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1

最近學到了《羚羊木雕》這一課,使我深有感觸。

《羚羊木雕》講的是“我”擅自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萬芳。後來被爸爸媽媽發現,他們逼“我”去向萬芳要回那木雕。但是,送出的'東西怎麼能要回呢?“我”本以爲萬芳不會再理我時,萬芳出現了,她還是那麼仗義地原諒了“我”。

文中有六個人物:爸爸、媽媽、奶奶、“我”,萬芳和萬芳媽媽。他們個個個性鮮明明瞭,爸爸、媽媽和萬芳媽媽都重財輕義,尤其是媽媽,她是逼“我”要回木雕的主角!他們個個不考慮“我”的感受,只知道要那木雕的名貴。

但奶奶就不一樣了,她只說了一句話:“算了吧,這樣多不好。”但由此可見奶奶還是很理解“我”的尷尬,奶奶比那些家長們好多了,可是奶奶攔不住媽媽,力量太薄弱了。而“我”和萬芳可是“合二爲一”的超極組合,如果因爲大人們的挑撥就散了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的友誼。

文中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不懂事,把這麼貴重的木雕拿去送人。但“我”卻認爲爸爸媽媽一點都不體會“我”的感受,所以出現了矛盾。

我認爲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換位思考,爲他人着想就不會出現矛盾了。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2

讀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除了深感欽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它能掃除那些陳舊得近乎老化的觀念,讓閱讀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閱讀者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也切實感受到自身素質提高對育人工作的重要。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師”中的內容,更是感慨頗深。

朱永新教授說:“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後重複5年20xx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5年。一個實實在在教5年的人,與一個教了1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愛孩子,不是光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因此,作爲一個教師,我覺得應該具有不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做一個教育上的有

心人,千萬不要成爲一個高高在上的`教書匠。

朱教授在論述這些理想教師特點的時候,不但在精神上給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給予了無形的指點。比如,他在論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的時候,他就說到了我們現在的很多老師充當的是“教育警察”和“劊子手”的角色,無限地放大學生的問題,在我們手上,失去了很多諾貝爾獲獎者。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纔會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讀了他的這些論述,想想自己對學生的態度,看看周圍的大多數同事對學生的態度,尤其在考試到來的時候,我和我的許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師所說的那些可怕角色。讀了他的論述以後,我決心改變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愛學生、賞識學生,學生纔會真正得到發展,這也是我讀後最深刻的一個體會。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爲了未來的教育,我們這些做教師的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許我們離人們心中的理想教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將這段距離逐漸縮短。

當然,我做的遠遠還不夠,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今後,哪怕工作再忙,時間再緊,也要擠兌一點閒暇,讓自己靜下心,定下神來仔仔細細地拜讀一些作品。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3

很多人都說爲了以後的人生,所以他們從小就刻苦專研,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複習,整天泡在書中,成績很好。只是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後憑着他們優異的成績,找不到好的工作,沒有出頭之日。相反,那些學歷不高的人,卻在社會上過得很好......

那些很早就罷學的人,多數是因爲覺得讀書沒趣,所以就在家鄉那混過了幾年,幾年的生活,他們沒有獲得新知識,卻擁有更多,與那些“書呆子”相比,他們擁有比“書呆子”更多的知識,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與其死讀書,不如不讀書。多少學生因爲讀書壓力過大而喪命,多少學生又因爲讀書而失去什麼。讀書,我們收穫的.同時,卻也在失去。

現在的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說話,再不然就是開小差,很少人聽講,雖然在課堂上應該嚴肅點,但過分的嚴肅反而使學生覺得上課很累,對學習感到厭煩,絲毫提不起學習興趣。也許活躍的課堂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更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只有在愉快的心情下,我們的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佳。有趣的課堂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寫作速度和水平。

毛主席曾說過:“學生上課睡覺不是學生的錯,應該怪教師講課沒有趣味性,不能把學生調到所講的內容上來,趕走瞌睡蟲。”所以老師講課趣味性尤爲重要,備課時應和學生的實際聯繫起來。而老師講課不能只按照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不然全班終究全是書呆子。

傳統教學模式的環節:教師備課、教師講課(演員)、學生聽(觀衆)、學生做作業、教師批作業、學生改作業。

現在的教育,爲了提高升學率,很多學校變成了監獄,學生是考試的機器。教學就是灌輸,學習就是接受!現在大多數讀者都是集中在學生,而學生看書只是爲了消磨無聊的時間,還有就是一些爲了考試或者某個目的,然後纔會去讀書。正所謂平時不學習,每逢考試就抄襲別人的。的確,現在的學生的作業,就一個字:抄。

讀死書,誰願意啊?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多數人認爲只有讀書,將來纔有出息。只是,不是真心想讀書或者只會死讀書,那和不讀書有什麼區別?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4

首先特別感謝工作室給我們這樣的機會,都說“書非借不能讀”,迫於12月份就要交換的“壓力”,這幾天趁着看晚自習的時間將《偷影子的.人》看完,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讀書了,那種看得欲罷不能,的感覺。

言歸正傳,這本書裏面充滿了溫情,以主人公爲主線,有和呂克從小到大從未變質過的友誼,有和大學同學蘇菲、青梅竹馬克蕾兒的愛情糾葛,有與相依爲命的媽媽之間的親情,其中還穿插着與門衛伊凡、與同班死對頭馬格、與醫院的小男孩等生命中的過相遇片段。書裏有太多人的故事,“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的人爲了呂克和主人公之間永遠互相爲對方着想的情誼而感動,有的人爲了主人公到底應該忘記過去重新開始,和自己的大學同學蘇菲在一起,還是遵從自己的內心與自己的精神伴侶克蕾兒相聚而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