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實用的數學週記集合9篇

實用的數學週記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實用的數學週記集合9篇

實用的數學週記集合9篇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轉眼一週又結束了,我們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這時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寫一篇週記了。那麼寫週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週記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週記 篇1

我的數學老師,長着一雙小小的眼睛,黑眼珠好似水靈靈的葡萄。當某個同學在下面開小差時,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會與那位同學對視,持續十幾秒後,他又繼續授課。

眼睛下面,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鼻子,正好與臉形相匹配。

鼻子的下面,是一個能說會道的嘴巴,別看嘴脣薄,但說起話來威力很大,從那裏,能說出許多令你“捧腹大笑”的話。

頭的兩側是耳朵,那像數字“3”一樣的耳朵與鼻樑共同架起一副眼鏡,鏡片上總是閃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頭髮烏黑烏黑的,一根根直豎着,像刺蝟身上的刺一樣。

他面部的膚色淡黃,顯示出很疲倦的樣子,大概是熬夜工作的結果吧!每當他說話的時候,臉上的肌肉便有節奏地跳起舞來。

初次見到這位老師,我認爲他一定很嚴肅,時間長了,便覺得他特別和藹,不像有的老師那樣火山爆發,有這樣一位老師,我覺得十分慶幸。

數學週記 篇2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

早上8點多鐘,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臺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臺“會說話”的秤。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着說:“小朋友,稱體重嗎?”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

於是,我在秤上站穩。老爺爺把開關打開,只覺得有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後,機器上打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着:“體重:27.0公斤身高132.5釐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釐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啊!我一定要把身體鍛鍊的棒棒的!

數學週記 篇3

經過上一週的聽課階段,這一星期就要開始正式步入課堂,進行實戰階段了。試教工作開始以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聽優秀數學教師的課——寫教案——試教——修改——試教,這樣反覆練習,完善。直到把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練到爛熟於心爲止。即使這樣,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還是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事先也沒有料到過的難題。畢竟試教的時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課的時候的心態是很不一樣的,對於我所努力得成果,我的指導老師張老師都會很細心進行點評和分析,這也讓我感到信心倍增,求知慾更強。在老師的指導中我明白,備課,備自己和備學生都是上好一堂課至關重要的,而短短的課堂45分鐘所需的努力和應達到的要求都是永無止盡的……

數學週記 篇4

從三年級開始,我的數學老師換成了一位男老師。他姓朱,叫朱小強,但不是人們常說的“打不死的小強”喲。他高高的個子,寬寬的眉毛,還有發達的胸肌。別看他風度翩翩的,其實他有一個好玩又有趣的外號——豬八戒。噓,你可別告訴別人,這可是我的小祕密,萬一被朱老師聽到,我就完了。

朱老師非常愛打扮,昨天黑皮夾克,今天西服,每天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不知道朱老師明天又會穿什麼衣服。愛打扮的朱老師非常有責任感。每天,他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爲我們解題,爲我們插上理想的翅膀,帶我們在書中翱翔。他對我們只提出了三個要求:一要用心,二要用耳朵認真聽,三要用大腦思考。

我們班的每個人都喜歡上朱老師的課,他的課不僅氛圍輕鬆,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每次下課,同學們都捨不得讓朱老師走,但是我們知道這是不可以的(這樣會耽誤朱老師上其他課)。每次同學們都期待下一節數學課早點到來。

數學週記 篇5

4月20日 星期三 天晴

今天,我們學了數學廣角。我們在數學廣角分別學了重疊問題、等量代換問題。

重疊問題十分有趣,我給你們出一道有趣的重疊問題吧!是這樣的:有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去看電影,可只買了3張票,這是爲什麼呢?

哈哈!你肯定想不到吧!其實,就只有3個人,就是外婆、媽媽、女兒。因爲媽媽是外婆的女兒、女兒是媽媽的女兒;外婆是媽媽的媽媽,媽媽是女兒的媽媽。這裏因爲媽媽既當媽媽又當女兒,重複了,所以看起來有4個人,其實只有3個人。有趣吧!

數學週記 篇6

到了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湛江,看姥姥了。從廣州到湛江,有560公里開車去也要4-5個小時。我用來打發時間的iPad,也沒電了,我只好望着窗外,傻傻的等着,盼望下了高速,快點到達姥姥家。

等了不知有多久,車終於下了高速,我非常歡喜,下了高速很快就到了姥姥家,但快樂總是短暫的。下了高速沒多久,就開始堵車。往前看,往後看,都只見到一條長長的車龍。因爲堵車,我可以看清楚窗外的樹木了,因爲無聊,我開始數着路邊的白樺樹。1 2 3 4 5 ......一直數到54棵,突然,我看到一個里程牌,上面寫着:275米。這時我想275米有54棵樹,那平均每棵樹的間隔是幾米?

54+1=55(棵)

275÷55=5(米)

答:每棵樹之間的距離是5米。

數學週記 篇7

數學,帶給人們很多便利和方便,但是,數學也給人們帶來很多麻煩,還有許多讓人捉摸不透的騙局,平均數裏的騙局可不少呢!

劉木頭開了一家生產兒童玩具的工廠,最近很多商家都來這買貨,生意蒸蒸日上,每天劉木頭都忙不過來呢!

工廠裏的管理人員是由劉木頭、他的弟弟及劉木頭的六個親戚組成。工作人員是五個領工和10個工人組成的。工廠最近缺少人手,需要招聘一個新的工人。

劉木頭來到了招聘中心,在重重選擇下,找到了一個帥氣、強壯的年輕人。年輕人接到電話之後就火速趕往招聘中心。

“你就是那個年輕人吧?怎麼稱呼?”“我就是你要找的那個年輕人,稱呼我小齊就行!”“在我們工廠工作,一週的週薪平均是300元,一個月平均工資是1200元——1300元,還有年終獎品、獎金,一月5天休息日,享受公司福利。小齊,這樣的待遇行不行?”

小齊細細思考了一下:“這樣很行呀!一月還有5天休息日、享受福利,這樣的好工作,在哪找啊?”小齊立馬接受了這條件優厚的工作,心裏覺得美滋滋的`。

小齊工作了一個星期後,要求找劉木頭談話,談談這個工資問題,因爲,這一週他只收到工資100元。

“喂!劉木頭,你騙我!我已經找其他工人覈對過了,一週的工資明明是100元!根本不是300元了!”

劉木頭奸詐地一笑,“小齊,不要激動,激動傷身體!

平均工資明明是300元,怎麼是100元呢!我來給你講解一下!”

劉木頭拿出一張“工資表”,來個小齊講解。“我每週得2400元,我弟弟得1000元,我六個親戚各得250元,五個領工得200元,10個工人每個人得100元。總共是每週6900元,要支付給23個人,6900÷23=300元,看,每個人每週平均工資是300元,對吧?”

“你說的是對的,但是實際根本不是這樣的!我每週所得工資還是100元!”小齊徹底被激怒了。

“呦,你自己都說我說的是對的了,那你還有什麼話可說的呢!趕緊去工作吧,不要耽誤時間了!再說了,當時我說的是平——均。”

“算你狠!我不幹了,你再去找其他工人吧!”小齊一跺腳,離開了這個邪惡的工廠,而劉木頭則去尋找其他的工人了。

數學,對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便利,但有時候,數學,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在這個故事裏,劉木頭利用了小齊錯誤的理解“平均”的真正的意思而讓自己佔了便宜。卻給小齊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數學中,不要被表面的意思所迷惑,要懂的真正的意思,從而節省不必要的麻煩!

數學週記 篇8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週末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五個裁判員給一名體操運動員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58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分是9·66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平均分是9·46分。這個運動員的最高分與最低分相差多少?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最高分和最低分怎麼求呢?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爸爸打電話來了,我對他說了這到題,他說:“先求出去掉最高分總分是多少,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46x4-9·58x3=9·1(分)。再求出去掉最低分的總分,減去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總分。算式:9·66x4-9·58x3=9·9(分)最後用9·9-9·1=0·8(分)”聽了爸爸的解法後,我還真覺得這道題變簡單了,做出來後,我想:做題要講技巧,不能死記硬背,要不然做任何題都會覺得難!正如斯蒂恩說的:“在數學定理的評價中,審美標準既重於邏輯的標準,也重於實用的標準:在對數學思想的評價時,美與優雅比是否嚴密、正確,比是否有用都重要得多。”

後來,我又用我5年級下冊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數學週記 篇9

20xx年X月X日 X天

今天,由於爸爸媽媽上班,媽媽就把我送到新華書店,書店裏人頭涌動。一進門,一股熱氣迎面撲來,這種熱鬧的場面,使我一下子衝動起來。書架旁伏滿了人,十分擁擠,要想看得清,就要往裏擠。往日“文明”的我也顧不上什麼禮讓了,一有空子就鑽。我完全不顧來自後面的擠壓,盡興地挑選書籍。一會兒,我終於選到了我看的書。擠出人羣,我發現,一位看着像老師模樣地抱了好多書。我有禮貌的問老師需要幫忙嗎?老師爽快的答應了。老師,您是給學生挑選的書嗎?是呀!你們班有多少學生?老師沒有直接告訴我,反而問我,讓我猜猜看。每人6本則剩下41本,每人8本則差29本,有多少學生?多少本書?這一下,可把我給問住了。我想了想,突然有了點思路,兩次的分法不同,那就導致練習本相差了41+29=70(本),每人分6本變成8本,又相差了8—6=2(本)。哦!忽然,我明白,總差額知道了,又知道了每人的差額,那不就求出總人數了?我很快求出了學生有35人,求出了學生的人數,那書本就更好求了,6×35+41=251(本)我把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說:“你真棒!完全正確!”

其實數學挺有意思的,特別是當你通過努力得到正確答案的時候,心裏的那個美呀,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今後我還要在數學的城堡裏探索、發現,不斷體會成功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