嘆,紅塵,誰爲誰停留!

那一年,我叩首千遍,觸不到你溫暖的氣息,尋不到你走過的痕跡,我對天悲泣,今生,誰錯過誰的過往!

那一月,我誦佛號千聲,徹夜未眠,升起的寶幡揚起我的思念,在空曠的山嶺間徹響!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參悟你我前世今生,任世事變遷,紅塵來去,一滴淚滑落,洗去你我今生的糾纏,此生,別去,再無生息……

文言文作文 篇2

撥開歷史的煙雲,靜心傾聽來自過去的迴音,那個隨歲月而陷落的文明猶現。

——題記

曾幾何時,那一篇篇我們所耳熟能詳的文言文如秋風掃落葉般在語文教材中逝去了蹤影,讓人感到百般惋惜。可想而知,這雖然減去了我們的負擔,可是又有誰真正過意得去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文言文所處的年代與我們相隔甚遠,在當下早已落後,單從學習困難的層面上來說,這就造成了文言文字詞難解,讀來費口舌,讓人力不從心。可是,但憑這些,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選擇讓文言文自生自滅了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文言文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的思想與內涵深植於民心。從《論語》《詩經》,再到《離騷》等,這當中每一篇讓人稱讚叫絕的著作不蘊含着古人的智慧?這當中的思想對如今仍有借鑑意義,它所帶來的影響是持久的,是不可磨滅的。也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的傳統文化便開始沿着這一主線,在各種思維的碰撞中展現出一副朝氣蓬勃的景象,在長期的積累之下有了豐富的色彩。

學習文言文不僅可以瞭解古代的民風民俗和政治格局,同樣也能提升自身的道德輸氧。諸如“吾日三省吾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些千古流傳的語句總是給我們啓迪,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擴寬了我們的思維,爲身處在嘈雜的世界中的我們指點迷津。以上便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他們沒有身處於如今物資條件充裕的年代,但他們具有精神上的富足便足矣。但思想上的匱乏卻成了現代人的通病,這讓身處在物質條件充盈的`社會背景下的我們自嘆不如。

再如,歷史上記載重要史實的文獻多以文言文的形式來記載的。因此,學習文言文可以幫助我們再現歷史,從那一篇篇集無數智慧於一體的文章中挖掘出深刻的內涵來。文言文是最耐人尋味的,當中的一字一句都不能放過,懂得個大概之後,若再次攤開卷書定能有所得,感悟到其中的人文情懷。也相信我們每個人定能被其中大不同的風格和高尚的情趣所吸引,在此過程中提升自我。

歷史留給我們的這筆寶貴的財富不能丟棄,我們更應該充分學習,瞭解其中的內涵,再將其發揚光大。也相信我們在細讀文言文,領略到古人的智慧之後,努力提升自我,終能竭力書寫下常人難以企及的波瀾壯闊。

後記:這本是在考場中的一篇離題之作,但倘若沒有主題,倒還值得一看。也因我字寫得難看,葛老師在批改時便在文末留下了紅色的一排小字——“你的一手字在高考中會吃虧,如果不寫‘端正’點”。讀過這段樸實的忠告之後,我倍感溫馨,說明他對我還是比較認可,寄予期望的。也就讓這篇文章讓我銘記這次教訓,從現在起做最好的自己。

文言文作文 篇3

從剛開始接觸文言文,學習文言文,再到深入和喜歡文言文,已經有4年時間了,4年不短不長,卻一直書寫着關於我和文言文之間的故事。

記得剛開始接觸學習文言文是在五年級的一篇課文,“楊氏之子中‘之’就是‘的’的意思,楊姓之子就是指姓楊的人的兒子”,當時,我的語文老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

概念不清,記憶模糊,就是我剛學英文課文的感覺,但當時我卻不以爲意,認爲不會考無關緊要。

之後上初中了,語文課上也學習文言文還比較重點,我仍然沒有放在心上,可是緊接着的一次考試卻徹底改變了我對文言文的態度。——一次模擬考,我因爲語文文言文部分失分嚴重,與第1名失之交臂。

一向好勝心就想着我怎麼會甘心作爲語文課代表,在文言文部分失分這麼嚴重,又怎麼會甘心?當然我也並沒有因此氣餒泄氣,而是開始向文言文進去,並下定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就這樣我成了文言文的忠實粉絲。課桌上永遠都陳列着兩樣制勝法寶,一本古漢語字典和一本文言文階段練習。

時間就是檢驗成果最有效的方法,下一次大考我沒有,因爲文言文部分在十分,反倒之後,文言文還成了我得分的優勢之一。

好不容易文言文終於從半小時變成了一大優勢,我真不知道當時有多高興。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收穫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文言文教會了我“恆”有多重要,剛學習文言文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可是我堅持了下來,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我明白了堅持,更明白了“恆”的真正含義。

學習中所看到的一些文言文故事,也深深的啓發着我:孫權勸學吳下阿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劉邦“學劍不成乃棄,學文不成又棄”,學做一件事情,堅持纔是最重要的;“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無所關”,告誡我們不與世事同流合污。

啓迪自己,更完善新的自己。

文言文更讓我開闢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新天地”。

階段學習中,我認識了一羣“活生生”的文人。他們和我一樣,也喜歡文言文。我們也因爲文言文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一有空閒時間文言文就成了我們所討論的話題,一起分享和文言文的故事,一起探討文言文的劃分以及結構剖析,不亦樂乎。

4年時間我漸漸戰勝了文言文,更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如果有機會我想和文言文說句話,文言文待我學你完備時,我一定和你暢聊——你是如何讓我着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