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塞下曲·黃雲雁門郡》古詩 作者李頎 古詩塞下曲·黃雲雁門郡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塞下曲·黃雲雁門郡》古詩 作者李頎 古詩塞下曲·黃雲雁門郡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黃雲雁門郡,日暮風沙裏。千騎黑貂裘,皆稱羽林子。
金笳吹朔雪,鐵馬嘶雲水。帳下飲蒲萄,平生寸心是。

《塞下曲·黃雲雁門郡》古詩 作者李頎 古詩塞下曲·黃雲雁門郡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塞下曲》註釋1:塞下曲:樂府舊題。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
2:胡角引北風,薊門白於水:薊門,今河北有薊縣,漢唐時爲邊城。陸機有《出自薊北門行》。
3: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里:青海,唐時屬吐谷渾。
4:露下旗濛濛,寒金鳴夜刻:寒金,刁斗也。夜刻,夜更也。
5:蕃甲鏁蛇鱗,馬嘶青冢白:蕃甲,兵甲多也。蕃,衆多,《說文》:"蕃,草茂也。"
6:秋靜見旄頭,沙逺席覉愁:旄頭,星名,爲冀州之分野。《史記》:"昴曰旄頭,胡星也。" 席覉,席箕,一名塞蘆。馬草也,生 北方。古:"千里席箕草。"
7: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帳北,軍帳以北。 《塞下曲》賞析

李益的邊塞,主要是抒發將士們久戍思歸的怨望情緒,情調偏於感傷,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這方面較著名的一首。

詩以前代戍邊名將作比,抒發了將士們的豪情壯志。頭二句誇讚東漢兩個名將馬援和班超。“伏波惟願裹屍還”,這句說的是馬援的故事。東漢馬援屢立戰功,被封爲伏波將軍。他曾經說:男兒當戰死在邊疆,以馬革裹屍還葬。“定遠何須生入關”,這句說的是班超的故事。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的叛亂,封定遠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後因年老,上書皇帝,請求調回,有“但願生入玉門關”句。

以上兩句說:爲保家衛國,邊塞將士應長期駐守邊疆,寧願戰死疆場,無須活着回到玉門關。後二句表示滅敵及長期衛邊的決心。

“莫遣只輪歸海窟”,“只輪”,一隻車輪。《春秋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晉人及姜戎敗秦於餚..晉人與羌戎要之餚而擊之,匹馬隻輪無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動物聚居的洞穴,這裏借指當時敵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這句意思是說,不能讓一個敵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說的是唐初薛仁貴西征突厥的故事。《舊唐書·薛仁貴傳》說:“唐高宗時,薛仁貴領兵在天山迎擊九姓突厥十餘萬軍隊,發三矢射殺他們派來挑戰的少數部隊中的三人,其餘都下馬請降。薛仁貴率兵乘勝前進,凱旋時,軍中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以上兩句意思是說:“要全殲敵人,不能讓一個敵人逃跑,而且應該留駐邊疆,叫敵人不敢再來侵犯。”

這首詩通過東漢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貴三個名將的故事,謳歌了將士們激昂慷慨、視死如歸、堅決消滅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反映了當時人民要安邊定遠的心願。全詩情調激昂,音節嘹亮,是一首激勵人們捨身報國的豪邁詩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