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書籍 > 勵志推薦《卡拉馬佐夫兄弟》

勵志推薦《卡拉馬佐夫兄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本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過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即兩代人之間的尖銳衝突。老卡拉馬佐夫貪婪好色,獨佔妻子留給兒子們的遺產,並與長子德米特里爲一個風流女子爭風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頭兒幽會,便闖入家園,一怒之下,差點把老頭兒砸死。他倉皇逃離後,躲在暗中裝病的老卡拉馬佐夫的私生子斯麥爾加科夫悄然殺死老爺,造成了一樁震驚全俄的撲朔迷離的血案,從而引發了一連串驚心動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體現了高超藝術手法。

勵志推薦《卡拉馬佐夫兄弟》

  簡介

《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它是根據一樁真實的弒父案寫成的。書中主要人物爲舊俄外省地主卡拉馬佐夫和他的兒子:德米特里、伊凡、阿遼沙及私生子斯麥爾加科夫。老卡拉馬佐夫在行將就木之年仍貪婪、好色,不僅霸佔妻子留給兒子們的遺產,而且還與長子德米特里爲一個女人爭風吃醋。德米特里對父親恨之入骨,一再揚言要殺死他,並且有一天夜晚真地闖到父親的窗下,掏出了兇器……是夜老卡拉馬佐夫被殺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可實際上,真正的弒父者並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麥爾加科夫。他是在伊凡“既然沒有上帝,則什麼都可以做”的“理論”鼓動下,爲發泄自己在長期卑屈處境下鬱積起來的怨毒情緒,爲取得金錢,冷酷地謀殺了自己的父親。事情的結局是悲慘的:德米特里無辜被判刑,斯麥爾加科夫畏罪自殺,伊凡因內咎自責而精神錯亂,阿遼沙撇家遠行。這一“偶合家庭”崩潰了,它成爲分崩離析的沙皇專制社會的一個縮影。

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於人的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信仰、猜忌、理智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鬥。這部小說寫作於俄羅斯的斯塔拉亞羅薩,而整個故事也發生於這座小鎮。

  點評

《卡拉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羅斯信使》雜誌上連載了將近兩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並於一八八一年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它的主題和哲學在米嘉向阿遼沙自白的一章裏已經點明:“美這個東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祕。圍繞着這事兒,上帝與魔鬼在那裏搏鬥,戰場便在人們心中。”陀氏認爲每個人心中都藏有一個魔鬼。他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寫道:“貫串全書的主要問題,正是我自覺和不自覺地爲之苦惱了一生的問題:上帝是否存在?”萬一上帝不存在怎麼辦?那麼,對於陀思妥耶夫斯基來說,世界就只能是魔鬼的鬧劇,別的什麼也不是。倘若如此,那就“無所不可”,幹什麼都是合法的了,甚至犯罪。

爲了形象地詮釋這一主題和哲學,作者向我們展現了卡拉馬佐夫一家,包括道德敗壞的老子和他的四個兒子。老大德米特里、老二伊萬和老三阿遼沙分別象徵人的肉體、理性和精神這幾個不同的方面,而私生子斯乜爾加科夫則代表被侮辱、被傷害和被剝奪繼承權者。這些人物統統給粘在一張道德哲學的網上,誰也休想掙脫。上帝與魔鬼爲爭取控制他們的靈魂而廝殺。小說從頭至尾瀰漫着這場拼死搏鬥的硝煙。所有的人物都捲入了一起兇殺案,他們在舞臺上走過的時候,無不以怵目驚心的清晰度表露各自的感情,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第五卷第五章《宗教大法官》無疑是文學史上絕無僅有的個案。基督親臨可悲的塵世,卻遭到教會的質疑和挑戰。這裏提出的問題是:人能不能靠基督的教誨過活?魔鬼,那個曠野裏聰明而可怕的精靈,能不能以一種更好的方式支持人類?爲什麼人非得在自由和麪包之間作出抉擇?這—章在某種意義上是—部以文學形式寫就的歷史哲學。上帝和魔鬼在此短兵相接。結果看來是上帝落荒而走,魔鬼趾高氣揚,基督精神敗得很慘。這一主題到了第十一卷第九章《魔鬼。伊萬·費堯多羅維奇的夢魘》中重又出現。這兩章文字羅列了否定上帝的種種論點。肯定上帝的論點則包含在寫阿遼沙和佐西馬長老的那些章節中。在那裏,作者試圖表現聖賢的形成過程和基督式博愛的力量。陀氏相信基督精神最終將高奏凱歌。但他能加以證明嗎?在剖析罪惡和人的畸形心態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當得起最高級的讚美。然而他在表現以阿遼沙和佐西馬神父爲象徵的善的那些筆墨中是否取得成功,讀者自己會作出判斷。在錯案面前,勝利者究竟是誰——上帝還是魔鬼?。[4]

人們一般都把《卡拉馬佐夫兄弟》評價爲十九世紀後半期的一部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其實,作品的思想內容十分複雜,作家的創作意圖也深遠得多。小說醞釀了十幾年,寫於從一八七八至一八八零年,即在作家去世前幾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在這部作品中對自己的一生探索做個總結,想要在書中探討他認爲人生與社會最重大的“全宇宙的問題:有沒有上帝?有沒有靈魂不死?”探討善與惡、社會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探討“怎樣按照新方式改造全人類”。一八六九年他在一封信中明確寫道:“將貫穿全書的主要問題——它使我自覺不自覺地苦惱了一輩子——是上帝的存在問題。”

《卡拉馬佐夫兄弟》通過了一系列人物的舉動探討了上帝的“存在”,真理的本質和寬恕的重要性。謀殺的情節可被視爲是小說核心——一人(德米特里)是否應爲另一個人(老卡拉馬佐夫)的死亡負責這一主題——的文學表現,這一情節不斷與佐西馬長老的格言“任何人都應爲任何罪負責”照應。小說中的幾兄弟分別在弒父案中扮演了各自串謀的角色:德米特里擁有弒父的動機卻沒有得手,伊萬的無道德論使他認爲弒父是合理的,斯乜爾加科夫最終將弒父付諸實施,而阿列克塞這一小說中最仁慈的主人公在明知兄長有弒父渴望的情況下卻沒有制止。德米特里的判決和審判現場旁觀者的愉快的舉止和伊萬在《宗教大法官》中關於“人本質上的弱小和對於是非的計較 ”相互對比。

然而,整部小說可被視作一次“拙劣”的探討。如果說整個審判是在糾結於上帝是否存在,那麼孩子氣的檢舉人和被告律師間的爭論顯然就是毫無意義的了; 阿遼沙 最後的“石邊發言”也並不試圖回答這個問題,雖然伊柳沙的死反映了伊萬關於不存在上帝的觀點。相反,他只是告訴孩子要相互愛護並且不要忘了伊柳沙或是任何人。由此,我們可以認爲作者是以不可知論者的觀點闡釋小說的神學主題。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辭,一部小說中究竟表現着怎樣的哲學命題就見仁見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深諳此道,在小說中廣泛着探討着“何爲真理?”,就比如老卡拉馬佐夫究竟是怎麼死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說中並沒有明白無誤告訴我們到底是誰殺了老卡拉馬佐夫。小說中的大多數人物都在最後確信兇手是斯乜爾加科夫,連斯乜爾加科夫自己也承認了。但要說其他人毫無嫌疑或者一切蓋棺定論了還爲時尚早(比如說斯乜爾加科夫那說不清來處的3000盧布就沒有解釋清楚)。或許是誰殺了老卡拉馬佐夫已經不重要了,幸福與美好還要繼續,這一切都該被寬恕。

  關於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一位小說家,他的創作具有極其複雜、矛盾的性質。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家庭,自幼喜愛文學。遵從父願進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過往甚密。

1846年發表處女作《窮人》,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裏《外套》寫“小人物”的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