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模板合集十篇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模板合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週記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模板合集十篇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1

今周,我們學習了小數的加減法。

小數的加減法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小數的小數點對齊、然後從末尾算起,小數的數滿十向前進1,進的1不要忘了加上,退的位不要忘了減。整數中的'一些運算律在小數中同樣使用,比如說: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在小數中也同樣能用,如:0.1+0.9+0.3=?用加法結合律能結合成(0.1+0.9)+0.3,這樣能簡算。如:0.1+0.9用加法交換律是0.9+0.1,當然用加法運算律也同樣能行。

我還知道了怎樣求加數,求加數時用和減加數就能求出另一個加數,我還知道了求減數,求減數時用被減數減差就能求出減數,我還知道了求被減數,求被減數時用減數加差就能求出被減數。尤其是被減數數位不夠時,要用零補夠被減數的數位,把被減數的數位補得和減數一樣。

這就是我的一週收穫。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2

10月13日 星期四 天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自己舉例用計算器驗證除法中商不變的`規律。

我舉了這樣幾個例子,比如:例1:16÷2=8例2:6÷2=3例3:1200÷200=6160÷20=860÷20=3120÷20=61600÷200=8600÷200=312÷2=6…………1.2÷0.2=6……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寫出來了。

從上面幾個例子中,我知道了,在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3

20xx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陰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紗布拆開,謝天謝地!手臂上的'燙傷恢復得挺好,我不用再去醫院了。

整整兩週,讓我來算算這次燙傷花的醫藥費吧。用了一管生長因子,55元;換了5次藥,每次處置費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掛號費,有4次掛得是急診號,急診掛號費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掛號費5角,所以掛號費一共用了18元5角。這樣算下來,醫藥費大約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車費,差不多300元了。用大人的話總結一下:花錢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呀!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4

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四年級的數學老師竇維賓的身影已經遠去,也許很難見到他,但是他的教誨之恩,令我終身難忘。

竇老師相貌英俊,和藹,中等個子。頭髮又濃又密,鼻樑上面,架着一副眼鏡。一雙烔烔有神的大眼睛好像能看透迷宮同學的心思。

竇老師嚴格要求自己,每天早上他來到教室給我們上課。每次上課都會講一些幽默的話語,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怪不得他姓“逗。”但是在他的背後卻是無數滴辛勞的汗水。在辦公室裏,還有許多作業排着隊,等着批改。下課時,他總是回到辦公室,連水都不喝一口,就開始備課,時不時拿起筆來做記錄。他的背影成了我未來的道路。晚上,夜深人靜,他仍然坐在辦公室裏無私忘我地備課,他的身影還在燈下時隱時現。

竇老師不僅嚴格要求自己,還嚴格要求學生。有一次,我數學考試粗心大意,把270*3看成了27*3,結果數學成績從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名。當時我覺得,不就是一個零嘛,用得着扣2分嗎?可老師卻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說:“雖然只是個零,但它反應了你的學習態度不夠嚴謹,現在不該正,今後你考試還會錯。”這句話在我的心湖盪漾開最美的漣漪,也在學習的道路上一直鼓勵我前進。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一個無私奉獻,既嚴格要求自己,又嚴格要求學生的老師,他在我的眼裏成了最美麗的燈塔,照亮我未來的道路。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5

小學的數學,不能說難,也不能說簡單。儘管簡單,但這些都是基礎東西,是不能不會的東西。在這裏,數與代數是必須要會的東西,由於我學習過奧數,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過數與代數。有一次,我在學習中遇到了一個麻煩——有一道奧數題不會做,我苦思冥想在心中始終找不到一個標準答案,我心中百般焦急,於是我想到一個主意——去問我們的數學老師。我十分緊張,深吸了一口氣,一閉眼,趁老師還沒走趕緊去問問老師該怎麼做吧!我急匆匆的跑到老師那兒,老師正在收拾桌子,我不熟練的說道:“老,老師,我有一道題不明白,請您幫我解答一下吧!”老師看了看我,毫不猶豫的接過書,雙眼橫掃了一遍題,雙眉一皺,略加思索,然後從容的從袋子中拿出一張平整的單線紙,取出一支筆,唰唰唰的爲我列出解題方法,一邊認真的.列一邊給我仔細的講,“這一部應該這麼算,如果這一部算錯了,就都算錯了。”給我講得頭頭是道,思路清晰極了,讓我連連點頭,老師不僅讓我瞭解了這道題的解法,還讓我明白了一個解題的思路,書後面的題對我來說就更簡單不過了,對現在豁然開朗的我來說真是小菜一疊,之後我連連感謝老師,連聲說:“老師,真是太謝謝您了,您給我講會了這道題,考試時我就肯定會做了。”老師的臉上也笑開了花,爲我而高興。從此我便愛上了數學,愛思考,漸漸的我會的題型越來越多,對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其實學習數學並不難,關鍵是找到訣竅,肯於向周圍的人提出問題,正所謂“不恥下問”只有這樣,你的數學水平纔會逐漸提高。學習數學不難,要學會如何走進數學的殿堂。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6

今周我們繼續學習小數,主要是單位換算和近似數。

我們學習了單位進率表:

長度單位:千米(1000)米(10)分米(10)釐米(10)毫米

米(1000)毫米

釐米(100)米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平方米(10000)平方釐米

重量單位:噸(1000)千克(1000)克

人民幣:元(10)角(10)分

元(100)分

知道了這個進率表,我們可以做很多類型的題目,比如單名數換單名數(有一個單位的`叫單名數),單名數換複名數(有兩個單位的叫複名數)。那具體該怎麼換呢?大單位變小單位,乘進率,小數點向右移動,小單位變大單位,除以進率,小數點向左移動。

另外,我們還學習了小數求近似數和改寫,小數求近似數和整數一樣,都是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時保留整數表示精確到個位,保留一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今周學習了這些知識。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7

小數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過,那這一學期學的是什麼呢?來,我們複習一下以前的知識,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組成的,我們三年級還學了怎樣比較大小,比較大小時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相同再比小數部分,小數部分從十分位比起。大家會問,十分位是哪一位啊,這就是我們新學的知識:小數數位順序表,小數點向右邊數,第一位是十分位,計數單位是1/10,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是1/100,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是1/1000,也是0.1、0.01、0.001。

我們還學習了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性質是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我們由這個定論可以做兩大類的題目,一個是化簡,一個是改寫。化簡就是去掉末尾的0,改寫是去掉末尾的0或添上0,看看題目要求寫幾位小數。

我們還學習了小數的讀寫,小數的乘除法,小數的乘除法就是一個小數縮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小數點分別分別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擴大到原來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我們還學了毫克是質量單位,1克=1000毫克。

這就是我一週的收穫,呵呵,挺有意思的。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8

“洗刷刷,洗刷刷!哦耶!”我一邊哼着小曲兒,一邊做着家務,真是愜意呀!

“睿兒!你來把這一堆雨傘收拾一下吧!”“好嘞!我馬上來!”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媽媽身邊。我一邊收拾雨傘,一邊哼着小曲兒:“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收拾雨傘的小能手!”“咦?奇怪!這把雨傘怎麼搖搖晃晃的.,一點兒都不穩呀!”我感動異常納悶兒。媽媽也聞聲趕了過來,我們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才發現其中一根與傘柄連接的“骨子”斷裂了,“那爲什麼斷裂了一根骨子雨傘就不能用了呢?一般的影響應該不會很大呀!”我感到非常疑惑。媽媽把珠子轉動了一圈兒,一下子就想出了答案,但她還是俏皮地說:“你猜一下!”

看我一臉的疑惑,媽媽忍不住笑了起來,笑嘻嘻地說到:“你看,這”骨子“和傘柄間都有個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能讓每把雨傘收縮自如;如果是四邊形,就會搖搖晃晃,不穩定、不平衡,用起來會很不方便。”“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數學知識隨時隨地都存在呀!”我不禁暗暗讚歎到。

數學知識真是隨處可見、運用廣泛呀!真是“數學生活相結合”呀!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9

寒假時,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媽媽,我已經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我用捲尺測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該是5*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媽媽笑着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量了嗎?於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於52。78,那媽媽客廳的地磚應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媽媽:“媽媽,買53片就行了。”

媽媽誇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可是買單時,我卻看到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爲什麼要多買三片?”媽媽告訴我,因爲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四年級年級數學週記 篇10

今天是週末,下午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逛街、購物。

我們走進“真維斯”專賣店,奶奶挑選了三件29元的T恤,準備買下來.奶奶問我:“這一共多少錢呀?”我不假思索地說:“一共87元(29×3約等於90,90-3×1=87元)。”

奶奶買了衣服後,我們便走出服飾店。奶奶說:“已經五點半了,我們去吃米粉吧。”走進米粉店,我們買了一碗中份米粉、兩碗小份、一份蒸餃和兩碗稀飯。奶奶問我:“虓虓,該給多少錢?”我說:“一共17元,因爲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餃3.50元、稀飯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後,我們便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