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高中白居易的古詩

高中白居易的古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啊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小編精心爲你整理了高中白居易的古詩,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高中白居易的古詩

《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采地黃者》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採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麪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

《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爲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澗底鬆》

有鬆百尺大十圍,坐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歌舞》

秦中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

貴有風雪興,富無飢寒憂。所營唯第宅,所務在追遊。

朱輪車馬客,紅燭歌舞樓。歡酣促密坐,醉暖脫重裘。

秋官爲主人,廷尉居上頭。日中爲樂飲,夜半不能休。

豈知閿鄉獄,中有凍死囚!

《有木詩八首》之七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爲拂雲花,暮爲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宿紫閣山北村》

晨遊紫閣峯,暮宿山下村。村老見餘喜,爲餘開一尊。

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

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主人退後立,斂手反如賓。

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

口稱採造家,身屬神策軍。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

《感鶴》

鶴有不羣者,飛飛在野田。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

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翩。同遊不同志,如此十餘年。

一興嗜慾念,遂爲矰繳牽。委質小池內,爭食羣雞前。

不惟懷稻粱,兼亦竟腥羶;不惟戀主人,兼亦狎烏鳶。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一飽尚如此,況乘大夫軒。

《繚綾》

繚綾繚綾何所似? 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絕, 地鋪白煙花簇雪。織者何人衣者誰? 越溪寒女漢宮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樣人間織。織爲雲外秋雁行, 染作江南春水色。

廣裁衫袖長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紋。異彩奇文相隱映, 轉側看花花不定。

昭陽舞人恩正深, 春衣一對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 曳土踏泥無惜心。

繚綾織成費功績, 莫比尋常繒與帛。絲細繰多女手疼, 扎扎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裏歌舞人, 若見織時應也惜。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餘。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裏胥方到門,手持尺牒牓鄉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觀刈麥》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爲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上陽白髮人》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髮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採擇百餘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樑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髮歌!

《新豐折臂翁》

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鬢眉須皆似雪。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

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無何天寶大徵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點得驅將何處去,五月萬里雲南行。聞道雲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別爺孃夫別妻。

皆雲前後徵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捶折臂。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徵雲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土。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聽取。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

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爲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 殷勤覓。排空馭氣 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拓展:

白居易詩人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爲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爲主要的思想,也包含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爲界。白居易詩人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了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了“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爲“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於事而繫於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夠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之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與元九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非常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曆(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也有鍼砭作用。然而太過分強調詩詞創作服從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性。

白居易詩人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他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之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爲道,言而發明之則爲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因爲此可看出,在白居易詩人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之中,前二類體現着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而且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