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小學生數學演講稿

小學生數學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篇一:數學演講稿

小學生數學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趣味數學故事:

歐拉和馬克都出生在城市,他倆決定跟隨種葡萄的大伯到農家去看看。他倆走進大伯家的園子,看到大伯的兩個兒子正在園裏摘黃瓜,馬克看到滿滿一籃子的黃瓜問道:“你倆摘了多少根黃瓜?”頑皮的小兒子沒有回答卻拍手唱起了童謠:“兄弟二人摘黃瓜,一共摘了七十八,哥哥多摘整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歐拉一聽笑道:“哈哈,小朋友考我們呢。”他想了想說:“弟弟摘了三十五,哥哥摘了四十三。”

歐拉和馬克隨大伯來到後園,見大媽正在河邊喚鴨子歸籠,歐拉熱心的問道:“大媽一共有多少隻鴨,我們幫你趕吧。”大媽同樣也樂呵呵的唱道:“太陽落山晚霞紅,我把鴨子趕回籠。一半呆在水中叫,一半的一半進籠中。剩下十五圍着我,我的鴨子共多少?”馬克怕歐拉搶先了,連忙說:“我知道,15×2×2=60只。”

晚上,歐拉和馬克與大伯一家圍坐在葡萄架下,大伯抱來一個大西瓜,笑呵呵的遞給歐拉一把切瓜刀說:“要說稀奇不稀奇,這兒有個切瓜題,三刀切成七塊瓜,吃完剩下八塊皮。”歐拉爲難的說:“切成七塊不難,可是怎麼吃完有八

塊皮呢?”馬克提示着在臺上畫了個三角形,歐拉看後一拍腦門說道:“我知道了!”歐拉切完瓜也不甘示弱,說道:“稀奇稀奇真稀奇,刀切西瓜有難題,一個西瓜大又圓,四刀切成九塊齊,吃完卻剩十塊皮!”

歐拉和馬克又愉快的度過了一天,躺在牀上,他倆由衷的感嘆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我的故事講完了,謝謝大家!

篇二:小學生數學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數學與生活》。

數學來源於生活,從遠古時代數的產生、數的計量,等等,到現在,數學已經發展成爲一門科學,所包含的知識體系更加的多元、內容更加豐富、涵蓋研究的領域也更加寬廣。數學又是一門基礎的學科,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實際生活中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學好數學能更好的爲工作和生活服務。《數學新課程標準》就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能爲學生的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程內容既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學科的特徵,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 還記得中央電視臺2006年春節晚會上的小品《打工幼兒園》那位家裏賣白菜的小男孩嗎?幾斤白菜多少錢他隨口就來,相信他即使沒有學習數學中有關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係,卻掌握了其中核心的數學知識了,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雖然這只是舞臺上藝術的呈現,但我們也得想想,學生的生活處處都與數學知識密切相關,教師們也時常苦口婆心的告訴孩子們,學好數學有多麼的重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知識,俗話還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諸如此類,爲什麼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總還有不少學生對此產生厭惡呢?我想,這是需要我們從事教育工作一線的教師們深入探究的問題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

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我們每天都在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帶來的快樂,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要體驗到它帶來的樂趣,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去理解、去感受、去發現、去探索。讓數學回歸它的本源,從生活來中到生活中去。我發現,教材編排也越來越注重情境圖的展示,越來越貼近學生的生活感受,直觀的反應數學現象。但我們在使用教材時也得明白: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知識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案是死的,課堂是活的;教師要靈活的把握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數學,用數學;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組織好教學活動,分層次、分重點進行數學教學,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方法,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俗語還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以上僅是我的一人之言,有不對之處,還望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我深信,有領導的關心與支持、老師們的幫助與厚愛,通過我的不懈努力,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引下,我會更快的成長起來,爲學生、也爲自己描繪一片更加蔚藍的天空。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