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範文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範文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講述了酶和ATP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植物、動物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過程和特點,以及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等知識基礎。使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地基礎,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徵。所以說它是我們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2、本節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光合作用的發現,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上,安排了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實驗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和場所等方面講述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中的幾個著名的實驗。

(2)葉綠體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過實驗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使學生自己動手,親自看到從上到下依次的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的出現。

(3)光合作用的過程及重要意義,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入手,說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從而引出根據是否需要光,將光合作用的過程分爲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之後教材對這兩個階段分別從反應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兩個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的辨證結論。緊接着講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最後還補充了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小結】:所以說節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整個高中生物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A:知道)

(3)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過程及其有關問題;(C:掌握)

(4)光合作用的過程;(D:應用)

(5)光合作用的實質;(D:應用)

(6)光合作用的意義。(D: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學習科學家們研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

(2)通過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的方法。

(3)初步掌握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滲透“線條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意義來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資源、環境等,從而引起學生對世界未來的關注;

(2)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的艱辛、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進而說明學習方法的重要;

(3)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滲透物質與能量,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辨證關係,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辨證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1、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2、光合作用的場所;

3、光合作用的過程;

4、光合作用的意義。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的選擇

1、堅持啓發式家學,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複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2、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課的實際出發,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二)學法的指導

1、指導學生如何從本節的學習中掌握設計實驗的方法,

2、指導學生在實驗中如何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分析問題、總結規律。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前準備好在教學中用到的多媒體課件。

  二、引入新課

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光合作用的知識體系,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從而引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講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體課件)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着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氧的過程。

  (二)講授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根據概念,導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並把它和初中學習過的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區別與聯繫。分析其中的原因,從而引入到光合作用的發現。

  (三)講授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在17xx年所做的實驗,並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從而引入以下幾個著名的實驗。

1、德國科學家薩克斯(J。vonSachs,1832—1897)做的這個實驗:他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個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被消耗掉,然後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現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並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

2、1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C。Engelmann)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他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境裏,然後再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集中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他的實驗證明了: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並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並結合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解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A用水綿作爲實驗材料。水綿不僅具有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佈在細胞中,便於觀察和分析研究。B將臨時裝片放在黑暗並且沒有空氣的環境中,排除了環境中光線和氧的影響,從而確保實驗能夠正常進行。C選用極細的光束照射,並且用好氧細菌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水綿細胞中釋放氧地部位。D進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對比實驗,從而明確實驗結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3、20世紀,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用氧地同位素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爲H218O和C18O2,然後進行兩組光合作用實驗:第一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的條件下,他們對兩組光合作用實驗釋放的氧進行了分析。(利用多媒體課件分析這兩組實驗並從中得出結論,最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示蹤元素及同位素標記法。)

  四、結束新課

簡單回顧一下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五、佈置作業

思考題:這些科學家爲什麼會成功?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方面?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題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冊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第三節內容。學生在學完“細胞”以及理解“新陳代謝與酶”、“新陳代謝與ATP”知識後,轉入難度較大的“光合作用”學習,從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是學生學習呼吸作用、生態系統等內容的基礎。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義務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經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安排了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本節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到場所等方面講述了光合作用發現過程的幾個著名實驗,讓學生學會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並且講述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和意義等。目的是使學生不僅獲得有關的基礎知識,瞭解光合作用對人類生產生活的意義,懂得探索生物科學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提取、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光合作用的發現史

②葉綠體中的色素

③光合作用的過程

④光合作用的意義

  (2)能力目標:

①通過研究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和方法,使學生能夠體會和認識科學研究的過程,並初步學會具體的科學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過觀察、設計光合作用發現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

③通過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學科間知識的綜合能力。

④通過學生總結歸納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主要反應以及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大階段的區別和聯繫,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體驗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

②通過對光合作用意義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生物進化的辯證觀點以及珍愛自然、珍愛綠色、珍愛生命的思想意識。

  4、教學重點

  (1)光合作用發現實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依據: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綜合考試的目標(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也符合新課程標準。本節教學內容是探究性學習的載體之一。

  (2)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意義

依據:

①光合作用過程是本課題的核心內容。學生只有認識了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躍的化學能到糖類等有機物分子中的穩定的化學能這一轉移過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質變化的本質。使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水平,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生只有知道光合過程的各個環節,才能理解內外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才能進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徑,提高農業產量的技術。因此,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是深入聯繫生產實際的理論基礎。

②通過光合作用意義的教學,可使學生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能源、環境污染等重大問題的解決與研究光合作用的關係。知道人類需要的農產品,歸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產。農業生產和科學研究,應該把培養高效應的農作物品種,發明提高農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時間、空間的技術等途徑作爲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積和質量,是改善環境的有效途徑等。這些是學生必備的科學素養。因此,光合作用的意義,是培養學生關心生物科學及發展,關心社會問題解決等意識的好材料,應充分利用。

  5、教學難點

  (1)光合作用發現實驗的設計

依據:科學實驗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綜合考試目標(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在本節教學中的較好體現,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之一,但由於學生剛剛接觸,這方面正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因此,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多項實踐,纔會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轉化

依據:高二學生對有機化學等知識還未學習到,對有關物理和化學知識不熟悉,還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電能,再由電能到不穩定的化學能,從不穩定的化學能到穩定的化學能的轉變的必要性,對於暗反應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還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難度。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這節內容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第二課時安排葉綠素實驗,第三課時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和意義。這裏主要說明第一課時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二、說教法

1、教學方法: 教師的過程式教學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2、教學手段: 課件、錄像、投影儀

  三、說學法

學生在學習完細胞,理解新陳代謝等相關知識後,爲光合作用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課堂中運用課件演示實驗,創設氛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最後得出結論。 教學中主要採用了觀察法、討論法、總結歸納法。

  四、說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動畫演示海爾蒙特實驗,提出問題:從這個實驗可知柳樹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回答:水分是植物體建造自身的原料。 教師指出,海爾蒙特沒有考慮到空氣是否也能起作用。後來經過許多科學家的實驗,才逐漸發現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引出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的實驗。

設計意圖: 利用動畫的直觀性和已有知識降低了問題的起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授新知識

  1、錄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實驗

引導學生思考:爲什麼B鐘罩內的小白鼠沒有死亡?植物從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綠色植物能夠更新由於蠟燭燃燒或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

教師指出:

(1)該實驗不能證明更新的空氣中的哪種成份?

(2)當其它人重複該實驗時候,有可能成功,有的總是失敗。直到後來,荷蘭科學家英格蒙斯證實了只有在陽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實驗才能獲得成功。

  2、學生介紹課前所做的薩克斯實驗,引導學生思考

(1)暗處理的目的是什麼?

(2)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麼?

(3)碘蒸氣處理葉片,目的是什麼?

(4)這個實驗成功的證明了什麼?

(5)高倍鏡下觀察“小藍點”聚集的部位是細胞的什麼結構?

學生經觀察實驗過程,分析問題,能夠得出結論。

(1)光合作用產生澱粉,同時需要光

(2)產生澱粉的部位是葉綠體。

〔小結〕:

(板書) 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料、條件、產物 設計意圖: 利用直觀課件演示的實驗,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通過學生親自重複薩克斯實驗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通過光合作用發現過程進行科學史的教育,使學生了解到科學家們用了200多年的時間,纔對光合作用的重過程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現的艱難。

  3、課件展示恩吉爾曼的水綿實驗

引導學生討論分析: A、這個實驗在設計上有什麼巧妙之處?

(1)選用水綿作爲實驗材料,不僅具有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佈在細胞中,便於觀察和分析研究。

(2)將臨時裝片放在黑暗且沒有空氣的環境中,排除了環境中光線和氧氣的影響,從而確保實驗能夠正常地進行。

(3)選用極細的光束照射並且用好氧細菌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水綿中釋放氧的部位。

(4)進行黑暗和曝光對比實驗,從而明克實驗結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B、這個實驗給了你什麼啓示?設計實驗時應注意哪幾個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實驗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要有對照組和控制單一變量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體會科學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學習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4、簡介同位素標記法

  (三)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氧氣到底來自於水還是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掌握同位素標記法的原理,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分析總結能力和創新意識。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3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整個生物界最基本的有機物代謝和能量代謝。光合作用的發現歷經了科學家們二百多年的探索,滲透着科學研究的思想方法;光合作用與當今世界面臨的糧食、環境等問題關係十分密切。

  (二)教學目標及確定目標的依據:

任何一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必需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即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啓發引導,喚起學生對品德、知識、能力、審美等內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在讓學生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理解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及科學家對真理執着追求的精神;學會通過實驗驗證真理;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激發學生更高層次的思維,懂得不同學科間的相互聯繫。

  1、知識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史探究,瞭解科學家的科學思維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

(3)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過程;

(4)掌握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其原理的應用;

(5)通過驗證實驗學會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方法;

  2、能力目標

(1)通過設計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2)運用化學知識理解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變化

(3)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培養分析綜合能力。

  3、德育目標

(1)結合光合作用發現史的學習及實驗設計與分析,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及創新、合作精神,進行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科學思想教育。

(2)通過生物結構與功能統一,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相關聯對學生進行生物學基本觀點教育。

(3)明確光合作用意義,增強愛護植被、關心農林業發展的意識,充分體驗生命科學的價值。

  (三)重、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

(1)光合作用過程,因爲這是理解光合作用反應式和意義的基礎。

(2)光合作用的意義,因爲它能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難點:

(1)科學研究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因爲科學研究能力是一種較高的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2)光合作用中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因爲光合作用是植物體內一系列理化反應組成的複雜過程,而學生所學的理化知識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內容只是過程梗概,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學習困難。

  二、教材處理

光合作用這節課分三課時學習

學生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很少參與科學研究,不理解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圍繞“目的”設計實驗是一種科研能力,是培養創fg造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需要。所以第一課時光合作用的發現在處理上主要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

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光合作用,又剛剛學完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這爲第二課時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在處理上注重構建教學內容體系,將教學內容組合爲:

(1)光合作用的物質和結構基礎;

(2)光合作用的全過程;

(3)光合作用的意義;

(4)光合作用在實踐中的應用。使知識系統化層次化。

第三課時學生自主實驗驗證光合作用色素種類和顏色。

  三、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應該儘可能讓學生多動腦想、動手做、動眼看、動嘴說,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課堂問題解決的過程,在“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1)教法:第一課時的“設計實驗”採用發現式教學方法(問題→假設→預期→實驗→結果→結論)。第二課時採用自學討論結合的`方法、直觀法。設計科學直觀的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譜圖解,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質基礎,理解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的作用;通過課件直觀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設計光合作用的光反應與暗反應的比較表,幫助學生掌握光合作用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三課時採用實驗法。(2)學法:通過光合作用發現簡史,學習探究研究實驗的基本思路:“問題→假設→實驗→結論”;通過光合作用過程學習,掌握光合作用光反應與暗反應兩階段的區別與聯繫;通過分析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體會光合作用的意義及光合作用與世界面臨的糧食、能源、環境污染等重大問題的密切關係;通過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實驗,瞭解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色素吸收光譜等基本知識。

  四、教學手段

(1) 多媒體課件將設計實驗以圖、文兩種形式再現出來。

(2) 多媒體課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譜。

(3) 多媒體課件展示光合作用的過程。變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直觀,以突出重點,強化記憶,彌補了圖解靜止不動的缺陷

  《生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和意義》說課稿4

  一、設計前的思考

我個人認爲,不論是哪一章節,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都要以以下3點爲依據:1、課程標準;2、學生的身心特點;3、現有的教學條件。課程標準可以給我們的教學設計提供方向;符合學生身心特點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現有的教學條件則決定了教學的可行性。

在進行教學設計前,要先整體考慮整個章節及與其他章節的聯繫。本章節光合作用是整個初中生物中很重要的一節。與後面環境保護、生態系統都有緊密的聯繫,也是高中學習的重點。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爲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本節的具體設計及設計原因

本章節光合作用的主線是:“光合作用的定義——光合作用的實質——光合作用的意義”,而本節是第4課時,着重解決“光合作用的實質——光合作用的意義”這2點。在前3個課時,通過對光合作用發展史的學習和有關光合作用的實驗,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定義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因此,本節應當對前3節的內容進行總結,並提升。本節主要採用啓發式的教學,用一個個相銜接的問題將教學內容串聯。

  1、引入。

本節可以採用通過複習的方式引入。對於較好的班級,可以直接向學生提問:通過對前3節的學習,光合作用的反應式是?,並可請學生到黑板寫出。如果學生水平不夠,可以通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麼?產物是什麼?條件是什麼?場所在哪裏?將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分解,然後再黑板上寫出。

  2、光合作用的實質。

光合作用的實質有兩個:物質轉變和能量轉化。物質轉變學生容易理解,因爲前3節課的實驗對學生已經進行了鋪墊。因此,直接提問:光合作用中,有沒有物質的變化?如果有,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通過反應式學生不難看出。但能量的轉化學生理解起來會困難一點。因爲能量的守恆定律學生要到初二學物理時才知道。因此,這裏設計了一個活動,也通過問題進行:能量有哪些形式?(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回答),學生一般都能答道熱能、光能、電能、風能等等,知識面廣一點的還能答道核能、化學能等。可以將學生的主要答案羅列在附板書處。接着再問:能量可以傳遞嗎?可以從一種形式轉化爲另一種形式嗎?問到這個問題時學生的回答有很多,有的認爲能,有的認爲不能。這是可以舉例:如冬天時,比較冷的手放在暖手器上就能感到熱,說明什麼問題;打開燈,什麼能轉化成了什麼能等,通過一些常見的生活例子,利用學生的直接經驗,可以讓學生明白:能量有多種存在形式,並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有了這個知識準備後,在讓學生回答:光合作用中,有能量的轉化嗎?這是學生再來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轉化爲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就容易多了

  3、光合作用的意義。

如果學生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實質,對光合作用有什麼意義就很順利成章了。這時可以提問:你認爲光合作用有哪些意義?可以讓學生儘可能地想,儘可能地舉例。最後,將學生們的回答進行歸類,總結出光合作用的三點重要意義。

  4、光合作用的應用。

可以利用這一部分檢測學生對光合作用的掌握情況。書上給了一個合理密植的例子,但還不夠。因此,設計了3個問題:爲什麼要大力提倡保護森林、植被?爲什麼卡爾文要從植物中找石油?可以怎樣解決航天員在長途航行時的基本生活問題?

設計第1個問題的目的主要是考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併爲以後的環境保護內容做鋪墊。通過對光合作用意義的理解,學生不難回答這個問題。

第2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因爲在本章節最開始引入時,爲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上個世紀90年代,有一位叫做卡爾文的科學家帶着他的研究隊伍在世界各地的森林裏找植物,找到一種當地的特有植物就帶回實驗室研究,有人好奇地問他們在幹嘛,他們回答說在找石油。爲什麼會在植物中找石油呢?當時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但是我並沒有給出正確答案。這個時候再次把問題提出,學生就容易想到原因了。

第3個問題主要是來源於現在航天業中一個還未能很好解決的難題:就是以後如果要到其他星球,宇航員可能會在宇宙飛船上待幾年,他們所需的食品和氧氣的量是很大的,但光靠攜帶幾年所需的食品和氧氣是不現實的,因此請學生考慮解決途徑。選擇這個問題一是學生對航天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二是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最終答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三是容易讓學生聯想到與光合作用結合,四是可以爲以後學習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傳遞做點鋪墊。果然,在討論第3個問題時,學生非常踊躍。

  5、作業。

可以將上段所提的3個問題作爲課堂作業。如果時間允許,可以事先印製一張小提單,選擇一些填空題和選擇題,如填寫光合作用的反應式、光合作用的實質等,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做一個書面的總結。

  三、教學反思

通過對本節課的設計和教學,絕大部分學生能完成教學目標。由於有了能量守恆定律的鋪墊,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第2個實質:能量的轉化變得容易了。由於本堂課基本以問題開展,學生回答很踊躍,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尤其是在回答最後3個問題時,學生想得很多,但很多學生都能從光合作用的角度去考慮,可見學生能夠運用所以知識去解決問題了。但是,由於學生非常活躍,所以在課堂上還需要進行適時的調控,避免課堂混亂。對於基礎較薄弱的班級,可以增加5分鐘左右的書面練習題,幫助學生進行總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