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範文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教師們在閱讀過《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這本書後有什麼樣的感想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範文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 篇1

有效教學是一種理念,一種動態的過程,一種注重全面發展的結果。在實際教學中,只要學生沒有取得“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就不能稱之爲有效教學。

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學習中都有收益,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讀了趙國忠先生《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一書,我感受頗深,粗略梳理出了以下幾點:

一、備好課——有效教學的前提

如果把教學看作是一項工程,那麼“備好課”是對這項工程宏偉藍圖的規劃和設計,是工程開工建設的第一步。有個好的規劃設計,才能保證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上無準備課,不上千篇一律課。備好課,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合理,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課前備課包括分析教材和學生,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預設課堂情境,選擇恰當的導入和教學方法等等。

隱性的課前準備非常重要,這關係到教師課堂教學的效果,關係到學生喜愛教師的程度,關係到課堂的精彩程度。

二、上好課——有效教學的關鍵

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效管理課堂。在課堂上,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而主角是學生。要想演好每40分鐘一集的戲,需要老師有着很強的課堂控制能力,智慧導學,靈活地處理課堂上出現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因爲課堂是靈動的,我們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天真爛漫的學生。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進程,用發自內心的愛,化作清澈的殷殷目光撒向學生,用熱情友善,寬容豁達的笑容去面對學生,學生纔會感到親切、輕鬆、愉快,充滿激情地融入課堂成爲課堂的主人,師生的親密配合,才能構建富有詩意的課堂,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有滋有味。只有每位演員真正進入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出最好的戲。學生全身心融入了課堂,纔是最生動的課堂,纔是最有收益的課堂。

如何上好課,教師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精選教育教學內容。一篇課文的內容不能簡單等同於現成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蘊涵在教材內容之中,需要教師用專業化的眼光去開發出來的。在解讀教材時,我們可以分三步來合理確定教材的教學內容。

挖掘——主要依據文本本身的教學價值以及大綱規定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篩選——主要依賴於教師充分研究、把握學情。

整合——主要依據所選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繫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習需要

第二、精當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有效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對教學方法的不斷選擇和靈活運用的過程。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整合是因人、因時、因地、因內容、因對象、因條件而定、而異,它不能確定、也無法確定;它不可能相同、也無法相同。

第三、精細課堂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儘量細化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牢固地掌握知識。課堂教學的精細化要求以最經濟的教學方式獲取最大效益,達到以師生可持續發展爲目的。這就需要教師樹立“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的教學理念,力求在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

三、教學反思——有效教學的保障

思考是一種好習慣。我們教師值得、也更應該去思考。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反思是連接教師自身經驗與教學行爲的橋樑。誠如趙國忠老師在《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一書中如是說: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它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爲表現及其行爲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

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這不僅需要我們去解讀、探索新的.教法、學法,開發新的教育資源,而且還要運用新的理念去活化自己的角色。怎樣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值得我們不懈追求的核心問題。我堅信: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去研究有效教學,我們就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個充滿快樂、師生氣氛和諧、充滿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綠色課堂!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將會達到最優化!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 篇2

最近一段時間讀了《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這本書的前幾部分,在讀的過程中思考着我校的翻轉課堂。感覺很有指導意義。

結合者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這一環節,在這本書裏提到了一些怎麼樣備課才實用的一些意見和做法,在我看來很有道理,比如說在怎樣解決“備課”“上課”兩張皮的問題上,孫劍榮老師的闡述就很有道理:她說備課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的鑽研、思考,詞語合適的教學方式及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

在翻轉課堂背景下,教學設計要充分備好學生與備好課堂,依據課標找準重難點,同時再結合學生的實際,真正找準學生的難點。

另外在教學方法的預設上,我們如果能從目標、核心環節、練習、板書、變化等多方面考慮備起,並且多參與有效的集體備課,那麼對於我們自身教育教學水平來說將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認真做好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效益的最佳前提: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善於調整和修正教學參考資料的相關內容,不要完全依賴於教學參考書及教材所約束的內容及進度安排。對於不適於學生的學習實情的內容,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及進度。讓學生的學習符合學生的整體認知規律和學生其它學科關聯知識。

教學設計的科學性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注意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力爭設計科學合理,時間分配及安排盡最大可能在學生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段落。對於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時間要放在課堂時間的黃金時間,並要留下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來回顧當堂課的知識,做到即時消化。

教學設計的作業佈置方面應體現出及時性和有效性,針對重難點設計,針對學生難理解的知識設計。這一點我校的翻轉課堂在兩段環節裏體現得非常好。

讀《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心得體會 篇3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更是陷入了學生累、老師更累的惡性循環中。

一直企盼從這種苦惱中解脫出來。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有效的策略。於是我便細讀了《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這本書,深有感觸。書裏的話說得實在,內容非常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讓我對有效與無效、低效教學有了較深的認識。每一個理論後面都有一個案例,這些案例是真實的,對案例地分析也是客觀的,易於接受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本書突出的是一個“效”字,它是針對以往在教學中存在的注重形式、忽視效果的低效乃至無效教學而提出的基本教學要求。書中有一項大規模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的教學方式產生的教學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學生對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率爲:教師講授5%,學生閱讀10%,視聽並用20%,教師演示30%,學生討論50%,學生實踐70%,學生教別人95%。可是就數學課而言,我們實際教學中老師的講授佔用的時間有時達到了95%,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卻很少,學生實踐活動,我們現在的課堂僅佔20%,學生教別人佔的比例就更低了,只有5%,我們還處在主要靠向學生“灌”知識階段,沒有更好的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應處處瞄準一個“效”字,我們的教學也應在“實效”上多下功夫,確保有效,力求高效。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我想我們應汲取書中的精華,新的學期中,備課講求實效。不必過於強調詳案,強調完美。目標明確,重點明確,預設合理,反思及時。上課注重實效。不要一味地在道具上、花招上做文章,兜圈子,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課堂實際,切實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適時點撥,有效指導。作業切合實際。作業不可太多、太濫或太少,要從有效鞏固所學內容出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具有針對性、應用性、遷移性、層次性,有必做題和選做題,並切實做到“四有四必”(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輔導及時實在。對學生的輔導,不能只盯住幾個尖子生,要牢牢地抓住兩頭,即優生和差生。尤其是對差生的輔導要及時,什麼時候出現問題什麼時候輔導,誰出現了問題輔導誰,而且還要十分重視對差生的心理疏導。總之,教學工作不同於演戲,不能只追求表面熱鬧,要以學生髮展爲根本,以課程標準爲目標,摸準學生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地引導學生前進。

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個人先通過閱讀教學參考書、教學大綱、教材等,寫出個人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備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起點要合適,纔有利於促進知識遷移,學生才能學,才肯學。起點過低,學生沒興趣,不願學;起點過高,學生又聽不懂,不能學。數學知識是緊密聯繫的,每一節數學課都是在以前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只要做好複習鋪墊,大部分學生就能遷移類推到新知識上。第二要備重點、難點。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爲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啓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第三要備疑點。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準疑點,充分準備。我最大的體會是事先要充分準備,教學時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多用啓發,讓學生積極思考,質難質疑,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教師指導則點到爲止,讓學生自己把能力充分發揮,將疑點搞清楚。

其次,要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後再次對自己的備課進行重新修改和完善,便與將集體備課的成果進行共享。

對《有效教學最需要什麼》的閱讀我纔剛剛接觸它,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閱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爲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