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熱門】文明演講稿錦集9篇

【熱門】文明演講稿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爲主,是爲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演講稿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文明演講稿錦集9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二班宋桉境,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加強個人修養 提升文明行爲》。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了顯着提升,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價值觀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層次化,社會上仍然存在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現象,“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踐踏草坪”等標語隨處可見,但違反的行爲也比比皆是。公共場合大聲喧譁、大聲接打電話,“加塞”、“哄搶”、“霸座”現象時有發生。一個不守規則的乘客導致了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悲劇的發生,人們在憤懣、感慨、悲嘆的同時更值得反思。針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爲,天津市在20xx年5月1日正式實施《天津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意在引領社會風尚,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爲了能調動公民的積極性,使全社會共同參與,文明條例中還特別提到了關於處罰不文明行爲和獎勵舉報行爲的具體實行方法,希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長效機制。

社會公德是公民在社會交往與社會生活中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爲準則,這種準則是可以加以普遍化的,並且是所有公民都能夠做到的,它有更明顯的公共性,維護的是社會的共同利益和全體公民的整體利益,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具有廣泛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作爲一名中學生,首先要嚴格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我們要禮貌待人。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 “禮貌待人”使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見面問好、謙虛好問、善於傾聽別人說話、輕輕敲門等最基本的學起、做起。禮貌貴在真誠,它不只是表面上的客套,它可以維繫社會的和諧與愉悅。

我們要關心集體。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集體當中,我們學校是個大集體,班級是個小集體,爲集體着想,就能匯成巨大的力量。一個人的成才,一個人的成功,最終都離不開集體。只有在集體中鍛鍊成長,我們才能成爲合格人才。

我們要嚴格自律。縱觀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其身上都具有一個顯着的特徵,那就是高度自律。一般情況下,自律和意志是緊密相連的,加強自律也就是磨練意志的過程。自律是在行動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動中得以體現。

行爲習慣源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卻對人生具有重大意義,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日常行爲規範做起,成爲社會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文明演講稿 篇2

文明禮儀不是代表着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永久的習慣,生活中的一部分。讓祖國變成一個文明的國家,讓外國人更瞧得起我們,何樂而不爲呢?讓文明禮儀一直留在我們心中,變成如同上班上學一樣的平常,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提醒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國人,也是個文明的小公民,讓外國人把以前對我們的印象全部刪除,讓他們重新對我們另眼相看吧!

同學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卻是生活裏重要的事,也是最難堅持的.事。就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一言一行、一點一滴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講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讓我校的文明禮儀之花在結出累累碩果。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3

設想:你獨自行走在一個沒有其他任何行人車輛、完全沒必要擔心出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剛好紅燈亮了,你是停下來等紅燈熄滅,還是觀察情況後繼續前行?

在許多發達國家,公民有等紅燈的習慣,即使四周空蕩蕩的,紅燈一亮,老百姓都老老實實地等着。或許按照我們中國人的常規思維,這老外確實呆板傻氣,對某些人爲的規章制度不知靈活地變通。在自己認爲合情合理或四周無人的情況下可以違反規定,這似乎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於是紅綠燈常常成爲街頭的一道華而不實的裝飾。

追溯歷史的`源頭,我們驕傲,因爲我們有絲路花雨、四大發明、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文明的倩影曾與我們的祖先如影隨形,“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曾是世界授予華夏民族的頭銜。

但是,當我們踏着經濟騰飛的步伐,盡情享受物質文明帶給我們的便利繁華的今天,您可曾留意過國外的公共標語?大部分標語用英文書寫,但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便後請立即沖水”等文明告示卻用中文書寫。許許多多的老外對我們中國人的評價是“髒亂吵不守規則”。面對國人習俗在國際的惡劣影響,我們還能自我陶醉嗎?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雖然我們不是太陽,不可能將整個社會照耀,但是我們可以做一隻小小的螢火蟲,用微光將自身點亮。我們可以努力加強自身的文明修養,嚴守個人的道德底線,爲轉變種種不良行爲作出點滴貢獻。我們的祖先講究自我修身,提倡“慎獨”,意思是在獨自一人、無人監督時,要時時處處謹慎自覺地約束自己,不能因爲無人知曉就放鬆自我要求,做出有違道義的事情。例如不能因路上無人就隨地吐痰丟垃圾闖紅燈。

文明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身邊的文明人、文明事。”

衆所周知,在現代化的時代裏,“文明”兩字已“風靡全球”,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標準,是人民素質的指標,更是我們每個人做事的原則。只要你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正如一則廣告所講的:一個小男孩正在放風箏,可是風箏卻掛在了樹枝上,只有踩在公園的椅子上才能拿到,他爲了不使椅子弄髒,拿出一張白紙墊在上面,然後站到白紙上取下了風箏,這則廣告深深的打動了我,從中我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張紙的厚度。”

記得今年寒假裏,我和弟弟一起去青少年活動中心看電影。我的身邊坐着一位年輕的叔叔,他邊看電影邊吃着瓜子,可他周圍的地面卻毫無雜物,爲什麼?原來他在自己坐椅的扶手上掛了一個塑料袋,他把磕完的'瓜子殼都扔進了塑料袋裏,這看上去只是舉手之勞!從中我卻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個塑料袋的容度。”

這樣的文明現象還有許多許多,公園裏,大街上,包括家裏、學校裏,其實到處都有文明,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看似微小的事物。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在考驗你我的細心和耐心罷了。一片碎紙,你撿起來了嗎?一個殘疾人,你尊重他了嗎?一張笑臉,你回敬了嗎?一聲您好,你說出口了嗎?從這些微小的事物中我悟到了“文明,有時就是一份關愛和堅持。”

一個人的文明是這個家庭的驕傲,一個家庭的文明是這個城市的驕傲,一個城市的文明是社會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多爭取一份文明,中國就會多出十三億多份文明,就會使社會進一大步。

讓我們攜起手來,踏着輕盈的腳步向文明進發!去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的文明社會!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5

百年奧運,風雲變幻,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奧林匹克精神中,人爲內涵是不朽的底蘊,它作爲一種特殊的精神動力,凝聚着嚮往前進的心聲。

“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便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裏的人民變得更加美好,那一刻你就會明白,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這一切”,這句話真沒錯,我們中國贏得了08年奧運會主辦權便使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回首20xx年8月的奧運會,我們一次次激動,一次次興奮,我們爲中國奧運健兒奪金摘銀而吶喊助威,爲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而歡呼流淚.奧運帶給中國人更多的希望,而我們內心深處期盼的卻是當耀眼的奧運盛火熄滅時,世人報向北京的目光北京奧運又會對全人類作出什麼樣的承諾?

“舞動的北京”這方中國印鐫刻着一個擁有13億人口和56個民族的國家對於奧林匹克的諾言,見證着一個有着古老文明和現代風範的民族對奧運精神的崇高,呈現着一個面向未來的都市對奧林匹克理想的訴求,它是誠信的象徵,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文明的旗幟,更是第29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類做出的莊嚴神聖承諾。

當我們鄭重地刻下這方“中國印”之時,我們作爲炎黃子孫,一種神聖的責任油然而生.看者那色彩與靈感來源於奧林匹克五環,來源於中國遼闊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們喜愛的動物形象,向全世界人民傳遞友誼、和平的福娃,我們的確應當講文明、樹新風。

奧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講文明、樹新風也凸現重要了.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很近,站在1米線外等候時,文明就是一米遠;停車在斑馬線前,文明就是幾釐米遠.文明有時只是一個手勢,有時只是一個微笑。文明很簡單,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相信“滴水匯成河,千河聚成海”,我們的社會自然就講文明,自然就樹起了新風.這不僅迎接了奧運,推動了奧運,而且還營造了和諧社會的氛圍。

讓我們爲20xx年的奧運文明一起努力吧。我們相信,北京奧運會“和平、友誼、進步”的壯美圖畫將爲全人類奏響“更快、更高、更強”的激情樂章。

文明演講稿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養成文明禮儀好習慣》。

在我們的校園,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體現文明禮儀的事,只是我們沒有認真觀察,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

首先,請聽發生在我們校園的真實的一幕,昨天上午放學,潔淨的校園裏,地面上赫然躺着一個學生飲用奶包裝袋,學生三三兩兩走向路隊,有的繞着包裝袋飛奔而過,有的視而不見腳踩而過,沒有誰彎腰把它撿起,這時,一個男生徑直走向包裝袋,彎下腰,伸手撿起它,走向垃圾桶,隨後走向班級路隊,這一切對他來說是做的那麼自然,那麼理所應當,但在我眼裏,卻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文明已是常態,禮儀已成習慣。我叫住了他,詢問他的名字,他告訴我,他是62班的,他叫楚俊豪,楚俊豪,讓我們記住他的名字,讓我們以他爲榜樣,向他學習。以實際行動講文明學禮儀。

還有這樣一幕:上週三上午放學時,在三樓二樓拐彎時,一個男生跑着擠過去,撞到了一個女生,他回頭看了一下並沒有道歉,而是繼續向下,這個女生不幹了,直接推他了一把,推在他揹着的大大的書包上,他一個趔趄,差點摔倒,我拉住了他。

這件事從現象看實質,還是我們的同學沒有養成較好的習慣,如上下樓梯靠右走的習慣,沒有養成不跑的習慣,沒有養成妨礙了別人及時道歉的習慣,沒有養成寬容別人的習慣,否則,這一幕根本不可能發生。試想,如果被推的男生摔倒受傷了怎麼辦?

與此相對比,還有發生在五三班的真實一幕。下午課間,突然,只聽楚斐然“啊”一聲大叫,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了她,看發生了什麼事。原來,張雅詩不小心把水杯弄倒了,熱水順着桌子流,把楚斐然的課堂作業本都弄溼了。見剛寫好的作業本成這樣了,楚斐然臉漲得通紅,眼看一場大戰就要爆發了。此時,只聽張雅詩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諒我可以嗎?我幫你值日,你補作業好嗎?”楚斐然怒氣未消地看了看張雅詩及周邊的同學,大家的目光好像都在說:“原諒她他吧!”楚斐然想了一會兒,說:“沒關係,以後注意點就行了。”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化解了同學之間的矛盾,這就是文明禮儀的魅力。

一聲“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產生了美;一聲“對不起”化解了劍拔弩張的衝突;一聲“沒關係”給人吹去陣陣春風,滋潤着他人的心田。在校園內,像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因爲文明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大了。

同學們,滎陽七小是我們這個集體的名字,滎陽七小是我們共同的家。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習慣,爭做懂禮儀的學生。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溫馨、和諧的校園。讓文明禮儀之花在七小處處開放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文明演講稿 篇7

尊敬的領導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咱們學校開展了“文明禮儀之星評選活動”,我光榮地成爲了代表六年十一班的“文明禮儀之星”,作爲一名能夠代表班級的同學,我自然是十分清楚平時班裏同學的文明素質,今天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是針對同學們平時的一些文明與不文明的現象的,希望同學們遇到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當然,如果是優點的話,要繼續發揚光大!

首先是同學們這方面的優點,不能說少,例如每當老師走進班級都會整齊的'向老師問好,平時上課時大多數同學都能認真聽講,尊重老師與同學們,間餐時沒有人隨地亂走動,午餐進餐時很安靜等等,這都是我們大家文明禮儀方面的優點,最能體現我們文明禮儀成績的則是門外面掛着的學校頒發的“出入有序”的獎章,這是我們六年十一班同學用平時良好的課間隊紀律得來的。我在咱們班擔任體委,可以說這裏有一小部分是我的功勞,而更多的是同學們自己的自律性,大家每次課間打鈴時都能按時站隊,在隊伍中可以做到不打鬧、不講話、不拍球等,這都是同學們文明素養的表現。

還有一點,同學們進餐時紀律維持的比較好,每個人一份,不亂贈送,不浪費,吃完後剩下的酸奶盒、香腸皮都有伙食委員會統一收起,沒有人隨便亂下地,然而,只是偶爾有某些同學扔垃圾扔的不及時,將他們堆積在書桌堂裏,實屬不應該,不過這終究是少數,多數同學都具有遵守班級紀律的意識。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咱們終究有一些做得不夠周到的,例如平時上課也有一些似聽非聽的,下課也有在走廊逗留的,早自習也有不遵守紀律的等等。雖然這些不遵守紀律的人只佔十一班同學的少數,但是這就影響了同學們平時的正常學習生活,比較嚴重的就是早自習這短時間,只有一部分人再讀課文,還有一部分只是在當一個看客,另一部分是已經深深地“沉浸”在與同學們聊天的“樂趣”中,還有極少數同學,自從放下書包開始,就開始“唾沫橫飛”、“神采奕奕”地“談天說地”,什麼三教九流,奇聞趣事,那真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談!在早自習看不到同學們讀課文,聽不見從教室裏傳出的琅琅書聲,實屬十一班的一大遺憾,希望同學們每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我們都要揚長避短,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每一位同學都可以達到“文明禮儀之星”的標準!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8

各位同學:

我給大家講一個親眼所見的事:上個星期六,我和你們的師母正打算從學校乘車回家。來到一輛出租車前,你們的師母見車內坐着四個留着黃髮、正在抽菸的小青年,折回來看了看車牌,又看了看我,見我已坐在了車內,才很勉強地上了車。同學們說說,這是爲什麼?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就是通過穿着打扮、言談舉止,給周圍人一個固有的形象。看見一個外表樸素、舉止謙和的人,我們就願意和他親近;看見一個染着黃髮、滿嘴髒言的人,我們都避之唯恐不及。這說明,我們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選擇我們的交往對象。

其實,一個人內在的思想品質、道德修養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在外表的穿着以及行爲習慣上。如果你不想大家唯恐避之而不及,而想讓大家都願意親近,那麼,你就得培養自己的文明習慣,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變成一個文明人。

今天,我們大家來到學校學習,不僅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做人的.道理。有句話說,德育不合格是危險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體育不合格是廢品。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有問題,那這個人就是一個危險品了,那誰還願意同一個危險品在一起?可見,我們每個同學都要不斷培養自己的文明習慣,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文明人。

可是,有許多年輕人,整天不學無術,卻專門幹一些爲大家所不齒的事情,還自認爲是時尚,是開放。XX年我曾寫過一段話送給我即將畢業的學生:“開放,是思想領域的束縛被徹底解除,而不是追腥逐臭的託詞;保守,是意識形態的固步自封,而不是背叛師長的藉口。現代社會,誘惑多多,誰能自覺抵制誘惑,誰就能做個成功的人。”可見,持這種看法的人其實是最糊塗的人,最落後的人,最沒有出息的人!

大家都知道,現在在學生之間,比吃比穿的有之,好吃懶做的有之,污言穢語的有之,抽菸喝酒的有之,結夥鬥毆的有之,甚至偷盜搶劫、巧取豪奪、殺人放火的都有之。你們說,我們到學校來,就是爲着使自己越來越壞來的?如果我們不到學校讀書,我們只是有些愚昧,而到學校接受了幾年教育,我們卻變得很壞,甚至墮落成社會的累贅、渣滓,那我們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幹什麼?豈不是做了無用功,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現在,大家坐在這個教室裏,都多了一個稱謂:知識分子。過去,我們的先人一看到讀書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知識分子,就會恭敬起來。我們已經或正在贏得許多人的尊重。以前在農村,只要哪裏有個知識分子,哪裏就好像什麼事都有了主心骨,大家會異口同聲地管他叫“先生”。可以說,一個讀書人,就是大家的偶像。

同學們,你們回家以後,能成爲村裏人的偶像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努力上進,不斷培養自己的文明習慣,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爲一個真正的文明人,那我們的言行就能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我們就成爲了文明的傳播者。將來,大家分散在各個崗位、各個地方,那裏就有了文明的種子,你們身上文明的光環就會不斷髮散開去,我們這個社會就會不斷走向文明……

願每個同學都成爲文明的傳播者!願每個同學身上文明的光環不斷髮散開去!願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走向文明!

文明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初一年級xx老師班裏的xx同學,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演講題目是《講文明講衛生,從我做起》。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這句話是我們從小一直聽到大的。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教育我們要愛乾淨,要講衛生;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教導我們的是要講文明,要愛護公共衛生;在大街小巷裏,我們隨處可見“愛護環境,講究文明”字樣的橫幅;在書本里,在電視媒體上,我們也經常可以看見關於“保護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但是我們之間又有幾個同學是真的聽見去了,又有幾個同學真正把它做到了。如果我們真的把“講衛生,講文明”記在了心裏,那我們就該在實際生活中付出行動。

付出行動其實很簡單,就是從我們自身做起。

首先,講文明。文明的俠義很廣泛,它包括生態文明,社會文明,還有中國古代文明,現代文明等等,總之我們國家就是一個文明大國,而作爲祖國花朵的我們,就應該把講文明這個好的思想貫徹下去,就應該把我們的文明風範展現出來。所以關於講文明這件事情,我們要從現在就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我們日常的小事中就要做到。比如,在我們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有老奶奶站着,我們可以做到文明讓座。比如,我們在公共場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能大聲喧譁,不能因爲自己的言行而影響到他人。比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到不罵髒話,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文明出行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所以講文明很簡單,難的是我們有心去做到它。

其次,講衛生。講衛生這個話題可能會伴隨着我們一生,因爲我們的衛生習慣直接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果你不講衛生,不愛乾淨,不僅你的身體會出現各種毛病,而且還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困擾。如果你的身上總是環繞着一股臭味,你的垃圾也總是丟的滿地都是,那麼哪個同學又會喜歡你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邊到處圍繞着蒼蠅,吃的都是也沾滿了細菌的時候,我們那時的生活該多麼的可怕。所以,講衛生,我們就要從我們自身做起,比如,每天的垃圾我們都要丟到垃圾桶裏。比如,在我們飯前飯後都要洗手。比如愛護大家的公共衛生,我們要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等這些,我們都要去做到,才能還給大家一個舒適又幹淨的生活環境。

所以,同學們,我們要講文明要講衛生,就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講衛生愛文明、有素質有道德的三好青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