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寬容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寬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7K 次

導語:父母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細節來幫助孩子接受別人身上存在的“不一樣”的地方,並正確看待這些差異。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寬容

第一、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理解能帶來寬恕,寬恕能帶來和諧。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人人都有缺點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別過分,就應該理解和寬容。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隻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話了!”而蔣琬卻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讚揚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着衆人的面說我不好,他也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爲人的可貴之處。”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裏能撐船”。蔣琬之所以能夠“宰相肚裏能撐船”,正是由於蔣琬能夠理解楊戲的不足。

這個故事足以說明理解別人的重要性。所以,讓孩子學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別人,真正理解別人。因爲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而只有學會理解別人,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寬容的意義。

一個不肯理解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餘地,因爲每一個人都有犯過錯而需要別人理解的時候。要讓孩子在與同學或小夥伴的交往中學會理解他人。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理解和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競爭對手。幫助孩子學會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爲難自己的競爭對手。孩子真正學會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強的同伴學習,幫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也只有通過交往,他們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快樂。

第二、教孩子善待他人

讓孩子明白,他人是自己的影子,所以說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中國有句俗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不知道回聲是什麼回事。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山谷裏,大聲叫道:“喂!喂!”附近大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個大笨蛋!”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個大笨蛋”的“回答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大山罵起來,然而,大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怒氣衝衝地回到家,他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裏說些好話。”“這就對了,”他的母親說,“在生活裏,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記得,只有善待別人,別人纔會善待你啊!”

這位母親非常聰明,她恰到好處地教會了孩子怎樣待人。孩子一旦學會善待他人,就學會了寬容別人,因爲孩子已經有了一顆友善的心、寬容的心。那麼,自然地孩子也就會在日常生活行爲中容忍他人,寬容他人了

所謂因果關係、善惡報應,都遵循回聲原理,自己的所作所爲纔是人際交往後果的根本原因。

第三、讓孩子多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養孩子寬容的品質。因爲大自然有着無窮無盡的奧祕和神奇,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教科書。很多學者都說過,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水蟲魚、無不蘊含着美的因素。大自然的博大與雄渾可使人心胸開闊,性格開朗,心情愉悅,進而促人產生寬容之心。

所以,如果有條件,我們應多帶孩子到郊外,讓封閉在鋼筋水泥世界中的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另外,儘可能創造條件,帶孩子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河流、秀麗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靈,開闊孩子的視野和胸襟。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也應該利用節假日或週末帶孩子到附近的公園裏玩一玩,這樣也算是親近一下“小自然”,也會對孩子寬容品質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改掉孩子心胸狹窄毛病的幾條建議

(1)創造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2)當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糾紛時,家長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要幫助孩子正確評價自己。

(3)孩子與夥伴有了矛盾,家長應引導孩子反思起因,檢討自己的過失,寬容夥伴的缺點與失誤。

(4)告訴孩子對朋友要以誠相待,即使別人有些小錯,也應該原諒。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樣,在遇到矛盾或衝突時,要寬宏大量,不計較得失。

(6)必要時,讓孩子體驗一下心胸狹窄的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