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七年級課件 >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篇一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

教學內容:

認識米 用米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初步認識單位“米”,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根據1釐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

3.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來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並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法:討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討論法。

教學準備:

刻度尺、米尺、捲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 複習引入

1.提問;

①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麼長度單位測量?

② 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釐米?

2.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釐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並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認識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釐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學生的身高等。

三、 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 鉛筆長15米。( )

② 課桌高70米。( )

③ 一棵樹高16釐米。( )

2.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 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哪些收穫?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教學長度單位米,並教學米和釐米之間的進率。課始,運用讓學生用釐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煩和太累,從而產生學習用大長度單位量長度較大的物體的興趣。接着出示米尺,讓學生直觀感受米尺的長度就是1米。然後採用小組合作用米尺測量物體等活動,通過比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學生頭腦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長的深刻印象。再讓學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釐米,最後讓學生聯繫生活進行實踐活動,明確測量長度的方法。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篇二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課件出示藍貓),它還有話要給大家說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藍貓旁白:HELLO,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藍貓,我知道小朋友們都很聰明,所以帶來了一個問題,幫我解決一下吧!我每天早上看到鐘面上這個時間就起牀,可我不知道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你們能告訴我嗎? 教師:這可是關於時間的問題,誰來幫助它?(學生回答)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間,幫藍貓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板書:認識時間。

二、 自主探索,認識幾時幾分

1、進一步認識鐘面。

師:要認識時間,可離不開鐘錶這個朋友,老師爲每個同學準備了一個鐘錶模型,請你把它拿出來,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什麼?

學生觀察後彙報。

師:有沒有和大格不一樣的格?象這樣的小格你們發現了嗎?(課件演示一小格)在你的鐘表模型上也找幾個這樣的小格,指給同桌看看。

學生互相指小格。

師:這一大格之間又有幾個小格呢?

師:一個大格之間有5個小格,整個鐘面一共有多少個小格?比比誰數的又快又好。

學生彙報。

引導學生5個5個的數。

2、認識“分”

師:通過上面的數,我們知識了鐘面上一共有60個小格,(課件演示)那你們知道分針走這一小格是幾分嗎?

分格走兩小格呢?

如果分針從12走到1又是多少分?

分針從12走到2呢?

如果分針繼續往下走,走到3是多少分?

如果分針繼續走,走到4是多少分?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呢?自己邊指邊說。

學生邊指邊說並彙報

師:這時分針正好轉了一圈是60分。

3、鞏固練習認識分

①課件演示15分。

師:大家看,分針從12走到3是多少分?

課件演示25分、35分、40分、55分

讓學生說出分針從12走到5、7、8、11各是多少分

②同桌互相撥分針,認多少分。

師:你能象老師這樣,把分針從12撥到任意一個數字考考你的同桌嗎?

[人教七年級上數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