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1

我們知道,今天的中國缺少的不是批評家,不是理論家,而是真正的行動家。而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一開始就自覺地把“行動”二字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

一是營造書香校園。書籍是我們瞭解歷史和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只有書籍可以保存。書籍是人類經驗教訓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採掘不盡的富礦,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是精神的提升和傳承必須強化的途徑。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是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我們堅信沒有書香的校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沒有書香的校園,教育只有一個訓練的工具。爲紮實推進書香班級建設,各班在教室開設了“圖書角”,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和從學校圖書室借來的書籍放在班級供同學交流閱讀,並撰寫讀書心得進行交流,以此養成讀書作筆記的好習慣。

二是師生共寫隨筆。如果說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的話,那麼寫作其實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往上攀登。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爲了寫的精彩,就必須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養成習慣後,閱讀、思考便成爲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將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爲此,我們學校引導學生養成了寫日記和摘抄讀書筆記的習慣,鼓勵學生天天寫日記,日記、日記,一日一記;一日不記,不成日記。鼓勵教師在每個學案的後面撰寫課堂反思,然後時常整合,撰寫教學反思。

三是聆聽窗外的聲音。現在多數學校實行的是一種關門教育,難以點燃孩子的激情。聆聽窗外的聲音可以引導師生關心社會,形成多元的價值觀,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聽到真實的聲音,尋找到人生和社會的本真價值和意義。爲此,學校組織了多種社團活動,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國內外大事記,關心時事,熱愛時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是培養卓越口才。願意講話、敢於講話、敢於表達思想、能清晰的表達思想,是具有強烈的自信心的表現。自信心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安身立命之本。沒有自信心,就難有真正的競爭力。表面上看來是“說”,其實“說”的背後思想,爲了說得精彩就必須研究得精彩,否則拿什麼去說?而人際間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恰恰是我們教育裏所缺乏的。爲此,我們學校啓動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各抒己見、思維碰撞;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展示自我,既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

五是構築理想課堂。課堂是學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學校最重要的舞臺,是師生生命展現最重要的一個場所。構築理想課堂就是指通過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在人類文化知識和學生生活體驗之間形成有機的聯繫,實現高效的課堂、追求個性的課堂,從而實現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比如我校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小主人,變學生要我學爲我要學,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了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是建設數碼社區。信息技術革命是新教育的助產婆,是新教育得以實現的橋樑和通道。而建設數碼社區就是指通過學校內外網絡資源的整合,建設學習型的網絡社區,讓師生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和交流,在實踐中培養師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應用能力。爲此,學校很多老師利用微信建立了學科羣,佈置作業,講解練習,與學生互動成爲週末和假期的良好形勢,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課後時間,真正實現“離校不離教”,讓教育與愛在空中傳遞。

七是推進每月一事。什麼是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就是伴隨他們的良好的習慣,讀書的習慣,思考的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做事情有計劃地習慣,鍛鍊身體的習慣,感恩的習慣等等。根據心理學習慣養成的規律,新教育通過每月重點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式,在整個中學階段螺旋式訓練,幫助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重要習慣。爲了讓學生練就一手好字,將來受益終身,每天下午小自習,學生會伴隨學校提供的精美音樂下,或是臨摹字帖,或是一筆一畫,週二練習英文,其它時間練習漢字。

八是締造完美教室。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雷夫老師這樣說:“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締造完美教室,要具有完美的班級“價值體系”,以班級文化構建爲總體目標,健全班級價值系統。要有富有寓意的班級名稱、班級精神、班風、班級願景、班訓、班規、班級活動計劃等等;要有有特色新明的文化符號,如“班歌”、“班徽”等,種種班級文化符號要反映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期待與祝願,是有文化的。

九是研發卓越課程。教室是河道,課程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纔會涌現教育精彩。課程以人爲中心,是師生生命成長的歷程。師生共同經歷的課程,不是一堆知識的羅列,而是讓知識擁有生命的溫度,通過一組生命體驗的過程,讓我們成爲具有德行、審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學校一直倡導:課程即生活。課程的樣態決定着學生生活的樣態。課程的豐富性決定了生活的豐富性。學習就是生活。課程必須向內紮根,向外開枝散葉,向內向着師生生命的深處,向外迎着周遭的處境。卓越課程應關注現實生活,編織共同生活,實現知識與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鳴,實現“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

十是家校合作共育。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用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則可能變得更壞。通常,優秀孩子成爲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過家校互動、親子共讀、新父母學校、家校合作委員會等形式,強化家校共育機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讓父母更多地參與學校生活,引領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同互補、互相促進,最終實現家庭、學校教育的協調發展。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2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他指出:教育就是爲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爲了一切的人,我們不僅要關注教師,要關注一切的人,幫助校長,幫助家長,幫助社會上所有的人去發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還是愚昧的,還是智睿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爲了他們,同時教育爲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一切爲了人的發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爲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後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着,成長並快樂着。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我們去思考,我們在縣教育局的極力倡導下,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境"等教育內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爲,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爲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啓發。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爲,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爲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裏所接受的教育,在爲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願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師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等,更要促進學生萌發高層次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

3、朱永新曾說:"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教育怎麼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閱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閱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朱老師認爲:閱讀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動,新教育將"營造書香校園"列爲首要行動,將閱讀細化爲若干具體的子項目,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年級、性格與性別的學生,不同水平與學科的教師分別該讀什麼和怎麼讀的問題。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爲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這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提升。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並作思考判斷,愈發增強了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對我的啓發

1、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爲: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爲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爲:這成爲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框架,可以成爲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爲:這個框架分爲教學目標、預習作業、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爲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不應只是爲課堂教學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應儘可能地針對所有教學目標,是真正的自主學習。"這就重新確立"教爲學服務,讓學生的學習成爲課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富有成效。

2、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爲靜態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爲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現的事物奧祕,以及發現這種奧祕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爲:優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思維訓練。

3、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朱永新認爲,理想課堂不會停留於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對我的又一啓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於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並善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着創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並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並善於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範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爲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裏得到學生的認同。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爲我所範,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

提到新教育,我對他的瞭解都是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自己沒能真正的走進它,瞭解它.今年寒假開學有幸拜讀了朱永新《新教育》的第一章的一些內容,感覺受益匪淺,這確實是一本可讀性很強、很實用的書。文中精彩的思想,磁石一般緊緊地吸引着我,看得我內心激情澎湃,彷彿走進了實驗基地,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這本書就是一個嚮導,帶着迷茫的我走向了光明。它讓我知道了原來自己從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詩意,如此浪漫。這本書帶給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度決定一切,並將此改版爲“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對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着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穫。我們的人生也會因爲我們的行動而變得異常精彩!哪就讓我們從此刻行動起來吧!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二、最需要執行的一句話:只有堅持,纔有奇蹟

我覺得朱教授的這句話讓我對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身就是一項需要我們堅持的工作。我們也只有堅持才能看到我們意想不到的奇蹟。所以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希望自己能持之以恆的去做一些事情,不要急也求成,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騰飛的時間。蹲下是爲了更強有力的跳起!

三、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

《新教育》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爲了教師,爲了一切教師,爲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學校管理最最靈魂最最核心的東西就是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則永遠不會有學生的成長,如果沒有教師的快樂,那就永遠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我都不快樂,我會讓你快樂嗎?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何談教育幸福?何談學生的快樂呢?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習慣,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 ,在收穫中成長,再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了,孩子何嘗不快樂呢!

爲師者,不斷提升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教學,用“心”總結!讓我們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4

細細品讀教育著作《新教育之夢》,我有一些感悟。學生歡迎能和他們平等溝通,尊重他們人格的老師。《新教育之夢》一書中講到:學生最不滿意在課堂上和辦公室裏用兩種聲音說話的教師,最不滿意用那些連自己也不相信的東西來征服學生的教師,最不滿意那種盛氣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師,他們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他們歡迎沒有教育痕跡的交流,歡迎沒有心理距離的對話。是啊!我們小學教師面對的是充滿求知慾望、對老師有着崇拜、信任心理的天真無邪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學習習慣沒有很好的養成,思維能力可能不太敏捷,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甚至有個別學生行爲習慣也不大令老師滿意,但因爲他們是孩子,是我們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去傷害他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他們平等的溝通,嘗試着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對話。教育需要寬容,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在學生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在接受教師表揚和欣賞中,會自覺地把自己的優點無限放大,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我們雖然也或多或少的接受了一些賞識成功教育、新型師生間平等民主式教育,但根深蒂固的師道尊嚴使得我們好多教師觀念未能真正轉變,有些老師還是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很少去發現和挖掘學生(特別是後進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那是一種怎樣可怕的教育!那些經常受到教師批評的學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點,找不到自己的優點,從而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只有自卑,缺乏應有的自信,放棄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質。

教師應努力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學習的成功感。《新教育之夢》一書中寫到:教育悲劇的產生往往緣於用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讓每個孩子擡起頭來!教育的至理名言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如果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能設身處地爲那些後進學生想想:面對老師佈置的作業無從下手,面對一張張試卷頭腦中一片空白,這樣長此以往,他們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嗎?他們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嗎?因此,我認爲,轉變後進學生的關鍵是幫助他們樹立其學習的信心,使他們和優秀生一樣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作爲老師,不能以一個成績的標準來看待學生,相反,我們要淡化成績,我們要注重培養他們博覽羣書的良好習慣,而對於後進學生,我們要適當放寬對他們學習的標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層對待,培養他們端端正正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有不懂的內容能主動問老師同學,爭取理解;培養他們敢於正視老師;培養他們融入集體的積極向上的心態……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做爲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深知我肩負着孩子們的啓蒙之責,要想給我的學生一滴水,我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源源不斷的泉水。下面是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5

寒假期間,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之夢》,細細地讀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說起朱老師,感覺特別親切,緣自於《新教育之夢》那獨特的親和力。簡單而尊重地道一聲“朱老師”,彷彿一下子距離近了許多,讀他的書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從教的小學,很多方面已經是循着朱老師的教育之夢在走了。但可能限於探索和嘗試的階段,我們還無法很深地體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傳統的教育觀念又時時地不斷的衝擊,外加現行教育評價系統的不配套,要實現新教育的夢想自然是有着諸多困難,於是咀嚼着朱老師的文字,回憶和想象着我們的教育現實,不禁有了許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時候讀類似理想化的作品,我總有潛在的一種定性思維,我覺得理想就是所謂紙上談兵,誇誇其談。洋洋灑灑說了許多美妙的東西,而真正能夠在現實中存活或者構成藍圖的卻零零星星。如今讀《新教育之夢》卻不盡然,朱老師平靜而又睿智的語言,堆積的已不僅僅是一個夢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熱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經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於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書中所說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而“學校教育”按最正統的解釋,即“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種期待: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待,社會對人發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對理想的憧憬;或者乾脆直接說,教育就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老師正是懷着一種赤誠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詩一般的語言向我們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夢”: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長、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家長、理想的學生……我不打算在這裏一一複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強調說明的是,作者的這些理想絕不是虛無飄渺的“童話”或“神話”,而是根植於教改現實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爲例,作者從八個方面談了他對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舉四個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爲學生將來擁有終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充滿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面對個性、沒有失敗、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享受學習的快樂。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應該注重協調和諧,融德智體美勞融於一體,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着力於“合格加特長”的個性養成。

無論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體育、還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師都把它放進了教育的大環境中進行闡述,其綜合性和融合性可見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課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跡,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勞動教育和理想的體育。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門學科就是這朵花上的一個花瓣。我們應綜合地來看待這些學科,而非從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當然理想的學科應該客觀看待和謹慎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整合。這樣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師的教育理想之夢,帶給我的靈感和激勵將隨着我的文字流暢成我的所得,感謝朱老師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朱老師願意把這些可貴的文字和我們分享,感謝朱老師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誘的引導和教誨。《新教育之夢》——將時刻警醒我們去做一個新時代的“理想教師”,培育一羣新時代的“理想學生”。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6

期中考完試後,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書——朱永新的《新教育》。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爲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寒假前,學校佈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在假期中認真研讀《新教育》,做好讀書筆記,並完成一篇讀後感。迫於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後,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並不遙遠,就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中,這夢定能成真!

書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爲一個普通的教師,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位合格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教師應該具備的以下幾方面素質:

一、富有“激情”。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衝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讀者。作爲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生動課堂,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主客體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轉換,課堂教學就很難成效。

二、富有“愛心”。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係,教師理解信任學生,學生尊重依戀教師。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寬鬆愉悅的心理感受,便於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富有“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要勝任新課改需要,教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紮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很容易駕馭課堂,採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巧來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另外,紮實的基礎,使我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書中有這樣一段:“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啓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7

我們知道,今天的中國缺少的不是批評家,不是理論家,而是真正的行動家。而朱永新的新教育實驗一開始就自覺地把“行動”二字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

一是營造書香校園。書籍是我們瞭解歷史和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人類的智慧和文明,只有書籍可以保存。書籍是人類經驗教訓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採掘不盡的富礦,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是精神的提升和傳承必須強化的途徑。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是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我們堅信沒有書香的校園,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沒有書香的校園,教育只有一個訓練的工具。爲紮實推進書香班級建設,各班在教室開設了“圖書角”,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籍和從學校圖書室借來的書籍放在班級供同學交流閱讀,並撰寫讀書心得進行交流,以此養成讀書作筆記的好習慣。

二是師生共寫隨筆。如果說閱讀是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的話,那麼寫作其實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往上攀登。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爲了寫的精彩,就必須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養成習慣後,閱讀、思考便成爲教師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將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爲此,我們學校引導學生養成了寫日記和摘抄讀書筆記的習慣,鼓勵學生天天寫日記,日記、日記,一日一記;一日不記,不成日記。鼓勵教師在每個學案的後面撰寫課堂反思,然後時常整合,撰寫教學反思。

三是聆聽窗外的聲音。現在多數學校實行的是一種關門教育,難以點燃孩子的激情。聆聽窗外的聲音可以引導師生關心社會,形成多元的價值觀,看到一個真實的世界,聽到真實的聲音,尋找到人生和社會的本真價值和意義。爲此,學校組織了多種社團活動,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國內外大事記,關心時事,熱愛時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是培養卓越口才。願意講話、敢於講話、敢於表達思想、能清晰的表達思想,是具有強烈的自信心的表現。自信心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是安身立命之本。沒有自信心,就難有真正的競爭力。表面上看來是“說”,其實“說”的背後思想,爲了說得精彩就必須研究得精彩,否則拿什麼去說?而人際間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恰恰是我們教育裏所缺乏的。爲此,我們學校啓動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各抒己見、思維碰撞;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展示自我,既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

五是構築理想課堂。課堂是學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學校最重要的舞臺,是師生生命展現最重要的一個場所。構築理想課堂就是指通過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在人類文化知識和學生生活體驗之間形成有機的聯繫,實現高效的課堂、追求個性的課堂,從而實現知識、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鳴。比如我校推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小主人,變學生要我學爲我要學,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了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

六是建設數碼社區。信息技術革命是新教育的助產婆,是新教育得以實現的橋樑和通道。而建設數碼社區就是指通過學校內外網絡資源的整合,建設學習型的網絡社區,讓師生利用網絡來進行學習和交流,在實踐中培養師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應用能力。爲此,學校很多老師利用微信建立了學科羣,佈置作業,講解練習,與學生互動成爲週末和假期的良好形勢,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課後時間,真正實現“離校不離教”,讓教育與愛在空中傳遞。

七是推進每月一事。什麼是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就是伴隨他們的良好的習慣,讀書的習慣,思考的習慣,遵守規則的習慣,做事情有計劃地習慣,鍛鍊身體的習慣,感恩的習慣等等。根據心理學習慣養成的規律,新教育通過每月重點培養一個好習慣的方式,在整個中學階段螺旋式訓練,幫助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重要習慣。爲了讓學生練就一手好字,將來受益終身,每天下午小自習,學生會伴隨學校提供的精美音樂下,或是臨摹字帖,或是一筆一畫,週二練習英文,其它時間練習漢字。

八是締造完美教室。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雷夫老師這樣說:“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締造完美教室,要具有完美的班級“價值體系”,以班級文化構建爲總體目標,健全班級價值系統。要有富有寓意的班級名稱、班級精神、班風、班級願景、班訓、班規、班級活動計劃等等;要有有特色新明的文化符號,如“班歌”、“班徽”等,種種班級文化符號要反映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期待與祝願,是有文化的。

九是研發卓越課程。教室是河道,課程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纔會涌現教育精彩。課程以人爲中心,是師生生命成長的歷程。師生共同經歷的課程,不是一堆知識的羅列,而是讓知識擁有生命的溫度,通過一組生命體驗的過程,讓我們成爲具有德行、審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學校一直倡導:課程即生活。課程的樣態決定着學生生活的樣態。課程的豐富性決定了生活的豐富性。學習就是生活。課程必須向內紮根,向外開枝散葉,向內向着師生生命的深處,向外迎着周遭的處境。卓越課程應關注現實生活,編織共同生活,實現知識與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鳴,實現“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

十是家校合作共育。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會變壞;父母用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則可能變得更壞。通常,優秀孩子成爲優秀人才的背後,總能找到溫馨和諧家庭的影子;同樣,一個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從其家庭中找到充滿衝突和矛盾的因素。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過家校互動、親子共讀、新父母學校、家校合作委員會等形式,強化家校共育機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讓父母更多地參與學校生活,引領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同互補、互相促進,最終實現家庭、學校教育的協調發展。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8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他指出:教育就是爲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爲了一切的人,我們不僅要關注教師,要關注一切的人,幫助校長,幫助家長,幫助社會上所有的人去發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還是愚昧的,還是智睿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爲了他們,同時教育爲了人的一切,這是我們的核心理念。一切爲了人的發展也是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我們教師去研究,去實踐的。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標:新教育的目標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認識態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我們認爲參加我們實驗的所有的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有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每個學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覺,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材,最後有大的成就。每個老師都要成長,相當多的人能夠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夠成材,成就。所有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在成長着,成長並快樂着。這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觸發我們去思考,我們在縣教育局的極力倡導下,這段時間我認真學習了朱永新老師的《我的教育思想》,體味了朱老師“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設書香生活環境”等教育內涵。

一、朱永新新教育思想給我的觸動

1、朱永新老師認爲,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爲起點,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啓發。

2、朱老師的新教育認爲,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爲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裏所接受的教育,在爲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強調“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既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下畸形教育提出療治的願望與計劃。新教育實驗提出“教育幸福”,應該是針對現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師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滿足學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與被愛的需要等,更要促進學生萌發高層次的需要,如愛他人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認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人的“全面和諧的成長”,能夠讓每個受教育者獲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豐富的情感。在這樣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相信教師與學生的潛力,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強調個性發展。

3、朱永新曾說:“我過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類教育史的過程中,我發現不管教育怎麼變,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閱讀都始終沒有變過。閱讀是教育中最本質的一個活動,那些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毫無例外地都推崇閱讀。通過閱讀可以獲得終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興趣和習慣。

朱老師認爲:閱讀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動,新教育將“營造書香校園”列爲首要行動,將閱讀細化爲若干具體的子項目,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年級、性格與性別的學生,不同水平與學科的教師分別該讀什麼和怎麼讀的問題。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爲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進而推動書香社會的形成。這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提升。

學習朱老師《我的教育思想》,走近他倡導的新教育並作思考判斷,愈發增強了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對我的啓發

1、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爲: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爲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爲:這成爲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框架,可以成爲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爲:這個框架分爲教學目標、預習作業、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爲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預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不應只是爲課堂教學做一些準備工作,而應儘可能地針對所有教學目標,是真正的自主學習。”這就重新確立“教爲學服務,讓學生的學習成爲課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富有成效。

2、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爲靜態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爲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現的事物奧祕,以及發現這種奧祕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爲:優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思維訓練。

3、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朱永新認爲,理想課堂不會停留於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三、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對我的又一啓示

1、新課程改革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教學個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主張。老師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個性和業務方面的獨到優勢,在夯實自己教學能力的基礎的同時,培養出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個性,要求老師對於自身要有清晰的認識,並善於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在學校環境和個人條件之間尋求平衡。當今教育,教師最缺少的就是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導致培養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創新能力和獨特氣質。教學個性本身就意味着創造力。

2、教師對學生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一個老師通常要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個學生,學生性格有好有壞,成績有優有劣,能夠關注每一個學生,並愛護每個學生,是這一類老師所具備的能力。把學生當學生看,把人當人看,不惟成績論素質,不惟喜好論好惡,不惟家境論高低。有人說,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做到關注成績最差的學生。我想補充一句,關注每一個學生,也要做到關注你最討厭的學生。

3、教師應該對學生嚴而有度。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並善於進行總結和反思。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難免犯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言行規範來嚴格要求他們,又正因爲這些缺點錯誤是難免的,所以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有度,按照他們的成長規律,給與他們改正缺點錯誤的時間和機會,不能一味的批評和指責,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老師的管理應該得到學生的尊敬,使學生心服口服,從心底裏得到學生的認同。

總之,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爲我所範,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斷進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

朱永新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9

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初步瞭解了他的教育理想。讀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對新教育的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感受頗深。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爲起點,以六大行動爲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目的的教育實驗。

從師範院校走進中小學校園的年輕老師,都滿懷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對“教室”的定義,打造和學生一起快樂成長的“完美教室”。和學生共同學習,教學相長,體驗成長的汗水與歡笑。

可是教育的現實很殘酷,因此對教育理想的堅守就很悲壯。堅守內心教育理想的老師們,要麼爲理想英勇地死去,要麼爲理想卑賤地活着。在現實面前輸得一塌糊塗,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於是,大多數老師更會選擇一種更適應現實的方式:爲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靈,放棄理想。相信每個走進教師職業的人都曾擁有過教育的理想,那個時候我們很年輕,不成熟,在殘酷的現實中,那個理想太過遙遠,來不及努力就已經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放棄,放棄掉有過的美好理想,然後我們就這樣沒心沒肺地活着。

一直懷揣的夢想,難道就是人生的枷鎖?放棄夢想,卻又心有不甘。誰能夠告訴我們,這種悲壯的堅守,價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

畢淑敏在《藍色天堂》中說,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旅行讓你以另外一種身份開始一種新的生活,進行新的嘗試,讓你重新發現自己。

其實,學習也是一種旅行,從一個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學習是一種相遇,是對話,與陌生世界、他人相遇,與自己相遇;與新的世界對話,與新的他人對話,與新的自己對話。康德寫過一篇文章《什麼是學習》,福柯也寫過一篇文章《什麼是學習》,他們都認爲學習是與客觀世界的對話,與他者的相遇和對話,與自己的相遇和對話。按照這些關於學習的理論,我們就會發現,學習也是一種旅行。

旅行既要費錢,很多時候還很費力,但是人們還是樂此不疲,因爲旅行從來都是旅行者心甘情願的選擇。那麼,什麼時候,學生的學習能夠像旅行一樣,讓學生再苦再累也願意主動投入呢?我們不斷地進行着教育改革,但是對於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始終沒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現代心理學和無數的教育實踐證明,興趣是推動孩子探索和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大都是形式上的改變,並不能從根本上激發和保持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來自哪裏呢?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師通過挖掘學科知識內容本身的魅力,以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打開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對學科內容的深入探究中獲得豐富與充實,這種興趣與快樂才具有持續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往往能夠將這種樂趣保持一生。當一個人能夠終身堅持下去的時候,自然就可以達到極致,達到那個領域最頂級的水平。

愛是因爲喜歡,喜歡是因爲興趣。對於學生來說,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在語文、歷史、經濟、政治、哲學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學科教學中,背誦,默寫,抄寫,填空,照本宣科的講解,標準化的試題答案,我們看到了這些扼殺學生學習興趣,只是有助於直接提升考試分數的方式成爲經驗大行其道的時候,就可以明白現在的學生爲什麼越來越不喜歡課堂,越來越不喜歡學習。即使被迫坐在教室裏,做出了學習的姿態,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學習。也許我們都應該思考一個教育的根本問題:如何讓學習真正地發生?

在哲學課堂上,我給學生講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特別提到人類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不僅僅只是學生時代的事情,而是伴隨終身的一種生活方式。即使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工作也只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有學生驚歎說:那這輩子豈不太痛苦了!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對學習是痛苦的體驗,即使學生在考試中獲得了分數,這種方式也需要反思和改進。對於教育而言,更可怕的是,在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觀念指導下,我們認定學習本來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於是不斷強化學生這種痛苦的體驗。

西方成功學曾經有一個理論,是說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這種業餘時間的學習往往效果特別好,因爲是在用中學,而且出於自己心甘情願,沒有任何人強迫。

在互聯網、在線教育、各種社羣爆炸的時代,我們最不缺的就是學習渠道、學習資源了,可以選擇的學習方式非常多,而且門檻還很低。這個時候,只要你想學習,機會隨時就在你手上。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學習,學習的過程是不是快樂而有真正的收穫。

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入手機互聯網的時代,可是我們的教育確實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知識的傳授,方式的訓練,已經越來越失去傳統意義上的價值,我們的教育需要進入通過思維和視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充實與快樂,以激活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內在動力作爲教育發展的方向。

通過閱讀《新教育》深刻體會到了朱永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爲指引,努力提高課堂教育效率,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讓我們和學生共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