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有關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四篇

有關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二年級語文說課稿四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蜜蜂引路》處於本組教材中的第二篇課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啓迪。無數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羣,在列寧的眼中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通過本課的學習,列寧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單元總體目標:

1、認識38個生字,會些39個生字。

2、培養學生多動腦,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決。

3、讓學生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課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7個及一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初步培養學生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優秀品質。

(三)說教學重點: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說教學難點:

瞭解"蜜蜂怎麼會引路"的道理。

三、說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朗讀錄音。

四、說教法:讀書指導、談話、討論、講授、演示

五、說學法:預習、讀書、閱讀、質疑問難、聽課

六、說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平時我們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該怎麼辦?

2、板書課題、讀題。蜜蜂怎麼會引路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相讀一讀本課全部生字。多種情況檢查識字情況。

3、檢查讀課文情況,指導學生讀正確、讀流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讀自悟一、二自然段,彙報交流,點播釋疑。

2、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

(1)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A列寧的住處在哪兒?

B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

C那麼,園子在哪兒?

D養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邊還有什麼?

(2)現在誰能看着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連起來說一說?

(3)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A(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裏有許多蜜蜂。列寧在路邊發現了什麼?(板書:發現)他是怎麼想的?

B列寧觀察什麼?他是怎樣觀察的呢?

C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D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3、學習第四段。

小朋友,養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麼想呢?

(1)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

(2)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3)養蜂人見到列寧爲什麼會感到驚訝呢?

(4)指導讀一讀這句話。那麼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蜂人說的話?

(5)小朋友,什麼叫嚮導?(嚮導就是帶路的人。)列寧指的嚮導是誰呢?(齊)蜜蜂。

(6)但是你們想一想,蜜蜂真的能當嚮導,能引路嗎?(點課題)不能。

(7)列寧是*什麼找到養蜂人的呢?

四、課堂小結:列寧是*動腦,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採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後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七、說板書設計:

蜜蜂(嚮導)——園子

蜜蜂引路觀察思考

列寧——小房子(養蜂人)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編排意圖

《坐井觀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爭論,故事告訴我們像青蛙這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爲是,是不對的,要像小鳥站得高,看問題,認識事物才全面。十三課之前,我們已經學過兩篇寓言,因此學習《坐井觀天》這一課,重要的是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事物的一個過程。這一課的銜接作用顯而易見。

教學目標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積澱語感經驗的基本認識和低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新一輪課改精神,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充分發揮想象,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寓意。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角度,引導學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樣自以爲是,學習小鳥的誠懇勸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圖文結合,利用簡筆畫找“井沿”,找黑板或是體會位置不同。課桌的“邊際”,學生模仿動作(“井口大”和“無邊無際大”),理解詞意;

(2)做實驗,體驗“觀天”。站在窗口看“天”體會青蛙之所以認爲“天只有井口大”,是因爲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從而引出目光短淺,所見自然有限來揭示寓意;

(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小鳥漫遊,體會小鳥見識廣;

(4)初步體會出寓意後,將知識轉化,學習遷移,設計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麼,會說什麼,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一)動畫導入,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一半,小學生認知很直觀,一開始,我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幅圖(文中插圖,會動,但沒有聲音)讓學生觀察畫面,說說畫上都畫了些什麼?並啓發學生猜一猜兩個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學生在交流中對課文產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輕鬆自然進入學習。

(二)初讀課文,略知文意,引導自主識字

一堂成功的語言課必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小精靈兒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剛剛打開課本,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着讀課文,爭取讀正確,讀順暢。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多讀幾遍,這樣體現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個人情況;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鍛鍊勇於面對主動解決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

給學生兩分鐘時間完成任務,邊作記號,老師邊巡視,指導認讀。

3、藉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語境中識字)

4、指導識字,出示卡片,先帶音節出示,再去掉音節出示。讀準“信”、“青”。

(三)研讀

在能夠流利讀懂全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有感情朗讀。

1、錄音範讀課文。

2、找生嘗試有感情朗讀課文。

學生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讀後思考時間兩分鐘。先小組內交流讀書收穫,老師適時點撥,傾聽學生的討論。這裏給學生充足時間(5分鐘)。

3、再讓學生自由閱讀,讀後自由表達。

打好自主學習語言的基礎,《語言課程標準》強調“在語言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於學生的發言只要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表揚,對不當之處及時點撥,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精讀(多樣讀法,達到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的效果。)

1、個別讀,想象故事情境。(讀重點段落——三次對話)

2、齊讀本課詞語(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

3、範讀,語氣感悟,瞭解青蛙和小鳥的不同心態。

4、對話讀,聽中感悟。(師讀小鳥,生讀青蛙)。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引讀法、美讀法(把自己當小鳥、青蛙,體會他們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讀感悟他們的語言)、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讀中學生自己評價,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進一步理解;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鳥的理解纔是正確的。

(五)理解寓意,開拓延伸

1、在上面通過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交流讀書收穫,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引出課文寓意。

2、續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故事,延伸課文內涵,培養形式創造性思維。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解境界。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呈現,而不是老師單方面效應的體現。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學無定法,貴在得法。

1、字詞上圖文結合,插圖上找“井沿”、找“邊際”。指導書寫,讓學生自己觀察“沿”應該注意什麼筆畫,“信”字、“際”字。寫一寫,認一認。

2、指導學生讀中發現問題,問一問,探究問題,辯一辯,解決問題,論一論,以讀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直

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3、設計科學啓發性的習題:

(1)用“因爲……所以……”說一說,青蛙說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小鳥說……;

(2)青蛙和小鳥各自笑的含義;

(3)用簡筆畫設計板書,讓學生一目瞭然理解寓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揠苗助長》位於本冊教材的第七單元,本單元教材圍繞着“要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這個專題選擇了幾篇不同體裁的課文,內容豐富,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懂得做事要善於動腦思考,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揠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爬,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作者安排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體會寓言包含的道理。寓言本身通俗易懂,故事情節鮮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體會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踏踏實實,不能急於求成學習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焦、喘、截”3個生字,會寫“焦、望、費、算”4個字,理解並掌握“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等詞語。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讀懂故事內容,體會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老老實實,不能急於求成。

3。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寓言故事。

三、說教法

1。自主識字法:

新課程的識字教學重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教師不以零爲起點,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打破以往傳統的老師教讀學生跟讀的做法,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情景教學法:

我除了充分運用課文中的精美插圖外,還應該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爲學生提供一種氛圍,一個場景,從而有效地喚醒學生的內心體驗,

3。朗讀教學法:

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始上課先播放《揠苗助長》的動畫視頻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引出課題:我們剛纔看的動畫片有個名字叫《揠苗助長》,是一個寓言故事。接着在學生討論什麼是寓言的基礎上我簡單介紹:寓言是一種文章的體裁。“寓”是寄託的意思。“言”是話,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講一個有趣的故事,用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啓發。那麼揠苗助長這個寓言故事中包含這什麼道理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吧。以此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順利地帶學生進入文本的學習中。

(二)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自主識字,交流方法。《課標》指出“要讓兒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就必須先幫助學生掃除文字的障礙,這樣,他們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語文學習之中,才能引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不過本課生字並不多,而且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一定識字能力,所以先我引導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後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互教互評,教師點撥等方式,鼓勵學生採用多樣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區別比較法、部件分析法,動作演示法、自編兒歌法等。

2.學生再讀課文,並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這一設計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同時體現尊重學生選擇,以生爲本,體現個性化閱讀。

3。出示古時候有個人,因爲想讓禾苗xxxxxxxxxxx,就把禾苗xxxxxxxxxxx,結果xxxxxxxxxxxxxxxxxxx。引導學生用這個句式,說說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這樣學生對課文會有一個整體上的感知,有了這個淺層次的理解。爲下面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品讀課文,悟出寓意。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準備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和種田人心情變化兩個方面展開學習與討論。抓住幾個主要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交流討論,同時以讀貫穿始終。如:“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畫出有關的詞語”,再如“此時,農夫的心情如何?請帶着這種着急的心情讀一下”如:課文的最後提出“兒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就急匆匆的趕回家,他會怎樣對他的父親說”“而農夫聽了兒子的話,看見枯死的禾苗,想着自己拔禾苗那麼辛苦,他會說些什麼呢?”。就這樣通過品詞析句、通過朗讀指導、通過想象補白等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從中體會種田人的急切、興奮、得意、後悔;從中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從中明白做事要遵循規律,不能急於求成的道理。

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這樣設計與安排,能夠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本內容;在想象創造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將較深刻的寓意層層推進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四)演演比比,加深理解。

在學生對故事情節比較熟悉的情況下,分小組讓學生自己演一演這個寓言故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紀的小學生,對錶演的慾望很強烈,他們非常想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使學生好表演的天性得到了釋放,同時也再現了課文內容,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爲學生複述課文降低了難度,三全其美。

(五)文本延伸,訓練語言。

在課末,通過“複述故事”、“運用詞語”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複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寓言梗概和深刻寓意,既重點突出,又便於學生複述。

五、說效果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我認爲我的這課時設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突出了四個亮點:1、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提高了認字能力。2。注重書寫指導,培養了良好書寫習慣 3。以讀爲本,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4。注重語文實踐,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表達能力。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教學目的:

1、在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什麼是成長,而由照片講述的成長中的故事,又會引發他們不少的感觸和聯想。

2、在講的過程中,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 培養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善於表達的品質。

教學重點:

在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什麼是成長,在講的過程中,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善於表達的品質。

課前準備:小時候的照片。

一、導入。

小朋友們,生活總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有陽光和雨露,有濃濃的親情和友情,我們的相冊就記錄着我們的故事,一張照片就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每當有客人來我們家時,我們一定樂意拿出自己的相冊,讓他看看照片,給他講講故事,一起分享快樂,對嗎?

二、猜猜他是誰?

1、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猜猜他是誰?”

2、你們看,老師手中拿的都是咱們班上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老師隨意抽一張,先用你們的火眼金睛猜猜他是誰?猜到以後,我們就請他們到前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照片上的自己幾歲?照片中藏着一個怎樣有意思的故事,好不好?聽老師提要求:在說的時候聲音洪亮,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講講你的故事。

1、教師隨意抽取照片:同學們,你們瞧,照片上的小朋友笑得多開心哪!猜猜看,他是誰?爲什麼笑得那麼開心?

2、同學們上臺說自己的照片。

3、學生點評他們說得怎麼樣。

4、學生分小組互說,組內評出好的來展示。

四、把故事寫下來。

1、原來你們每一張照片背後都藏着一個那麼有意思的故事,大家快快把自己照片背後的故事寫下來吧!讓我們都來分享你的快樂!(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2、學生動筆寫,教師巡視指導。

3、優秀作品展示。

《猜猜他是誰》說課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教版第四冊第一單元的語文生活《猜猜他是誰》,這一單元的課文都圍繞“生長、成長”的話題,本題也是如此。本課的教學目的是在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體會到什麼是成長,而由照片講述的成長中的故事,又會引發他們不少的感觸和聯想。因此,這節課的重點是在猜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什麼是成長,在講的過程中,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善於表達的品質。

課前準備:(1)既然題目是“猜猜”他是誰,那麼在選擇照片時,不要選擇讓別人一看很容易辨認的照片,否則會降低活動的趣味性。(2)選擇的背後應該記錄着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讓發言者有的說。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抽照片猜一猜”的遊戲形式進行,教師在交上來的照片裏任意抽取,抽到誰,誰先說。在抽取的過程中,我有意將平時口語表達較好的學生照片抽出,讓他先說,可以起到示範的作用。說一說照片上的自己幾歲?照片中藏着一個怎樣有意思的故事。要求學生聲音宏亮,表現大方,語言有一定的條理,對於表述的事情,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即可。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寫作的要求不能過高,能將自己口述的內容比較有條理地記錄下來就可以了。由於能力有限,在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