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家庭教育文章:別讓你說的這些話,改變孩子一輩子

家庭教育文章:別讓你說的這些話,改變孩子一輩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導語: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溫柔陪伴、耐心等待。分享一篇家庭教育文章,歡迎閱讀。

 別讓你說的這些話,改變孩子一輩子

  文 | 張娟

家庭教育文章:別讓你說的這些話,改變孩子一輩子

前天接到一個電話,一位媽媽說想讓三歲多的兒子學琴。我告訴她孩子現在年紀還小,可以晚些再開始。

這位媽媽說:“好吧,那我們就等他大一點兒再來學。”

快要掛電話的時候,她忽然問了一句,“那7歲半的女孩兒現在可以學嗎?”

我說可以。她吞吞吐吐地說了句:“這孩子記憶力不大好,學習成績也很一般。”

鑑於多年來接觸家長的經驗,我馬上對她說:“最好不要過早地給孩子下這樣的結論,尤其不要當着孩子的面這樣說!”她聽了,鬆了一口氣的樣子,馬上說:“我明天帶孩子過來。”

見第一面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大眼睛,胖臉蛋兒,表情拘謹,一看就是那種膽小聽話的孩子。

一節課45分鐘的時間,她能夠始終保持專注,努力思考。有穩定的內心節奏,在傾聽自己彈奏的每一個音時,眼睛裏都有新奇的光彩在閃爍。

在學習音符節拍時,她有點兒糊塗了,總是分不清三種不同形態的音符所代表的不同節拍。媽媽在旁邊看得有點兒着急,面子也有點兒掛不住了。等不及孩子思考,便開始責備:“你動動腦筋嘛!你把它記住嘛!”

下課後,我對這位媽媽總結了一下孩子的基本情況。如實客觀的表述,只是當着孩子的面兒,重點說優點,比如放鬆狀態好,手指先天條件不錯、專注、努力思考、節奏穩定、音準好,等等。

媽媽聽得有點兒激動。我每說一點,她就喜形於色地重複念一遍,像是說給自己聽。就好像這樣多說幾遍,長久以來的心病就解開了。就好像,終於找到了救命稻草靈丹妙藥一樣,一個勁兒道謝,一個勁兒表示一定要好好練琴好好學。

看到這位媽媽因爲老師對孩子幾句客觀的表述,而欣喜到這種程度,讓我覺得有點難過。可想而知,孩子和媽媽,因爲“反應慢”、“記憶力不好”,平時在學校裏一定承受着來自老師以及自身的壓力。

“反應慢”這種情況,其實在孩子裏是比較常見的。有些孩子非常善於抓住事物的細微差別,觀察能力強,大腦反應敏捷。但這類孩子往往專注力不足,耐心和細緻的學習態度也不盡如人意。

雖然識譜迅速,但通常質量不高,錯音不斷。而那些很多人眼裏“反應慢”的孩子,只要能保持信心,按自己的節奏來,往往會一步一個腳印,越學越輕鬆,態度踏實,知識紮實,反而常常後來居上。

這些年接觸了很多學琴的孩子,通過對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的觀察,對於“學習”這件事,我慢慢趨向於這樣一種觀點:學習無關能力,只關乎天性、環境以及習慣的養成。

每個人生而不同,這在他們三四歲左右便清晰可察。有的孩子思維活躍積極,和外界溝通毫無障礙,能迅速接收新知識,性格大多也外向開朗。而有些孩子則敏感羞怯,沉靜多思,被動,慢熱,也就是讓大多數家長感到焦慮的所謂“性格內向”。

事實上,在我的經驗裏,外向型和內向型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而僅僅意味着方式和節奏的不同。換句話說,在我看來,只要他(她)終究能掌握這個知識,這無所謂快一點兒和慢一點兒。

在嬰幼兒階段,有些時候,我們好像更容易判斷出誰更聰明一些,誰又沒那麼聰明。這種差別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和技能的習得而慢慢縮小,直至成年之後,學校教育結束後,幾近消失。

都是普通人,智商上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這種幼年時期微弱的智商優越感,對一個人成年之後的生活能力,並無實質性的影響。

但對那些敏感內向的孩子來說,幼年時期父母和老師在他們心裏無意間播種下的自卑的種子,卻可能對他們一生的自我認知和定位,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的負面影響。

“我記憶力不好!”

“我反應慢!”

“我是女孩兒邏輯思維能力差所以數理化不好!”

在一個孩子獨立成人之前的漫長時日裏,父母老師經年累月的嘮叨,都在慢慢沉澱成要命的自我暗示,都在毀掉那些本就敏感的孩子脆弱的自信。

接觸小孩子多了,有時候會覺得他們很可憐。因爲他們所有的自我認知,不是來自對自己的瞭解,而是得自外界反射。

奔跑時差點兒摔倒,滑稽的樣子逗笑了老師,他會故意再這樣做一次,以爲你還會一樣開心。說了一句好玩兒的話,你哈哈大笑,他會在接下來不停重複這句話以逗笑你。你不笑了,他就得另尋他法。

學習也和摔跤講笑話一樣,是取悅外界的工具。好像對孩子來說,讓父母和老師開心,能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從而更加有安全感。

你肯定他,他就得到了全世界。若你對他無動於衷,就意味着你拒絕和他建立情感聯結,他會誠惶誠恐,覺得是自己的錯。

“取悅”的心態,讓學習從一開始,就喪失了它作爲人瞭解探究自身、並聯結外部世界的最佳途徑這一本來意義,而變得面目可憎起來。很難想象哪個孩子還能真正放鬆地來看待學習這件事,並真正從學習中獲得充實、愉悅和滿足。

我們這一代80後,很多都經歷過這樣壓抑的童年。

我們總說,中國人從沒有體會過真正的精神上的放鬆,缺少那種不爲外界和他人所左右的篤定的內心力量。

作爲老師,作爲父母,應該反思,我們真正能給予孩子的是什麼,教育真正應該給予孩子的是什麼,學習對孩子而言到底意義何在。

教育制度本身確實有問題,但在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積習難除的社會環境下,作爲個體,如果無力和無望改觀,那麼至少我們需要意識到問題,需要在能力和職責所及的範圍內,做出最大的努力。

另外一個學生,很小時父母離異,媽媽獨自撫養她。從5歲到15歲,我看着她在10年的時間裏,從一個內向、焦慮、自卑的孩子,成長爲現在這樣風趣可愛、落落大方的姑娘。

小時候上課,我說一句彈得不對,她就會緊張得眼淚在眼裏打轉兒又不敢掉下來。

五年級暑假媽媽問她是去參加有趣的夏令營,還是去上奧數班,她滿面愁容地回答,“去上奧數班”。

媽媽哭笑不得地問我:“你說作爲媽媽,我是該喜呢還是該憂呢?”

或許孩子天生內向,或許父母離異給她造成了不可迴避的影響,這都是事實,無可改變。但我目之所及的是,孩子的父母,在最大程度上,給了她最真摯無條件的愛和良好的引導。

六年級學習任務重壓力大的時候,孩子對媽媽說:“我覺得上學好辛苦啊,能不能不上學了?”

媽媽回答說:“可以啊!如果現在不上學的話,你長大後還是能夠生存,自己養活自己應該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你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有限,你的選擇就非常有限。

你可能只能做一些像菜市場裏的叔叔阿姨賣菜一樣的工作。如果你接受,覺得沒問題,你完全可以選擇現在不上學。你願意接受那樣的生活嗎?”

孩子想了想,回答不願意。

媽媽說:“人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自己不在乎,無需在意別人的看法。現在讀書學習,只是爲了以後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選擇權,有更多的自由。”

孩子爲考試名次擔憂,媽媽態度鮮明:所謂進步,就是和過去的自己相比,你在努力,在進步,就已經很好了,無需和他人做橫向比較。媽媽不會因爲名次要求或責備你。

而孩子的爸爸,儘管已經成立了新的家庭,仍然每週固定來看女兒,媽媽也從不會阻攔父女間親密無間關係的建立。

我一直認爲內向或外向的性格是天生的,但又僅僅是表象。即使是性格內向的人,內心也有無差別的熱情。

所以當這個內向而焦慮、小時候彈琴時死活不肯開口唱譜的孩子,抱着小吉他,主動要求向我展示她剛剛學會的英文歌時,我簡直被震驚了!

還有一次,我跟她講接到詐騙電話,她偷偷告訴我她每次接到這些電話,都會假裝認真聽,等對方說完後,突然尖叫一聲,嚇得騙子趕緊掛斷電話。

我聽了哈哈大笑,覺得她真是棒極了!她慢慢會開自己的玩笑了,會自嘲、會撒嬌,和每一個被寵愛的孩子一樣。

這些變化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的發生。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窗外陰沉的天突然晴朗開來,一束陽光從二樓天台照射進來,慢慢鋪滿鋼琴,巴赫《C大調前奏曲》。

灰塵漂浮在柱狀的光線裏,像老式電影院。是種幽暗的溫柔。《聖母頌》的光華充滿心間。我坐在椅子上,有瞬間的恍惚。成長是如此妙不可言,讓人感動。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溫柔陪伴、耐心等待。親愛的爸爸媽媽,放輕鬆,彆着急,就讓他(她)用自己的步調,用自己的節奏,慢慢跟上來。

教育就是等待。

愛的美妙,都在守候和等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