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古詩楓橋夜泊怎麼讀

古詩楓橋夜泊怎麼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楓橋夜泊》這首詩把形象、色彩、音響交織在一起,所寫景物的遠近、位置、層次都調配得十分和諧巧妙。古詩楓橋夜泊怎麼讀?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古詩楓橋夜泊怎麼讀

楓橋夜泊

táng zhāng jì

【唐】 張繼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落烏啼霜滿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江楓漁火對愁眠。

gū sū ché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蘇城外寒山寺,

yè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è chuán。

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賞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剎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鐘,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爲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即可爲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爲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爲“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張繼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