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獨坐敬亭山古詩的詩意

獨坐敬亭山古詩的詩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李白一生一共七次遊覽宣城,這首五絕作於753年(天寶十二載)秋遊宣州時,是李白被迫離開長安後,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遊,來到宣城時所寫。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獨坐敬亭山古詩的詩意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註釋]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原名昭亭山,風景幽靜秀麗。山上舊有敬亭,爲南齊謝眺吟詠處。

盡:沒有了。

閒:偷閒,安閒。

厭:厭棄,厭煩。

  [譯文、詩意]

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無語地注視着我,我們倆誰也不會覺得厭煩。誰能理解我此時寂寞的心情,只有這高高的敬亭山了。

  [賞析]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裏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遊宣城,這首五絕作於天寶十二載(753)秋遊宣州時,是李白離開長安後,經過了長達十年的漫遊,來到宣城時所寫。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強的性格仍一如既往。這期間,他寫了大量的借遊仙、飲酒的方式排遣苦悶的詩,也寫了許多寄情山水、傾訴內心情感的詩。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着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前二句“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隻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此二句意象以“衆星拱月”式並置,前句中心詞“鳥”是中心意象,加上“飛”字形成一個複合意象,強化動態表現意義。“衆鳥”原可以讓讀者聯想到山中閒靜寧謐的場景,羣鳥兒在空山中婉轉鳴啼,有個格外的逸趣,而眼前,衆鳥高飛,離人越來越遠,“高”顯然是起到一個拓展空間的作用,擡頭仰望,空闊的藍天上,鳥兒在遠走高飛,直至看不見!一個“盡”字,增強了此句的表現力度,可以想見李白此時的萬般惆悵。後句“雲”爲中心詞,與“去”複合,默默的雲也在漸漸飄走。而云並非滿天白雲,原本就只是“孤雲”無伴,偏偏還悠閒地慢慢地飄離。詩人以“閒”寫出了孤雲的狀態,突出了離去的過程,讓讀者在品味孤雲離去的狀態時,感知詩人內心的不忍和無奈,迴腸蕩氣。

“盡”“閒”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彷彿是在一羣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薄雲離散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它們都似乎有靈性,不願與詩人爲伴,遠離詩人而去,只留下一個闊大茫茫的空間,詩人坐在這樣的空間之中,更顯孤獨和渺小。其實,山林的鳥是飛不盡的,雲也不會飄遊到天外。在詩中,衆鳥孤雲都離詩人而去,這是詩人情感外射的結果,是詩人有意創造爲表現自己的孤獨情感的茫茫空間。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李白坐在那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眼看着衆鳥、孤雲漸漸飛去,衆鳥和孤雲都離開了敬亭山,只有自己依舊坐在那裏欣賞着它,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爲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着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衆鳥”、“孤雲”這動的意象與“敬亭山”這靜的意象相反並置,時間和空間的維度裏僅僅出現了量的變化,而心理的維度卻產生着質的變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壓抑的士大夫往往對“逝去”,對“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暫,宇宙永恆,常常是他們不遇時發出的慨嘆。引恆久的山爲知己,可能是“長安不得見”後,不得已而爲之的一種方式了。如果長安招引他,他會不隨衆鳥高飛去?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然而風景如畫又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本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裏,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誠如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潛《唐詩別裁》 評曰:“傳獨坐之神。”

李白對大自然有着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遊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鬥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讚,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一體的。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山水詩。李白的山水詩與其說是對自然形貌的逼真描繪,不如說是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圖景。他只求把握整體的氣勢或氛圍,而略去具體的細節,甚至連觀照景物的視覺轉移的順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李白的山水詩又是無往而不抒情的,他善於把山水物色和特定的情緒滲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勢和“情”的特徵之間有着“同構互感”的微妙的呼應關係。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