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精選文明演講稿模板錦集五篇

精選文明演講稿模板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明演講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文明演講稿模板錦集五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守紀的中學生》

我曾經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一頭牛餓了,它會在本能驅使下尋找食物:遇上青草就大嚼一通,即使是人家的莊稼,甚至名貴的花草,只要可口,都會照吃不誤。而人就不同了。我們飢腸轆轆時,儘管看到商店櫥窗裏的美味近在咫尺,但如果囊中羞澀,也不敢有非分之想。甚至,當你已經坐在餐桌前面對香噴噴的菜餚時,如果主賓還未到來,也許就需要忍飢等待。爲什麼呢?道德規範的約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觀念時時提醒我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遵守社會規範的人。

劉備臨終前告誡兒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但我們生活中的不良行爲卻比比皆是:

1。亂丟垃圾。在校園公共區域和教室內,吐出的痰跡、空飲料瓶、廢紙片和食品包裝袋等經常可以見到。

2。損害公物。最典型的是在書桌、椅子上用刀、用筆刻劃“留言”,用塗改液等在上面亂寫亂畫,在教室的牆壁上塗抹。上面寫出的內容大都是消極頹廢、甚至是思想不健康的語言垃圾。這不但破壞了公物,也污染了我們學生的視覺及心靈

3。語言不美。少數同學說話便帶出髒字,而且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也說:“不是故意的,只是習慣而已。”一些同學當別人意見與自己不同時,尤其是當自己的不文明行爲受到制止時,往往惡語傷人,庸俗不堪。

4。言行不雅。個別同學在教學樓道甚至在教室內大聲喧譁,破壞了教學環境應有的寧靜與和諧;少數同學身着比較新潮的衣服,或是自己“創造”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象一個模特;有些同學的頭髮太長,讓人以爲是“問題少年”。

5。節約能源意識淡漠。一些教室經常是在使用後無人主動將電燈、電扇等關掉。即使教師反覆強調,有些同學也總是“想不起來這些事情”。另一種常見的情況則是教室中,總共只有幾名學生自習,但燈也是全部照開不誤;有時太陽當空照,教室裏卻是燈光照陽光。

人作爲萬物之靈,與其他動物的區別是懂得未來,是會判斷、有理性。換成一頭豬,哪怕明天送屠宰場,今天會照舊大吃大睡,嬉鬧如常。而人,即使殺人不眨眼的罪犯,臨刑的前一天也會思緒萬千,夜不能寐。動物除非經特殊訓練,需要排泄時總會就地“方便”,而人卻必須要找到廁所。但現實生活中卻有些人失去了理性,對事情不去作清醒的判斷,這樣就會超越道德的規範,甚至法律的.約束,走進犯罪的深淵。而這些情況的產生的最初根源都在平時日常生活細節惡習的養成。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佈已有4年了,而我們許多同學還不知道“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古人云:“有才無德,其行不遠”。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他不僅不會成爲社會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還可能成爲一個歪才。即使有本事,可能會因其更高的智力和才力而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危害。有人說過:請留心你的行動,因爲行動能變成習慣;請留心你的習慣,因爲習慣能成爲性格;請留心你的性格,因爲性格能決定你的命運。同學們,讓我們從一言一行開始做起,做一個文明守紀的中學生吧!

文明演講稿 篇2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有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前工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不僅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而且是我們將來展翅飛翔的肩膀。

古語有言:“誠於中而形於外。”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當我們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得體而優雅時,會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自己在與人交往時也會信心百倍。周總理在這方面是我們的楷模。他身爲國家總理,卻是謙虛恭敬,彬彬有禮,出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過去,並微笑着點頭表示感謝;外出視察工作,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一一握手,親切地道謝;甚至在深夜回家途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先走。外國記者讚美到:“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爲他具有一中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的令人神往。”周總理逝世時,一些外國報紙說:“全世界向他致敬,沒有人唱反調,這是罕見的事情。”這就是獨當一面的大國風範。

然而,同樣是位居重職,清朝大臣李鴻章卻因小小的細節問題而有截然不同的下場。李鴻章有一次出使俄國,在公衆場合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肆渲染嘲弄。吐了一口痰,事何其小,丟了自己的人格,也無所謂大;但丟了國格,損害了民族的尊嚴,還能以小視之嗎?

從清朝末年到今天,我們的物質文明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發展,可是,我們有時遺憾地發現我們的文明素質在某些方面仍原地踏步,比如上面的事例。中國有無數我們引以爲豪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仍在,文明禮儀剩幾多?

反過來看看我們自身吧。在一中新校區這個怡人的環境中,還存在着一些與文明不太相襯的現象,種種陋習給美麗的校園留下了一串串不和諧的音符。例如,早食堂插隊的現象屢見不鮮;在宿舍不時有高空拋物,從天而降下一袋袋垃圾;在觀看電影后,往往留下形形色色的.廢紙、零食包裝袋等等……也許,當你下一次想這麼做嬸,請你望望後面苦苦排隊等待的同學;請你看看宿舍垃圾桶旁邊綠茵茵的小草;請你想一想辛苦的勞衛阿姨揮汗的情形……也許吧,你便會遲疑。在隊伍裏安分守己多等有一會兒又有何難?將垃圾隨手帶到樓下又有何難?將廢紙隨身帶走放進垃圾桶又有何難?你也許會看見別人不遵守秩序,此時你可以走上去禮貌地勸阻,抑或是乾脆潔身自好。正所謂“行爲坦蕩是瀟灑,無愧天地自風流。”

同學們,讓我們全校上下,攜起手來,讓文明之風吹拂過校園的每個角落,爲把我校建成一流的現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文明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生命是珍貴的。因爲,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有兩個含義:一是活着。二是活得要有質量,要有價值,要自由自在地活着。

怎樣才能珍惜生命呢?我認爲主要應做好兩個字“守法”。這也是我今天要談的主要話題。

首先,守法必須從小事做起。有句古話大家可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大學畢業生到一家公司應聘。面試時,外面等了許多人,他覺得自己希望不是很大,但又想:既來之,則安之,那就試一試吧!應聘者一個個被叫到經理辦公室,一個個又表情肅然地出來。當叫到他時,他沒有像別人那樣推門而入,而是敲敲門問:“我可以進來嗎?”經理說可以,他才進去。幾天後,他被意外地聘用了。工作了一段時間,他與經理熟悉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說出:“您聘我時看中我的什麼優點呀?”經理說:“說實在,你哪一條都不比別人強,我看中你的,是你進門時敲了門。敲門說明你懂禮貌,而懂禮貌說明你有教養,有教養的人代表着公司的'美好形象。” 我這樣想,我們從小要培養文明禮貌的好習慣,進辦公辦室要先敲門或喊報告,待老師允許後再進來,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敲敲門不是大事,還有平時的生活舉止,待人接物等都是小事,但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和素質。

其次,守法要從小做起。守法,要從小做起。有這樣一句話: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小時候拿人家一根稻草,大時牽人一頭牛。作爲家長和老師有一個擔心就是孩子在外惹是生非或跟着別人學壞,我們有的同學是非觀念淡薄。當慾望和約束力發生衝突時,不少同學便控制不住自己。比如說打遊戲機和寫作業發生衝突時,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往往不做作業,更爲甚者,有的學生迷上網吧,甚至曠課、逃學,這些都是不對的。

作爲學生,我覺得首要任務是要認真學習,刻苦學習,學會學習,學會思維,取得好成績。讓我們把握今天,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珍惜生命,珍惜自由,做一個學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

文明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文明禮貌,塑造健康人格》。 首先,我們來看在校園內出現的幾個現象:

1、早上在校園內總能看見好多廢紙,瓜果皮隨意丟在路上,讓人看着不舒服。

2、教室裏老師講臺上亂七八糟放着作業、試卷、甚至還有同學們亂丟的粉筆。

3、下課後個別同學在走廊上嬉笑追打、不是夾着難聽的髒話。

4、教室外的公共場地上不時飄下幾張廢紙,給別的班級造成無辜扣分的情況。

5、有的感冒的同學嗓子發癢,隨地“啪”的一聲就是一口,在我們全部硬化的地面上十分顯眼,令清掃衛生的同學都感到作嘔。

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願意不願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貌,學會與任何人,包括家庭成員、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學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園地,因爲每個人在學校學到的一切都會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會擴大到社會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之中。健全的人格是通過學習如何與人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老師教會學生愛別人,實際上是給學生一種人生信念,那就是學會把周圍的人當作兄弟姐妹,用愛心與世界建立起親密的聯繫。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一個人的行爲日久可以成爲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日久可以成爲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則往往決定他的前途。顯然,這裏所說的“習慣”、“性格”不是指諸如愛吃米飯還是愛吃饅頭,好動還是好靜這樣的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人對學習,對事業,對他人,對社會的態度和做法,是人的品格。

健康的人格是逐步養成的,但人格養成的“最佳時期”是小學階段。無數事實證明,過了這個“最佳時期”以後再想“補正”就難上難了。

我們如果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要處處時時注意講文明講禮貌,有意識地自覺地重複好行爲,養成好習慣、好品格。

親愛的同學們,在今天全面進行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除了看重考試分數的多少,班上名次的前後,還要特別看重文明禮貌,良好習慣的養成,要特別看重健康人格的塑造。這樣,你將會終生受益,其樂無窮。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5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播撒現代文明 構建和諧社會》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爲,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並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人乃至數十人,爲我們的環境保護充當“義工”。 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遊,也照樣與陋習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在迎客首日,內地遊客在樂園的非吸菸區肆無忌憚吸菸,橫躺座椅、胡亂吐痰、隨意插隊,種種陋習給迪士尼樂園留下了一曲不和諧的音符。再比如到國外旅遊,中國遊客大聲喧譁,不排隊,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等在國內已見怪不怪的陋習,在外國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現得淋漓盡致。

作爲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爲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爲自己的行爲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爲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再來看看我們的孩子們吧。在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下生長起來的獨生子女,在文明禮儀方面也存在着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長輩們重智力學習輕德育教育,認爲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忽略了對孩子文明禮儀的教育,導致了他們對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爲中心,不與父母溝通,不理解家長的辛苦,不珍惜家長的錢財,不分擔家庭的勞動,一味索取不知奉獻;在學校裏,不聽從老師的教誨,說一些時髦的髒話,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時尚的髮型;不知道認真學習,在校園內大聲喧譁,亂扔垃圾。這些行爲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文明禮儀時刻提醒我們周圍還有別人的存在,我們的行爲會相互影響,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一種現代化的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

其實,要想成爲一名“講文明,樹新風”的時代青年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