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

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歡迎閱讀與收藏。

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

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1

我說的課題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背誦中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下面我從本課的設計理念、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流程及板書等六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基本理念

閱讀學認爲: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是陶冶思想情操。《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爲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二、說教材

這是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的一首詩。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着花枝翩翩起舞。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人教版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理解詩句意思。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感目標: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詩文,感受春花的美麗。

2、難點:初步理解作者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描寫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五、說教法及學法運用

在本課時的教學策略運用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以往的古詩教學方法,充分運用“金鑰匙”即提問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麼?(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畫出相關詞語)

問題二:詩人怎麼描寫這些景物?想象一下詩人看到怎樣的畫面。

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註。

六、說教學流程

對這課的教學具體是這樣的:

(一)利用舊知,激發興趣,感受古詩的形象美

1、布魯斯認爲,對學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捷克誇美紐斯認爲:“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可見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是古詩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所以我在開頭設計讓學生展示已學過的關於春天的詩,學生平日積累了不少,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師給予肯定。讓學生從中獲得一種滿足感,思維處在興奮狀態,自然而然就提升了對新課的興趣。

(設計理念: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鏈接,從而很自然引出新課。)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古詩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節奏感強,易讀易記,特別適合學生誦讀。

所以我要求學生一看到詩後,自己先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出詩的一般節奏與韻律。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強調的就是反覆讀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讓學生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這首古詩的語言美)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感受春天的美麗與生機

古詩詞精煉的語言、深遠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過程:

1、再讀,領悟詩意。即在讀順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藉助插圖、註釋等讀懂詞句。

2、這首詩比較通俗易懂,所以我讓學生自己讀,讀中悟,並用“啊,——(景物)真——啊,你看——“的句式把詩中的意境描述出來。

(設計理念:把學習的自主性還給學生,同時又訓練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觀賞花的圖片、以情讀詩。

古詩的文字精練,意境深遠,含義深刻,讓人回味無窮,理解古詩的意境美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呢?在學生充分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引導學生通過情境演示的方法來走進古詩的意境中。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此時的感受,以讀爲主旋律,以讀促思,讀中悟情。

(設計理念:通過欣賞圖片、音樂伴奏等多媒體手段,運用直觀的視覺效果,使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對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的感受、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都有明晰的態勢,難點也就不攻自破了。同時又爲朗讀墊定了情感基礎。)

(四)迴歸全詩,深化,體會詩情

1、創設情境:

(1)資料再現。

介紹寫作背景: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定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2)齊讀課題。

(3)讀着這首詩,我們也彷彿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孃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設計理念:出示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的情感基點,體會詩人的“喜悅”既有看到美麗景色的“喜”,還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將學生已經生成的情感體驗再度昇華,從而走進詩人的內心。)

(五)拓展,寫古詩畫面

在這一環節,我設計讓學生把詩歌改成小散文。通過適度的拓展,促使學生走進詩句所描畫的意境,滋生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將自己和作者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領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機,從而萌生出對春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江畔獨步尋花》一文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古詩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整體的把握,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並能用較爲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迴歸全詩,整體感知。

江畔獨步尋花說課稿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獲獎2

一、基本理念

閱讀學認爲:閱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閱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的陶冶思想情操。《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的綜合能力是閱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爲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閱讀能力,發展思維,陶冶情操。

二、說教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06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定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花下的枝條被壓得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着花枝翩翩起舞。從這裏,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能給人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種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和用法。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春天的勃勃生機好美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誦讀詩文,感受春花的美麗。

2、難點:初步理解作者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五、說教學設計的特色

在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這一環節中,我運用了引探法及“背景再現”引導學生理解走進作者、走進畫面,進行感情朗讀,再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進入詩境中感悟詩情,感悟作者的迷醉與驚喜。

六、說教法及學法運用

在本課時的教學策略運用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以往的古詩教學方法,充分運用“金鑰匙”來引導學生學習: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麼?(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畫出相關詞語)

問題二:詩人怎麼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爲什麼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註。

在接下來的學習成果彙報中可以看出,這些方法運用得比較得當、到位,適合學生學習本首古詩。

七、說教學流程

我本課一共設計了七個環節,分別是:導入→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的對仗美→理解古詩意思,用自己的話描述詩的畫面→入詩境悟詩情,感受春天的美麗與生機→迴歸全詩,整體感知→課堂檢測→語文課外實踐。

下面我重點講講第一個環節“鏈接舊知,導入新課。”

具體是這樣的: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着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孃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1)學生齊讀課題。

(2)寫課題:“請和老師一起將課題工工整整地寫在練習本上,如果寫錯了或寫得不滿意,可用修改符號修改,徹底告別修正液。”

(3)點評。

(設計理念:一是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鏈接,從而很自然引出新課。二是針對本班學生寫字潦草、不規範、亂塗亂改的現象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寫字習慣。)

另外,我覺得最滿意、最精彩的是第五個環節“迴歸全詩,整體感知”這一部分。古詩詞精煉的語言、深遠的意境往往留下非常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學中沒有情境,就沒有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品味;沒有品味,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沒有拓展。所以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後,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爲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着江畔散步,在黃四孃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奼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鬆、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爲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着這首詩,我們也彷彿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孃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設計理念:出示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的情感基點,體會詩人的“喜悅”既有看到美麗景色的“喜”,還有生活稍稍安定的“喜”,將學生已經生成的情感體驗再度昇華,從而走進詩人的內心。)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纔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花好月圓、花團錦簇、花枝招展、鳥語花香

奼紫嫣紅、國色天香、含苞待放、嬌豔欲滴、美不勝收

(設計理念:通過欣賞圖片、聽《江畔獨步尋花》等媒體手段,使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對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的感受、對詩人情感的體驗都有明晰的態勢;學會運用“語文天地”中的詞語積累,爲“暢所欲言”、“初顯身手”、“筆下生花”儲備必要的知識。)

4、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鬆、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爲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爲了更深層地瞭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設計理念:通過適度的拓展,促使學生走進詩句所描畫的意境,滋生出熱愛春天的美好情感,將自己和作者一起融入了美好的春光之中,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領悟到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機,從而萌生出對熱愛和讚美之情,)

八: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江畔獨步尋花》一文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古詩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整體的把握,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並能用較爲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迴歸全詩,整體感知。

附【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蝶、勃勃生機、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