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9K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理論的支持,即人的學習動機分析理論。

因爲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作爲一名教師,系統的學習一些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非常有必要。通過這段時間學習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穫和體會。

一、瞭解了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和框架

通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瞭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這些有利於自己在教學中根據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於自己用科學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二、更加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這個職業有其工作獨特性。作爲一個教師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穩定的心理素質,堅定的意志品質,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能不斷樹立威信,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提高,促進自己成爲專家型教師。

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知道他們存在不同的心理差異;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學生的差異,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層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能及時瞭解學生,不斷消除學生的心理困惑,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

三、意識到師生交往和課堂互動的必要性

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作爲教師要能夠和自然地和每個學生交流、談心,做他們的知心人,相互信任、彼此願意接近。要能夠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建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有統一的奮鬥目標,師生關係融洽,互相愛護、關心和幫助。

教師要真正瞭解和理解學生,不要有認識上的偏差。給學生適當的期望值得,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要在平時的工作中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學生心理髮展規律的方法,形成科學的對待學生的態度。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2

通過學習,自己對教育心理學的知識體系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對一些基本概念有所瞭解特別是對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問題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差異等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這些有利於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基本情況,因地制宜,做好教學工作;有利於自己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工作,減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一、瞭解中學生有效記憶的方法

1、中學生記憶發展的特點

中學生的記憶達到了一個新的成熟階段。初中生的記憶容量不僅明顯高於小學年級,也高於大學生的成績,達到11.04+0.4,超出成人的短時記憶容量.

2、有效的記憶策略

由於中學生的知識和經驗仍具有侷限性,因此教師應根據記憶的特點爲學生提供良好的記憶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只要包括:

(1)複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採用複數的方法。

閱讀時,複述的次數越多,記憶效果越好。

(2)背誦

把一些信息內容背下來的目的是爲了將來能夠隨時提取這些信息。背誦即出生的把學習過的內容說出來。

(3)結果反饋

有反饋的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反饋能使人們檢查自己的'學習的狀況,使人們知道哪些方面需要增加練習。

(4)記憶線索

在編碼過程中出現的刺激往往是最好的記憶線索。例如,在一項研究中,被試的任務是記住一個有600個單詞組的詞表。當他們讀詞表中每一個但單詞時,都給他們呈現另外3個單詞,而這些單詞與那個需要識記的單詞在意義上有緊密的聯繫。在後來的測驗中,在有那些聯繫詞作記憶線索的條件下,被試的記憶量可高達90%。

(5)記憶個體的身心調節

增強自信心、調動積極性、調解情緒狀態、集中注意力、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明白教師和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案例拿出來與供大家分享,學習怎樣分析中學生的厭學心理,學習怎樣處理中學生厭學心理的情況,分析解決處理中學生厭學情況時的注意事項。

案例

中學生厭學心理

1、基本情況

王同學,男,初二年級學生,對學習無興趣,上課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就是思想開小差,或者大聲亂插嘴,小動作不斷,經常忘帶着書本和作業,提醒、批評、警告等均收效甚微。由於老師經常批評該同學,其他同學極少與他交往,而且普遍討厭他,僅有個別其他班學生與之爲友。常伴有自暴自棄的心態,想發火,時有逃學去打電腦遊戲。

2、原因分析

王同學的情況是厭學心理的表現,厭學心理的產生原因包括:

(1)學生自身的因素。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差是一方面的原因,學生本身的交際障礙、對學習失去興趣、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動機缺失等都能導致學生厭學行爲的產生。從他本人來看,王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活動不感興趣,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和勇敢以及環境關係和人際關係等,導致他產生心理困擾。

(2)家庭因素。家長素質低,對孩子教育不當。例如,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強制學習、買各種複習材料,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導致厭學。不良家庭環境、問題家庭的增多程了孩子厭學的另一大誘惑,如離異家庭重組、單親家庭等。

(3)學生教育的因素。考試、升學壓力大,學習負擔重,教學內容難、單調枯燥、重尖子生、輕差生的現象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大原因。在學校他認爲老師同學都不喜歡他,故意與他作對,從而導致厭學,甚至逃學。

3解決方案

(1)從賞識開始,進入心理輔導。王同學厭學,但是對大電腦遊戲很精通,第一次諮詢就從電腦遊戲開始,肯定他的聰明。接着給他分析學習覺得苦累是因爲長期不認真學習,沉迷於遊戲,對學習失去興趣,造成了厭學。通過分析客觀事實,使王同學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情感。

(2)給家長做心理疏導。引導家長走出家教的誤區。使家長認識到,家長的過分保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使家長認清教育孩子的學習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構建學習型家庭。

(3)與其他老是共同。與任課教師溝通,使其配合在課堂上讓王同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正確率的提高,使他的學習自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與班主任聯繫,在班級中挑選兩個讀書好的學生跟他做朋友,在學習上幫助他,使他感到同學的可親、集體的溫暖,從而進一步消除它的厭學心理。

4 小結

厭學是目前中學生諸多學習心理障礙中最普遍、最具有過的問題,是青少年最爲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在對待中學生厭學的心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立足於培養自主性、主體性。教師要幫助他們克服對人、事的片面看法,幫助他們面對紛繁的環境,培養其自主性、主體性的觀念。

(2)通過適當的集體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爲了每個學生能夠度過愉快的學校生活,建立良好的學生集體是極爲重要的。

(3)改變學習及指導方法。學業不良厭學的重要原因,教師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逐步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針對厭學學生的不同人個特點,要特別注意啓發他們的自覺、自制,培養其自立、自律、自強的能力,知道他們制定計劃,引導他們爲實現目標而腳踏實地的行動並形成習慣。及時樊噲、賦予責任、強化冬季是培養良好習慣、提高眼學生自信心的方法。

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怎樣與家長溝通,怎樣處理中學生的厭學心理,怎樣與學生溝通、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堅持性、獨立性和責任感。

通過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讓我掌握到中學生的學習方法,意識到師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人際關係,明確了自己將來工作中的一些基本要素。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3

在假期中,我通過校視通學習了《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也對學習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介於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和規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和發展規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過這些規律對受教育者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學科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對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這也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在整個心理體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學主要分爲四個模塊,一是學習的本質,二是學習的過程,三是影響學習的因素,四是教學與管理。其中,學習與學習理論是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既介紹了學習的本質,並對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學習理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我認爲這部分內容相當重要,它讓我開始了對學習的思考,第一次去嘗試理解人類是怎樣學習的。行爲主義、認知派、人本主義、構建主義等對人類的學習作出了不同的解釋,其中的很多觀點都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在佩服和敬仰這些偉大的心理學家的同時,我學會了用辯證的方法來看待問題。他們提出的理論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對問題得到很好的解釋,但也必然會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細深入的思考可以給我們很多啓示,對我們的學習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人類學習機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

關於認知領域的學習過程和行爲領域的學習過程,我主要學習了六個方面的內容:知識的學習、學習策略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動作技能的學習、學習的遷移、品德的形成。這是對認知領域和行爲領域的學習過程的詳細介紹。這幾方面的內容都是很實用的。而且我個人對這方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喜歡學習這部分的知識。

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也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知識的定義學習心得,知識的分類,知識的表徵形式,以及元認知和概念學習,這些關於知識學習的內容讓我對"知識"二字有了不同的認識,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沒學習之前雖然覺得自己很清楚什麼是知識,但卻不能用準確的文字表達出來,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後才知道知識是指存在於語言文字符號中的信息,或者說是主體在與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形式。學習了這門課程後,感覺到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了,能用心理學的一些術語和理論來解釋學習中的一些現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現實聯繫起來,嘗試着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去理解、解釋。

學習策略的學習這章內容,我認爲非常重要,雖然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經常會使用某些策略,但從未系統的考慮過,經過學習,我們可以系統條理的瞭解我們在學習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這部分知識給學生進行學習策略輔導,幫助不善於使用學習策略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更加輕鬆愉快的學習。

智力和創造力是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的重要表現,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智力的測量。對於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學家設計出了一個又一個量表進行量化,對神奇的智力進行測量,這讓我感受到了心理學的魅力所在。教育心理學把心理和教育融爲一體,把心理學的理論應用到教育中來,真正實現了它的價值。對於創造力的培養也讓我有很深的感觸。隨着年齡的增長,創造力似乎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幼兒的創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創造力水平則比較低。

對於動作技能的學習,知識的遷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內容也同樣讓我獲益匪淺。例如:知識遷移的學習定勢說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瞭解了這個理論以後,可以知道我們在以後的學習和教學中,善於運用已有的學習定勢,因勢利導,促進新的學習和問題解決,同時,還可以避免由於學習定勢對問題解決帶來的干擾。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假期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4

3月,北京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開始後,我參加了《教師職業道德與理想》和《學科教育心理學》的學習,通過閱讀、觀看視頻、在線練習等方式,全面系統的完成了公共必修課的學習任務,對兩門課程有了更爲深入的瞭解。

一、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與理想》,自身的職業道德水準不斷提高。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想有效的從事教育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也就是我們說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全社會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爲準則,它是社會良好穩定運行和個人實現自身價值的有力保障。所謂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職業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比較穩定的行爲規範的總和。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應該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行爲準則去對待學生、同行、領導和學生家長,去處理教育勞動問題,做好教育工作,爲社會盡職盡責。

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構想和希望,是人們提升自身能力、素養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橋樑。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是教育道路上的頭等大事,每位教師應把從事教育事業,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爲自己的崇高職業理想,作爲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度。這是教師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現實最可靠的途徑。

教師要實現職業理想,首先應樹立堅定的教育事業心,認清教師勞動特點,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淡泊名利,安心從教,以平常心踏踏實實的工作,在工作中發揮主動精神,盡職盡責,開拓創新,努力完成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偉大的人生目標。其次,要以正確的教育思想教書育人,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正確的教育思想爲指導,重視受教育者素質的提高。要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再次,要有高度教育責任感。認真備課、上課、改作,不能隨意遲到、早退或中途離開課堂。要以良好的品德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培養21世紀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教師發揚蠟燭的精神,還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甘爲人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才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終生獻身教育,並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業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通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千方百計的去教好學生,孔子說的:“愛之,能勿勞乎?言之,能勿誨乎?”就是這個道理。

能過學習教師職業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則。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言傳身教”,也就是說教師是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無論哪一層的學生都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教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對象,所以人們常說“教師是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以身做則要求了教師做事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還要求我們儀表端莊,大方得體。否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學習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幫助我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是貫穿教育全過程的精神支柱。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讓我受益匪淺,我會用它時刻的鞭策我自己,讓它成爲我教育事業中的一盞明燈!

二、通過學習《學科教育心理學》,促進了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學應用。

《學科教育心理學》在結構上分爲兩大部分:學習心理,學科的學與教。第一部分學習心理包括八章內容,分別爲: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學習與學習理論、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態度與品德的學習。這八章又可組合爲三個模塊: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一般學習心理和分類學習心理。“學生心理髮展與個體差異”模塊介紹學生在認知、人格、情緒、社會性、道德等領域的心理髮展過程、任務、特點和個體之間心理髮展上的差異。瞭解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心理髮展任務和特點,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設定符合學生心理髮展需求的教育教學目標與主題,瞭解學生髮展的個體差異可以使教師更敏感地捕捉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一般學習心理”模塊包括“學習與學習理論”“學習動機”兩章,“學習與學習理論”介紹學習的含義與分類,行爲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分類思想有助於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結果、學習水平、學習方式來思考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整合三種學習理論可以更靈活地選取教學策略,實現多層次教學目標。“分類學習心理”模塊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學習策略”“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態度與品德的學習”五章,從知識、技能、策略、品德等方面闡述其學習過程和對教學的啓發。第二部分學科的學與教。這部分的編寫體例主要採取“總一分”體例,即首先從總體上對本領域進行概述,然後分別從學科知識、技能、問題解決、策略等方面闡述學與教的過程與原理。

第二部分體育與健康學與教,圍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目標和內容,探索教學中學生的.心理規律,提供教與學的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成果,幫助教師解決實際的課堂問題。體育與健康學與教,是由張峯周老師主講。詳細介紹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與體育教師、任務及意義、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學與教。通過學習認識了課程標準的目標體系,認識了健康、運動參與、運動技能、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瞭解了提高中小學生健康水平的體育運動方法,教授運動技能的心理學方法,提高運動參與程度的方法,增進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方法等。

學習這門課程,豐富了我的心理知識,提高了自我認識的水平,我學到了很多我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問題,使我對心理的見識增長了不少。隨着這課程的深入,我對這門課程越來越有濃厚的興趣了,而我也漸漸地發現並解決了我以前所疑慮的心結,並讓我不斷地完善個人,昇華到另一個自我的境界。我覺得這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爲我學到了以前不能學習也沒有學到的知識。以後學習的過程中我還會更進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因爲最瞭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雖然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更要努力去學習心理學知識,使我們可以成爲一個科學心理、健康心理的教師。從今以後,我將不斷的提高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的學習成長,爭取做到更好。

總之,這次的繼續教育給了我再次學習、再次提高的機會,通過這次的公共必修課,使我獲益匪淺,今後還需要多多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體育教學實踐,我的體育教育教學之路也會走得更加順利。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5

假期我再一次的閱讀了《教育心理學》這本書。通過閱讀,我進一步的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通過學習,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

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這都是將成爲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於我的教學工作中。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6

伴隨我們每個人生命成長過程中,需要的東西有許許多多,有精神層面的也有物質的層面的,有長期的,也有短期的。而我認爲,最基本的、也是最長久的恐怕要數信任二字了。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中,信任二字顯得尤爲重要。有了信任,人與人之間就會變得更加和諧,社會就會更加安寧和諧!信任,從精神層面上來說,應當成爲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1]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是:一要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係;二要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三要和諧興國、和諧創業、和諧安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而第一項基本內容就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會關係,可見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我不知道現在的社會到底怎麼了?人與人之間始終存在着信任的危機,很大原因是人們羣體心理的影響,[2]心理學家黎朋認爲,羣體是一種具有易受感染、模仿、暗示的人羣組合;而麥獨孤則強調羣體心理“只是粗俗的情緒和粗糙的情感”1,因而易受他人操縱,缺乏自我意識。難怪現在報紙連篇累牘地呼籲要建立誠信社會。是高樓的林立還是鋼筋混凝土的副作用?是思想的蛻變還是金錢至上?是社會的進步還是人性的倒退?

信任是什麼?信任,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力與水平、誠信與忠誠的認知;信任,也是一種自信,是對人鑑別能力的肯定;信任,更一種責任的委託或託付。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更是學習工作的原動力所在!

古往今來,一個人得到信任,就會充滿信心,從而激發內在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就會充滿陽光、活得精彩;反之,缺乏了應有的信任就會讓人陷入迷茫無助、就會在十字路中徘徊、就會走向平淡,甚至會走向對立面,造成矛盾和痛苦。

無論在父母和子女,還是朋友或是戀人之間,信任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基石。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信任與毀壞信任都是很容易的。如果你總是被“懷疑”所困擾,那麼你應該努力去建立信任。有以下幾點:

說到做到:建立信任最基礎的一步就是:你說過的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管你是沒有去做還是沒有堅持下來,都可能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日積月累,那麼信任的基礎就崩潰了。

不要說謊:聽起來容易?不一定。想想你爲了朋友,愛人,甚至是父母而說的一些善意的謊言。有時候如果你講真話,雖然真相可能並不令人愉快,你也會因此得到更多的信任,人們也會欣賞你的坦誠。

主動提供信息:當一些問題很模糊時,主動把信息講給對方,證明自己沒有

什麼隱瞞。

打破信任的例子:“你和律師的會面進展如何?” “進展不錯。”

建立信任的例子: “你和律師的.會面進展如何?” “進展不錯。每天有很大的壓力,處理着所有的文件,但是我們雙方簽署了協議,他說明天就會寄出。” 你說的沒有什麼兩樣—和律師的進展不錯—但是通過主動提供一些信息,你可以證明自己沒有什麼隱瞞。

不要遺漏重要的細節:不要遺漏細節的原因是,你很難與遺漏的一系列事情保持一致。人們會開始注意到你所說的話中的矛盾,並且會認爲你是個說謊者—即使你只是遺漏了一點點。

如果你有祕密,就讓大家知道:你沒必要強迫自己放棄最切身的感受和隱私,只爲贏得別人的信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但是贏得信任的關鍵是把握好隱私和祕密的界限。現代生活中人們之間缺少溝通,“如果你有祕密,就讓大家知道”就是要主動與人溝通。[3]社會心理學家紐卡姆(T. N. Newcomb)指出,除了心理驅力、不平衡或趨向平衡的壓力之外,信息對個體態度的改變也起着重要的影響作用,因而他強調了溝通在人際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基本命題是:當兩個個體彼此主動感知並對第三者建立某種關係時,就會產生對第三者指向的趨同意向,並且假設,這種趨同意向會隨着人際溝通的發展而加強。因此,如果兩個人或羣體成員對某一客體的指向產生差別,就會引起個體的不協調感,進而導致溝通頻率的變化。所以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建立人與人之間信任關係會起到積極地作用。

不要掩飾真相:“不要說謊”也可以引申爲“不掩飾真相”。有時候爲了維護自尊,將事實換一種說法,變成更加好聽的說辭,這好像看起來沒有什麼害處。 例如,一個人不承認他自己破產了,而是對別人說他的信用卡丟失了。信用卡的丟失可能沒什麼害處,但是一旦真相暴露,或是對方覺察到你說的是謊言,就會破壞信任。說出真相,不要介意代價。

保守別人的祕密:不要說別人的閒話,撥弄是非。不要泄露別人的祕密。如果你確實撒謊了,就要承認,有時候說謊是不可避免的。最好是儘早的承認你的謊言,解釋你的動機。如果你被逮住了,要承認,否則就成了另一個謊言了。 當然信任是有底線的,信任也是有度的。信任是基於誠信的基礎,信任是基於對對方瞭解的現實,信任是相互的作用。信任,不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在相互間在彼此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內心感應!長久的相互誠心交往是相互信任的基礎! 但願人與人之間多些真誠,少些欺詐;多些信任,少些猜忌吧!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7

這學期我在教學之餘讀了一本非常有意義、對工作特別有幫助的書《教育心理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其研究目的在於服務教育。通過閱讀本書,我有以下收穫:

一、學習《教育心理學》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學》指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爲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在心理髮展中起着主導作用,教育要適應受教育者的心理髮展特點;分析了中小學生與成人學習的特點;強調了教師通過認真學習心理學,可以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使教師能夠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採取相應的措施。作爲一名教師,只有瞭解了這些,才能爲學生創造出更適宜的學習環境,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二、瞭解學生的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

1、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人的任何活動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並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是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牽涉到整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比如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構成直接參與學習活動的`智力系統。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構成了與學習相關的動力系統。其中的動機則是學習活動最基本、最主要的心理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必然

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在學習中能專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學習熱情,遇到困難時有頑強的自制力和堅強的毅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就必須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激發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

提高教學工作質量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掌握某學科的知識就能勝任、駕馭的。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並運用一些心理學原理來實施教育教學策略。比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的興趣、情緒、意志品質和最佳的學習時機,都要求教師採用最佳的手段以優化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這時,就需要了解學生賴以進行信息加工一些主要心理過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規律,以及相關非智力因素情況。

2、有助於我們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學習過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按照共產主義的面貌來塑造一代新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也就是說,教師瞭解了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才能助長學生的優點,矯正學生的缺點。此外,本書還提到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通過引入難度適宜,具有啓發性的問題,製造學生心理上的不協調,激發其好奇和求知的慾望;幫助

學生建立合理的目標體系和積極地學習期望,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慾、自尊心、好勝心、信念、理想等”。作爲老師,只有瞭解了學生“內部動機”的作用,纔能有目的、有計劃的創設某些外部條件如有效利用反饋和評價、合理利用獎勵和懲罰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邊厭學爲樂學,變被動爲主動,從而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預期

羅森塔爾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愛、關懷和期待在教育效果上所產生的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於學生學習進步,使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真實的愛有助於學生智力、情感、個性的順利成長,教師的嫌惡將導致學生智力衰退、精神痛苦,所以我們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雕像”,對每個學生都寄託期望,並給予適當的心理暗示,使學生能夠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五、遺忘的規律的啓示

記憶的加工過程有三個不同階段,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來自環境的信息首先到達感覺記憶系統,這時的信息如果被注意則進入短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的信息經過複習便可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從理論上講,信息是可以在長時記憶系統中永久貯存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常常體驗到知識的遺忘。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記憶的最初時間內遺忘很快,

以後逐步緩慢。瞭解了遺忘的規律,科學複習和有效記憶尤其重要。我們帶領學生及時複習,合理分配複習時間,進行回憶,進行反覆閱讀相結合,採用記筆記等方法,實現記憶恢復,戰勝遺忘。

教育心理學內容非常豐富,很多知識都非常專業,作爲一名教師,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去研究和學習, 我會運用這本書裏面的知識,正確運用有效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正面引導的外因作動機的誘導,促使學生的認知興趣得到發展,形成穩定的、積極進取的人格特徵。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今後我還要繼續研讀它。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8

暑假期間,閱讀了《教育心理學》一書,書中廣泛吸收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通過閱讀本書,感覺收穫很大。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通過科學方法研究學與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的科學,它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正是圍繞學習與教學相互作用的過程而組織的,包括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和教師心理四大部分內容。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有助於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對教育實踐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一共分爲五個部分,共十六章。第一部分爲緒論,主要闡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應用、發展概況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爲學生與教師心理,着重介紹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個體差異,教師的角色與特徵、成長與倦怠;第三部分是一般學習心理,包括學習心理導論,行爲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及學習動機,這部分是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第四部分是分類學習心理,涵蓋了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問題解決的學習與創造性,學習策略與品德的形成;第五部分爲教學心理,有教學設計,課堂管理,學習評定。最後是參考文獻與英文文獻。

從總體上看,本書的邏輯體系十分明晰,最開始介紹教育心理學這門學科的定義以及發展歷史,讓初學者瞭解有關這一學科最基本的知識點,很容易上手,並將教育心理學歸納爲“一門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解釋‘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中的基本規律的科學”,簡潔的語言中突出了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緊接着,就“學”與“教”展開了對教學活動中學生心理以及教師心理的研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實際上都是介紹學習心理,只不過第三部分是從總體上對學習心理這一教育心理學從始至終的研究重點作詳細介紹,包括學習的有關知識,三大理論流派的大概發展歷史,學習動機,第四部分分別介紹加涅所劃分的不同類型的學習過程。最後介紹與教師相對應的教學心理,這也是根據教學活動的一般過程而編制的,從課前的教學設計到上課時的課堂管理,最後到課後的學習評定,一脈相承。由此看來,本書的編排邏輯符合學習規律,方便學習者在頭腦中構建一副完整的知識結構圖。

從內容的角度看,本書着重介紹了學習心理,學習理論是心理學中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發達的領域之一。早在心理學尚未分化爲一門獨立的學科時,就有不少哲學家論及學習的問題。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中就有不少論述學習與記憶的內容,其中亞里士多德的三條聯想律原則——臨近律、相似律和對比律構成了後來心理學中聯想主義的主要基礎,而中國古代的傳統學習心理思想更是十分豐富,偉大的孔子對此有重大貢獻。

學習心理涉及一般學習過程規律的理論,如條件作用、觀察學習、信息加工和知識建構等;對各種學習結果及其過程的研究,如概念的獲得、技能的形成、問題的解決、學習策略的習得以及品德與態度的形成等;還涉及對各個內容領域的特殊學習過程,如識字、閱讀、寫作、計算等。前兩個方面的內容在本書的學習理論部分與分類學習部分加以介紹,至於後者屬於學科心理學的範疇,在本書中不做介紹。在進入前兩部分之前,還對學習的界定進行了一番討論。因爲這是各派理論爭論的焦點問題,反映了對學習研究的不同視角和層面。此外,隨着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有關學習的腦機制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一方面的成果和證據對驗證各種學習理論、改善學習的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學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造福人類的最直觀的的體現。

羅伯特·加涅是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信息加工學的代表人物,被譽爲學習分類理論的權威。1970年加涅根據學習的繁簡水平不同,提出了八類學習: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想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學習、解決問題學習。1971年加涅對這種分類作了修正,把前四類學習合併爲一類,把概念學習擴展爲具體概念和定義概念的學習兩類,這樣這種分類成爲:連鎖學習、辨別學習、具體概念學習、定義概念學習、規則學習、解決問題的學習。加涅按學習的結果,又把學習分爲五類:

1、言語信息的學習,即學生掌握的是以言語信息傳遞(通過言語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內容或者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以言語信息表達出來的;

2、智慧技能的學習。言語信息的學習幫助學生解決“是什麼”的問題;而智慧技能的學習要解決“怎麼做”的問題,以處理外界的符號和信息,又稱過程知識;

3、認知策略的學習。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的有內在組織的才能,這種才能使得學習過程的執行控制成爲可能;

4、態度的學習。態度是通過學習獲得的內部狀態,這種狀態影響着個人對某種事物、人物及事件所採取的行動;

5、運動技能的學習。運動技能又稱爲動作技能,如體操技能、寫字技能、作圖技能、操作儀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組成部分。從學習結果對學習進行分類,對於教師幫助學生學習,更好的組織教學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加涅將學習過程詳細的分爲八個階段:動機階段、瞭解階段、獲得階段、保持階段、回憶階段、概括階段、作業階段以及反饋階段,這對實際教學很有啓示。首先,吸引學生注意力是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呈現教學內容之前,教師應該讓學生停止手頭上的活動,把注意力轉移回來。另外,最好能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其次,教師應該突出教學重點,在重要的地方做強調,以便於學生對信息的選擇編碼。再次,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複述這些內容,並運用原有的知識來理解和解釋這些內容,比如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通過舉例或用自己的經驗來解釋某種知識,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這一理論解釋了大部分課堂學習,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操作步驟。

教育心理學爲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基礎,教育在心理髮展中起着主導作用,教育要適應受教育者的心理髮展特點,作爲一名教師必須要認真學習心理學,這樣,就可以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能夠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採取相應的措施。只有瞭解了這些,才能爲學生創造出更適宜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變厭學爲樂學,變被動爲主動,從而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這都是將成爲我更加努力的動力,我會把學習中得到的體會實踐於我的教學工作中。

《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爲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小學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更強,便於自學.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研究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

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爲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這本書談到教育心理學的對象,是由於受教育體質發展和心理髮展是緊密相關的,所以教育心理學也要聯繫到體質發展方面的有關問題。此外,教育過程也可以說是師生協同活動的過程,而且教師在這種活動中起着主導作用,因此,關於教師的心理學問題,也是教育心理學應該研究的一個特殊領域。而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應該是由它的研究對象決定的,即“教育心理學是兼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兩種性質,而且是以前者爲主的一門邊緣科學”。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的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也共同點和不同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我們的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範圍是完全適應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學的任務就是揭示教育實踐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規律和促進整個心理科學的發展。由此可見,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對心理學的要求爲出發點,以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爲目的的。

此次閱讀這本書,使我再次感受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不是我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如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係,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待共性中又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爲什麼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了。

第二,不光是理論,書中還有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於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如應該怎樣讓小學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於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後,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原來自己的有些做法才找到了理論上的依據,總之,真的感慨頗多。

第三,教育心理學給我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爲指導你教學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規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爲我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爲不管今後是否從事教育事業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麼東西,現在纔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據中瞭解人內心的世界。

第四,對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爲主線,以學習心理爲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爲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9

醫學倫理學是研究優良的醫學道德規範的制定和實現的科學,是醫學與倫理學相交叉的學科,是認識、解決醫療衛生實踐和醫學科學發展中人們之間、醫學與社會之間倫理道德關係的科學。隨着該學科的迅速發展,其逐漸成爲現代醫學科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現代醫學中,醫學倫理學已經成爲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

什麼,最根本的就是我們一定要有良好的醫德。社會主義醫德是傳統醫德的繼承和發展。自古以來,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醫德,將它視爲行醫治病的一個必然條件,學習和研究傳統醫德思想,對於建設社會主義醫德規範、指導醫療實踐,有着極爲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學習,讓我知道了當今社會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醫患關係的矛盾顯得尤爲突出,存在着許多問題,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醫患關係呈現的發展趨勢和影響醫患關係的因素,我們要增加資源投資,緩解醫療供需矛盾,深化醫院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促進醫患關係的改善,要規範醫德雙方的行爲。

我認識到要想成爲一個好醫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已,爲以爲作爲一個好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跟上社會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0

我們學校楊婷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記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教育意味着什麼呢?首先意味着讓他們從現在就感覺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感受到人生的快樂。需要解釋一下,這個“快樂”顯然不是主要指吃得好,穿得好,也不僅僅指將來長大成人後謀得一份好職業以便過上好日子,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能充分體驗到思考的快樂,求知的快樂,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而且還要充分體驗到來自純真友誼的快樂,來自集體溫暖的快樂,來自野外嬉戲的快樂,來自快樂的天性被縱情釋放,青春的激情被縱然揮灑的.快樂……

誇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讓兒童在沒有毆打,沒有暴力,沒有厭惡的氣氛中,總之在和藹可親和愉快的氣氛中喝下科學的飲料。”這不正說明我們要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嗎?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到生活和學習的快樂呢?

快樂不是那麼簡單啊!由於周圍環境的壓力,人爲的壓制和其它原因,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實踐證明:快樂的孩子自尊、樂觀、自我控制力強。作爲一個班主任我希望我帶的班級的孩子是快樂的。

快樂雖然對每個成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卻是大同小異。他們會因爲老師的一聲讚揚而快樂,會爲了獲得一顆五角星而快樂。但是我們在教育中常常會忽略很多:孩子吵了、孩子哭了、孩子皮了……這些都是我們生氣的理由,是我們發怒的導火線。面對各式各樣的孩子,我們有太多的藉口爲自己的粗暴辯解。有時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從孩子的心理出發,一切爲了孩子的快樂而設想,還不如天天帶孩子去遊樂場。

在教育孩子時,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並與他人融洽相處。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向幼兒滲透、灌輸“好孩子要常常想到別人的需要”的思想,介紹一些對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物。讓孩子在實踐中加深感受他人的情感體驗,加深理解關心他人行爲的意義。讓孩子學會設身處地體驗別人的思想情感。並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一些做法。提醒幼兒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及時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關心他人的快樂。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使這種行爲得到鞏固和發揚。

讓孩子在完成學習、勞動任務中,或在遊戲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如:讓值日生整理圖書、排放桌椅等等,讓孩子的生活得到充實,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會獲得滿足和愉快。

當然,在教育孩子時,允許孩子犯“錯誤”。孩子的身心特點決定了他們是在不斷地嘗試中學習和成長的,嘗試就免不了犯錯誤。孩子可以從錯誤中認識這個世界,瞭解這個世界。可以看出,這些“錯誤”一般都是由於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和缺乏知識的緣故,我們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錯,還要認識到出現錯誤是孩子積累知識的必由之路。對於孩子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要認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學的方法和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讓他們在寬鬆的環境下無拘無束地認知、探索、創造這個世界。在享受快樂的同時吸收知識的養料,在成長的年輪上輕輕鬆鬆地,快快樂樂地度過燦爛的童年歲月,踏着快樂的節拍去創造快樂的未來生活。

在新的世紀裏。我們教師要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孩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會快樂”,快樂每一天。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1

本學期我抓緊時間認真學習了《小學教育心理學概論》。我廣泛地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集中闡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學問題。全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爲主線,以學習心理爲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造力、品德心理、羣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爲系統、深入淺出的分析。

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這就需要理論的支持,即人的學習動機分析理論。

因爲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高爾基曾經說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志。” 這次學習,使我對未來的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2

作爲一名剛剛踏進教育行業青年教師,我在教育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很多需要學習之處,所以參加培訓時,我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結果可謂是是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高等教育心理學》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門學科,它是融合了心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通過對《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理及學習動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明確瞭如何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和如何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加優質地完成學業,也使教師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完成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各類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高等教育一般擔負着培養各種專門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雙重任務。所以說高等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極其重要的,沒有高等教育,社會的難以發展前行的。而在高等教育中,教師又扮演者格外重要的角色,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社會的代言人,是各種新思想新觀念的輸出者,同時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和確立時期,學生大多都會以教師的言行爲榜樣。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一言一行直接薰陶學生的道德品質,並影響學生的世界觀、教育觀和價值觀。教師的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

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相對於中小學生而言,他們具有自身的特點。所以我們對大學生教學應該採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從而保證教學質量。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大學生學習的學習動機,這裏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生活的,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動因和心理傾向。然後明確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內驅力、誘因和目的。最後通過適當的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

(1)加強學生的成就動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業成敗歸因,學生無論在成功還是失敗之後,可以對原因進行正確的定位和分析,避免再次錯誤的發生,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

(2)正確合理使用獎懲手段,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對自己能否成功進行某一行爲主觀判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之後,會對自己更加自信,會更願意進行學習和探索;

(4)鼓勵學生進行構建性的學習,實現新舊知識的搭接和轉換,減少遺忘。

在高等教育中,與學生相輔相成的就是高校教師。高校教師在高校中扮演着多樣的社會角色,能否成功的扮演好這些角色,不僅關係到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而且影響到學校教學質量。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對高校的教學與管理工作的開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的的發展和學生培養質量。高校教師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勝任教師職業,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所以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很重要。而在當前社會中,高校教師面臨着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使得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難以維護,並且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出現多起高校教師跳樓自殺的事件,這將我們的視角引向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問題。

目前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主要問題有:職業倦怠、心理挫折、人家交往障礙和角色衝突。一般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社會文化觀念的影響、社會支持系統缺乏有力的支持、工作和教育變革的現實壓力、經濟壓力和教師的個人因素等。對於上述問題以及成因,提出維護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對策有:

(1)有關部門要關心和維護高校教師的合法權利;

(2)建立和完善對高校教師的社會支持系統;

(3)學校應該加強人性化管理,避免盲目給教師定任務;

(4)教師個人方面應該採取適當的方式積極宣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出現問題時要積極求助,積極應對。

總而言之,通過這次教育心理學的培訓學習,有助於儘快熟悉和適應高校的教育工作,儘快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成爲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全面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自覺進行教學改革。只有運用符合科學規律的教學方式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3

有幸借繼續教育的機會,學習了《學科教育心理學》,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網絡學習,讓我進一步對學習心理、學科的學與教有了一定的認識,我的收穫很多,主要有如下方面:

1、行爲主義動機理論讓我受益匪淺。行爲主義動機理論的觀點是,人的某種行爲傾向是由先前刺激與反應練習決定的,利用強化刺激可以改變行爲傾向。如果學生因學習得到強化,得到好成績、參加比賽獲獎或被家長、教師讚揚,學習動機就會趨強。重新分班之後班級成員整體學習氣氛不強,常有學生作業不交,書寫不認真,聽寫常常沒有幾個100分,佈置的寫話練習也沒有幾個人交,學生呈現出一片低靡狀態。雖然對新班級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還是感受到了壓力。之前對學生批評、找學生談話等各種方法都不能見效,曾一度讓我萬分焦慮。後來改變策略,改批評爲表揚,利用各種方式對班級中表現好的孩子進行大力表揚:寫字漂亮的學生利用平臺進行展覽,而且孩子的作業拍成照片放在班級空間裏讓家長看到,調動家長的力量;每次聽寫得100分的同學拍照片,發到班級羣裏;寫話優秀的學生打印出來,一個是在板報展覽,再一個是在班級讀書課上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還有就是發到班級羣裏讓大家欣賞,半個學期下來,學生的各方面有了很在進步。現在我明白我是充分利用了學習動機理論,強化學生好的方面,讓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趨強。

2、埃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把人的一生分爲8個心理社會性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個體都會面臨一系列新的發展任務。大部分人都能順利完成這些發展任務,然後又去接受新的挑戰;但也有些人並沒有完成,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就會面臨危機,在以後的生活中就需要不斷解決這些危機。這個理論讓我開始關心:我的學生在什麼發展階段?

6-12歲的兒童的發展階段是勤奮對自卑。處於這一階段的兒童主要發展任務是體驗成功帶給他們的勤奮感,即對自己以及對自己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感覺。失敗則會帶來消極的自我感覺,讓兒童自卑。曾聽有專家講過,自卑感是在小學形成的,所以有的國家在小學階段沒有考試。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有沒有什麼地方讓孩子們感到了失敗呢?每次聽寫後我都會給100分的'孩子拍照片上光榮榜,現在我開始想到那些沒有考試100分,沒有得到喜報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感受呢?他們會不會因此覺得自己失敗了呢?看來這一點要改正,滿分的孩子固然需要獎勵,而那些沒有滿分,但卻從考試中知道了自己學習上的漏洞從而認真改錯的孩子,同樣也需要獎勵,看來我需要再設計另一張進步榜了了!

總而言之,通過這一段時間對《教育心理學》的學習,我收穫良多。不僅有專 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素養的提高,而且對很多學習事件有了嶄新的認識和感悟。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4

即將步入教育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學習教育心理學是相當必要的。我認爲,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記得那是大一的下學期,帶我們《數學分析》課的是任親謀老師,他衣着樸實大方,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完全一個智者,那種親和力完全讓我感到溫暖,聽其授課如沐春風,受益匪淺。他雖操一口陝西方言,但我也不覺我是外地的,再高深的知識在他講出來之後是那麼的易於理解,傳授的思想方法是如此的啓迪心靈,這纔是我夢中的大學教授。每每在大學校園裏見到他,都猶如陽光灑在我的身上,是那麼的溫暖,感覺自己一下子吸收了好多好多的能量,可惜呀!後來無福再得其授課。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因爲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爲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爲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人格的培養對學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爲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既然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如此之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去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呢?我想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知識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對一門課程靠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了。一定要去嘗試多種學習方式和學習活動,如材料閱讀、討論、練習、實驗、案例分析以及課案設計等,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思想指導實踐,立竿見影,少走些彎路。在實踐中領略,感悟理論思想,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結合自己的專業在教育事業上有所建樹,力爭起到帶頭引領作用,做一個專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一個機械式的教書匠,那樣的話,自己也痛苦,國人也失望,國家下這麼大的氣力搞免費師範生教育,培養未來的教育人才,爲什麼啊?不就是國情所需,情勢所需嘛!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人才濟濟不假,但教育戰線上的人才卻遠遠不夠啊!因爲中國地大物博啊!自然,人口也不少!國家要進步,要發展,要騰飛啊,所以人口素質得先上去。所以,作爲一個準教育工作者,教育好是應該的,教育不好就萬萬不該了。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明確指出:“思維與語言密切聯繫着,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和物質外殼,正常的人是憑藉語言來思維,用語言來記錄和交流思維活動的成果。所以,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必備的素質。”

在教學實驗中我深刻認識到,科學教師自身語言的規範程度直接影響着學生科學語言的學習和使用。因此,當一名科學教師應重視自己的示範作用。教師準確、規範、清晰、精煉的語言,時刻影響着學生,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上,如果教師的語言精煉,而且有感染力,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我對自己這樣要求:可以預設的語言要在教學設計上推敲斟酌,而生成性,隨機性的語言要在平時多練,對自己嚴格要求。每上一節課,課後,我都反覆分析本節課的科學語言,是否有明顯的問題,如果有,及時記下,加以改進。此外,我在課堂上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及時糾正、示範、引導,讓學生逐漸學會用準確、規範的科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

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科學語言密不可分,因爲思維與語言是切聯繫在一起的。作爲一名科學教師,要從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目標出發,將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科學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育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這兩個學科比較好區分,我的認識是教育學更多的是重宏觀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教育教學,而教學心理學已經進入到了我們的教學過程。教育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的關係可以說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學是以它們爲學科基礎的,卻不好說誰包含了誰,誰從屬於誰。教育心理學更好的幫助了我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估的理論和實踐。

在通讀這本書後,我對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幫助。

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15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採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爲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類型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係,學生人格特徵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談談對教與學的心理學的認識,當然這些是來自對書上內容的吸收和思考。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門把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兩個分支學科結合起來,闡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的習得過程,以及教師如何爲學生有效學習創設適當條件,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學習的心理學新學科。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一方面深刻的體會到教與學這是兩個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過程,對於我們重點研究學校教學或更細些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這麼多年的學習生活體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認識到教學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都應當有正確的理論去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教與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與學的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着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學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爲教學技能。爲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6、學習的測量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行爲或傾向的改變,因此,教師就要善於運用測量來評價學生學習後的情形。目前,教師往往忙於教學,比較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測量來改進教學。但是,事實上,考試影響着教與學,錯誤的考試引導錯誤的教與學,影響教學質量。

個人收穫和體會:

《學與教的心理學》揭示出教育過程中應當瞭解學生的特點,並且闡述了這些特點對教學過程會產生何種影響。作爲一名教師,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會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學習將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與學應是不分離的,它就是一個共同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清教學的實質。學會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學會將教學置於“共同體”中,學會在整體中去把握;不再教學分離,既要認識到自我的侷限,又要善於去發掘自身的潛能。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表達能力、思辯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則永遠是教學最本質的核心。

明白了學習的本質是人類個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超越,我很認同“終身學習”和“學習社會化”的觀念和模式。在學校,學習的不是死的知識,而是學習的能力,學習要伴隨着人的一生,要學會學習。沒有智慧,知識本身是沒有用的。學習不僅是課堂中的事,要創造學習化的社會,我們個人也應該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讓學生更新了本身原有的學習觀念,以前只是注重知識,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情感,態度,方法,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的學習,而這些方面是很重要的;注重學習活動的創新性,以前習慣於接受老師或書本的現成知識,懶得思考。因爲只要掌握了老師講的東西就一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也在一定程度上滋長了自己的懶惰情緒,而現在要轉變成發現式,創造性學習,探索未知的領域。

學習不僅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且需要建立靈敏,完善的反饋調節機制,通過對學習評價理論的學習,更新了評價觀,評價決不僅僅是考試,老師的評語。同時也要重視自我評價,而它纔是學習過程的出發點與歸宿,只有更多地進行自我評價,才能形成自我意識,獲得自我超越。

學習的過程,首先要端正態度,在學習上勤奮,踏實,一絲不苟,在此基礎上,要尋找並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巧學”,有些學生整天埋頭苦讀,雖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們看重的是成效,結果,沒有人會同情這類人。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類學生要從書本,題海的泥潭中走出來,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而不是“死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學習的最根本要求是實踐,要反覆練習,從而熟練掌握。在此過程中,特別要注重開始時動作的正確性,如果開始就是錯的,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學習錯誤的,還不如不學。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

整本書比較實用,很好地解釋心理學與教育的關係,將心理學知識轉化爲教師教學能力。學與教心理學的出現是現代學習心理學和教學心理學發展的產物。它首先闡明學生的學習規律,提出系統的課堂學習理論。然後在學習論的基礎上闡明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學習任務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課堂管理、學生動機的激發、課堂紀律的維持以及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學與教的心理學的出現把學習論、教學論和教學法統一在一個學科體系之中。有利於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搞清自己的教學的風格與特點。

總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今後還需要多多閱讀這類的好書。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紮實,越來越寬廣。

《學與教的心理學》這本書包括了三部分:教師與學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它將新的學習論和教學論及其教學設計技術貫穿全書。採取了以學校學習和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爲基本線索,介紹和剖析學與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環節的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論述了學習類型與教學條件的相互關係,學生人格特徵與教學處理的相互影響,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談談對教與學的心理學的認識,當然這些是來自對書上內容的吸收和思考。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門把學習心理和教學心理兩個分支學科結合起來,闡明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的習得過程,以及教師如何爲學生有效學習創設適當條件,促進學生的知識、技能和品德學習的心理學新學科。它是研究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及與之相關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涉及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心理現象和規律。一方面深刻的體會到教與學這是兩個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過程,對於我們重點研究學校教學或更細些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這麼多年的學習生活體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認識到教學它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在每一個過程都應當有正確的理論去指導,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教與學的心理學與教育學不同:教育學研究的是教育過程的一些基本規律,而相對應的,教與學的心理學則研究在教育教學條件下教師與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及應用。

從書中,我認識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我國教育面臨着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使教師隊伍具備良好的素質。要更新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學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學生。學生的發展既是教育目標,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據。教師要想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髮展的基本規律及其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我應把握學生的認知特徵,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是教師的天職。若要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就必須懂得和熟練地運用學習規律。所以我們教師要知道學生認知能力、動作技能和態度與品德學習的過程和有效學習的內部與外部條件。

4、教師必須學好教學心理學才能使習得的學習論原理轉化爲教學技能。爲我們的教學決策提供心理學依據和應用技術。

5、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技術,需要許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作指導。教師必須知道並理解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上的任何教學方法或技術的選用必須適合教學目標的需要。激發和維持學習動機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順利完成教學各個環節的任務,必須自始自終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

6、學習的測量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生行爲或傾向的改變,因此,教師就要善於運用測量來評價學生學習後的情形。目前,教師往往忙於教學,比較重視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視測驗的信度和效度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測量來改進教學。但是,事實上,考試影響着教與學,錯誤的考試引導錯誤的教與學,影響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