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辭賦精選 > 《遊靈巖記》原文及翻譯

《遊靈巖記》原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導語:《遊靈巖記》文辭清麗,字句整飾,意在言外。明爲遊記,卻不着意於正面記敘此次遊山的歷程;明是應命之作,卻飽含譏諷挖苦之意。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帶來《遊靈巖記》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學習!

《遊靈巖記》原文及翻譯

  《遊靈巖記》原文

吳城東無山,唯西爲有山,其峯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詞,拔其挺秀,若不肯與衆峯列。望之者,鹹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峯,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啓,吳人,遊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遊。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爲之蹇舒,杉檜爲之拂舞。幽顯鉅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循。然後知於此山爲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

夫山之異於衆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衆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賦詩,而屬啓爲之記。啓謂:“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爲名山,諸公爲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啓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啓爲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遊靈巖記》譯文

吳縣東面沒有山,只在城西,山峯聯在一起,山嶺相疊,數量諸多;山勢有起有伏,而靈巖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峯混爲一伍。遠望過去,都知道靈巖與衆不同。

從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這裏,路人不必費太多體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處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說是西施洞;這裏還有旺盛的泉水,相傳是西施濯花之處,這裏都是過去吳王夫差宴遊的遺蹟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臺,站在那裏可以遠眺四周;有軒,可以看到對面的洞庭山,軒名抱翠。有閣,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閣名涵虛;虛明動盪,因此稱爲奇觀閣。吳郡最美的山是靈巖,而靈巖最美的地方,則是此處了。

我是吳縣人,來這個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靈巖似乎都將幽境勝景隱藏了起來,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有什麼不好來,也許靈巖是存心鄙視我這樣淺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隨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介公和其他十個客人再來遊玩。爬到了高處,優美的山景主動出現了;進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現了;山間霧氣也爲之舒展,杉樹檜樹也隨風起舞。靈巖山,大的,小的,明顯的,不明顯的景色,都爭着顯現出它們的姿態,不再隱藏起來,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來。這時候才知道自己對於這山是從今天才開始明白,其實過去並不瞭解。

山的景緻不同與尋常,尚且能待人來看,更何況人不同與常人呢?饒公觀看景色有得,命隨同的客人賦詩,囑咐我爲之記。我說:“天下詭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並非每次登山都能體會到登臨的'樂趣。山被人欣賞,而人欣賞山,兩相成映(意爲有這樣的山而遇到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都不能算完全獲得遊覽的快樂,所謂這樣,疑後面所指名山、名士)。現在靈巖是名山,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負其名。難道是偶然嗎?是因爲人們看到風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領略到而理趣得以被體會吧。而我不過是粗陋的人,也跟隨其中有所體會,不也是一種幸運嗎?我是這裏面最年輕的,不敢推辭執筆爲記的任務,這樣也可以私下將這份幸運記錄下來”。同行的十個人是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和吳陵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