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琥珀》說課稿

《琥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琥珀》說課稿

《琥珀》說課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琥珀》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琥珀》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是來如意,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奇異的琥珀》。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奇異的琥珀》是六年制小學s版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科學與發現”主題的一篇精讀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形象,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細讀課文,字裏行間顯現着“奇異”。

2、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滲出、澎湃、粘稠、詳細”等詞語,積累“美餐、熱辣辣、淹沒、沖刷”等詞語。

(2)瞭解課文中這塊琥珀的奇異之處及琥珀的形成過程,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課文中生動形象的語句的表達效果。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人們推測的故事中,瞭解這塊奇異的琥珀形成的過程。

難點:明白人們是根據什麼推測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篇課文是以自然科學密切相關,要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索文中答案;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討論、交流並播放多媒體(琥珀圖片、動畫展示形成過程)來深入理解課文。在反覆品讀中,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認真領會說明的道理,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從小培養自己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三、說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分成兩課時進行教學,課堂結構是:質疑導向——初讀感知——簡述形成——感受奇異——小結背誦。

愛因斯坦曾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由於文章題目發人深省,又與文章中心緊密相連,因此上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可能會提出:琥珀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爲什麼說這塊琥珀是奇異的?誰發現的?

接着進入第二個環節:初讀感知。這一環節包括:檢查自學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概括課文大意,分段。在對文章有大致瞭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進入第三個環節:可採用畫箭頭、文字描述等不同方式,簡述琥珀形成過程。(主要先由學生自主完成,然後指名上臺板演或簡述。這樣可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意識而顯得活潑生動。第一課時宣告結束。第四個教學環節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奇異。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環節。在設計這一部分教學時,我從課題中的“奇異”二字入手先理解“奇異”的意思:跟平常的不一樣,奇怪而特別,與衆不同令人驚異。再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逐層深導,感受“奇異”。

1、透過樣子,感受“奇異”。學習課文最後一段,引導觀察課文中的圖片,觀察課件(琥珀圖片)。

2、揣摩形成過程,感受“奇異”。上節課我們瞭解了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先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變成化石。把關鍵詞“松脂球——化石”板書出來。下面我們再認真地讀讀文章第一大段,看看松脂球是怎麼形成的?松脂球又是如何變成化石的?讓學生邊讀邊畫。第三步:先同桌互相說然後指名學生說說琥珀形成過程,再找學生補充,教師板書。第四步動畫演示形成過程。

3、談論“發現”,感受“奇異”。我們學習第二段,看看琥珀的發現是否也存在一種巧合呢?讓學生齊讀,引導找出答案“赤着腳”。

4、分析推測,感受“奇異”。那麼我們是否也在爲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感到驚異呢?讀第十八自然段,學生體會。理解"推測"的意思:從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再讓學生分析科學家推測的依據是什麼?(松脂球形成化石等相關知識,琥珀的樣子,發現琥珀的過程。)

第五個環節:小結課堂,背誦最後一個自然段。

提問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思考,講述。課後作業:用自己的話寫寫琥珀的形成過程。

《琥珀》說課稿2

《琥珀》第二課時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作者由一塊稀世珍寶琥珀,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採用生動傳神的語言,推測並再現了這塊少見的琥珀的形成過程。文章佈局嚴謹,語言細膩形象,邏輯推理嚴密,真實與想象相結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教學時,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真實情景描寫的簡潔翔實,瞭解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節描寫的生動傳神,細緻巧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想象的科學依據。培養學生刻苦鑽研的習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在上新課前我先對上課時的內容進行了一個複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對琥珀有了一個瞭解,誰說說什麼是琥珀呢?在學生說出琥珀的概念時,緊接着問本課中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琥珀?學生回答是同時包裹着一隻蒼蠅和一隻蜘蛛琥珀。這時我又過渡性提問這塊包裹着蒼蠅和蜘蛛的奇異的琥珀又是怎麼發現的呢?引起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望從而進入第二環節。

(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琥珀的發現部分時讓同學們讀課文15-19自然段的同時。提問: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漁民爲什麼說這塊琥珀是很少見的?說明了什麼?這時同學們說琥珀是漁民帶着兒子在沙灘上經過時,兒子踩着了琥珀並把它挖了出來。漁民認出這是一塊琥珀,並說是一塊很少見的琥珀。我進行小結一塊琥珀同時裹着兩隻蟲子是很少見的。說明這塊琥珀是不可多得的,有着不同尋常的價值。

2.學習琥珀的科學價值部分

學生讀課文20自然段。提問:這塊琥珀有着怎樣的科研價值?學生相互討論後彙報: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以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的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蒼蠅和蜘蛛了。在學生彙報後理解詞語“推測”。通過理解推測導入琥珀形成部分的學習。

(三)學習琥珀的形成部分

在學習琥珀的形成部分是我首先讓同學們明白:一個事物的形成都是有條件的,琥珀也不比例外。已經知道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要想知道琥珀的形成就必須知道松脂球的形成過程。在講解中讓同學們理解松脂球形成必須的四個條件:1.松樹林。2.夏天---松樹才分泌松脂。3.湊巧---蜘蛛和蒼蠅在一起。4.松脂不斷往下滴。講解的同時板書。在學生理解松脂球的形成後再講解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化石的形成同樣也需要四的條件:1.時間漫長。2.陸沉水漫。3.松樹腐爛。4.泥沙淹埋。再講楚松脂球形成化石以後這篇課文也就接近尾聲。於是我進行了總結。

爲了檢驗學生對本課時的掌握情況。我還設計了一些練習題對學生進行了考察。

另外,在上本節課是我沒按課本安排的順序琥珀的形成,琥珀的發現,琥珀的研究價值去講解,而是先講琥珀的發現,研究價值,最後講它的形成。我個人認爲這樣更能引起小學生的球知欲,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大自然探索精神。

《琥珀》說課稿3

《琥珀》說課稿

西渠完小 白國本

一、教材分析:

《琥珀》是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第四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介紹琥珀的科普文章。文章大致從琥珀的形成過程、被發現過程、科學價值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想象的準確;二是體會作者推測琥珀形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內容。

2、會讀寫“琥珀、颯颯、拂拭、澎湃、黏稠、松脂”等詞語。

3、抓住關鍵詞語,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引導學生解決課文中的重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難點:

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三、設計理念:

1、、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引導學生多議、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準確;體會作者推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1、琥珀欣賞:(課件出示琥珀視頻)

2、設懸,教師導入: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裏面有一個小動物並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這塊琥珀裏同時存在着兩個小動物,還有掙扎過的痕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先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對琥珀有一個初步瞭解,再給學生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知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讀課文中的字詞。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新課時首先掃清課文中的字詞障礙,並且強調學生易寫錯、難寫的字,提醒學生在今後運用的時候不能寫錯。針對高年級的學生已經一定的自學能力,讀課文後我提出了兩個小問題(2、課文寫的琥珀是什麼?課文中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從而瞭解學生讀書的效果和對課文整體把握的情況。

(三)、學習琥珀特點部分

通過學生的看,通過學生的讀,通過學生的說,以及學生的概括從而充分了解課文中這塊琥珀的特點,加深學生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習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呢?

(2)、課件出示模擬動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學生觀看動畫) 點撥學生朗讀描寫事情湊巧的段落。學生默讀課文2—9自然段,邊讀邊用直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3)、全班彙報交流。引導學生歸納出松脂球形成的相關條件。

2、學習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過渡:松脂球的形成我們都瞭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並不等於琥珀,琥珀應該是古代松樹脂的化石,下面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由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0—12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同桌之間交流。

(3)、學生彙報,教師歸納松脂球成爲化石的原因。

3、小結複述琥珀形成的過程

精讀課文這一板塊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一環,這一環中以學生爲主體,通過看、讀、思、議、畫等手段,教師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逐步瞭解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條件,體會科學家合理的想象。]

(五)、談體會、收穫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瞭解到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力求重點突出,層次分明,一目瞭然。

五、課後反思

《琥珀》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二、說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想象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一)整體把握課文,進入語文實踐。

教師出示文中“琥珀”的圖片,學生圍繞這塊琥珀,說一說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

隨着學生的彙報,抓住琥珀的樣子與它的價值這一段落,學生進行朗讀,發現“想象”和“推測”兩個詞語,並理解意思。隨之和科學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

(二)探究學習,在語文實踐中想象。

這一環節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想象能力的體現。

1、教師請學生看着這塊琥珀,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會想到什麼?

2、學生會想到要有松脂包裹兩個小東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須是在炎熱的夏天從松樹上滲出。這樣學生再來讀課文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琥珀形成過程的語句。

3、學生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它們與琥珀的形成有什麼關係。

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髮現:這塊琥珀的價值還在於同時有兩個小東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們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教師演示:用一大滴松脂來包裹一隻蒼蠅和蜘蛛,學生髮現這並不能做到。因爲蒼蠅和蜘蛛都會在松脂落下來的一瞬間逃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很高漲,教師借勢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學生髮現科學家推測蒼蠅輕鬆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爲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這樣學生感受到科學家推測過程的合理,那一瞬間是在絕對自然的情況下發生的。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播放鬆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

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爲化石的必備條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鉅變。

(三)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教師出示“柏抱槐”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後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琥珀》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奇異的琥珀》是第十冊新教材中第三單元的課文,此單元以“神話傳說,科學天地”爲主題,訓練的重點是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反覆推敲重點詞句,記錄自己的疑惑和體會,也可以查找一些資。同學們會隨着語言文字進行特殊的旅遊。根據這些要求,我以我校一貫堅持的培養學生十大創造性學習習慣爲核心,努力關注文本,關注學生,盡力把讀的時間,說的機會,問的權利,評的自由還給學生,爲此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了教學過程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準確;二是體會作者推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與學生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 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2、複述故事過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三)、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默讀、朗讀、理解、想象能力。

本課教學的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教學難點: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

三、 說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準確;體會作者推測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 說教學思路與意圖: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舊知,教師導入:(課件出示課題)

2、課件出示琥珀的圖片,設懸:

要知道在世界上,琥珀裏面有一個小動物並不稀奇,而最稀奇的是在這塊琥珀裏同時存在着兩個小動物,還有掙扎過的痕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意圖:回顧舊知,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展示圖片,給學生設置懸念,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學習松脂球形成的部分(2—9自然段)。

(1)、課件出示有聲動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學生觀看動畫)

[意圖:用動畫課件展示這一過程既直觀又形象,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也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看後,教師問:你覺得這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呢?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9自然段,邊讀邊用直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找出松脂球形成的條件,教師巡視幫助。

(4)、全班彙報交流。

學生讀出相關句子,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歸納出松脂球形成的相關條件。(課件展示)

(5)、師:請同學們找找文中有幾處是描寫太陽的?太陽光熱辣辣的, 這會與松脂球的形成有什麼關係呢?(指名讀相關句子)

(6)、師:課文中哪一句話說蒼蠅、蜘蛛同時巧遇松脂球呢?在這裏“剛好”是什麼意思呢?

指名讀相關句子,出示課件,理解句子。

(7)、分角色讀2—9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個松脂球形成的過程。

2、學習形成化石部分(10—12自然段)

(1)、過渡:松脂球的形成我們都瞭解得很清楚了,但松脂球並不等於琥珀,琥珀應該是古代松樹脂的化石,下面我們繼續來了解一下由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10—12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松脂球成了化石的原因。

(3)、學生彙報,教師歸納松脂球成爲化石的原因(學生邊說教師邊隨機出示課件)

指名讀相關句子體會漫長的變化過程:“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過去了。”“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水把森林淹沒了,樹腐爛了,”“剩下的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

(4)、[課件出示動畫——松脂球化石的形成過程]

a、我們知道了由松脂球形成化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下面我們就來展開想象,看看整個形成過程是如何變化的?

b、出示松脂球化石的形成過程的動畫課件,激發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

[意圖:在已有的文字教學的基礎上,再次用動畫展示琥珀完整的形成過程,讓想象,畫面,文字完美統一,更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c、教師小結,過渡:我們知道了琥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一種地殼運動、滄海桑田鉅變的結果。那這塊琥珀又是怎樣被人發現的呢?

3、簡單瞭解琥珀的發現過程

(出示課件,指名反饋)

4、複述故事過程

先同桌之間交流,再指名全班複述,然後完成下面說一說的練習:(課件出示練習)

a、琥珀是由松脂球變成,推測出( )

b、琥珀中有蒼蠅和蜘蛛,推測出( )

c、蒼蠅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有好幾圈黑色的圓環,推測出( )

d、琥珀是海灘上發現的推測出( )

[意圖:這一環節可以讓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歸納概括能力。]

5、學習瞭解琥珀的科學價值部分(18自然段)

a、教師導入,請同學們快速默讀最後一段

b、默讀思考: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何科學價值?

c、指名反饋後,出示課件

d、齊讀最後一句。

[意圖:精讀課文這一板塊是本堂課最重要的一環,這一環中以學生爲主體,通過看、讀、思、議、畫等手段,教師起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力量,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逐步瞭解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條件,體會科學家合理的想象。]

(三)、談收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瞭解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及時給予一定評價)

(四)、總結全文。

(五)、佈置課後作業:收集了解一些其他化石的形成過程,如: 恐龍、大象等。

[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琥珀》說課稿6

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隻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說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想象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一)談話,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化石嗎?(或不知道)

生:知道。

師:哪位同學說一下你查找的答案?

生: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

師:你們見過鬆柏樹脂的化石嗎?松柏樹脂的化石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琥珀”,(板書並指點學生讀準課題,之後出示“琥珀”片)

琥珀大多呈淺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褐色的,可以做裝飾品,老師這有一幅很特殊的琥珀化石的圖片,請大家欣賞。仔細觀察,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琥珀的樣子。

(二)學生描繪琥珀。

(這樣通過談話拉近師生距離,展示琥珀圖片給學生清晰印象。讓學生初步見識琥珀並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師:在這塊透明的琥珀的背後,還有一段耐讀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嗎?

生:想!

師:好,打開書,看課文之前,請同學們先回憶,前面我們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你一定還記得這篇童話在寫法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生:由實在事物進行合理想象。

師:那我們這篇課文是否也有這一特點呢?

如果有哪些段落是寫實在事物,哪些是合理想象?讀課文時別忘了做上記號,15分鐘自由讀課文。

(三)自學過程

(以前介紹過高效讀書法①看課題,提問題②接提示,歸問題③初讀文,讀通順④再讀文,理內容⑤細讀文,深研究。並且介紹過讀書時的六種圈點符號:字加點,詞橫線。重要句,波浪線。分部分,雙豎線。劃層次,單豎線。疑問處,問號現。六種符號要記全。這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正體現了自主教學的特點,而且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完成這一任務並不難。)

(這一環節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這是落實自主的、獨立的閱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發現並提出問題。這樣不僅鞏固前面學到的學習方法,而且能自覺吸收“活”知識。)

(四)師生交流,互動互學。

師:好極了,同學們剛纔學得都很認真,那麼在學習過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呢?我們交流一下。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生: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生在夏天的一大片松林裏。

生:我知道了小蒼蠅是飛累了想休息一下,被松脂包住的。

生:事情很巧,偏偏有蜘蛛想吃蒼蠅,剎那間,蜘蛛和蒼蠅都被松脂重重包住了。

師:剛纔,同學說這件事很巧,你發現了嗎?究竟哪些詞或句子體現了巧呢?

生:第7自然段,剛、突然、剛好、一齊等這些詞都可以看出事情真得巧極了。

師:你讀一下這段突出巧極了,試試看。

生:讀。(師指點生讀,讀出感情。必要時師可範讀)

師:咱們接着交流所得好嗎?好,接着來。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那隻小蒼蠅很可愛。

師:爲什麼這麼說?

生:作者這樣描寫小蒼蠅(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裏快樂地飛舞。)

生:老師,我也同意這個觀點,第四自然段寫道(那個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它伸起腿來撣撣翅膀,拂拭那長着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

師:同學們看得真仔細,說的好,我也同意。

生:我知道了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四個條件:

1、有松柏樹。

2、夏天,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着整個松樹林。

3、蜘蛛和蒼蠅碰巧在一起被一大滴松脂包裹住。

4、松脂不斷往下滴。

生: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還需兩個條件:

1、經過漫長的時間,

2、地殼變動。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呢,同桌交換一下意見。同意嗎?

生:同意

師:同桌互相複述,看誰說的好。

(生練習複述之後師點同學複述)(略)

(此處,展示課件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清晰、形象的認識,他們剛剛十二、三歲,新奇感佔優勢,看看動畫,肯定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怎會不活躍呢?同桌互相複述,給每個孩子同等的鍛鍊機會,活動面廣,正符合現在提倡的課上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的思想。老師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他們的意見,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且貼近學生成爲他們喜歡的夥伴、合作者。)

師:你們的收穫真不小,還有什麼高見?

生:我發現科學家的想象非常合理,不僅體現在琥珀的形成過程上,還體現在琥珀的發現過程上,他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

師:同學們同意嗎?如果同意說說理由。(找學生讀14—17自然段,再闡述理由)

生:兒子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才發現了琥珀。如果換了大人他即使踩着硬東西也不一定挖出來看看究竟是什麼。

生:爸爸很識貨,知道這是一塊罕見的琥珀,這樣琥珀才被發現。

生:我知道1-17自然段是想象,18自然段是事實。

(五)學生質疑。

師:剛纔,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收穫,那麼還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學生質疑:1、書中說“一個小蒼蠅”爲什麼不說“一隻小蒼蠅”?

2、第8自然段中說“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裏”爲什麼不說“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汗珠裏”?

師:同學們提得問題很有價值。那究竟爲什麼呢?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之後全班交流)

生:前面我說過作者把小蒼蠅寫得很可愛,他是不是有意用“個”而不用“只”更能體現小蒼蠅的人格特徵突出小蒼蠅的可愛。

生:我同意,作者其實就是把蒼蠅當成了可愛的小生靈,就好象是人一樣。

師:也許正如同學們所說,我贊成同學們大膽的推測。第二個問題你們有什麼意見?

生:我認爲用“汗珠”更合適,因爲當時正是夏季,而且晌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老松樹一定很熱。

生:我認爲用“淚珠”好,作者這樣寫是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使得句子形象生動。

生:用“汗珠”也是擬人句啊。

生:我認爲用“淚珠”更合理,老松樹是多麼不情願看見兩個小東西被自己傷害啊!

師:同學們爭論的很激烈。我爲同學們的精彩發言而感到欣慰。其實我覺得作者用“淚珠”比“汗珠”好,正像最後的同學所說他多麼不情願傷害兩個小東西呀,這充分體現了老松樹人性的善良。如果你願意用“汗珠”的話,讓它出現在你的故事中。

(六)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得。

(讓學生把一節課的重點總結、歸納是個好辦法,它可以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助 於老師瞭解學生課上所得)

(七)聽錄音再次欣賞這個故事。

(八)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培養語感,加強情感薰陶,便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九)拓展統習

師:這是科學家的想象,那麼你們這些未來的小科學家們,你們是不是有更生動、更精彩的設想呢?發揮想象也寫《琥珀》,千萬注意:想象要合理,要有科學根據。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教師出示“柏抱槐”

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後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板書:

想象 炎熱的太陽光

松樹滲出厚松脂

琥珀

包裹兩個小東西

推測

陸沉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