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清明節徵文1500字(精選13篇)

清明節徵文1500字(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徵文1500字(精選1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徵文1500字(精選13篇)

清明節徵文1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溼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點,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磯山是我的先輩們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裏人在那裏會和,一起去掃墓。

快到磯山了,大老遠就望見了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們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見面禮吧。下了車,就和奶奶走向了山上,地上的泥土還很柔軟,走起來“腳感”很好;周圍的池塘發綠,都被污染了,因爲周圍好像有什麼個工廠;空氣也不怎麼清新,那個工廠所散發廢氣直衝入鼻。終於走出了工廠所在的那座小山,隔着一座小山,來到了一個很美的田野,到處都是油菜花,充滿了濃濃的春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磯山上,可能是因爲被花的美所迷住了吧。山上鞭炮聲震耳欲聾,因爲這一代墳墓很多。這是。我六伯伯來打了這裏,一起來祭祀先輩拿出了紙錢,草紙在那裏燒,燒了紙錢後,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了一般,被那紙錢所燃燒的火給薰的。馬上就放鞭炮,我趕忙跑到一邊,去躲避鞭炮聲,我怕嘛。就這樣祭祀了幾個先輩後,就去別人家吃飯去了。

吃完午飯後,玩了一會了就回家了,總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軟蛇一般坐在了沙發上,休息了一陣。

清明節是那麼的“欲斷魂”,無數人帶着懷念先輩的心情去祭祀他們,祝願先輩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濃厚的祭祀意義。

你總是說,我從你六個月開始帶養你,你那時才這桌子這麼高,你還夾雜着淡淡四川鄉音的話語中帶着無限的驕傲,你用手比了比身旁那張有些年月的飯桌,我開始不耐煩,都是些成年舊話,老提幹嘛?

你拄着柺杖,帶着我穿過大街,走過市場,你對遇見的熟人說,這是我曾孫女,是的,我是你曾孫女,儘管並不是親的,媽媽在十五歲那年認識了你,你給外公一家力所能及的幫助,幫助他們遷住城市,指引他們生意起家,你也不止一次指着家中那口煨湯的大砂鍋說,他們以前進城來這裏落腳,這裏面都會是滿滿一鍋,可是,他們後來發了財,卻再也沒有踏進你的家門,你的辛酸,你的落寞,卻藏不住你深深的眼底,只是,老爺爺,如果媽媽當時也發了財,那我是不是也不在你身邊,如果是這樣,我感謝貧窮。

還記得小時候仲夏的夜晚,你在門前放上大涼椅,你爲我滿滿一碗飯菜,搖着蒲扇看着我大口的吃完一碗還要一碗,高興得花白的鬍子都翹了起來,可是我長大了,卻開始挑剔你爲我做的每一頓飯,開始因爲你的耳背對你表現出極不耐煩,開始爲一點小事你沒順我的心意而對你叫大聲嚷叫,因爲我只是知道只有你不會計較我的對錯,不會責備我的無知,但是,我也忘記,我沒爲你做過一頓飯,沒替你洗過一隻碗,甚至沒好好陪你聊過一次天,儘管你是那麼想我安靜的坐在你身邊,聽你說說我小時候的故事,可是,我都沒有。

你在門前砌了個水泥凳,你對年幼的我說,如果爺爺不在家你就坐在這裏等,可是,老爺爺,我卻總是看見你孤單的坐在門前,看到我走進門,臉上露出喜悅的表情,你拉着我問長問短,問這問那,甚至於我身邊同學的家庭情況,你都要了解得一清二楚,我哭笑不得,你是那麼的關心我,那麼想融入我的生活,可是我現在才明白,老爺爺,是不是已經太晚。

你從前常常說等我考上大學之後你纔會放心的走,我上了大學你又說要等我參加工作看我成家立業之後再走,我知道你只是不想死,你說你捨不得我,你放心不下我,老爺爺,我也想要你一直都在我身邊。可是,我卻看見靈堂香菸繚繚,哀樂響起,你躺在那裏第一次沒有對着我笑。

照片上那張熟悉的臉,那樣慈祥的微笑,我知道,那都不是真實的你,我彷彿看見你送小時候的我回家,走了好遠,迴轉頭,還看見你在下坡路口向我揮手。

我現在常常想起你,想起你冒着清晨的細雨給我送我愛吃的你做的油炸饅頭,想起你牽着年幼的弟弟在校門口接我放學的身影,想起你拿着我作業本認真欣賞的模樣,想起幼年的我指着胸口說這裏很想你時你樂呵呵的表情,你曾經說你死後不過奈何橋,不喝孟婆湯,你說你會化作一隻蝴蝶守在我身邊,那麼,老爺爺,你其實一直都在我身邊的,對嗎?

人一生能遇見幾個人?我卻只有你。

清明節徵文2

清明時節,天,多日以來陰沉沉的;雨,間歇式的淅淅瀝瀝的飄下。踏着鄉下田野間泥濘的小道,兒子又回來看您了,母親!一抔黃土,已使大家母子陰陽兩界,兒子再也不可以一睹您慈祥的面容,再也不可以聆聽您親切的話語,泣血之痛難以訴說!兒子叩跪在您的膝下,緬懷您的音容笑貌,回憶您的誠摯教誨,追述您的厚重功德。

母親,您生前勤勞持家,歷經劫難,不辭勞苦。您勤心侍奉婆婆,幾十年如1日,對上尊而有餘;您相夫勤勉同心,治家有道;您教子嚴慈相濟,對下愛之有加。母親,您一生厚待親友,和睦鄉鄰。您省吃儉用,賙濟很多比大家生活更困難的鄉鄰,您一雙妙手解除十里八鄉多少人的病痛,您把愛心全部奉獻給了家人和鄉鄰。

母親,您一生含辛茹苦把六個子女拉扯大,還沒有容兒女們好好孝順您,讓您頤養天年,您走得是那樣忽然,您不願給兒女們留下一絲負擔嗎?您倒下才兩天的時間如何就走了呢,就算躺在病牀上讓兒女們爲您端茶送藥,多服侍幾天,多陪陪您也好啊!想見音容空有淚,卻聞教訓杳無聲。母親,您沒留下一句遺言,就悄悄的走了,您走時臉上非常平靜,非常安詳,您是怕大家會痛苦,還是告訴大家,您累了,您要歇歇了,抑或是您看到兒女們已成家立業,孫兒們也長大成人,您要去天國陪陪父親了嗎!

母親,雖然您年事已高,在大家村子裏是年歲最長的,但您的身子骨一直非常硬朗,走路時腰板挺得非常直,從不需要拐杖,如何您走得如此忽然,讓兒子一點思想籌備也沒。在您離開兒子的這十多天裏,每每想到您的一舉手,一投足,總讓兒子淚水漣漣,睡夢中您忙碌的身影一直揮之不去。

母親,兒子有愧啊!您爲了培養一個可以支撐門戶的孩兒,爲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兒子也沒辜負您的期望,成爲恢復高考考試之後大家村走出的農家子弟。自從兒子十五歲離家求學到參加工作,終日忙忙碌碌,一直不可以好好的陪陪您說說話,聊聊天。不存想今年是您和大家在一塊過的最後一個新年,餐桌上,兒孫們爲您夾菜,向您敬酒。祝福您長壽、健康的話語猶在耳旁,專門請的攝影師拍的全家福還擺設在客廳。您的兒媳爲您買的新棉衣,您穿上又脫下,您一直舍不能穿,我知曉您一輩子儉樸的日子過慣了。過完元宵節,您說我工作太忙,要回到鄉下哥哥家去,哪個知這一走竟成了永訣!

嗚呼吾母,辭世長眠,思懷念母,夢繞魂牽,椎心之痛,淚泣衣衫,反哺跪乳,犢情怎還?母親,兒子有恨啊!現在您去世了,兒子又不可以效古人於墓旁築廬守孝三年。黃崗有淚哭老母,洪畈同聲哭好人。雖言道生命終有盡時,時間可以療治心靈的傷痛,可血濃於水的母子情怎能割捨,怎能說放下就放下。兒子知曉媽媽也不願她的兒子過於悲痛,那樣她走的也不會安心的!母親,您放心,兒子會走出失去親人的陰影的。不是嗎,兒子在安排好您的後事,就重新站到講臺上了。面對講臺下的學生,我強忍着悲痛,用平靜的心情給他們講課,我不想影響他們聽課的情緒。夜晚燈下備課,每讀到傷心的文字,觸景傷情,一直淚水潸然。

母親,在您過世那兩日,天一直下着雨,由於您的離去,楊柳傷懷,草木含悲,天地感動,長空傾雨。是天人同悲嗎?您出殯的那天,十里八鄉受您接濟過的、被您從鬼門關拉回來的及他們的親屬,都自發地排着長長的隊伍,悲痛欲絕的爲您送行。母親,您走了,您仍然活在大家的心裏,活在鄉鄰們的心裏!

母親,大家把您安葬在了奶奶、父親的墓旁,您在天國裏又可以照顧奶奶,伴隨父親了。這塊墳墓在一個高坡上,天天會迎來1、縷朝陽,它背靠年輕人河,潺潺的河水向世人和後人講述着母親的故事。河岸,雨中的楊柳依依,墳墓四周,油菜花開得正盛,鋪天蓋地,一片金黃。

母親,今天大家在墳前爲您燃上香,獻上花,燒上一陌紙錢,千言萬語也訴不盡兒女們對您的思念:

漫漫長夜哭慈母,屢向幽冥質鬼神。悟得人間千般苦,莫如不見一孃親。

濁淚一掬當奠酒,蒼頭四叩泣亡魂。良操美德千秋在,亮節高風萬古存。

母親,兒子會常回來看您的,天國裏的您一路走好!

清明節徵文3

看到同學上的留言,才重重的想起來,今天是清明節。不想說了,因爲有很多傷心的事情。但是自己都成年的人,得面對所有,得有面對所有的心態了。

老師說我的個性像個男孩子,恩,是的。老師說對了。對於他說的我的動作比男孩還男孩,我不太明白。我也曾想了,儘量的去規範,但是不可能改了我的性情。其實我真的很脆弱,我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堅強,但是我必須得這樣。必須得去試着堅強。

身邊的親人,去了好幾個,一個個的,雖說沒有至親,但是也是讓我充分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看到了他們的至親是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況和生活狀況。我真的害怕失去。失去任何沒有生命的東西,我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但是對於生命,時間卻一點都沒有去淡化我對他們的感情,我還是會清晰的記得他們的笑,他們對我說的話,他們看我的眼神,他們對我的期待,他們對我的期望,他們留給我的要去完成的事業,家族的事業。

五叔是父輩中年齡最小的,卻是最先走在前邊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一向身體健壯的奶奶,身體就漸漸的弱了起來,漸漸的。記得父親說,奶奶看到五叔的骨灰時,幾十年沒有掉過眼淚的她,老淚縱橫,說他是最不孝順的兒子。八九歲的我,看到父輩們無助的眼神,頭一次,感覺到失去,再也沒有那個給我買香蕉吃,藏我乒乓球的五叔了。當時他的兒子還不會哭,纔是個幾歲的孩子,如今他已經是初三的大男孩子了,在今天相信他也是去了父親的墳上,給父親燒了些紙錢,去跟父親說了幾句知心話。國峯是我的好堂弟弟,小時候是我看他長大,喜歡揹着他,去小買鋪,長大了,放假我也會跟他說好好學習。我認爲那是我的責任,我應該的。

再就是奶奶,在小兒子,最調皮的兒子走後,她開始感覺到了寂寞,也是在把我們一個個孩子帶大,最小的也上學了之後,她開始感覺自己老了。父輩們有自己的事情,我們要去上學,幾乎就是她一個人在家,她沒有什麼病,卻是就這樣的老了。曾經就在心裏告訴自己,多去看看奶奶,也去她的屋裏去寫作業,那是在上初中的時候,感覺自己的作業就是天下最大的事情了,現在真的很後悔,應該多陪陪奶奶說話。相信以後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人失去了,就永遠的失去了,而其他,只要我存在,我就依然可以去努力爭取。跟她說的最多的就是,讓她想我,說我一定會考上個好大學,奶奶總是笑笑,她以爲我在討她開心,實際上不是的。我在努力,也希望她看到這天,可是她沒有。初三的冬天,在下雪的日子,奶奶離開了我們,當時我座在自己的坐位上失聲痛苦,出殯的哪天,雪很大,路不好走,但是我還是在考試完後趕回了家。看了奶奶最後一面,很慈祥的面龐,有點冷,面色發青,父親問我看不看,說最好是不讓我看,但是我還是杴起了簾子。她的嘴裏繫着繩子,心臟上放着東西,當時確實有點害怕,但是一想這是自己的親人,寵自己,給自己零花錢的奶奶,剩下的就只有親切了和思念和痛了。

之後是姑父,得的是癌症,來的快,走的也快。在讀高中,沒有去參加葬禮,因爲,父輩人說,死了的人就是死了,而活着的還要繼續活下去,學生就好好學習,不要分心,不要去了。

大一的時候,突然間的得知三叔,心臟病還是沒有掙脫出來,好幾年了,最後還是被死神奪走了。三叔是個很刁蠻的人,也和我家有着過節,但是兄弟還是親的,父親主持的葬禮,我們這些在外邊上學的孩子,是葬禮好多天後才知道的。母親也是講一點家了的瑣事,一般情況下,是主張讓我和弟弟讀聖賢書的。我也看的出三叔的霸道,但是每次過年回家,他也總是教導我,好好學習。在看完短信後,去食堂打了飯,還是無法抑制自己的眼淚,一束束的掉了下來。眼睛很紅,很腫,拉上簾子,自己爬在寫字桌上狠狠的哭了一把,想到了奶奶,想到了五叔,想到了家族,想到了父母,我應該好好的孝順他們。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所有的事情,不想再和他們吵假。

清明節徵文4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興寧神光山森林公園踏青,同學們都懷着激動的心情早早來到班裏,老師向大家講了活動的規則之後就帶我們下去排隊上車。

我們坐上豪華的大巴車,向興寧前進,雨過天晴空氣特別的清新,只見路旁的樹木急速地向後倒退,同學們的談笑聲此起彼落,不到兩個鐘頭就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後大家先集合,老師用廣播再一次強調了注意事項,就開始自由活動,我們看到這裏森林資源豐富,林木參天,到處都長滿了奇花異草,流傳着許多美麗而神奇的傳說,還有古色古香的“寺、壇、池”,確是一個美麗的旅遊景點。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就是去“神光洞”(恐怖屋),我們班的何志成首先買票進去後,我們聽到裏面怪叫聲陣陣,都很懼怕,何志成出來了之後我們有問他裏面是怎樣?他驚得說不出話來了,過了好久才說:“我不去了,殺了我都不去了!”這時徐權峯壯起了膽子要去體驗一下,我當時被那個可怕的聲音都嚇得毛骨慄然,但是溫傑明邀請我一起進去,只好硬着頭皮進去了,進入第一道鬼門關見到的是兩個黑白無常的鬼怪,讓人膽戰心驚;第二道鬼門關見到了一隻突然撲過來的全身黑色的鬼怪,讓人心裏撲通地跳個不停;第三道鬼門關是張牙舞爪的鬼怪,嚇得人舌頭都大了起來,總之每過一道鬼門關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鬼怪,經過一陣恐怖過後我倒不怕了,因爲我鎮靜下來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鬼,這些鬼怪是燈光作用的圖景。吃了午飯後,有一個同學因爲驚恐把書包和錢包都丟在洞內了,我便自告奮勇進去幫同學找回書包和錢包,同學們都說我夠大膽。

這次踏青意義重大,收穫很大,首先是過了一次集體生活,其次是觀賞到了神光山的美麗景色,感受到春光無限好,再次是體驗了恐怖屋的驚險,鍛鍊了膽量,增強了與鬼神作鬥爭的勇氣

我今天真的太高興了!希望學校能多組織我們外出參觀,讓我們多見世面!

學校把春遊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地點定在了的西山腳下的“小西湖”。清明節時人們總少不了祭拜先祖,遊山踏青。如此一想,學校的安排也別有一重意味。

走在綠蔭遮天的盤山公路上,雖然總有一些人小打小鬧,但總體依舊盪漾着一番清靜的氛圍。路邊的參天大樹下有着一簇簇還透着些許嫩黃的新綠,期間還有一兩個含苞欲放的野花苞;

青草叢裏能隱約瞧見路過的甲蟲,以及一隊隊剛從冬日裏掙脫出來,開始建造新巢的野螞蟻;

斑駁的樹影裏有幾隻矯健的蜜蜂迎風飛舞,卻驚得隊伍裏一大片同學驚聲尖叫,紛紛逃避;

樹林裏偶爾傳出一聲帶着春睡初醒的慵懶,又不失清脆的鳥鳴,立刻引得同學們駐足細聽,議論紛紛……也許,這個時候你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的動靜之美吧。

出了盤山公路,但那陽光卻沒有早春的溫柔,一失去了樹蔭的遮蔽,便狠狠地潑在了人的身上,針扎一般疼痛。平日裏呆在教室裏不用擔心日曬雨淋的同學哪裏受得了這些,紛紛奪路而逃,跌跌撞撞跑進隧道里。那裏漆黑一片,大家終於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動,紛紛尖叫起來,開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腳下的那片“小西湖”並不大,但是兩面圍山,一面建起了長廊,一面築起了一座小石橋,兩邊連着矮矮的堤壩。湖面還散落着幾處蓬船,堤壩旁的水裏,在幽綠的水藻間還能看見成羣的蝌蚪和小魚。這可激起了衆多同學的玩心,大家紛紛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壩捉起蝌蚪來,一時間,水邊好不熱鬧,人聲嘈雜,水花四濺,熙熙攘攘,看得岸邊的茶館老闆心直髮緊,在橋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館門前的一把把大遮陽傘下,不少同學圍在一起,一邊大嚼着方便麪,一邊打起了撲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聲中,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退出了比賽,開始賣力地收拾起大家遺留下的方便麪碗來。而在乒乓臺邊,一些同學則熱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賽。沒有球網,大家就把書包裏的"字典摞成一排,沒有球拍,同學們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說的展開了大戰。跳動的乒乓球在空中畫出來歡樂的弧線……

在這清明時節裏,我們懷着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這美麗自然的無比喜愛,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美麗的春天。

清明節徵文5

我們回鄉祭祖通常安排在清明過後的星期天,因爲這是大人們的休息日。

第一個祭拜的地點是祠堂,聽爺爺說,因爲祠堂是先人的聚居地。

走進祠堂,大家就開始忙起來了。小孩子在大人的指導下開始認真地清掃上年放鞭炮的紅碎紙,大人就小心翼翼地用布擦神主牌,嘴裏還一邊輕聲說:“祖先啊,我們看望您來了……”有的就把帶來的祭品先放在一塊比較乾淨的地上。我的工作是負責把放在中間的這張長4米寬2米左右的黑色大木桌擦乾淨,然後就把祭品一件一件認真地擺好。

祭品的擺放很講究:所有的祭品的方向都要面向祖先的神主牌,首先要把裝有茶和酒的各3個杯分成兩排擺放;然後就放3雙紅色筷子;在那之後就是清明祭祖必不可少的燒豬、雞等肉食,這隻佔用了桌子的大部分空間的大燒豬混身金黃金黃的,真的有點油光可鑑!在燒豬後,擺放的是一些元寶等紙製品,按照男左女右的規定,男用的物品,如香菸,衣服等就放在左邊;女用的東西,如首飾等就放在右邊。最後擺放的是用精美盤子裝好的精心挑選的新鮮水果,精巧的糕點和糖果。爺爺又告訴我:“清明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紀念祖先,悼念哀思,表達的是對祖輩的追思。”

等祭品擺放完畢後,我擡頭望了望掛在橫樑上已被人點着的一圈圈的壇香,祭祖的儀式正式開始啦。

空氣中瀰漫着莊重嚴肅。我們雙手舉一炷香(三枝香爲一炷,如有代親人上香的便要多上幾枝),按照輩分來排好隊,默禱,向祖宗的靈牌鞠躬,雙手把香和蠟燭雙手插在香爐上。等所有人都上完香後,便開始“奠酒”,要雙手拿杯,把茶和酒輕輕地酹在地上,請祖宗們喝酒品茶。最後就是燒元寶。燒元寶也很講順序:先燒紙幣元寶,然後才燒體積比較大的祭品,如果一開始就燒體積較大的祭品,火就升不上。望着那燒得旺盛的火,我想祖宗一定很高興收到我們的悼念。

祭過祖祠,便是祭墳。

第一個祖墳,離祖祠很近,祭拜的程序基本與在祖祠裏相同。把它作爲第二個祭拜的地點是因爲這裏的先人離我們這個年代較近。

第三個祭拜的地方是在山坡上,因爲在戶外加上下完雨,所以在清潔方面要多費功夫。小孩子負責拔墓碑附近的雜草,大人就要用鋤頭把周圍不平的泥地填平。元寶蠟燭香和燒豬等祭品是不能隨便放在地下的,得一直拿着,擡着。默禱,鞠躬,插蠟燭和香,奠酒。如果有時鳳很大,就會安排幾個固定的幫手把熄滅的蠟燭重新點着,這是件重要而又細心的工作。

第四個祭拜的地點是在山上。路不太好走且很滑,擡燒豬的大人們通常走在最後,而衝在前面的先鋒一般都是小孩。今年,我加入了隊伍的中間,幫忙提祭品。山頂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平臺和一個人造洞穴,洞裏安放着着祖先的骨殖,骨缸整齊地排列着,每個缸上有紅色和白色的長紙條用石頭壓着,這些紙條每年一換。

爺爺說,把祖先的墳墓安放在這山上的道理:這座山的風水特別好,在這座山後還有一座大山,正所謂背有靠山,周圍還有羣山圍繞,附近更有小河相伴,青山綠水,環境優美。而建洞穴是爲了不讓祖先遭日曬雨淋,這個洞穴冬暖夏涼,這樣精挑細選是爲了讓祖先們能有一個安樂的居所,使他們的靈魂得到安息,表示後輩的孝心。爺爺說,這祖墳的年代更久,是明清兩朝的祖先們的居所。

平臺的面積本已不大,燒豬和其他祭品的擺放順序也要按規定,佔了不少位置,我們走動時都特別注意,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掉下山。這次的程序略有變化,大人們幾乎分成兩隊工作:一隊負責燒香點蠟,另一對負責燒元寶等。在這裏,我們會點上三枝1米左右的大香,紅色的蠟燭也插了好幾排。拜祭程序一樣。使我有幾分新鮮感的是元寶,我曾看見過一些做工精緻的紙項鍊,紙耳環等首飾,也看見過一些像紙護照一類的物品——可能祖宗們也要出國串門子?望着那一縷縷飄出山外的青煙,祖先定能收到我們的思念與祝福。元寶等祭紙都燒得正旺,風把一些燒透的吹上天空,我想起了媽媽小時候給我說過:“如果那些紙灰飛得越高燒得越旺,表明祖先越高興!”

第五個祭拜的地方是在另一座更險峻的山上,所以,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有上去。(一般只有大人上去祭拜)我們這些不能上去的小孩就在其他大人的組織下在山腳遙拜。

等最後一個儀式結束後,我們才拖着疲憊的身體,帶一顆充滿暖意的心踏上回家之路。

清明節徵文6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清明節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爲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爲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清明節徵文7

又到了一年僅有的一次清明節,每及此節,我和爸爸總會從自己家騎車趕到老家去給我爺爺上香,想到今日又能去看爺爺,心中不免有幾分喜悅,可又不免惆悵傷感起來。去墳場的半路,漸漸下起了小雨,連着心裏那份傷感更不是滋味了。

爺爺在我六歲那年就去世了,可我總忘不了他對我的好,爺爺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對我還是很好的,三個孫子孫女中,爺爺最疼我了,有好吃的總忘不了我,有好東西總招呼我爸爸去拿給我,小時候總喜歡把我架在他脖子上,至今還有一張相片紀念那一時刻,那時的爺爺和我兩人臉上都洋溢的歡樂。可就在我五歲那年爺爺得了一個很重的病,奶奶,媽媽和嬸嬸輪流給爺爺守夜,總怕爺爺一不小心就會離我們而去,也是格外小心,不敢睡去,當爺爺難過的時候或想晚上起來,她們總會扶他起來,可兩個弱女子的力氣也不夠大。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嬸嬸畢竟還有工作,當他們不在的時候,就只有奶奶一人在照顧爺爺了,一個七旬老人要照顧比他重許多的人,可不是很吃力嗎?可不僅僅是這些,當爺爺半夜氣喘得緊的時候,奶奶就知道不他不行了,不過這時候奶奶不會急着去找醫生,他知道找醫生就來不及了,她的老伴得靠她去救,此時奶奶就會抱着比她身體重很多的爺爺在院子裏跑起來,天知道那有多累,每當爺爺氣順了奶奶才停。當我們不在的時候,都不知道奶奶這樣過多少回。

終究爺爺還是撐不過那個春天,去了。全家上下瀰漫着一股悲傷,莊重的氣氛。送爺爺走的那天,淅淅瀝瀝的下着下小雨。我們一行人披麻戴孝,那是我雖然小,可是當我得知爺爺走的時候,也悲傷異常,渾渾噩噩的,送行的或者會有不是真心哭的,可是我記得那時的爸爸真真切切的哭了,真可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爸爸與爺爺的父子情深可沒有半點虛假。爺爺,還是,進了火葬場。

回憶結束,早已到了墳場,我熟悉的來到爺爺墳前,爲他燒紙,就算爸爸這般剛毅之人也還是不覺紅了眼眶。

回家的路上,照舊還是下着細雨,四月的雨冰冷刺骨……

“又是一年芳草綠”,中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了。我們中國人都會回老家掃墓、祭拜和踏青。

大家知不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呀?如果想的話就認認真真地聽吧!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爲了讓自己的兒子重耳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重耳爲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後只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餓暈了,大臣裏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後給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後來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來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來逃進了綿山上。重耳爲了讓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燒山讓介子推自己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熄。並沒有看見介子推出來,進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親抱着一棵樹已死去,樹上有個洞,裏面的衣服上寫着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後來重耳把綿山改爲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爲清明節。聽了這個傳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吧!

我們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們全家人開着車前往漢壽掃墓,到了漢壽,我們直奔太奶奶的墳墓前。路上爺爺說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爺爺死的早,太奶奶一個人辛辛苦苦養大了爺爺他們幾兄妹……這時,大家的眼睛溼潤了,我這個小小男子漢眼淚也快爬了出來。

來到墳墓前,爺爺點燃蠟燭和香。我們排着隊伍準備磕頭,當爸爸磕頭時,心裏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嘴裏還默默地說着一些祝福的話。輪到我磕頭了,我心裏描繪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我雙手合十,希望太奶奶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幸福,保佑我將來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

掃完墓,我們往回走,這時心裏的沉重沒有了,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欣賞着春天的景色,金燦燦的油菜花望不到頭,到處都是黃;柔嫩細長的柳條隨風飄動,像小女孩的頭髮在風中飄舞,我們摘下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春天真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現在也成爲了親人團聚的節日,希望能世代相傳。

清明節徵文8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我起得很早,因爲爸爸和媽媽要帶我和弟弟去踏青。

從家裏出發,大約開了20分鐘車程,我們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墳前,我們送上了兩束鮮花,並鞠了躬,禮畢後我們又去了下一站;

大約又開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稱爲南嵩巖的景點。買好票後我們進入了景區,景區的路都是用石板鋪成的,我們向上走了約10多分鐘,聽到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發出嘩嘩的聲音,兩邊的大山,就如兩個巨人,高高聳立。

我們繼續沿着山路往上走,山路很陡峭,但有護欄,我們走了很長時間,終於來到了山頂,我站在山頂眺望遠方,看見高樓大廈就像我玩的“積木”一樣的小,路上的汽車像螞蟻一樣在地上爬。山頂有一座涼亭,我們在涼亭裏坐了很久,後來大家決定回家,我們順着之前上來的山路平安地返回到地面。

今天爬山雖然很累,大家玩的卻很開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天是清明節,天空下起了雨,但我還是要出門,因爲外婆請我們到她家去吃飯。

我們一進門就看見了各種各樣的菜餚,有蘿蔔、麪條、海丁……但媽媽最愛吃的就是海蜈蚣,我和爸爸卻不愛吃,因爲它長長的很可怕,有很多隻腳還有細細的刺。哥哥、舅舅和舅媽過來後,我們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邊吃,一邊說說笑笑。我們把飯吃好了,大人們一起坐着談談工作,說說生活,我和哥哥一起玩跳遠,打仗等遊戲。多麼熱鬧啊!玩了很久我和爸爸、媽媽要走了,我們和外婆他們道別。

我覺得清明節對小孩子來說是快樂的日子!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永安公園春遊。我帶了許多東西有蘋果·火腿腸·香蕉·薯片·汽水可樂等等……

到了永安公園我看到有許多小孩子在放風箏,我看到了一隻很漂亮的燕子風箏,它拖着長長的尾巴,我看到很羨慕就想讓媽媽給我買。於是我很快就徵得了媽媽的同意買了一隻蝴蝶風箏。它有着美麗的外表翅膀上面有很多好看的花紋。頭上還有一對小觸角。甚是美麗!我開心的又蹦又跳媽媽看着我笑了笑。於是我就讓媽媽給我抓住風箏我拉着線跑啊跑啊!那天風很大風箏順利的飛了起來我看着風箏開心的笑着,不一會兒我就口渴了媽媽給我擰開了汽水,我喝了一口遞給了媽媽,繼續抓起來風箏線讓蝴蝶飛的更高。

但是不一會兒我的肚子又餓了,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媽媽聽到哈哈的笑了起來順手給我遞了跟火腿腸和一包薯片。媽媽替我抓着風箏我邊吃邊看着自己放飛的風箏開心的笑着,漸漸的天色暗了下來。媽媽接到了爸爸的電話說要回家燒飯了,我收起風箏依依不捨的回家了!這就是我的清明節開心的一天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們坐着大客車去美麗的沿海產業基地參加清明節活動,我可開心了。首先,我們舉行了開幕式。汪庭喜悄悄地對我說了一聲:紀念碑好高啊!好像要鑽到雲彩裏去了,我不禁點了點頭。

開始舉行簽字儀式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到條幅前,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告別不文明行爲,做一個現代文明的小學生。接下來我們開始活動,高年級同學放風箏,我最喜歡小鳥風箏,它飛得很高。老師又帶我們參觀了沿海產業基地的廣場。參觀完了,我們玩了老鷹捉小雞,我玩得真開心!沿海產業基地的燈、高塔、高樓太美了,參加今天的活動我真高興!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們全體師生到沿海產業基地搞活動,我坐上了車特別高興。在開幕式上我們大聲地朗讀了小學生文明禮儀三字經。還在紅條幅上寫了自己的名字,我們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爲,做一個好學生,我開心得不得了。

接下來,我們開始自由活動。高年級同學放風箏,有“蝴蝶”,“燕子”,還有“兔子”……美麗極了,它們飛得特別高,然後,我們玩了老鷹抓小雞,男生一組,女生一組。李雨?當雞媽媽,我們當小雞,王海雨當老鷹,我們玩得特別高興。產業基地那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特別壯觀,風景也特別美麗,小鳥在天空盤旋着久久不願離去……

清明節徵文9

自打去到廣東工作後,已有好些年沒去祭拜我那可親可愛的外婆了。今年終於如願以償地去祭拜了我思思念唸的外婆,也算是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想起外婆,往事一幕幕,便有如放電影一樣,浮現在我眼前,外婆的音容笑貌還是那麼清晰、慈祥。

去外婆墓地的路上,記憶的.閘門在剎那間隨着思緒,飄飛到遠去的時光隧道。外婆家門前的那顆葡萄樹,電影院舞臺上大舅那字正腔圓的京劇唱腔、小舅家閣樓上的小檯燈,還有小河裏那些憨憨笨笨的粘石魚……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那麼的熟悉,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在我心裏,無論多麼貴而甜的葡萄都遠不如外婆家的葡萄那麼甜,那麼好吃。每年夏天,我們一到外婆家,外婆就立馬樂顛顛地端一張高凳子,踩在池塘裏的葡萄架下,摘葡萄給我們吃。外婆家的葡萄樹,那可是我們每年的念想與期盼。

那架綠綠的葡萄樹,那一串串誘人的葡萄,都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腦海,連同外婆爲了能讓我們有葡萄吃,每天都不辭辛勞、寸步不離地看守葡萄的那份深沉的愛,根深蒂固地盤據在我們的心頭,永遠都無法散去。

外公很早離開了人世,外婆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三兒兩女,既當媽又當爹,特別的不容易。生活,讓外婆變得很強大。外婆那種不服輸的個性和遇事不退縮的精神,令男人們都自嘆不如。她不僅做事幹淨利落,而且很會規劃生活,一個女人,獨自帶着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能把日子過得比一般人家還要好,那是多麼的不容易呀!

就在外婆剛把自家的日子經營得不愁溫飽時,本家的哥嫂相繼去世,留下了一對兒女,而條件最好的大哥卻不肯收留,要把他們送給別人。外婆跑去和本家大哥求情,讓他們收留那一對沒有父母的孩子。本家大哥不但不肯收留侄子侄女,還拿話激外婆,外婆不忍心將自家的侄子侄女送給別人,一咬牙把他們也接回家來一同撫養。就這樣,外婆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七個孩子。想想我們現在兩個人養一對兒女,都覺得有點吃力,而外婆一個人卻養大了七個孩子,其艱辛是可想而知的。

外婆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平凡的農村婦女,她用自己削瘦的雙肩,柔弱的身軀,獨自拉扯大了七個孩子。在孩子嗷嗷待脯的困難時期,外婆用堅毅爲七個孩子撐起一片晴空。到了兒女成家立業,兒孫滿堂時,卻因不想讓兒子們爲難,不想讓子孫們因她不愉快而選擇了輕生,這成了大家心頭的一個結,也是大家人生中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猶記得,外婆從我們家回去時,一步三回頭地和媽媽說,“過兩三天,等大孫女回學校後,我又來你這,到時,我們孃兒倆再一起做水牛花粑粑吃……”

外婆回家後,媽媽就開始準備糯米,想等外婆來時做粑粑給她吃,但是,卻等來了外婆去世的噩耗。聽聞外婆過世噩耗的那天,我還在學校上課,自打知道外婆過世後,就沒辦法再給孩子們上課,只好安排他們寫作業,而我卻躲在房間裏偷偷地哭。好不容易捱到放學,立馬就去外婆家,一路上想着外婆走了,眼淚就沒停歇過。當踏進家門,看到外婆無聲地躺在那裏,眼淚就像斷線的珠子,再也無法控制住,嚎啕大哭起來,心裏的那份痛,頓時席捲了整個身心……

寸步不離地守了外婆整整三天,三天裏,我沒端過碗。很怕死人的我,在外婆的棺木前卻沒有一丁點的害怕,有的只是滿滿的難過與悲傷。好在那時有大姑在照應着我,我就像個孩子一樣,一遍遍地問大姑,“外婆是不是不要我們了?我們是不是再也見不到外婆了?……”想起這些,禁不住淚水漣漣。那時,還有大姑在照應着我,而現在,大姑也已經歸去……

窗外,細雨紛飛;屋內,我淚雨滂沱。思親人,念親人,然而,親人們卻再也聽不見我的呼喚,看不見我的悲慼。遠在天國的親人們,你們還好嗎?願你們在天國,永遠沒有煩惱和痛苦!如果有下輩子,我們還做親人;如果有下輩子,我們還要相聚!

清明節徵文10

清明時節,路邊的荊棘已經伸展開來,擋住了鄉間小路。母親在時,會將這路邊的荊棘修理得整整齊齊,現在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撥開荊棘走入這片菜地。菜地的那頭,就是父親安息的地方。菜地裏已經沒有了母親勞作過的痕跡,代替的是雜草叢生。祭奠父親後離開菜地時,總感覺身後母親還在菜地裏背著噴霧器,彎著腰噴灑著除草劑。父親離世以後,母親孤單的身影在這片菜地勞作了二十一年。我背著書包到學校去時,母親就在這片菜地裏倚著鋤頭目送我離去。當初我不忍心回頭,看那孤獨瘦小的身體。今天我不敢回頭,是讓這幻覺掩蓋心中的痛楚和失落。

三年了,人們讀説時光的流逝會消磨掉許多回憶,但我的腦海裏一切依舊那樣的清晰。回到家已經很難找到母親留下的痕跡(母親住的老房子已經被拆除了)。鄉村的房舍小巷,母親曾在哪裏餵養雞鴨;村口的池塘,母親曾在塘邊石板上幫我洗衣刷碗;村後的樹林,母親曾在樹蔭下編織草帽;地裏的莊稼,在爲別的家庭開花。而我現在看來,這一切就好像看到藝術家的名畫,這幅畫背景渲染全都精美,卻沒有了主題。

爲什麼我心中從未放下過母親,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星雲大師説:人生就是放下。這是世間真理,是人生品悟的最高境界。不管是誰,生前是窮困潦倒還是金玉滿堂,終將是“一抔淨土掩風流”,終將放下一切。人們都知道這麼説,卻爲什麼總是放不下呢?我想是因爲平時生活中一直在最求得到,卻不懂得一邊得到,一邊放下些什麼東西。到不得不放下時突然全部放下,心中就會永遠放不下。正如母親對於我,我母親內心深處對我的關愛是最深的。我從母親那裏得到我成長所需的一切。但我母親突然離我而去,我無以回報他老人家,而且永遠也不可能在回報她,就像欠下永遠也還不掉的債。我所得到的父母的愛,不可能以回報二老的方式來放下,所以我心中就永遠放不下。

按照以上的邏輯思考,我們生活中追求著許多東西,都是爲了得到。而爲他人奉獻、付出就是放下。如果一個人就知道自己要得到,而不知道要放下,終將被自己所得壓垮。猴子生活的無憂無慮,因爲它在了桃子就扔掉玉米,而我們呢?會把自己變成一隻袋子,想把一切都裝進來。所以我説,我們在追求幸福的同時,同時在追求痛苦。

生活,一般來説就是與匱乏、困頓的一場持續不休的戰鬥。如果這個“匱乏”是天然的、客觀的,我們往往就不用與困頓戰鬥。母親的一生就是與匱乏的戰鬥,但她從未困頓。“匱乏”是當時的普遍現實外加體弱多病的父親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家裏特別窮,所以母親的生活信念就是把生活維持下去,把我們弟兄三個拉扯大。她的信念就是爲我們這個家不斷地付出,而她得到的只是爲維持這種付出所必須保留的底線,甚至經常透支底線。比如忍凍捱餓去撿柴,拾糞;種地歸來挑燈夜戰織網編席。

與之相較,我們現在許多人,因一“惑”字緣起,心中充滿無限慾望,都只爲得到。物質生活如此豐富,反感覺壓力巨大,是因爲無休止的慾望把客觀現實遠遠甩在後面。自己幻造的匱乏編織出一張網,把自己深深地網在中央,製造出自己的困頓。這困頓的源頭,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講到的“心靈與靈魂”讓人們産生無窮的慾望,“頭腦與理智”永遠跟隨者緊追快趕。就像一個人在與自己的影子賽跑。每個人都想生活在陽光下,光鮮亮麗。如果象懶洋洋的小貓,躲在樹蔭下乘涼休憩,影子自然就會消失。真正的生活比作太陽,我們都在背著太陽和自己的影子賽跑,影子永遠在你前面,跑的越快越遠,你會越快累死。只有你懂得自己停下來,影子也就會停下來。只有你轉過身體,面對陽光,影子纔會轉到你的身後;當你轉過身體,看清自己的足跡時,方如佛家所云之“覺”。

--清明祭奠回來已經兩週,只因此前沒有那麼強烈的慾望,我本想就不用爲了哭泣而哀傷。但十幾天下來,總覺得有一份情懷放不下,還是將這點感悟置於字裏行間,方能釋懷。

清明節徵文11

二十四節氣當中,對清明的印象尤爲深刻。深刻於它的字中涵義——清淡明智;深刻於那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傷懷意境;更深刻於,這是一個緬懷紀念親人的特殊日子。

走進四月,暖暖的春意、淡淡的惆悵便在心中騰昇,輕煙般縈繞心頭。這是每年都要經歷的清明情結。於是,寧靜地把情緒安放於傷感與思念當中,卻也不想走出。

記憶中的清明節,總能看見雨,心想,是否因爲悲傷,天也陪着落淚?今年有點例外,沒有雨,但仍是輕霧迷濛。一大早,家中的男丁已在通往陵園的路上,陵園的一處就是安葬先人的所在。幾年前,父輩們也把我爺爺奶奶的墳遷到了陵園。那裏,依山傍水,算是一塊風水之地吧。很遺憾,由於當地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或嫁進的媳婦是不能拜祭夫家與孃家的先人的。此刻,我只能在老家等待他們的歸來,只能將哀思寄託不太遙遠的那邊,我的先人們,我那已經長眠多年的爺爺奶奶。靜靜地佇立陽臺,任由清涼的春風撫着臉龐,掠過髮絲、衣衫,帶着讓人心碎的溫柔。滿目的黃花,如泉的思緒,就在悵然與懷念中濃濃地氾濫開來……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並沒怎樣帶過我。父親年輕時就離家參軍了,轉業後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接着與我母親建立家庭,再後來有了我和弟弟。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才真正回到現在的家鄉。也許因爲多年不在他們身邊的緣故,總覺感受的親情是那樣醇厚深切。是一種無法割捨的祖孫情,更是一種相互隬補的愛。

當時,我們住在鎮上,爺爺奶奶則住在村裏。每逢週末,就是我們的相聚日。到了那天,奶奶總會早早地到村裏的集市給我們買最喜歡吃的鹹鴨蛋和雞翅膀(當時已經是挺奢侈的了),逢人便喜滋滋地說,我孫子回來了,他們最喜歡吃這個。回家後,便不停手腳地忙碌開來。吃完豐盛的午飯,爺爺會帶我們去菜地摘菜去河邊釣魚去生產隊看蠶寶寶……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傍晚時分,要離開了,爺爺奶奶又會把我們送到村口,揮着手直至看不見彼此的身影。那時的週末,是我最嚮往最開心的,是我從星期一就開始盼望的日子。還清楚地記得,奶奶最喜歡我的頭髮,每次用佈滿繭子的手撫摸着,叨唸着,我們妞妞的頭髮好柔好順,快點長呀,奶奶要給扎漂亮的蝴蝶結呢。歲月恍如昨日,諄諄話語猶在耳旁,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藏我心,不沾一絲的灰塵。

後來,我到外面讀書了,再後來,我遠離家鄉當兵了。這四年,是我人生中的豐盈,卻也讓我生命中有了一個不可隬補的遺憾。在一個熱得讓人心煩意躁的夜晚,我接到了奶奶的病危通知書。離家幾千裏之外,等我請得假來,等我風塵僕僕地奔回家時,奶奶已駕鶴西去,我竟見不着她老人家的最後一面!跪倒靈前,我淚如雨下,哭喊着,我聲嘶力竭。守靈時,媽媽拿出一罐未開封的餅乾,對我說:女兒,這是奶奶留給你的,前段日子,還念着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餅,不捨得吃,特意要在你年末探親時再給你,但如今……媽媽哽咽着無法成語。顫顫地接過罐子,撫摸着,我分明觸摸到了奶奶的氣息,那樣的溫暖與熟悉呀。顫顫地打開它,和着迸流的淚水,我吞嚥着,吞嚥着奶奶的惦念與愛護。我,再也沒有機會對奶奶盡孝了!我,再也無法承歡於奶奶的膝下了!

後來,媽媽告訴我,奶奶病得很突然,但去得挺安詳,唯一的牽掛是沒能見着心愛的孫女。永遠的殤啊,十多年了,遺憾一直伴我至今,每每念起,心仍感刺痛。在那之後過了幾年,爺爺也走了,隬留之際,還說着,奶奶在那邊很寂寞,我要陪她去……如今,他們已經在天的那頭重聚,繼續着他們的相濡以沫……

天空,依然無淚,是否,不想再添感傷;清風,依然沁人心脾,鼓起了衣衫,潤滑了面容。仰起頭,我竭力把盈眸的淚珠隱忍。我要告訴爺爺奶奶,孫女生活得安然、快樂,並會一如既往……

此刻,一束黃花、一行垂柳、一懷清風,我面對陵園的方向,深深鞠躬。擡頭仰望,目光撥開雲霧,遠遠的天邊,爺爺奶奶慈祥的笑容在綻放……於是,我也努力綻開了笑臉,幸福的帶淚的笑臉……

清明節徵文1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的日子,我的爸爸媽媽決定要帶我去張坑掃墓祭祖,我非常的激動,因爲我很久沒有這樣去掃墓祭祖了。

一路上,陽光明媚,輕風微拂,看着路旁的綠樹鮮花,鼻聞淡淡的清香,深深吸一口氣,好不舒服啊。前幾天還是狂風暴雨的,可現在已是雨過天晴,好像太陽公公知道我們要掃墓祭祖,要是表達感恩之情似的,就毫不吝嗇地放射它的光芒。瞧,這裏的景色多美啊,遠處的羣山連綿起伏,蔥綠的樹木覆蓋着,彷彿畫家筆下的濃淡層次分明的山水畫。那繚繞在山腰的雲霧,似一匹白色的哈達,讓那無限的險峯若隱若現,那山快成了傳說中的蓬萊仙島。近處的樹葉還帶着溼溼地水滴,葉片上滾動着調皮的小水滴,讓人有一種忍不住想用手去摸想用舌去舔的衝動。再加上耳邊傳來了清脆的鳥鳴聲,真不由得我們大喊“太美啦!太美啦!”

很快,我們就到了張坑,那裏的路很難走,路面坑坑窪窪。不一會兒,我的鞋子就沾滿了黃泥巴,我埋怨道:“這裏的路這麼爛,爲什麼沒有人來修呢?”爸爸笑着說:“那以後就等你來修好了。”我聽了,心裏暗暗下決心:總有一天,我會來修的。

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了祖先的墳墓,我的爸爸媽媽對我說:“首先,你要把那個冥紙一張張壓在石頭下面,不然風會吹走的,懂嗎?”我點了點頭,把冥紙都壓在了石頭下面。我的爸爸媽媽看我把紙壓好了就給蠟燭點上火,插在墳墓上。媽媽把蠟燭遞給我說:“你幫我把蠟燭在那裏插三支,那個各插一支,還有那裏……”我聽了,馬上按媽媽說的去做,走到那塊比較大的墓碑前面,拿出三支已經點好了火的蠟燭小心翼翼的插在上面,再走到一塊稍微小一點的墓碑那,插上一支,又走到另一塊墓碑,也插上了一支。

不一會兒,蠟燭和冥紙都被我們弄好了,我的爸爸媽媽想了想,把一張報紙擺在了大墳墓的前面,然後,把一隻雞、一塊豬肉、一些水果、還有四碗米飯、和四杯酒放在了報紙上,叫我拜一拜。

要燒紙了,我的爸爸媽媽就把該燒的東西拿了出來,有先人的紙衣服、紙錢,還有紙手機,紙ipad等等。我驚奇地問爸爸:“這些可是先進的事物啊,他們懂得用嗎?”爸爸笑着回答:“會懂的,那一個世界和我們的世界一樣,也會有學校商店的,不懂得他們可以去問的。再說,這只是表達我們的一種紀念。”說完他拿起火機,把一張紙錢燒了起來,然後用這張紙去點着了其他的紙錢。很快,火苗“突”地燃起來了。旺旺的,彷彿我們的日子一樣啊!我不禁這樣想道。我拿着一根棒子伸進火堆的裏面,來回的攪動,爲了讓火燒的更快更猛。一陣風吹來,灰色的菸灰隨風飄起,像四處散開,就像一個個灰色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又像一個個的小精靈在舞蹈。我都看呆了。熊熊大火非常的旺,站在火堆旁的我很快就感覺全身快燒焦了,趕緊連退幾步。不一會兒,該燒的東西都被大火燒完了。接着,就該放爆竹了,我非常的激動。爸爸先拿出了一支蠟燭,拆開了爆竹的包裝,弄出來引線,然後叫我們躲在另一個地方,捂住耳朵,我連忙找到一個隱蔽的地方,蹲下來,捂住耳朵,雖然是捂住耳朵,可還是聽見了爆竹的爆炸聲。爆竹啪啦啪啦的響着,有一次,差點炸到了爸爸的手呢!就這樣,一共放了5次爆竹,每一次,爆竹有些都炸到我的旁邊來,想躲都躲不開啊。讓人心驚動魄。

鞭炮放完了,爸爸最先站在墓碑前,雙手合一舉到胸前,頭低下,眼微閉,嘴裏低聲地在念叨着,也不知在念叨什麼。我想問,但不敢問,那神情是嚴肅的。好一會兒,爸爸把眼睜開,叫道:“樂樂,你也來跪拜一下,求祖先保佑我們家庭日子越過越美好,你的成績越來越進步。”我問爸爸:“我要怎麼求祖先啊?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呢?”爸爸望着我說:“你就小聲求祖先保佑就可以啦。重要的是一個心願寄託。”我也學着爸爸,站在墓前,雙手合一,頭低下,嘴裏唸叨着:“求各位祖先保佑我家庭幸福,我的學習成績越來越進步,最好是班級第一名,到時我會來感謝的,我會年年都來給您祭奠的。”唸叨的內容其實是從那些影視中學來的。最後,媽媽也雙手合一,做下祈禱了。

掃完墓後,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張坑,回到了家。晚上睡覺的時候,我一直想着掃墓祭祖的事,但願今天許下的願望都能實現!

清明節徵文13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在再開的時候。”而這正是朱自清的《匆匆》裏所說的。的確,我們逐漸長大,很多人卻離我遠去。

清明的情景,總是驚人地相似,正像唐代詩人杜牧所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的印象中,清明總是個悲喜交加的日子,許多兄弟姐妹,因爲祭祀祖先而得以重聚。今年由於種種原因,我並沒有跟隨爸爸回到家鄉,去掃墓,去祭祀祖先。

每次,我都是爲了尊敬祖先,纔來到他們的墳前或靈堂前。再跟他們談談心,不讓祖先們在另外一個世界感到那麼孤獨。如今,我並沒有來到他們面前,跟他們敘敘家長裏短。只是,獨自一人在偌大的房間裏發呆,我望着窗外的金魚,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屋門前魚塘裏的魚。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呢?

清明的雨,是清明的象徵;清明的雨,好像很懂人情,總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滋潤着田裏的莊稼,也滋潤着人們的心靈;清明的雨,就如同催淚彈,使人潸然淚下;清明的雨,也是最富有詩情畫意的,不然古往今來,怎麼會留下這麼多的千古絕句呢?

想着想着,小時候的情景便油然而生,一切是多麼熟悉和親切。那裏的路坑坑窪窪,家禽隨處可見,茂密的灌木叢林“拔地而起”,唯一可以值得慶幸的是:那裏空氣清新,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那裏的人並不算太富裕,但他們並不羨慕什麼金銀珠寶,只是希望家人能平平安安。所以他們的生活過得很清貧,但卻又很充實。他們遠離城市的喧鬧,過着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特別喜歡這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去年我和爸爸回去掃墓,聽說要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目的地,我的心,頓時涼了一大截。我鼓起勇氣向困難發起挑戰,可這路——坡度大,路面泥濘,寸步難行,簡直趕上萬里長徵了。我有點想打退堂鼓的衝動,但我又不忍心就這麼放棄。儘管每走一步都困難重重,但我依然咬牙堅持着。既然踏上了征程,就絕不能返航!今天無論如何,爬也要爬上去!

我每走一步都用盡渾身解數,但在這過程中,由於淤泥太深,腳一旦陷進去,就很難再拔出來。我的體力已經透支,可是我離目的地還有十幾米的路程。但我已經沒有力氣再走下去了,整個身子就像散架一樣,不聽使喚。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回頭一看,我驚呆了:我竟然走了這麼遠的路,現在快到了可以“一覽衆山小”的位置了。之前這麼難走的路,我都挺過來了,還在乎那最後的十幾米嗎?我一步步走向了目的地。

“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我終於依靠自己的努力爬上來了。我氣喘吁吁地看着這泥濘的路,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真是匪夷所思。我站在山頂,欣賞着山上的美景,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此時,祭祀的活動很快也開始了,而那雨,也知趣地下起來,像是在爲人們哭泣,而我更覺得,這雨更是在爲我而鼓掌!

我打開電腦,登陸上微博,無意中發現了這樣一句話:“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從古到今有多遠,談笑之間;從你到我有多遠,善解之間;從心到心有多遠,天地之間;當歡場變成荒臺,當新歡笑着舊愛,當記憶飄落塵埃,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這句話,是多麼耐人尋味,意味深長,由遠及近,引人深思。我想:生者的堅強,是對逝去的人的最好安慰。我趕緊爲祖先上了柱香,我們活着的人,不僅爲了已逝的人,也爲了自己,應該堅強、樂觀地活着!在自己的有限生命中,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清明,那雨,那景,那情。一切都是那麼平凡,但卻不乏溫馨。今年的清明,我在家中度過,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感受不一樣的童年往事,過着不一樣的清明,寄託的是對逝去親人的同樣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