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彙編15篇)

語文說課稿(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說課稿(彙編15篇)

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北京》一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很美的城市。從教材內容看,本文有三大特點:

1.結構嚴謹。

課文共5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最後一段是全文的總結,抒發了讚美和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間2、3、4三段對北京的景物展開了具體的描寫,特別是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方位順序來介紹。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2.選擇精煉。

課文選取了三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徵;二是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三是北京的名勝古蹟和公園。通過以上三處景物的描寫,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風貌。

本課課文語言清新、簡潔、淺顯,字裏行間洋溢着對首都北京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3.講讀課文1、2自然段,體會作者按一定順序介紹天安門及周圍建築。

4.瞭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程

第一課時我分成三大板塊,包括預習反饋、研讀課文、寫字指導。

預習反饋有兩個內容,一個是字詞,一個是課文的整體感知。在這一板塊中,我關注學生學習起點。字詞教學我的目標定位是以檢查爲主,而不是面面俱到——每個字都教。一開始就是讓學生直接讀出詞語並非拼讀,我以學生的起點爲我教學的起點,從學生的認讀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音、形、義上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新詞,教給學生碰到不理解的詞可以先拆詞再綜合起來理解是個不錯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對於剛剛步入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課文的整體感,把握起來有很大的難度,他們只會零碎的講出一部分,所以在這個環節上,我先是讓他們自由地說一說,有意識地培養鍛鍊這方面的能力,再是幫幫他們,在老師的提示下整體感知課文,逐步形成整體概念。而今天的課堂上也確實反映出學生在課文整體感知環節有難度,我想如果我能在讓他們同桌互相說一說的過程中,到學生中去了解一下,指導幾個,學生的收穫會更多,交流的過程也會更順。

課堂的第二個板塊研讀課文,在這一板塊,我力求體現“品讀感悟,關注表達”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現在語文課堂發展方向是三得:得意、得言、得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品讀中,感受北京的美麗,天安門的雄偉,這是得其意;

抓語言特色(是讓學生髮現構詞特點:紅牆、黃瓦,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第一個字是表示顏色,第二個字是表示一樣事物,這樣的詞語非常有意思,而且學生還會說出很多這樣的詞語來,他們會感受到漢字的趣味,從而產生學習、積累的興趣。其實在這個自然段中還有一個詞語現象是有別於一年級學到的,就是“又莊嚴,又美麗”和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出現的“又寬又長”,同樣是又什麼又什麼,但中間加了個逗號就有區別了。那因爲考慮到這段中已經放了一個語言知識點,最後決定這個還是放到第二課時碰到“又寬又長”再去比較教學。),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那是得其言;

得法:第一個是句式訓練:“什麼是什麼,是什麼”,讓學生自主發現兩種表達形式的區別,老師進行小結:寫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表示,中間用逗號,省去第二句的事物名稱,再通過練習加以鞏固。以後小朋友碰到這樣的句式就會很清楚地分兩步走,第一步:標點,第二步:省略一個事物,方法的習得會使學生終生受益。第二個是寫作順序的滲透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典型按方位順序介紹的段落,結構嚴謹,雖然還不是二年級要掌握的。但教材出現了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滲透一點。通過我的第一問,學生知道這裏介紹了三個地方: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過自己動手擺一擺,學生又不難發現原來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方位順序向我們介紹的,怪不得我能準確地擺出它們各自的位置。這樣的理解層次小朋友肯定很難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達到,課堂上他們在我的引導下體會、感受,這就是質的提升。

第三板塊是寫字指導。二年級的學生每一課要求會寫的字基本都在10個,每課按兩課時上的話,我這堂課至少要解決一半。通過鑽研教材,我設定第一課時的寫字目標爲6個(圖、國、優、壇、陰、城),很明顯這6個字分兩類:一是全包圍結構,寫得時候要先裏面後封口,二是左右結構,寫得時候要左窄右寬,同時要求學生抓住關鍵筆畫在田格里的位置,寫好字。而教師兩種類型的字各示範一個較難的,其他的字因爲二年級小朋友也有一定的寫字基礎了,所以讓孩子自己觀察寫,當然教師在巡視的時候若發現問題就可以再強調。

回顧整個課堂教學我的目的都不僅僅只是爲了教會孩子理解這一篇課文,而是教給學生方法,從課堂走向課外,讓語文課顯示語文味。

我一直很崇尚沈大安老師倡導的常規模式下自然狀態的真實課堂,就像我們徐老師所倡導的從學生學習起點出發,追尋高效課堂,紮紮實實教語文,也一直努力着,不過,上課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天留下了許多的缺憾,不過和大家一起探討研究,非常高興,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語文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紅領巾真好》。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習目標、教法與學法、以及教學流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這是課改實驗人教版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全詩分三節,結構基本相同,每節都採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敘述。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

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並茂,學生們樂於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應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從中受到美與家的啓發薰陶,激發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力目標:

發展朗讀能力,促進語言積累。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情感目標: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懂得保護鳥類,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教法與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等方法教學,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只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便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兒童的特點認爲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佔主體,採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爲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因此,一開始就把多媒體設計爲:出示課文中的插圖,配上小鳥在天上飛的動畫和小鳥嘰嘰喳喳美妙動聽的叫聲.由師提問,在動畫中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小鳥和少先隊員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應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而低年級以識字爲重難點。教學中應抓實抓好識字記字的環節,多形式識字記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強調重點字音,組織交流識字記字方法,爲學生打好閱讀寫作基礎.因此課上我設計了摘蘋果、開火車等遊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在認識生字時,通過出示生字詞卡片,用齊讀、開火車讀、個別讀等方法,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蓬、棱”都是後鼻音,“喳、巢、嶄”是翹舌音,“棱”在“撲棱棱”一詞中變讀爲一聲。在讀詞語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出示詞語,並對學生說,看,生字寶寶帶着它們的朋友坐着雲彩來了,只要你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和你成爲好朋友的這樣的識字環節不僅富有趣味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後通過遊戲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字經驗,說說自己是怎樣認識、記住這些漢字的,輕而易舉地突破了教學重點.

語文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橋》的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穩,高風亮節和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身上那種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們弘揚的。

2、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位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課文中人物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讓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二、 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探索文本的衝動,朗讀感悟法,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以及講授法,點撥法等

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我着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參與度,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自讀自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從而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 說教學程序

(一) 開門見山,聚焦洪水

1利用提示性談話,提出閱讀要求:邊讀課文邊用筆勾畫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詞句。努力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適時用課件出示這些句子或詞語,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朗讀,體會洪水的可怕。(課件出示:略)

3、通過多媒體情境展示,再現文本情境,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當時的場景,並在情感體驗中聲情並茂地讀,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深化情感體驗,使語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諧共振,併爲下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抓重點詞,感悟羣衆

我讓學生找出描寫人們慌亂的詞語,並適時板書:驚慌、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人們的驚慌失措。

(視頻對學生留下的情感衝擊,會使學生以換位思考的方式,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當時情勢的危急。)

(三)、熟讀精思,步步深入

1、激情導入,聚焦老漢

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擁向那唯一能逃生的窄窄的木橋,危險將在瞬間發生!這時,人們看到--(課件出示課文:略)生接讀。(板書:老漢)

2、透視老漢,深入感悟

①、潛心會文自讀感悟

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對話的過程,學生潛心會文是實現三者對話的主要環節。讓學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怎麼感受就怎麼讀,這是對學生自我感受的珍視,體現對學生情感的珍視。因此我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老漢是怎樣的一個人?畫出令你感動的詞句。在最打動你心靈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動的原因,並讀一讀,怎樣感受就怎樣讀。

②、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講,以讀代講,更能讓學生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觸動情感的脈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領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適時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經過自讀、悟讀、範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從而真正達到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如在學生感悟到老漢的鎮定、捨己爲人後,我首先用激情的語言過渡,再引導學生抓住“衝、揪、吼、兇得像只豹子”體味老漢的嚴格要求,接着,學生加上表情、動作,帶上自己的真情實感朗讀體會老漢的嚴格要求,品味老漢焦急、惱火背後的那顆愛民之心。

3、走近人物,激情對話

過渡:老漢是村支書,他愛民;老漢是父親,他愛兒子。但在生死攸關之際,他無私地選擇了大家。爲了村裏一百多號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兒子,留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伴隨着那如泣如訴、深沉悲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樂,我沉痛的交代着課文的結尾。 音樂的渲染,老師深情的範讀,孩子們的感情是一發而不可收。我先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再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聯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兒子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深情地呼喚着她的丈夫,呼喚着她的兒子。老太太會對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說些什麼呢?如果老漢能聽見老太太的訴說,他會怎麼想呢?從而深入感受人物內心的真實狀態,達到情感的昇華。)

(四)、再度釋“橋”,領悟深意

此刻,山澗溪流上,再也沒有了那座帶給人們生的希望的生命橋(板書:生命橋)。可我們卻分明看到有一座橋穩穩地架在了人們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輝,它堅不可摧。你看到了嗎?是一座什麼橋?學生交流:從而理解這不是一座黨員和羣衆之間的連心橋。(板書:連心橋)

(五)、拓展練習,情感昇華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孩子們在“接受感動”後,有着強烈的傾訴慾望,這既是對課文學習的積澱,更是一種真情的感動在傳遞和蔓延。因此,我佈置瞭如下的練習:想象寫話,祭奠的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來了,整個村莊都嗚咽了。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絕的鄉親們會說些什麼?請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寫下鄉親們的肺腑之言。

四、 說板書設計

老漢 人們

鎮定 橋 驚慌

捨己爲人 有序 你擁我擠

嚴格要求 生命橋 瘋了似的

愛親人 跌跌撞撞

連心橋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扼要,抓住題眼,直奔中心,達到“高效能、簡約化”的功效,有利於學生理解文本的主旨。

語文說課稿4

《雷雨》是第四冊看圖學文。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我在《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下面,談談《雷雨》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學起始階段,我播放《夏天的雷雨》這首歌,讓學生邊結合看課文第一幅插圖(描寫雷雨前;雷雨中的自然現象的變化),邊聽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啦啦的下雨聲,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具體感受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變化。爲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產生探究自然界奧祕的懸念,我設計如下的導語:

雷雨是夏天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雷雨神奇莫測,十分有趣。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場雷雨,好嗎?

爲了使學生整體感知全文,我設計如下的情境教學環節: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朗讀,邊欣賞多媒體課件再現課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的變化。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也促發形象思維活動的展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

二、創設情境,品詞析句

創設情境,有助於引導學生展開品詞析句的學習語言的活動。我作如下的教學設計: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把教室的燈關了,讓學生看圖: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着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

三、創設情境,觀察、想象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我讓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認真觀察各幅圖,找出各種景物在雷雨前、中、後不同階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雷雨前、中、後的天空,小樹、蟬、蜘蛛、雷、雨、閃電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指導學生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地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雷雨後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爲營造美的氛圍,我讓學生伴着輕柔的樂聲,聽着教師的導語,欣賞雨後的自然界美景:我相機展開想象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如果你是一隻快樂的小蝌蚪,你能把雨後看見的雨後美景告訴大家嗎蜻蜓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小鳥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這樣,使想象能力的訓練和說話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四、創設情境,發展思維

低年級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創設情境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化爲直觀可感的畫面,是培養生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爲此,我設計以下的問題

小朋友,你們看圖。雷雨前,天空有什麼變化請你們認真看,仔細聽。(請學生看雷雨前的有關錄像)

讓學生通過句子的填空練習,加深對抽象的關聯詞語的理解,從中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報欣賞雨前、雨中、雨後美景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語言訓練的教學目標之一。我通過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指導朗讀描寫雷雨前的語言片段時,先讓學生看錄像,瞭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來。再引導學生理解“譁,譁,譁”的聲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停頓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描寫而過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語言片段非常美,我讓學生仔細看雨後初晴的畫面,把畫面中描繪的雨後美景找出來,在尋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慾望。

語文說課稿5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xx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老王》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第4單元的第2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楊絳通過寫自己與車伕的交往,寫車伕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爲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

二、說學情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課堂學習過程就是學生生命成長的歷程。充分抓住同學生活環境特點和心理特點。現在的學生對於“xx”時期的情況瞭解較少,很難體會到當時人與人之間關懷的難能可貴,更難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藉助這篇美文,讓學生感受的社會情懷,關心身邊的人。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和積累文中重要詞語,瞭解作者生平以及寫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理解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爲我的教學重點,聯繫身邊的人,關注、關愛他人爲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採用的是多媒體導入和談話導入相結合的方法。由蘇芮的《奉獻》導入課題。這是一首奉獻的頌歌,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進入課文主題。

接下來播放幾張明星照片和相關資料圖片,並談話導入:生活中人們總是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關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關注過身邊的普通人?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家楊絳曾經關注過一個車伕,爲他寫下了散文《老王》。以一組反差相當大的圖片進行對比導入課堂教學,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中來,,爲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環節,我會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接着,教師介紹楊絳生平以及寫作背景。之後再次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很好的掌握本文的生字詞,還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脈絡。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接下來是細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的環節。

我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全文,結合同學討論、小組交流的方式總結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能夠總結出本文主要寫了老王的“苦”和“善”兩部分,“苦”表現在謀生手段艱難,生理上有缺陷,居住條件惡劣。“善”表現在爲作者送冰,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願要報酬;身體病重,還要來謝恩。這樣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內容。

接下來進入到疑難解析環節。我會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老王爲什麼在去世前給“我”送香油和雞蛋?這件事情體現了老王怎樣的性格特點?老王說“我不是要錢”,爲什麼最後還收了錢,體現了他的什麼品質?對文章最後一句話怎樣理解?請學生反覆閱讀並進行小組討論。把握本文中老王老實善良、施恩圖報的形象以及作者同情關心弱者的品質特點。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爲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文情感的體悟,我會組織學生討論並思考:怎樣看待街邊乞討的人?別人向你乞討會怎樣做?通過這種討論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關注弱勢羣體,並培養對問題的鑽研精神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面對不幸的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應該去歧視他們。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請記住不要放棄每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因爲“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瞭如下作業:如果你是老王的鄰居或者認識的人,你知道了老王的死訊後,你有什麼想對老王說的?請寫一段話。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的內容即明確了文本的邏輯框架,又從內容具體深入解讀了課文。簡潔清晰明瞭。

語文說課稿6

教材分析

這是本學期的最後依次習作,也是依次不限定習作內容的自主、自由習作,教材對習作內容、方法和要求作出了明確的提示。到了中高年級,幾乎每冊教材都安排一次自主式習作,看似雷同,其實變化很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知識、能力、生活經驗都相應地得到了增長。本次習作又是結合第二單元的主題展開的,感受童年生活情趣的同時,消除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心理。

設計理念

1、根據習作內容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特點,利用文本、音畫引路等多種形式, 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樂於書寫自己的童年趣事,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熱愛,感受童年的樂趣。

2、創設寬鬆的習作空間,減少束縛,讓學生在和諧民主的習作氛圍中無拘無束地、有創意地習作。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激勵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評改自信,讓學生在習作、評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4、重實踐,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觀察、思考,互動、交流,表達、賞析,評價、修改等自主、合作學習中獲得語文素養的和諧發展。

學情分析

學生到了高年級,知識、能力、社會閱歷等方面都有了提高,但一提起寫作文,人人恐慌、害怕。

活動設計

1、師生共同聆聽歌曲《童年》。

2、“小小採訪”——與父母講童年(做個專業的小記者)

3、收集所有有故事或給你回憶的小紀念品。

4、每天將積累與心得或寫或畫下來。

5、收集與趣事有關的童年照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裏話,中心明確。

2、過程與方法

⑴、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麼。

⑵、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習作,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提升情感、審美的價值,讓學生享受作文教學的愉悅。

教法、學法

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鼓勵全體學生通過朗讀佳作、優美片段,討論交流習作中的優點與缺點等方式參與作文評講。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聯繫各自近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選擇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

教具準備

學生:蒐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師:準備好例文以及相關課件。

簡要流程

激趣、指導、賞析、修改,具體分爲七大板塊:

談話激趣,觸發回憶

明確要求,簡要指導

範文引路,

討論寫法

指導構思,有序表達

精彩片段,享受快樂

評議修改,完善習作

名言警句,課外延伸

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爲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爲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纔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將心比心”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學法爲: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說——讀”的方法通過讀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思,即根據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通過說,進行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通過反覆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文本的特點及學生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引導揭題──檢查預習──閱讀體會──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1、聯繫生活中的實例展開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爲了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圍繞“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這一主線問題,學生自主讀課文,做批註,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彙報。

⑴本環節主要抓住人物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⑵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交流,討論後,板書:關心幫助他人,然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做?

⑶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閱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裏,你體會到媽媽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到了嗎?

(4)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幸福的,開始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嗎?生:不是,是抱怨的。師: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以爲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我會想到什麼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就要學會去寬容和理解別人。

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真正的閱讀要是使閱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因此此環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4、深入文本,昇華情感

生活中,“將心比心”的表現舉不勝舉,都是“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思想,這正如作家羅蘭所說:“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5、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畫出心)讓孩子們在這顆心裏裝入一個分量最重的詞,你會裝什麼呢?學生們會寫很多詞,如:幫助,關心,溫暖,理解,寬容,鼓勵,尊重,信任等等,這樣設計能讓孩子們走進文本,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說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文靜態的呈現,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關心 幫助

將心比心

寬容 理解

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反思這節課我感覺有收穫的是:

學生逐步學會了抓重點句段和詞語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在感受溫暖的過程中,理解了“將心比心”。彙報時雖不夠流暢深入,但卻由心而發,有理有據。

此外,孩子們這節課特別的投入,把心融進了課文情境,並由課文想開去,聯繫生活體驗,感受到要設身處地的爲他人着想。

但本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沒能跳出精讀課的圈子,指導、講解過多,還是沒有把學生推上主角。葉聖陶先生說過,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今後,我要把握好“精”與“略”,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要求。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爭吵》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圍繞“我”和克萊諦之間因本子被弄髒而發生爭吵這件事,重點講了“我”的心理變化,以及“我”對整個事件的感受,告訴我們朋友之間要相互諒解、彼此寬容。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敘述。先寫“我”和克萊諦吵架的原因;再寫“我”的內心活動:爲吵架而感到不安、後悔,又沒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寫克萊諦的友善化解了雙方的矛盾,兩人重歸於好;最後寫父親對“我”的嚴厲批評。課文細緻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我”的不安與後悔,“我”知錯卻沒有認錯勇氣的矛盾心態,寫出了“我”對克萊諦往事的回憶及印象。這些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地體現了“我”的個性特徵,一個明是非卻愛面子的“我”活脫脫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爲克萊諦後邊的友善行爲作了鋪墊和暗示。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是教學的重點、難點。

2、教學目標

1被崛13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石匠、墨水、故意、誠心誠意、承認、緣故、憤怒、獨自、戒尺、既然”等詞語。

2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模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3碧寤岣蓋姿檔幕暗暮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着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重點、難點:聯繫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段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2、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3、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1、小結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課外延伸:說說寫寫你自己的故事。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朗讀能力,通過自學能夠自由朗讀課文,並對課文進行簡單的理解和分析。而三年級的孩子特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對新事物、新問題的出現抱有強烈的探究慾望。但語言重組能力不是很強,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啓發。

三、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爲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探究法,以課文題目爲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創新教育中所說的研究性學習,小學生由於心智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對他們而言,所謂創新性學習,不是真的期望他們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有什麼發明創造。而是指他們經過研究性學習,發現前人早已發現的知識,或對已知道的知識進行新的有意義的重組。本課的研究性學習就是把這種“發現和重組”的過程當做追求的重要目標——激活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通過課堂上的這種研究性學習注意創設一種重要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索、發現和體驗,小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說設計意圖

通過調查報告形式結合學生探究,瞭解課文內容並體會課文的內涵。從中感悟人物的心理變化並挖掘人物形象特點。

利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體會作者父親說的話的含義,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寬容,並學着處理同學間發生的問題。

五、說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調查事件——質疑導向——探究體驗——學習昇華。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文章題目是我們生活的故事,所以上課伊始,就跟同學說:同學之間常有爭吵,而事後老師往往通過調查處理,今天你們也幫老師處理一件爭吵事件,行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三年級孩子的好奇,探究的慾望。

調查爭吵事件。設計調查報告形式的作業,本身就是很有創造性。通過調查報告的呈現展示爲導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讓學生明白課堂自主探索的主題。採用多次調查的形式,體會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和進步。

確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後,學生進行自生探究,這樣就爲理解和探究作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接着進入教學的第二階段——探究體驗。

探究定向後,我用信任而又帶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反覆讀文,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難免有些片面,這時,我再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生由自主探究轉爲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讀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後明白了,我的一些弱點:愛瞎猜、愛面子和缺點報復同學,又能看到我的長處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善於反思。也看到克萊諦能諒解同學的過錯,寬容同學,珍視同學之間的友情。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學難點重點:理解父親的兩句話對我的幫助,同時感悟父親第三句話對我今後的影響。知道是我的父親教育了我當好一個好孩子應如何去面對自己。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後,問題基本明朗化,我根據學生的學習彙報相機板書,並及時出示下列

重點句:我覺得很不安……不該那樣做(我很後悔)

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看出克萊諦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啊,要是我……該有多好!(非常的後悔)

我又記起父親……的話來。

克萊諦不時……而是悲哀。他又說……“我也等着你!”

可我心裏……只要防禦就是了”

既然你錯了,就應該……戒尺!

……

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不但要從朗讀技巧上指導,而且要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表達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我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體驗。比如:用後悔、難過、得意的語調讀我對爭吵後的感受和和好後的高興,用不是滋味的語氣讀我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興奮的語調讀我報復克萊諦後的感受。

在學生探究體驗,我引導學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並結合自身進行現身說法,使教學進入第三個階段,教學時,我從兩個方面引導:

1、首先判斷父親的話,對我來說是合理的嗎?

2、再結合父親前2句話的理解,感悟父親話的內涵。

六、教學簡案

一談話引入

同學之間常有爭吵,而事後老師往往通過調查處理,今天你們也幫老師處理一件爭吵事件,行嗎?

二學習1—4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特點

1、課件出示:我和克萊諦爭吵動畫 老師配讀課文1—4自然段

2、請你說說你對事件的看法?

3、出示調查表

調查時間 調查人:

調查對象

事件原因

爭吵中的人物

表現(關鍵詞)

你的看法

要求:仔細閱讀課文1—4自然段,以小組爲合作團體,快速完成表格。

4、反饋交流(選一份)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他們的情況瞭解比較深刻,那麼他們爭吵過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和好如初)

三探究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

出示主問題:那爭吵之後是什麼使他們又和好了呢?

1、探討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要着重研究什麼?有該怎麼研究?

(着重研究我是怎麼說的?怎麼想?怎麼做?克萊諦是怎麼說的?怎麼想?怎麼做?)

2、下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詞句,讀一讀,體會我和克萊諦的表現。自己鑽研好了的同學可以與你的合作伙伴交流。

(學生朗讀,畫有關句子,小組合作學習)

3、呈現學習結果,綜合訓練提高。

重點句:我覺得很不安……不該那樣做(我很後悔)

克萊諦是個好人……父親又是那麼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看出克萊諦是個心地善良的人)

啊,要是我……該有多好!(非常的後悔)

我又記起父親……的話來。

克萊諦不時……而是悲哀。他又說……“我也等着你!”

可我心裏……只要防禦就是了”

……

(從中進行朗讀訓練,並做到適時的評價)

4、出示調查表

現在你又有什麼新的看法?

四圓滿結局,感情昇華

過渡:當我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是怎麼樣的態度呢?

出示:既然你錯了,就應該……戒尺!

你覺得父親的話對嗎?爲什麼?

五小結本課

語文說課稿9

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狐假虎威》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準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這幾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狐假虎威》是九年義務教育,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它是一篇寓言故事。課文共九個自然段,講的是一隻狐狸,借老虎的威風,嚇跑了森林中的百獸的故事。本文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對狐狸,老虎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特點——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二、說學情

二年級是屬於低年級,學生課堂注意的時間不會太長,他們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主要是通過“讀”來獲得,二年級的學生對寓言故事非常感興趣,所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不難,難的是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文的特點、新課標的要求及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制定了3個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認識“假、威”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轉”會寫“眼、爪”等四個生字。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文故事性強,理解重點詞句,對了解事情經過,從而明白狐狸成功的原因十分必要。教學中,餘老師把了解事情經過,分析人物神態和對話,體會動物內心世界作爲教學重點,把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定爲教學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上餘老師致力於建構簡單而富有時效,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切入課文,突顯一個“趣”字

餘老師由手指遊戲導入課文,“一個手指頭啊,就像毛毛蟲”,兩個手指頭啊,好像什麼?三個手指頭啊,又好像什麼?一直玩到五個手指頭。這個遊戲,就像是一團線。餘老師呢,牽起了那根線頭。孩子們呢,手、眼、心齊用,一路抽絲剝繭。有意思地找到了五個手指頭表演的——有着鋒利的爪子,有着百獸之王之稱的老虎。自然而然地引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隨文識字,凸顯一個“活”字

1是學生在自讀中,餘老師充分從學生的識字經驗着手,調動學生的生字積累,引導學生隨文主動識字。如“嗓”“轉”。這個嗓字這麼複雜,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問題拋出來,孩子們動起腦筋來。加一加,編字謎,如此識字,有趣更有效。“轉”字是個多音字,一個讀音是第三聲,一個讀音是第四聲。怎麼很好地把它讀準確呢?餘老師從兩種讀音的不同意思入手,交給孩子辨析的方法。當“轉”字表示改變方向或位置時,讀第三聲;圍繞一箇中心運動,讀第四聲。餘老師的這種,先借助語境讀準多音字,再聯繫舊知識進行拓展補充的教學方式,既符合兒童特點,又結合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識用結合。

2是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相互提醒難點字,在相互提醒中互補識字。由此,讓學生獲得隨文主動識字的成功體驗。並把這種體驗轉化爲新的學習內動力。以達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主動識字的願望和興趣。從而主動養成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三)分層朗讀,突顯一個“實”字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本課,餘老師以讀爲主,多讀組合,以求實效。比如:在初讀時,餘老師要求學生讀得正確、流利;品讀,賞讀時,餘老師要求孩子們讀得有滋有味兒;導讀時,餘老師滲透方法;自讀時,學生便可以循法練讀。期間,餘老師相機啓發、誘導、點撥、指導運用,真正讓學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會讀到會讀。

六、說板書

好的板書不僅起着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爲了更好地體現教學重點和教學內容餘老師設計了以上板書。狐狸和老虎的卡通畫,代替了原本冷冰冰的兩個詞語,讓整個板書生動起來。狐狸、獅子和嚇跑百獸這三者之間的線條設計也頗耐人尋味。狐狸借了老虎的威風是實線,狐狸嚇跑百獸用的是虛線。事實上真正嚇跑百獸的是老虎,所以老虎嚇跑百獸餘老師又設計成了實線。實線虛線之間,讓孩子對課文的內容理解又有了提升。

老師們,這節課上完了,但留給餘老師與我的思考卻有很多很多,在此,我真心的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行給予我們最真誠的幫助。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爲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爲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說學情

由於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於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爲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

四、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五、說設計理念:

1、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就是讀、寫。作爲二年級的學生,自讀探究的能力還沒有形成,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有效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知道要“分秒必爭”。

3、使朗讀成爲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瞭解“一分鐘”,珍惜“一分鐘”、科學利用“一分鐘”。

六、說教法學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依據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我採用“一法爲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爲主,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法爲輔,優化結合。

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爲了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本節課我將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具體的教法學法我會在下面的教學流程中結合着展開來說。

七、課時安排

本課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初步感知課文,通過範讀、自由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熟悉課文內容,在交流合作中認識9個生字,並會寫“嘆、哈”等8個生字;第二課時在競賽和教師引導下,學生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我今天說課的內容爲第二課時。

八、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鞏固

本環節以遊戲活動的形式展開,每個活動以一分鐘時間爲限。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找找說說”中的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裏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大蓋帽(欠)……以組爲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時間的意義,同時也完成了課後“找找說說”的練習,可謂一舉多得。

二、動畫複述

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幾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遲到進課堂、後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後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複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複習課文主要內容,爲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精讀品味

1、討論。在上述複述的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爲什麼會遲到20分鐘呢?”然後,讓同學們再讀課文,自己思考,最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課文的語句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從而知道前因後果。

2、品味。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的2-6自然段,然後說說自己從課文中感受到了什麼。教師可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感受,但要說清從哪個句子或詞語,體會到了什麼。

(1)品讀2-4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剛剛走過去、紅燈亮了”來體會元元“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嘆息和心情,並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要注意抓住“好一會兒”、“才”、“跑”、“眼看”、“車子開了”來體會元元又一次的嘆息“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並指導朗讀,讀出焦急、後悔、自責的語氣。第四自然段,要注意抓住“等呀等”、“一直”來體會元元的焦急心情

一分鐘說課稿是我們精心爲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能夠合理的使用,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說課稿1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晚上好!

我叫蔣紅英,代表小學部語文組參加此次活動。

我說課題目是《識字7》,選自湘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內容。

我的說課分說教材、說學情、說三維目標、說教學過程及說教學反思五個部分。

說教材:

小學語文教學分幾個階段,其中第一學段是1~2年級。透過教學大綱,我們明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教學的目標中提出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課本上出現了“我會認”、“我會寫”兩種不同的要求,體現了“認寫分開,多認少寫”的特點。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同時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學期共有八課識字,此課爲識字7,是中華姓氏歸類識字。該話題接進我們的生活,教學活動空間較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方法認識生字,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學生識字興趣,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生了解中華姓氏文化,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

要設計有效的教學離不開教學對象的分析

說學情:

此課所執教的班級是我校二(2),我既擔任該班班主任又是班級語文老師,因此,課堂紀律較好,部分學生大膽活躍,能積極發言。針對班級留守兒童多,開展“大對小生生幫助”活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增強,班上學習氛圍逐漸轉好。學生總體上對拼音識字掌握較好,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根據拼音獨立閱讀,但近6個後進生進步不明顯。

分析教學大綱、教材,結合學情,我確立以下三維目標及重難點。

說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中的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字;認識主要姓氏;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輕鬆學習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瞭解中華姓氏;進行日常行爲文明禮儀教育。

重點:認識本課中的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字。

難點:認識姓氏,激發學生探究中華姓氏的興趣。

以上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分爲謎語導入、交流會、小書法、砸金蛋、小遊戲五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

通過謎語引出主題,並先認寫“姓”字。

認寫“姓”字具體包括拼音、筆順、結構、字義幾方面。

在交流會中,通過老師範說,引導學生仿說,加強口語訓練。例如:我姓蔣,學生叫我蔣老師,我的媽媽姓何,我最好的朋友姓李。

我姓吳,我奶奶姓羅,我鄰居奶奶姓周,我叫她周奶奶。

同時引出本課部分生字,邊說邊學,層層深入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充分遵行低年級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已有認知水平。

教學中不脫離教材,通過展示課文,讓學生讀準字音,流利朗讀課文。通過多讀鞏固生字,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感情課文內容。並利用一些方法記憶生字。

在小書法環節中,出示田字格,老師範寫,同時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正確規範地書寫生字。

通過遊戲式的砸金蛋,學生有效認讀“我會認”生字。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最後集中出示“我會認”生字,要求學生認讀.

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小遊戲,主要目的是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及活躍課堂,讓學生樂於學習及體會學習之樂。

我認爲我的課堂設計有以下優點及不足:

說教學反思:

緊扣教學目標,合理運用教材,結合學生特點,聯繫生活實際,採用多種方式教學,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對於生字的書寫,既注重老師範寫又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堂教學又是一個整體教學過程。而後進生在課堂難以跟上進度,如何讓他們愛上課堂,每天進步一點,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我的說課結束,請各位老師、評委指正,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翠鳥》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豔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啓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着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階段着重進行段的訓練,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使學生從課文中學習作者觀察的方法,提高觀察力,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一定順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爲:

1、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係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和動態的東西所吸引,思維以直觀、形象爲主,教學時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效益。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學習目的和學生實際,我採取了以下幾種教法: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寓教於樂,學生樂學樂用。

2、朗讀體會法:教學時根據本課的特點,指導學生在默讀中學會思考,在朗讀中想象、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對比理解重點詞語:教學時通過讀句子,分析兩個對比句的異同,並說說哪個用得好,好在哪裏,加深對重點詞語的理解,突破難點。

四、說學法:

xxx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小鳥,像孔雀、畫眉、黃鶯……下面請大家看看這是什麼鳥?(出示“翠鳥”圖片),對了這是翠鳥。翠鳥又叫“叼魚郎”,它生活在xx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魚本領。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翠鳥的。

2、出示課題(齊讀)

3、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翠鳥的特點,誰能告訴老師,是哪三個方面呢?

(指名回答,師板書:外形活動住處)

4、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有關翠鳥的錄像,看看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有什麼特點?

5、小結: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圖片,看圖說說翠鳥的外形特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默讀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關的詞語找出來。

3、指名說說你找到的詞語,再齊讀。

4、作者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書:爪子(紅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靈活)嘴(尖、長)

6、重點理解描翠鳥羽毛的三個比喻句

7、用喜歡、讚美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鳥的動作怎樣?

(2)課文第二自然段寫翠鳥的什麼動作?

(3)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翠鳥的什麼動作?

2、分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1)翠鳥的叫聲有什麼特點?它喜歡怎樣的活動?

(指名回答)

(2)比較句子

(3)課文第二自然段還寫了翠鳥的什麼動作?(等魚)

(4)板書:等魚:一動不動注視(靜)

(5)指導朗讀

3、分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1)欣賞翠鳥捕魚的錄像。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3)自由讀翠鳥捕魚的句子,用“△△”劃出有關詞語。

(翠鳥)說課,標籤:小學二年級語文說課,二年級下冊語文說課,

(4)板書:捕魚:蹬飛叼飛(動)

(5)分小組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麼關係?

(6)彙報討論情況。

(7)比較句子

(8)指導朗讀

4、小結:

翠鳥不但外形美麗,而且是捕魚高手,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把翠鳥捕魚經過表達了出來。

(四)學習第四、五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

2、談理解,你讀懂了什麼?

3、板書:峭壁上

4、師歸納:

老漁翁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小溪盡頭的峭壁上,翠鳥來這裏是和我們做朋友的,我們打消了捉它的念頭,只是希望翠鳥在茂稈上多停留一會兒。

5、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翠鳥怎樣的情感?(板書:喜愛)

(五)總結全文

1、作者寫了翠鳥美麗的外形,並寫出了它在捕魚過程中動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點,分別從靜到動兩方面表現出來,使人們不禁對翠鳥產生喜愛之情。

2、說話練習:

請你學學作者,用最美麗的語言贊贊你所喜歡的動物。

(六)課外延伸

1、欣賞鳥類的圖片

2、課外延伸

讀一讀描寫翠鳥羽毛顏色、外形、捉魚動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歡的詞句抄下來。

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內容,如,“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用彩色筆畫一幅畫。

請你以“我喜愛的鳥”爲題,仿照《翠鳥》抓住事物特點來寫介紹自己所瞭解的鳥。

語文說課稿13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解說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教材,我將從三方面來進行研說: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說課標將圍繞課程目標、學段目標、本冊教材目標進行闡述;說教材將圍繞教材的編寫意圖、體例,教材的特點,知識的整合進行展開闡述;說建議將圍繞教學建議、評價建議進行闡述。

一、說課標

(一)課程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九年一貫整體設計,在總目標之下,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共同設計,按1-2年級,三-四年級,五-六年級,七-九年級,分四個學段提出不同的階段目標,各階段之間相互聯繫,螺旋上升,體現語文的階段性、聯繫性、整體性,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全面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識字寫字的能力,閱讀的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下面我就從這五個方面,對比低年級學段來簡單談一談小學語文的中年級學段目標。

(二)學段目標

在識字寫字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到了中年

級孩子們則養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了;在閱讀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喜歡閱讀並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會積累詞語了。孩子們則會提出疑問來體會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口語交際部分,一二年級的孩子在聽人說話時努力瞭解講話的內容。到了中年級則可以把握主要內容並可以作簡要轉述了;在寫作方面也是如此,一二年級的孩子在寫作時樂於運用學到的詞語,到了中年級孩子們則可以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地方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一二年級的孩子是可以熱心參加校園社會活動,到了中年級則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的語文活動。從這五個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小學語文從低到高,確實是相互聯繫,螺旋上升的。

(三)本冊目標

課標在第二學段要求我們全面準確的加以把握,具體到本冊目標是這樣的:首先識字與寫字方面,要求學生認識200,會寫300個,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有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方面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的閱讀課文,繼續學習默讀,開始學習略讀,能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學會積累優美詞句。口語交際方面要求學生學會交流與溝通,注意口語表達,語言優美,能講述故事,能就見聞談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本冊教材圍繞上述目標進行多次訓練。習作方面三年級開始練習簡單的習作,要求學生能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知道與他人分享寫作的快樂。綜合性學習方面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語文學習,學會觀察,書面口頭相結合進行表達,教師要採用多種形式,

讓學生充分展示交流,使綜合性學習得到提高。

二、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結構

本冊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共分爲八組專題,分別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二)教材編寫體例、編寫意圖、教材特點、內容整合編寫體例:

教材的編寫體例,就整冊教材而言,安排了文配圖的目錄,再是八組專題,八篇選讀課文,生字表兩個,詞語表一個,最後是後記。文配圖的目錄,樣式新穎獨特,符合三年級孩子的特點。本冊教材安排八組專題,具體到每一組專題都設有相應的導語、課例、園地三大部分。導語部分點明專題內容,提示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和重點。每單元的課例圍繞專題均安排四篇課文,三篇精讀,一篇略讀,略讀課文前設導語,根據需要有的在課後設資料袋,豐富課文內容。園地部分在原有固定欄目基礎上增添了新的機動欄目,固定欄目本冊繼續安排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習作,口語交際習作內容廣泛,師生相互配合,進一步加強對口語交際技能和習作技能的訓練。機動欄目增添了寬帶網、成語故事、展示臺、趣味語文,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渠道,讓學生感悟到語文的微妙之處。

編寫意圖:

教材的編寫意圖,本冊教科書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構建開放、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教材特點:

1、專題組織單元,加強整合性。本冊教材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聯繫專題展開。如第三單元四篇課文《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都是圍繞秋天的主題進行編排。

2、結合專題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放手讓學生確定內容,選擇夥伴,制定計劃,開展活動同時教師參與其中的綜合性學習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3、更新課文,精心安排課文類型。課文體裁豐富多樣,有散文、故事、詩歌、寓言、神話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語文知識。

4、改進編排,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泡泡語靈活的在課文前,課文中,課文後,以學習同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問題形式出現,引領學生進行讀書、思考,逐漸領悟文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完善圖文系統,注重圖文並茂。課文優美精緻的插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愛看書,愛讀書。

教材具體到每一個專題選材角度有所不同,老師們請看,這是教材的基本結構。全冊教材圍繞八組專題安排32篇課文,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側略有重,每單元根據專題都設置了相應的園地,

對所學單元內容進行鞏固。八組專題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發啓迪、薰陶。的通過練習使學生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內容整合:

教材內容的邏輯關係,全冊教材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展開,各部分之間相互聯繫,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於全面實現課程目標。通過學習,學生的認識得到加深,情感得到昇華,能力得到提高。

我將語文的十二冊教材的專題進行了一下整合,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依次呈現)這其中有名人的專題,動物的專題,愛祖國愛家鄉、生活、瞭解大自然、觀察、愛、四季、愛護環境、科技、文化藝術、動腦思考這些專題。那麼在“愛”這個專題當中呢,通過整合我們來看一看,主要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關愛他人”、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奉獻與關愛”、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獻出我們的愛”、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可貴的親情友情”、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人間真情”、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誠待人”。那麼在“愛祖國愛家鄉”這個專題中我們通過整合來看,有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熱愛祖國”、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愛祖國愛家鄉”、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壯麗的祖國山河”、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不忘國恥振興中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祖國在我心中”。教材“整合”的編排思想不僅爲學生提供了最優化的立體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開展多樣的學習活動,獲得全面的學習體驗得以實現,同時也在引導着學生認識世界的思想方法,爲學生多角度地瞭解世界打開一扇扇明亮的天窗。在這裏,教材成爲了學生了解文化的基點,

終身學習的起點,人文色彩更加豐厚,工具性愈加突出。我們可以想象當學生憑藉這樣的教材拿到了打開未知、認識世界的金鑰匙,將會對學生素養的提高起着多麼重要的作用。

三、說建議

1、教學建議

針對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在此提出教學建議如下:閱讀教學方面,從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分開來講。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藉,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重點加強詞句的訓練,重視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和訓練,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合作交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有的放矢得進行點拔和講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精心組織教學活動。

略讀課文的教學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即可;二是從方法上,教師更加放手,學生能夠自己把課文讀懂,習得基本的學習方法即可。

總的來說我認爲閱讀教學應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有所獲得,這比教師教授的要強之百倍。同時要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重視課外閱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旨在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我認爲語文素養的提高不是在於學了多少篇課文,會寫多少個字,而在於他是不是一個熱愛閱讀的人。學生們畢竟年齡較小,怎樣才能保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應該有一定的方法,我主要以活動爲主要手段,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生的興趣自然濃厚。

對於習作教學,建議首先明確小學生作文的性質,並且指導學生寫作作文,第三方面指導學生練習並做好激勵評價。在練筆方面,重視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樂於表達、自由表達,同時要將學生的閱讀與習作進行有效的結合,以讀促寫。並且教師要提供和創造更多的機會,多用肯定和激勵的方法,組織同學之間相互展示和交流。

2、評價建議

評價建議:語文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爲了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在這樣的前提下,結合我們學校的賞識教育的主題,我們在評價是應注重“賞識激勵”,以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相結合,讓學生不但注重自身,同時也學會與人合作。

語文說課稿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站在這裏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根據教學設計,我將按以下步驟進行說課: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情;四、說教學程序。

一、說教材

《慈母情深》節選自著名作家樑曉聲的作品《母親》,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貧窮辛勞的母親不顧同事的勸阻,毫不猶豫的給錢讓“我”買《青年近衛軍》的事,表現了慈母對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對母親的敬愛之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單元教學目標以及五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時間爲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三個:

1、知識目標:認識三個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聾、龜裂”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通過對重點句段的理解感悟,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喚起學生敬愛母親的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對母親外貌、語言、動作描寫的重點句段的品析,體會母親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根據小學高年級略讀課教學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文本細讀、質疑引導、合作交流、聽讀學習等教法,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

三、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知識經驗,而且前面學了一篇有關父愛的精讀課,對於這篇略讀課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但由於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優裕了,不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也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因此,我課前讓學生自己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或問爺爺奶奶,瞭解當年的情況,幫助突破本課的難點。本課是略讀課,但篇幅比較長,所以我事先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爲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課堂上主要通過品詞品句,以讀悟情、討論交流等方法完成學習目標。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首先,新課導入,揭示課題。通過複習古詩《遊子吟》導入新課。這樣,一方面鞏固了已學知識,喚起了學生對母親的感情;一方面又順理成章的引開了課文;

其次,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由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所以讓學生帶着“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有什麼感想?”這樣的問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一下文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再次,細讀文本,品味感悟。由於本單元的主題是“父母之愛”,所以,在這一環節中,通過質疑引導學生對母親語言、動作、外貌的描寫來細細地品味感悟偉大的母愛;

最後,總結與拓展。通過向學生質疑:“本文通過講述什麼事,表達了什麼”來總結出這篇課文的中心。由於本文的重難點是“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體會母親的慈祥與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崇敬之情”。所以,我設計了“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最想爲母親做的一件事”活動,通過播放歌曲《母親》創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感悟偉大的母愛。由於“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所以我大膽地對“母愛”進行拓展延伸,通過讓學生背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昇華主題,感悟偉大祖國的母愛。

總之,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許許多多不足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來,以期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謝謝!

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誠實”爲主題,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藝館參觀時,由於被布娃娃的美麗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飽受痛苦,最終,在還回了布娃娃之後,又找回了從前的快樂。告訴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文章雖短,但卻是一篇情文並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以讀爲主,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讀中感悟。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認字13個,能選擇不同的方法識字,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讀代講,學習在閱讀中想象,結合自身體驗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讓學生懂得勇於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得快樂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識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自身體驗體會珍妮複雜的心情。

三.說教法

由於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徵,學生往往對故事內容比較感興趣,而對人物心理體驗較

少。因此,教學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並善於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將“讀課文”與“生活感悟”融爲一體。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他們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最後,通過啞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人物情感。

五.說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布娃娃,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學程序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計瞭如下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語文課標指出:教法的選擇,必須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導入方式:

(出示手中的布娃娃)“同學們,老師手中拿着什麼?”學生回答。師板書“娃娃”,師再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娃娃?”學生在補充課題的同時,也進行了擴詞訓練,加強了語言積累。老師選擇“可愛的”一詞板書完整課題《可愛的娃娃》。再啓發提問:“如果你有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娃娃,你的心情會怎樣?”學生回答:我會很高興,很快樂,很幸福,我的心裏就像喝了蜜一樣甜……師話峯一轉:“然而,有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她得到了這個娃娃,卻變得不快樂了,這是爲什麼呢?咱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好不好?”

布娃娃是課文的主要線索,對於學生熟悉並喜愛的事物,課文裏與現實中卻產生了情感反差。利用這種情感的碰撞,使學生產生探究慾望。

(二)讀文識字,積澱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就能主動排除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請同學們輕聲讀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同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並試着有感情地朗讀“渾身溼透、又冷又餓、心驚肉跳”等詞,做動作理解“盯”字,爲後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使教學重點有了訓練坡度。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對生字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三).精讀品悟,體驗情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1.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着用“誰、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結果怎樣”這種句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將課文內容讀通、讀懂。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邊讀邊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課文的重點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體課件(電閃雷鳴的場面)創設情境,在讀中體驗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驚肉跳的心理變化過程。

4.在學生準確地把握人物心理之後,鼓勵學生試着用動作、眼眼神、表情等肢體語言,通過啞劇的形式表演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5.在學生表演之後,啓發學生由文本內容想開去:“媽媽看到女兒‘哇哇大哭’,會怎樣說,怎樣做呢?”

6.最後由“珍妮又變得活潑快樂了。”迴歸文本。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下“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這樣以讀代講,讀想結合,通過朗讀感悟、角色體驗、啞劇表演,讓學生將自己和課文中的形象合而爲一,啓發學生思考:“你覺得珍妮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邊,你願意和她做朋友嗎?”這樣不只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把情感目標落實到每個個體身上。

這一板書設計,不但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十分簡明地體現在黑板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可愛的娃娃”不但指美麗的布娃娃,還指知錯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

結合這個板書設計,我設計了這樣的結語:“有一個叫托爾斯泰的大作家曾這樣說過:人不是因爲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爲可愛才美麗。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都來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可愛的人,一個美麗的人,一個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