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

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

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1

我讀過一些魯迅的文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先生創作的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是《吶喊》的初篇,也是現代中國文學的一篇傑出的作品——《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中所謂的狂人,就是指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語無倫次,意識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於封建社會,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他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他處在“吃人”的世界中。雖說文章是虛構的,可也有點恐怖的味道。

文中一個不懂世事的瘋子道出了世間的本質,而那些將“瘋子”稱爲“瘋子”的人卻故意裝作糊塗,明明幹出一些吃人的勾當,卻做起了“君子”。文中寫道“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及其“翻天妙乎,與衆不一樣”的處世原則更是將封建統治階級顛倒黑白的本領描述的淋漓盡致。他們“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接下手”,這正是他們缺乏勇氣的體現。他們“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正如瘋子對他哥哥的勸說中所說的一樣:“吃人的人,什麼幹不出!”的確,吃人的人,什麼幹不出!爲了吃人,竟連自己的同胞兄弟也要謀害。從中能夠看出在封建社會中,少的是親情,多的只是殺害、暴力與兇殘。因此,小孩子,狗,醫生,陳老五以及大哥,都在以同樣兇殘的目光看着“我”這塊肥肉,他們要“育肥我”,然後再逼“我”自戕,這樣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願”,多麼狡猾無恥與兇殘!更可悲的是我們的孩子們,他們何以有此等的心思呢?!無非是老子娘教的,“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而如此無知善良的“我”也在無意中成了吃人的人,成了吃人的人“銷贓”的同夥。因此他們將期望寄託於孩子身上,因此主人公在文章的末尾高聲吶喊:“救救孩子!”

文中"吃人"這個驚人的字眼一次又一次地出此刻人們的眼前,魯迅借狂人之口,令人們意識到封建主義"吃人"!這一振聾發聵的吶喊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人醒悟了,震撼了!

《狂人日記》一種自由的流露,一次正義的爆發。魯迅先生的聲音在那個充滿惡臭、血腥味的封建社會,喚起了沉睡的人,沉睡的真的人,喚醒了整個世界。

關於狂人日記親子讀書心得2

《狂人日記》在表現“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

如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的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吃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還渴望將來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級的“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朦朧理想。最後,狂人期望未來、矚目下一代,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這更是一種向封建主義抗爭的號召,同時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條變革社會的途徑。

如何看待魯迅先生的小說《狂人日記》?

102年過去了,魯迅先生1918年發表的《狂人日記》,經歷了一個世紀的風雨考驗,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依然是無法撼動的,《狂人日記》當之無愧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

《狂人日記》寫於1918年4月,首發於當年5月的《新青年》月刊上,也是魯迅先生,第一次以魯迅這個筆名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後收入魯迅小說集《吶喊》。《狂人日記》的發表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極其重大的事件。

《狂人日記》通過對被迫害者“狂人”這一形象的生動描寫,塑造了被迫害者的典型人物,通過他內心的自述式的刻畫,深刻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魯迅的這篇《狂人日記》還是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具有鮮明的現代性的白話小說,其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思想史上具有無法估量的價值

一直以來,魯迅在讀者中的名望非常高,我們在上中小學的時候都是讀過,背過魯迅的文章。如今,魯迅的文章稍有變動,便會引起軒然大波,學界關於學生還要不要讀《狂人日記》,儘管有爭議,但也是因爲它過於深刻,導致學生理解難度加大,或被替換成魯迅其他小說而已!縱觀當今人教版初高中教材課本,魯迅作品總共有十六篇之多,足見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會重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儘管如今的孩子們讀起來會顯得有些難以理解,但這些不會影響它在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上的地位,隨着時間的推移,它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會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