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誠信教育徵文通用15篇

誠信教育徵文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誠信教育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誠信教育徵文通用15篇

誠信教育徵文1

一諾千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形的財富,它還是一條連接友誼的線索。一個人無論有多少缺點,只要信守諾言,一言九鼎,與他交往會使你感到神情氣爽,這樣的人,長大以後肯定會獲得幸福,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因爲以誠待人的人,別人也會以誠相待。

誠信是無價之寶,用多少金錢都買不到的。無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要講信用。否則,得到的歡樂、地位、好處都不會長久,都不會真實,都不會成功!

孟子說:”誠者,天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十分重要的。個人的誠信,影響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企業的誠信,代表着對社會的信任;社會的誠信,意味着對國家的放心……,可見,生活中處處少不了誠信,沒有了誠信,我們如今的社會不再是那麼互相信任,朋友之間的情誼不再會那麼深厚……,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啊!

假如社會上人人都不講誠信,商家欺瞞顧客,人民互相懷疑、嫉妒,爲人感到你騙了我之類的小事而鬧得天翻地覆、雞犬不寧……,由此可見,沒有了誠信,我們的生活不再光明、和藹、完美!

誠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了它,我們就沒有了完美的明天。所以我們要誠實守信,做一個良好的公民,一齊爲我們的明天畫上美麗的藍圖。

誠信教育徵文2

題記: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都是自己慢慢學着長大的過程,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或深或淺記錄着芸芸衆生成長的深度。成功過,失敗過,樂過,傷過,面對這些我們更多的是要感恩。感謝那些讓我們成功或者失敗的事情,感謝那些讓你樂過傷過的人們,因爲感恩,我們纔會有溫暖的親情;因爲感恩,我們纔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爲感恩,我們纔會有恆久的愛情;因爲感恩,我們纔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爲感恩,我們纔會懂得生命的真諦。

感恩陪我同行

我出身貧寒,但我不曾抱怨,也不曾自卑,因爲我知道物質上的貧乏並不是真正的貧困,精神上的匱乏纔是真正的貧困,所以我盡我的最大可能去汲取心靈上的慰藉和思想上的甘泉。對於貧困,這並不是我換取別人同情和援助的資本,我更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生存的能力。

韓國總統李明博說過:“我捐款不是給那些貧窮中需要解決柴米油鹽的人,而是貧窮生活中活得有希望、有決心擺脫困境、有力量的人!”我們就應該要做這種人,不能在貧窮中不思進取,不能讓生活消磨了我們的意志與激情,更不能僅僅依靠別人的援助去生存。別人的援助只是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跳板,讓我們可以藉此跳得更高,他們並沒有養我們的義務。在我們接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就接受了他們的認可,對此,我們要心存感恩,感恩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請讓我們滿懷感恩之心,去感恩父母,因爲他們爲我們營造了一個溫暖的家和一個心靈的寄所;去感恩社會,因爲它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和諧穩定的生存環境;去感恩師長,因爲他們教會了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去感恩朋友,因爲他們讓我們不再感到孤獨與無助;去感恩……

心懷感恩的我們更要懂得回報,回報親情、回報友情、回報恩情……或許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去爲他們做些什麼,但是,只要我們對得起自己,活得有意義,能夠爲了明天去努力奮鬥,不讓自己的意志消沉,這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了。

最後,讓感恩伴我同行,我會更好的成長。

勵志讓我成才

聽過一句關於勵志的座右銘——“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這句話也一直在我意志消沉的時候激勵着我,給我力量,讓我不會沉浸於痛苦,讓我即使處於黑夜之中也對黎明充滿希望。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的成長之路是一帆風順的,在困難與挫折面前,我們要有堅強的意志,永不絕望的心態,勇往直前的激情,要努力去衝破重重阻礙,決不退縮。只有經過苦難的洗禮,我們才能夠騰飛,我們的生命才能夠發生質的飛躍。於我而言,苦難是鍊金火,可以煉去我身體上和心靈上的渣滓,讓我更加純淨。苦難的處境可以使我們的意志更加堅強,可以使我們的翅膀更加強健,可以使我們的心靈之花永不枯萎。

一個人可以在安逸中成長,但他很難在安逸中成才,面對這個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時代,很多人都會茫然的沉浸於享樂,這將大大降低人們對於困難的免疫力。如今,我們正值青春年少,我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我們抱有遠大的志向與理想,如果我們只是沉迷於玩樂,在安逸的生活中頹廢,那麼對於未來生活中的暴風雨我們又怎麼抵抗!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與遠大的理想,我們將寸步難行,更無法成才。

在我們年少的歲月裏,我們要找一種東西來激勵自己不斷奮鬥,尋找一個合適的志向爲我們的人生指引方向。我相信,勵志可以讓我們成才。

誠信伴我遠行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是指誠實,“信”就是信用。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思想家墨翟就做過這樣的闡述:“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我想,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與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交往,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他便失去了一切,包括他的人格和尊嚴。

德國詩人海涅說:“生命不能在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是啊! 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他的一生必將如枯木一般充滿死寂。在這個商業發達和信息交流頻繁的社會,人們從事着各種各樣的貿易與交流,這時誠信就顯得更爲重要了,它如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在人們之間。擁有誠信可以維持人們之間的正常交往,擁有誠信便能夠贏得成功。在我們的“馬克思哲學”課上,老師播放了一段關於世界經濟的紀錄片,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1596年到1598年,荷蘭一位有名的船長巴倫支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的商船經過現在俄羅斯的一個叫做三文雅的島嶼時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裏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作燃料,以使在零下40℃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不幸的是,在惡劣的環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是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象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完好無損的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

這個故事可能好多人都聽過,或許你會笑他們傻,但是他們正是用自己的生命作代價,守住了他們的信念——誠信。這也使荷蘭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大家不難看出誠信的作用,所以我們要堅守誠信,用誠信來點亮我們的人生之燈,擁有了誠信,我們便可以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得更遠。

讓我們銘記恩情,懷感恩之心去慢慢成長;讓我們激勵意志,點燃青春激情去成人成才;讓我們堅守誠信,以心的誓言去起航遠行。

人,以誠爲本,以信爲天。誠信,是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是社會的精神紐帶,對治國安邦起着重要作用。誠信乃仁、義、禮、智四德的綜合體現。凡人立於天地間,遇事必當之以"誠" 。以“誠”待人,別人纔會以誠相報。以“誠”做人處世,方能在社會上立足。生於華夏禮儀之邦,最講究誠信二字,乃是立身請命之本。魯迅先生也曾說過“:誠信乃爲人之本。”更是陪伴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不朽話題,做人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穩何談立身之說。誠信是道路,隨着額開拓者的腳步延伸,隨着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着奮進者的拼搏臨近。一顆誠信的種子,將會爲你人生長成參天大樹。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小人常慼慼,君子坦蕩蕩,經常承諾的人不可與之爲友,因爲他們會種下一個美好的幻想對人承諾的很多,到最後卻什麼也答不成,而信守承諾的人不輕音下結論,因爲一句話出那便是一支離開弓弦的箭矢,言即出,行必果。既然說出口,那就是一個約定承諾,君子一言當駟馬難追。

誠信由"誠"和"信"兩個概念組成。誠,即誠實;信,指守信。"誠信"合起來作爲一個科學的道德範疇,社會規範和原則,要求人們以求真務實的原則指導行動,以知行合一的態度對待事物。在現代社會,誠信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實踐中必須而且應當具有的態度和行爲品質。誠信是自然的規

律,追求誠信是做人的規律,只有樹立起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要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古代講究誠信的人,無論他在歷史中扮演者是好人還是壞人,能不違背自己的諾言那麼他就當被人銘記。記得一位春秋戰國時期的官員,爲樹立國家形象,把一個大木頭放在城北,說誰能將這塊木頭搬到城南就獎勵他白兩黃金。當時的人們沒有確信都是在遙望,這時候在人羣之中出現一個青年,閃了出來說一根木頭而已,抗過去又怎樣,搬到城南時獎勵了他黃金。瞬時間民間傳唱,說那位官員以誠信待人,一諾千金那官員便是商鞅,他的變法鑄就了一個強秦。更是從稱心中以立身請命的辦法幫助秦國統一天下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可見其誠信是人們心目中共同認識

子貢曾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貢日:“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此所謂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誠信是我們立身處世、治國安邦、事業發展的根本。一個民族不能缺乏誠信觀念,一個國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個社會不能缺乏信用體系,一個單位不能忽視信用管理。

古往今來,多少賢人先哲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宣告誠信的魅力。然而在“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衝擊下,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金錢萬能"似乎成了真理,人們爲了金錢不斷奔波,在蠅頭小利之前尚

可堅持一下,當更大的誘惑擺在面前,誠信還算得了什麼呢?慾望將誠信壓縮,使貪婪放大,衍生出了誠信危機。

誠信,昇華你的靈魂。

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爲崇高的人,於是就像哪個渡水的年輕人一樣,因爲渴望平安的到達理想的彼岸,而在顛簸的水域丟掉了看似多餘的誠信。但那個最爲重要的誠信被丟棄後,你將變成平庸,世俗,你再也無法找到可以通往成功的道路了。

對自己誠實,對他人信用;對自己負責任,對任何人都負責任;你將成爲一個誠信的人,你將會擁有一個或許平凡,但卻閃閃發光的心靈,一個完美的靈魂!

從古至今誠信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引導着我們,使我們知道該走向何處。如今,這盞明燈漸漸暗淡,甚至在有的人心中熄滅。其實一切財富、名譽、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厚德才能載物,千金財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信,人之本也。利,身外之物。遇身外之物,或暫欣欣然,然卒有所倦之日。因將所倦之物而失其本心,吾未見其明也。反觀能守其本心者,雖窮而怡然自樂,夫復何求?

新時代的我們,揹負着振興國家的重任,更應該爲人以誠。“重諾守信,人必近之;狡詐欺矇,人必遠之”。多一份真誠,多一點信任,腳踏一方誠信淨土,方能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

至此既明:人於世,無信不立。

誠信教育徵文3

一看到誠信這個題目,我的思緒瞬間飛回到了那次的考試上。

那天,老師把試卷發了下來,同學們一個個拿起試卷,有的凝神靜氣,有的正在認真地審題,目光凝聚在那張試卷上,有的已拿着筆在試卷上揮舞起來……我也不敢怠慢,拿起筆,在試卷上飛快地寫着,前幾題比較簡單,我勢如破竹,前面幾題很輕鬆地就被我解決了。可是,沒過多久,我便遇到了一隻“攔路虎”,這可怎麼辦呢?我抓耳撓鰓,眉頭緊皺,使勁在大腦的“儲存器”裏“尋找”着,可是,老半天也沒想出一個來。我一邊用左手抓大腿,右腿跺腳。

我用眼角的餘光瞟了一眼我的同桌,啊!他竟然全寫完了,沒有一個空格空着。這時,我只需懶懶腰或歪歪頭就可以全看見。可是我能這樣做嗎?此時此刻,我的腦後似乎有兩個腦袋在爭鬥。一個說“老師在改作業呢!抄一個老師不會發現的。”另一個說:“你是班幹部,要在同學當中樹立起榜樣作用,千萬不可以抄。”一個說:“怎麼你不想考一個好分數嗎?”另一個說:“爲了分數就不要人格,就不要尊嚴了?那怎麼會是個講究誠實和信用的人呢?”我定了定神,重新審題,做題。終於解開了這道難題……

這事情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必須得講誠信,以誠待人,這們才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誠信教育徵文4

人無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取信於人的根本。靠真誠、誠意結交的朋友其友誼會像常青樹一樣;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纔會得到鞏固和昇華。個人如此,校園如此,社會亦入此。下面主要來介紹誠信校園這個話題。

“人,以誠爲本,以信爲天”。沒南誠信的人生活在世上,如同一顆漂浮在空中的塵埃。只有以誠來做人處世,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在事業上有所發展,纔有光明的前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救頤,告訴了我們要潔身自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啓迪我們要勇於追求;“言必信,行必果”的曾子教育我們要老實守信。

誠信是爲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是人與人相互信任的基礎。講信譽、守信用是我們對自身的一種約泉和要求,也是外人對我們的一種希望和要求。如果一個從業人員不能誠實守信,那麼他所代表的社會團體或是經濟實體就得不到人們的信任,無法與社會進行經濟交往,或是對社會缺乏號召力和響應力。因此,誠實守信不僅是社會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個從業人員應遵守的職業道德。

誠實守信作爲職業道德,對於一個行業來說,其基本作用是樹立良好的信譽,樹立起值得他人信賴的行業形象。它體現了社會承認一個行業在以往職業活動中的價值,從而影響到該行業在未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無信不立”,對一個行業來說,同樣只有守信用、講品德,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行業品牌、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老實守信,必須從我做起。一個人只有真心誠意地待人處事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聞名古今的孔子在此爲我們做了表率。雖然他學識淵博,才高八斗,但他還是實事求是,從不虛僞。“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孔子和平凡人一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並不因爲身份地位與別人存在着差異而放棄心中所解不開的結。濂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花朵”。然而時間不會因爲某些東西而停止流逝,生活不會因爲某個決定而改變。人生的旅程是豐富多彩的,親情的融洽,友情的純真,真情的流露,在洋溢着愛的社會裏,誠信的綵綢始終牽繫着我們。誠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規範,又是公民立足的根本,更是我們民族生存的靈魂。

“天空中沒有留下痕跡,但鳥兒卻已飛過。”這正如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一個考試作弊的人,不僅僅是學習態度的問題,海學態度的問題,而且也是個人思想品質問題,是人格問題”。考試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是一次展現自我才華的機會,是老師驗收成果的體現。“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我們必須正確面對考試,不急於求成,纔是正確的做法。

作爲一名新時代大學生,誠實守信,敬畏誠信,牢記誠信,那麼我們的大學生活就會多加一份精彩。

誠信教育徵文5

所謂誠信,就是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道德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便不堪爲伍;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誠信,是自甘墮落。

記得有一次,我獨自到龍津公園玩。那天的天氣非常的熱。玩了一會兒,我感覺到很渴,向周圍掃視了一遍,看到了一個便利店。我便走了過去,只見便利店裏擺着各種各樣的飲料。我忍不住順手抓起一瓶飲料。但在付錢的時候,我發現我身上一毛錢也沒有帶。這下我可着急了,怎麼辦呢?我手裏拿着飲料,吞吞吐吐地對老闆說:“我忘了帶錢,賒我一瓶飲料?可以嗎?”我的話一說完,臉瞬間紅了起來,生怕老闆會不答應。老闆看了看我,笑着說:“沒事的,就兩塊錢,什麼時候還都可以。”我一聽這話,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連聲謝謝也來不及說,用力擰開瓶蓋,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一下子覺得舒服多了。喝完後,我轉身對老闆說:“老闆,等一下,我媽來的時候,我就把錢還給你。”

五點後,媽媽到龍津公園來接我了。我玩得不亦樂乎,早把還錢的事忘在一邊了。

回家後,我突然想起了買飲料的事,急忙向媽媽要了兩塊錢。媽媽說:“等雨停了再去吧。”我說:“不行。”外面下着大雨,我拿起雨傘走出了家門,向便利店走去,到了便利店門口,我把兩塊錢恭恭敬敬的遞給了老闆,老闆看了我一眼說:“我不差這兩塊錢嘛,不用這麼急嘛。”

是啊,誠信是一瓶營養劑,它能使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燦爛。我正用誠信澆灌着我的生命之花。

誠信教育徵文6

快到奶奶家的時候,我掏出錢來看,發現有一張五元的紙幣。我想媽媽只給了我五元錢,那位叔叔找給我8角錢,哪裏會有五元錢來呢?噢,對了,一定是那位叔叔在找錢時錯把五元的當成了五角了。我當時有了兩個想法:第一個想法是真好啊!我多了四元五角錢了,可以自己用了。第二個想法是還給他們。

我思考了一會兒,決定去還給他們。我轉身回到那家小吃店,找到那位叔叔說:“叔叔,你剛纔把五元的紙幣當成了五角的找給了我。”那位叔叔不好意思地說:“真的,我這麼粗心。”說着,就接過五元的紙幣換給我一張五角的紙幣給我。

我走的時候,那位叔叔還說:“小朋友,謝謝你。要是換成別人,早就自己用了。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我聽了心裏感到非常高興。

“誠信”這兩個字對於那些貪而無厭的人會對它置之不理,正是這樣的原因,講誠信的人才會受到更多的人刮目相看。對於它非常重視的人,纔會喜歡他。你可別不信,我可是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記得有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媽媽到遂昌的一位阿姨家玩,媽媽騎着自行車,我坐在後面,正吹着風,聞着從遠處飄來的香味,正當我最高興的時候,突然自行車的後輪胎隨着一聲——“哧”的聲音,我感覺到了車出毛病了,媽媽只好停下來,把車拉到一個修車的店裏。

修車師傅是一個身穿樸素衣服的老人,他修車的動作是那麼的靈活,而又那麼的仔細,我想他肯定是一個心靈很美而且又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一會兒,車修好了,我和媽媽推着自行車就走了,到了一家店裏,媽媽說買一點汽水解解渴,正在掏錢的時候發現錢包沒了,那可有好幾百元錢那?這可怎麼辦?我們就像熱窩上的螞蟻——團團轉。

正在這時,從遠處看見一個人跑過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剛纔那個修車的。他手裏拿着一個錢包,那不是媽媽的錢包嗎?走近了,修車師傅氣喘吁吁地說:“朋友---你的錢包-----掉在我那兒了------。”說着把錢包還給了我媽媽。我媽媽連忙說“謝謝。”修車師傅說:“不用謝”,轉身就走了。我望着他的`背影。心想:他是多麼的`高尚。

誠實守信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在世上,如果失信,我們會走的很遠,但我們卻找不回家。這些都是書本上我們學習的誠信之聲,然而,我現在才真正的明白它。

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間,成了我們的憂傷;誠信的背囊拋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負,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學追隨;失去了才學,有機敏相跟。但失去了誠信呢?失去誠信,你所擁有一切:金錢、榮譽、才學、機敏……就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如過眼雲煙,終會隨風而逝。

不欺騙,不隱瞞,纔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

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爲玉。我們崇尚這樣一種誠信:仰起希冀的臉龐,拍拍嬌嫩的手,歪歪頭,說:“相信你!”此時此刻,難道你的心底能不涌起一股激動的熱潮?我們嚮往這樣一種誠信;舒開緊蹙的眉,露出笑靨,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說:“真誠地祝賀你!”此景此境,難道你的頭腦沒有閃爍過一片快樂的彩雲?播種誠信,你收穫的就不僅僅是朋友的信任,還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誠信教育徵文7

今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而對王小明來說,今天並不長燦爛,因爲,今天將要進行語文考試。

“丁零零”,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邊發試卷邊提醒大家:“請同學們獨立完成試卷,希望你們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王小明接過試卷一看,傻了眼了,並不是試卷太難了,而是——太簡單了,他十分高興,嘴裏不停的嘀咕着:“感謝上天給我機會,謝謝,太謝謝了。”王老師還奇怪呢:“這個王小明,吃錯藥了嗎?我還第一次看見他考試時笑嘻嘻的呢!”

開始考試了,同學們都進入了緊張狀態,有些同學正在努力的寫;有些在撓頭皮,有些正瞪着鋼筆,好像在想着什麼;有些同學東看看,西看看,大概發現了什麼新玩意吧!只見王小明正“刷刷”的寫着,同時還帶着一絲絲笑聲。

第二天,試卷發下來了,王下明欣喜若狂,因爲從沒有考過及格的他今天居然剛好考了60分。可是王小明突然發現,有一題他寫錯了,老師沒給他扣分,他想:“到底該不該跟老師說呢?如果說了,我就又得了個不及格,如果不說,我這心裏也不好受啊!”他心裏十分矛盾,不過,最後,說還是戰勝了不說。於是他慢吞吞地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跟老師說了情況。老師笑了,不但沒扣分,反而給他加了100分,同時,寫了:“這是你的誠信贏得的100分,希望你以後能取得更多的‘100’分!”

今後,這句話伴着他成長,直到永遠,永遠……

誠信教育徵文8

鄰水教育一直以來不乏唐明賢、景光武、張雲迪這樣的拓荒者,他們用大半生耕耘書寫了鄰水教育的華章;而今他們還像一位位深情的嚮導,引領着鄰水教育前進的方向。

有人說,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質就是會抓學習,從而構建先進的管理理念,而我們教育導師們用他幸勤耕耘,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學習,形成了自己對辦學理念的精闢而獨到的見解。在實踐探究中,教育先賢們確立了以人爲本的辦學理念,旗幟鮮明地指出“學校工作的對象就是人,以人爲本是學校改革、創新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當今社會的進步。”“以人爲本”,我是與當前偉大中國夢的理念一脈相承的,是“建設新廣安、創建試驗區”堅實基礎。

一、 以人爲本,必須堅定貫徹素質教育的新要求。

說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應該成爲教育工作的主題。”唐明賢同志二十多年來一貫強調學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要重視大面積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一提質量,就眼定幾個尖子生,只有大面積提高質量,才能真正數出“個兒頭”,片面的追求升學率,爲保住一兩個尖子,不惜丟掉大多數(過去在一些學校屢見不鮮),這是錯誤的。“不僅衝擊高中招生,而且嚴重增加學校負擔,影響素質教育的推進。”

我縣教育發展的事實證明,那些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做法是目光短淺缺乏可持續的,即使僥倖取得一些“成績”,也是經不起歷史的檢驗的,這樣炮製出來的“人才”素質單一,沒有學習後勁,很不利於繼續學習和正常發展。我們縣一所所重點學校的發展軌跡也驗證了這樣一個常理。

二、立德樹人,德育爲先。

陶行知說過“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的本領,也無甚用處。並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爲非作惡愈大。”德育之重,可見一斑。

《國家中長期規劃與發展綱要》也指出,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形成堅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品格意志和開朗活潑的性格,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道德基礎。

唐明賢同志這一教育思想,生動地體現了他崇高的思想政治素質,爲鄰水縣素質教育的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努力實施優質教育。

“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要着眼於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着眼於有潛力有後勁的發展”。這就是科學發展觀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的,而唐明賢同志倡導的優質教育觀無疑是與時俱進、富有生命力的。

唐明賢同志多次批評不研究教學規律的人,指出他們一提質量就愛說“沒敲頭,懲倒辦”,沒想到時隔這麼多年,這樣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爲了提高所謂的“質量”,教師兢兢業業廣博羣書,趕製出一套套變幻莫測的試卷,辛辛苦苦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大搞題海戰術,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沒有了,身體垮了,信心倒了,甚至有些學生不堪重負留下一紙辛酸走向絕路!

其實,究其本質,那些“懲倒辦”的人提高的並非質量,只是分數,那是狹隘的質量觀,是不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是極其錯誤的。

這樣的行爲違背了《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的相關要求,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注重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樣必然導致學校只重智育,爲達此目的,學校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少數尖子身上,面對多數學生不聞不問,放任自流,甚至變相地把學生趕出校門,給社會造成負擔。

怎樣的教育才是優質的?他在《教育的困惑及其對策》一文中指出,優質教育要從“辦學條件、師資隊伍、教學質量”幾方面着手抓。除了政府要切實肩負辦好教育的責任外,提高師資也是其中重要一環,其次國家要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科學指導教學質量的考覈與評價。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唐明賢同志用他辛勤耕耘,澆灌着鄰水教育之花,雖然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了,但他的教育之路沒有止步,他依然活躍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用樸素的思想指引鄰水教育人,用人文理念支撐起鄰水教育新課改。

懷着一份深深的敬意,仰望星空,我彷彿看見了鄰水教育燦爛的明天,那裏有我們璀璨的教育夢想,熠熠生輝。面對過去,無限感慨;憧憬未來,無比激動。若我輩追隨先賢足跡,我堅信,夢將不再只是夢!

誠信教育徵文9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五千年的風霜雨雪沒有將龍的傳人的那些優良傳統埋沒,而是歷久彌新,薪盡火傳,古人推崇誠信者,今人厚愛誠信者,歷史選擇誠信者。

千年以前,古人便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俗語,由此可見誠信是中華民族銘刻已久的精魂,是祖祖輩輩以來,高尚道德的尺度,是美麗心魂不可缺失的籌碼。《說文解字》中說:“誠,信也,從言成聲。”“言”和“成”組成了誠字,言行一致,承諾的事情就要盡力去辦成。有誠必有信,在誠的同時,相信他人,不虛僞欺詐,踏實做人。這就是誠信的體現。

周朝末年,周幽王寵愛褒姒,爲博紅顏一笑點燃烽火臺戲弄諸侯,丟盡了人心,最終傾覆了天下。而不久後的春秋戰國,正是在當初幽王點燃烽火的這片土地之上,商鞅變法,在衆目睽睽之下,立木爲信。間接推動了變法的順利實施,最終使西陲的秦國由弱秦成爲強秦,爲後世秦始皇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古人的事例,生動地告訴我們:人不誠必受人唾棄,甚至會影響大局導致壞的結果,人誠信則必受人敬重,還會將事情發展引向好的方向。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立足於社會之根基,誠信,能讓個人的人生更加燦爛輝煌,也能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麗。

現代的社會瞬息萬變,紛繁錯綜,人們常常忘記了誠信的重要性,趨之若鶩去追尋金錢、權力,甚至不惜出賣誠信,去換取一時榮華,曾經重信尊禮的時代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家的不擇手段、腐敗官員的欺上瞞下、學者的弄虛作假。我們的時代,物質生活空前富足,安全性卻令人堪憂:注水的豬肉,加了蘇丹紅的鹹鴨蛋……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誠信,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份責任,體現着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的襟懷坦白,體現着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因而,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從小做起,誠信立學,誠信立行,誠信立身恪守誠信。做人如果不誠實,不守信,不僅欺騙了別人,最終也害了自己。我們要意識到必須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靈是多麼的重要啊!誠信纔是真正的無價之寶,若失去誠信,便把一切都失掉了。

古往今來,大凡大事業、大學問者,都本着一顆誠信之心。在當今社會,不只是學生,只要是在工作崗位上的人,都應誠信做人,誠信做事,誠信經商,誠信爲民,才能立足於社會,將國家和民族發揚光大。

誠信教育徵文10

談起《誠信的力量》這本書,我們都很熟悉。可我以前總是認爲誠信離我們很遠,直到經歷了一件事後,我才知道誠信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的父母經營着一家乾貨店,一個星期天的早上,父母有事外出,由我臨時看守店子。過了一會兒,一位阿姨來購買大蒜。我知道大蒜昨天的價格,於是,我便迅速地將大蒜售出。父母回來後,我從父母那兒得知大蒜今天又降了5角錢後,深感不安,按今天的價格我多收了阿姨1.5元錢。旁邊的顧客聽了說:“一元多不要緊,又不是你故意的,不會怪你的。”

我讀過《誠信的力量》這本書,所以,我一定要講誠信。幾天後,我又見到了那位阿姨,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阿姨,交將1.5元錢退給阿姨,阿姨說:“不要緊。”儘管阿姨再三推辭,但我還是執意將錢退給了阿姨。我的心裏頓時輕鬆了許多。

原來,誠信不僅能帶來財富,還可以帶來快樂。誠信是什麼?誠信就像一縷陽光,照亮你的生活;誠信就像一股清泉,滋潤你的心田;誠信就像一個個精靈,伴你成長。誠信的力量無處不在。

當別人多找了你幾元錢時,是誠信的力量使你把錢還給別人;當你打碎了一個杯子時,是誠信的力量使你勇於承擔;當你答應了別人一件事時;是誠信的力量使你信守諾言不至於失信。

誠信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讓大家一起行動起來,讓誠信永駐人間!

誠信教育徵文11

從古至今“誠信”一直以來都是能促進入以人之間的交流,交往,無論是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直信任,一種對人的態度。

對於“商人”來說,“誠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商人”如果不講信用,不遵守約定,那有誰會跟他合作呢?你的生意也不會成功,也不會勝利,不是嗎?“誠信”是衡量一個人內在美的一種標準》儘管他的外表不是那麼漂亮,身材不是那麼苗條,但是他很講信用,很誠信,相信他一定會有很多朋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功不是嗎?一個人外表雖然好看,漂亮,但他不講信力,明明答應過的事,不遵守承諾,出爾反爾,說話不算話,沒有信用,那他也不會有很多朋友,如果他商人,那麼就沒有人願意跟他合作,不是嗎?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說話不算話,明明跟人約要到某個地方,做某些事但不遵守約定,不準時赴約,那以後就沒有人信任你,相信你,你就會變成一個沒有誠信的人,不是嗎?

我們爲人處事,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誠信”。正如:中國古代戰國時期魏國第一位國君魏文侯是一位值得我們學以作踐

的古代國君。有一次,他和管山林的人約好,次日午時到郊外打獵。但是第二天早上就下一場大雨,天氣還非常寒冷,但儘管雨下得很大,儘管他是那麼繁忙,他也不會忘記他與人約好的時間。大巨門知道後,使齊聲勸道:“天下大雨,不能打獵,國君何必昌雨白白去一趟呢?”文候說:“我已經與人好,現在他們一定在郊外等我。今天商人不能打獵,我也要親自去踐約呀。”宮裏的文朝百官與城外百姓看到國君如此誠信,說過的話絕不食言,都感到非常敬佩,從此以後,文候下達政令,百姓都馬上執行,沒有人敢違背,這說明了什麼?無論是平常人還是有權力,有地位的人,重要有誠信,別人就會尊敬你,信任你,愛戴你。你要當一個誠信的人,還是不誠信的人,相信你們的選擇幾乎都是誠信吧!因爲誠信,讓你擁有更多,收穫更多,不是嗎?

“誠信”永遠帶給我們好處,它是做人之本,立業之基,讓我們共同守住誠信的價值,並把它變成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吧!

誠信教育徵文12

7點30分,早讀聲聲聲入耳,此時,班級中沒有老師;9:50分,眼保健操的音樂響起,同學們自覺地做着操,此時,班級中也沒有老師——誠信教育,正在我班逐步開展並已初見成效。

“誠信”一詞在詞典中的解釋只有“誠實守信”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這四個字做起來卻不簡單。校園中,種種的不誠信之舉隨處可見:一本本答案“默契”的作業本、一張張“高分”驚人的考試卷、一個個處心積慮編造的“理由”……更有甚者,把對老師的一句句承諾說得感人至深,但是由於慣性,或者面對誘惑,在衝動的那一剎那,忘記了曾經的許諾,忘記了曾經的誓言,忘了“誠信”這樸素的信念。

現在社會的誠信意識在慢慢甦醒,人們對誠信的呼籲也越來越強烈。大家都知道,西方有個“愚人節”,爲什麼會有“愚人節”?我認爲除了在那天製造不少啼笑皆非的生活佐料之外,也在提醒我們失去誠信後交往的尷尬。誠信是友誼的基礎,誠信是力量的源泉,誠信是成功的保證!失去誠信的人才是真正的“愚人”!

其實,誠信並不遙遠,誠信就在身邊,就在心間。讓誠信融入到我們的學習中,讓誠信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希望能有更多的班級將“誠信”作爲立班之本,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學將“誠信”作爲做人之本,讓誠信教育在校園中不斷深入,蔚然成風!

誠信教育徵文13

俗語中曾經提及過:人的嘴巴所表達出來的都是最迷人的字眼,傾吐的是最真摯的情感。

最大程度的誠實是最好的處世之道。日本的誠信教育幾乎可以貫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許撒謊”,到學校裏濡染的是“誠實”二字,到公司裏“誠信”幾乎是普遍的經營理念。

誠,不欺心;誠;不欺人。經濟市場中,時常有一些不法的販子,靠斷斤缺量來謀取自己的利益,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欺騙了自己最真誠的心。也因此,這些人的做法最終得不到消費者的肯定,生意也少了,這是失信於人的代價。

誠信從娃娃抓起。努力爲孩子營造一個真誠的氛圍,是學校的任務之一。“嚴謹、誠實、守信”這些字眼都是經常被提到的。他們認爲在孩時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和辨別能力是最重要的時期。教師常解釋道:誠實就是對所有人都要以誠相代,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誠實,因爲誠實,所以要一諾千金,以堅強意識實現諾言。可見,學校教育非常重視從娃娃時抓起誠信教育。

常言道:一次不忠,百次不容。中國文學史上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某鎮的一條村裏,凡有勇之士都在準備着防狼工作,有一頑皮少年知道了,爲了尋開心,他兩度大叫“狼來了”,引起全村雞犬不寧。然而,當他再做鬧劇的那晚,狼真的來了,儘管他再聲嘶力竭,村裏人也不以爲然。最後,他死在了他的一句“善意的謊言”之下。

誠信的道理言不盡,誠信的事例處處皆是。我們應當用平常心去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創造一個共享誠的世界,則感情會因誠而充實,生活會因信而美滿。

誠信教育徵文14

讀了《誠信承諾》一文,我對人性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要想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當這種高尚的品質深入人心時,這個社會也就自然進步、富強了。

文中的民辦重點中學天津市津英中學,七年級的300餘名學生,在期末考試前與老師們互相簽署了一份特殊的“誠信協議”。學生們保證在無人監考的考場上遵守紀律、絕不作弊。起初,我只覺得這是一個無知的玩笑。而當看到校方在考場不設監考老師,教室裏的監控設備全都不開時,我大爲震驚。只是一份小小的承諾書,只是幾句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保證,竟搭起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橋樑。而這堅實的通道,恰恰是人類思想道德深處最基本的那份誠信。

這是一堂生動而別開生面的誠信教育課,與其高談闊論,不如給予行動。文中的學生們能夠誠實考試,校方也能做到信任學生,不僅開創了教育界的新河,也爲整個社會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難道不值得世人深思,不值得爲之折服嗎?

然而,我,一名普通的小學生,看了現實生活中太多鮮明的例子:往往是那些耍些小手段的商人飛黃騰達,而守着本分的人卻依舊粗茶淡飯,過着清貧的日子。有些天資優越的聰明人,掌握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卻也往往丟失了那份本該具備的素質,忽略了誠信這條做人的道理。

誠信教育徵文15

誠信是人類社會共有的一項根本性道德原則和行爲準則,是我國自古以來尊奉的道德原則和立身治國之本,也是當前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動中的一條重要原則。

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一個社會能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誠信素質和誠信意識。而構建和諧社會最主要的一點是需要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和寬容,這種信任和寬容,主要依賴於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具有誠實信用之態度,與人爲善之情感,也就是誠信美德。

由於社會轉型時期出現的急功近利、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錯誤觀念的影響,“誠信”意識在人們頭腦中漸漸淡漠了,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日漸擡頭,不規範、不合法的事情時有發生,一些人曾經錯誤地認爲市場經濟講競爭,可以不擇手段。這些錯誤和片面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我國誠信教育的建立,“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爲社會公害”。

這一社會公害倘若繼續擴大,不僅會嚴重破壞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危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而且會引發人們對他人、對社會、對法律和道德規範、對國家和政府乃至對執政黨的信任危機,使個人喪失人格,使法律喪失威嚴,使道德喪失魅力,使政府喪失民心。誠信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目前,絕大多數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在就業和招聘過程中,都本着誠信守規、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雙向選擇”,但也有一小部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出現了種種不誠信行爲。這種失信現象的產生,不僅損害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干擾了正常的就業秩序,而且也制約了高校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誠信教育關注人的完整性與生活的完整性,維護學生的現實生活的權利,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和道德創造的豐富性。這是誠信教育以人爲本的真正內涵。

爲此,誠信教育要創造出有利於個體道德發展的合乎人性的環境,以寬容、健康、快樂、向善的精神開展誠信教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強化誠信教育,人人都必須從誠信做起。誠信教育,既是立人之本,而最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之本。

當今中國社會,誠信美德卻在退化,誠信教育脫離社會生活實際,缺少針對性、現實性,影響了誠信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誠信教育內容重複,重規範、輕學生的實際認知,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往往把理想的當做現實的,把主觀想象的內容當做客觀存在,把目標當起點,急功近利,簡單地進行道德規範的灌輸。另一方面,對教育對象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誠信教育的內容基本上是以絕對真理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阻礙了學生的價值批判能力和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我們的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呢?

首先,鑄造誠信社會風尚,應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誠信友愛是現代社會生活中每個人立身之本,是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個學校生存、發展和提高辦學品位的需要。青少年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具有創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羣體,是國家的未來。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有希望則國就有希望。

現在的青少年若干年後將走向社會,他們的信用意識如何,將直接關係到我們民族的生存狀態。當代學生應該立志以振興中華爲己任,而誠信乃是立志的基礎,無誠信則無以立志,即使立志也是空話。青少年求識欲強,可塑性強,是進行誠信教育的好時機,而且,這一時期培育起來的誠信,比較牢固,好堅持,不易蛻變,因而,我們的誠信教育必須從我們的小學生抓起,將學生的誠信教育進行到底。

其次,學校作爲學生誠信教育的主陣地,要以開展誠信教育爲抓手,要將誠信教育要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內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還要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教會學生做人,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以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對道德教育的新要求。

再次,教師的言傳和身教是培養學生誠信品質的兩條重要途徑。從道德教育這個角度來說,身教的功效大大超過言傳。爲人師表,率先垂範。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和中小學教職員工要帶頭講誠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爲人師表、身體力行、有諾必踐,以教師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誠信的作風取信於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提高公信力,做誠信的表率。

同時,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各項制度建設,將誠實守信落實到全體教師的教育行爲上,通過獎懲機制,促進教師做到誠信治教,誠信修己,誠信育人,並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去影響學生,增強誠信教育的實效性。

最後,誠信教育走向社區、進入家庭。誠信教育要取得實效,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是不夠的,要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學校誠信教育與社會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孩子的心靈本是一張潔白的紙,純真無邪。現如今孩子誠信缺失,這固然與學校教育的不到位、與社會大環境的污染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庭則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課堂。

社區是中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緊密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特別是要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誠信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誠信友愛。共鑄一個誠信社會應該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每個人做起,讓我們每個公民都擁有一張?誠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