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爲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徵集的有關文章。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1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着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爲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爲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2

最近,我們讀了一本書—《國學經典》,從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爲先”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出則孝,入則悌。”孔子認爲,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麼要怎樣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強調孝的關鍵,在於和顏悅色。“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有好東西要先給父母品嚐。身爲人子“父母在,不遠遊。”孝順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規》及其他國學中均有體現,古人也有很多孝順父母的典範,如:爲父溫席的黃香,“臥冰求鯉”的王祥。身爲二十一世紀的少年,與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會以先人爲楷模,不斷改進自己。

誠——“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意思是,世界萬物都以誠爲信,爲本,不誠者就失去了萬物。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個生意人,一直堅守“以誠爲本“的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語重心長得說:”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好處,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財富—誠信。“正因爲他的誠信,生意纔會做得風生水起,可見誠信於人是多麼的重要了!

《國學經典》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爲人爲子的道理。我覺得: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快,可人們的人文素質卻每況愈下,讓人擔憂。而正掀起的《國學經典》學習熱潮用又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擁有嶄新的明天!

我心中的一本國學經典徵文3

“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潤新小學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的很多言行都被弟-子記錄在《論語》裏,得以流傳千古。《論語》它是一部閃爍着理性光芒、包蘊着樸素道理的文化經典,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爲世人推重,視爲治世寶典。它闡述的主要內容是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是孔子學說的核心,也是儒家學派的主導思想。在孔子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並且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論語》提醒現代人要重德。道德一體,重德即是順應天道,順乎宇宙的規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孔子認爲立志於仁德的人,他便有一個思想支持力量,積極地面對人生世相,逐漸的樹立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如《爲政》篇中孔子說:“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其義即說國君若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已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羣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這樣便可體現出君主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論語》不但講了治國的大道理,還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裏,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得到啓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