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心得:如何把學生帶進閱讀的大門大綱

教育心得:如何把學生帶進閱讀的大門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一環,是攝取信息的有效手段。作爲現代社會的文明人,任何一個人都離不開對外界社會的觸讀,對於中學生來說,閱讀習慣的形成和閱讀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爲重要。

教育心得:如何把學生帶進閱讀的大門

首先,樂於讀書是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古代私塾從小學就教導學生誦讀“四書”“五經”,那種搖頭晃腦的情形和投入忘我的精神讓當代中學生深受啓發。我國現當代的一些文學大師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功底。巴金十多歲就將《古文觀止》裏的兩百多篇文章背得滾瓜爛熟,他晚年講,他之所以能寫出那麼多的小說和散文,全靠那兩百多篇文章墊底。蘇步青讀小學時,天天誦讀《左傳》、《唐詩三百首》,到畢業時,這些內容已倒背如流。現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小說家和散文家孫犁先生,在文學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一位風格穎異的作家。孫犁的一生是與書爲伴的一生。他說:“如無書籍爲之消遣,不知將又如何度日也。” 在這一優秀傳統的影響下和中國文化的薰染下,現代中學生也不乏其人,如今年高考安徽省的滿分作文《赤兔只死》,獲得大家一致好評。記者採訪獲悉,作者上小學後就開始讀古典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讀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節都能熟讀成誦。但這樣的學生必竟爲數還少,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語文獲得高分,而且還要把學生培養成樂於讀書的人。

第二,閱讀可以開闊視野,爲語文課堂增添無限的活力。語文學習僅僅靠課堂的那一點傳授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廣泛的閱讀纔可以爲語文課堂增添無限的活力和新鮮的血液。比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詩人選擇在月夜飛度。詩人對月情有獨鍾,好多詩裏都有對月的抒寫,請學生蒐集有關的詩。到下一節課,同學們紛紛朗讀自己蒐集到的詩,比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月”是詩人情感的寄託,親密的夥伴。此時有的同學在蒐集過程中也想到了蘇東坡詩文中描寫“月‘的句子:“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千里共嬋娟。”“明月夜,短鬆崗。”等等。由此可見,月是古代作家聯繫情感的紐帶,抒發感情的對象。如此對課堂內容的展開,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第三,閱讀的習染作用,有利於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句話說得好:“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同樣,在學習中不要過多過早地告訴學生一些結論性的規律性的東西,可以讓他自己在閱讀中去揣摩。比如古代私塾的老師並沒有給學生總結文言文中“之”有幾種用法,文言句式有幾種等等,相反,學生見得多了也就心領神會,並不自覺的模仿。可見我們的語文學習不必過多的從形式上去框定它,只要人們都理解它的內容就行了。再比如學生進行詞語辨析和病句判斷的時候,大多數學生知其然,而說不清其所以然,只是跟着感覺走。那麼要使這種感覺很可靠,憑什麼?“憑閱讀積累”。閱讀多了,就有了判斷是非優劣的標準,就有了語言寫作的依據。實踐證明:這些閱讀積累豐富的同學,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比較強。

可惜閱讀現狀不能令人滿意,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返樸歸真,擴大閱讀陣地,指導閱讀方法,給學生撐起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課內閱讀

1、課前3—5分鐘精美詩文選讀鑑賞(這項活動從高二開始,是由高一的課前三分鐘演講轉換過來的),然後分門別類裝訂成冊,作爲課外閱讀的部分內容。

2、課堂比較閱讀。比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名句,名在何處?這裏我引出另外幾個描寫愁情的句子:“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長短”(李白),“日暮汀洲一望時,柔情不斷如春水”(寇準),“春去也,落紅萬點愁如海”(秦觀)。相比之下,李煜的比喻,從情思(亡國之恨的深沉悠遠)到形象(鮮明生動)都超越了他們。再如《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堪稱千古絕唱,爲了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也能用現象的語言描繪出來,我給學生介紹了《明湖居聽書》中精彩的`音樂描寫,這樣學生就有章可循了。再比如學習巴金的《燈》,可以和俄國作家弗·柯羅連科的《燈光》比較閱讀,進一步理解燈的象徵意義。

3、課堂延伸閱讀。比如在學習了蘇軾的《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後,爲了進一步瞭解蘇軾的赤壁之作及其心情,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餘秋雨的散文《蘇東坡突圍》。再如學完魯迅的《燈下漫筆》、《<魯迅詩稿>序》及魯迅的幾首詩後,我爲學生閱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人間魯迅》,瞭解後人對魯迅的全面的高度的評價。

 二、課外閱讀

1、每人每學期至少訂閱一份報刊雜誌,儘量避免雷同,以便交換閱讀,擴大視野。《語文報》是每個學生必須堅守的陣地。

2、每週至少兩課時的課外閱讀時間,學校沒有這樣的大氣候,所以不必強求時間的統一,但必須做好閱讀筆記。在開始之際,定期檢查,予以督促習慣的養成。

3、每週摘錄一首古典詩詞,心領神會,以備不時之需。

4、每月進行一次閱讀交流,談心得體會

三、讀寫結合,以寫促讀

1、寫週記。週記介於日記和大作文之間,既避免了日記的瑣屑和流水帳,又避免了大作文之間隔時間太長的缺憾。週記可以條理地系統地有所選擇地記下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憶,那麼平時的閱讀積累無疑會給週記增添不少的光彩。

2、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寫作。自研究性學習展開以來,每學期我們都給學生一些研究性課題,如高二第一學期有如下一些課題:①古典詩歌中的愛情禮讚;②現代詩歌中的愛國情結;③浪漫詩人徐志摩;④屈原及其《離騷》;⑤羅素其人;⑥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⑦散文中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⑧《詩經》中賦、比、興藝術手法的運用等等。寫這些文章,必須有實實在在的閱讀材料的蒐集、整理、分析、思考,才能下筆成文。這就要求學生或者強迫學生有目的的去讀書,而且終生受益。

四、開展詩歌誦讀比賽

  高二詩歌比重較大,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比賽。這項活動可以層層選拔,先在班級進行,全員參加,分組對抗;而後選出優秀者進行年級角逐。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促讀活動。

一個學期將要結束了,我發現不少學生的案頭悄悄地擺上了古今中外的名作,如《紅樓夢》《康熙王朝》《變形記》《飄》等等。閱覽室裏同學們來往的腳步也越來越頻繁了。同學們的閱讀習慣正在自覺與不自覺中逐漸形成。我相信,在老師的引領下,他們會進入一種完全自覺的較高層次的讀書狀態。到那時,走出校門的他們,不僅是語文成績的佼佼者,而且是樂於讀書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