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理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麼,作爲父母,我們該如何科學地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又不被孩子嫌“落伍”呢?讓我們來聽聽專家們的觀點。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

  ●成長快樂專家觀點

  胸懷千萬裏一步一腳印

那麼,在價值觀如此多元的現代社會,家長在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方面,應做哪些努力呢?

我覺得首先決定於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家長自己的理想狀態。前者會影響你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後者會直接成爲孩子的樣子。有關調查和我個人的感受表明,當前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短視、片面地侷限在“考上好的大學”。對孩子只有學業期望,而缺乏人格期望,開口閉口總是“我們什麼都不要你做,你把書讀好就行了”,這必然給孩子的發展埋下一枚不定時炸 彈。

有些家長,自己喜歡吃喝玩樂,混混沌沌地過日子,潛移默化的結果,孩子就容易成爲如此父母的鏡子。爲人父母,要孩子有遠大理想,自己就該是個有理想、敢奮鬥的人,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了。同時,一定要把對孩子的期望調整到首先培養孩子的優良人格上。徐特立說過:“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社會形式,培養一定的人格,爲一定的社會服務。”

其次,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各個年齡階段理想發展的基本特點。幼兒期的孩子,還談不到職業理想,但人格培養必須起步了。我的家教經驗是堅信“縱是幼兒也有志”。培養幼兒的志向水平,決不是具體的長大要當什麼家,而是指讓他們充滿自信,相信同年齡的小朋友能做到的事,自己一定也能做到,而且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這樣的教育,越早開始越好。

小學生的理想常常飄忽不定,多而不穩定,時過境遷後有很大變化,那是因爲他們的理想太易受外界客觀事物的影響。所以,家長除了要規範自己的言行,還應適當控制進入他們頭腦和心靈的事物,幫助他們在面臨複雜的現實環境時,學會選擇。

中學生的理想雖然逐漸穩定,但獨二代的理想往往富於幻想卻缺乏科學性,特別是行動大大落後于思想,受家長思想影響,理想更有重腦輕體和重實惠的特點。

家長了解兒童理想發展的基本特點後,可以抓住孩子產生積極情緒的有利時機,如進入新學校、新學期開始、月經初潮或首次遺精、考出好成績、在學校受到表揚、看了一本好書或好電影好電視之後。家長要及時與孩子交流,強化他們把積極感受轉化成目標理想。人格和理想的養成,是需要依靠文化的薰陶的,時代在日新月異,提供孩子文化素養,要注意時代特點。需要提醒的是,切忌總用挑剔的眼光指出孩子的不足,打擊孩子想從頭開始、改變形象的決心。同時,不論對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不能忽視孩子對祖國的感情教育,引導孩子關心國家的發展、知曉重大的積極事件,增強做箇中國人的自豪感,對保證孩子理想的大氣與高度很重要。現在很多無理想,甚至覺得做人沒意思的孩子,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太多的社會陰暗面進入了他們的頭腦和心靈,讓思辨能力較差的他們覺得沒了希望。當然,這對家長素質也是一個挑戰。

第三,爲孩子提供向理想接近的實踐機會。許多孩子的理想很遠大,如我在不同學校對初中生的團體輔導中,聽到多個學生公開宣告自己的理想:“我要當偉大的科學家”、“我要成爲世界級的歌手”等等,但問如何讓自己實現這樣的理想時,往往默然,最多說“努力學習”等。再美好的理想,如若不付諸行動,也如癡人說夢。

前面講過與理想密切相關的人格培養,它應該落實到生活的細節上,比如雖然家庭富裕,也對孩子的生活條件進行限制;凡是孩子的年齡應該做的事情,一般不包辦代替;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時,鼓勵他,並教給具體的方法;經常講些由於人格良好而人生非常成功的個案,爲孩子樹立好榜樣(最好是近期的,與孩子的某種興趣有關,如剛獲得英國達人亞軍的蘇珊大嬸的故事就不錯)等。理想的實現與否,重在追求的過程。在心理學界,人們談理想時,常會提及“夢想”這個詞,指的是經由人的意識活動而產生的想法。在追求理想實現的過程中,一個個“夢想”就是一個個目標。家長要懂得引導孩子確定一個時段內的系統目標,一個目標達到了,鼓勵他們爲下個目標動身起程(有關心理技術,因篇幅有限,可以參考溫州日報2016年3月12日見報的《學習目標如何“標標”中的》一文)。當然,在追求過程中,也要幫助孩子按照自己的發展實際及時修正目標。

最後,我想引用美國成功心理學家拿破崙·希爾的名言:“人類最神奇的遺傳因子,就是那善於夢想的力量”。真正沒有夢想的孩子少之又少。比如,有許多比張女士的兒子更糟糕的孩子,然而,我讓他們做“生命線”練習時,卻發現他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是有夢想的,如“有權有勢”、“做個大老闆”、“最好中500萬大獎”等,可惜他們的夢想是他們貪圖享樂慾望的膨脹或無知的表現罷了。鑑於此,我懷疑張女士的兒子並非沒有理想,可能是因爲她和他的溝通短路了。

家庭理想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十分複雜的事情,抓早,抓得自然很重要。到少年期後,家長的權威會受到孩子的挑戰,影響力也會相對減弱。只要家長、社會、學校合力,讓每個孩子都踏踏實實走好每個“今天”,他們一定可以接近或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們的生命也會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