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風箏》的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風箏》的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風箏》的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風箏》的觀後感範文(精選15篇)

《風箏》的觀後感 篇1

近日,諜戰大劇《風箏》熱播,備受廣大觀衆好評。筆者在被《風箏》緊張劇情所吸引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看到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

共產黨員的“信仰”,是一種“鍥而不捨”的堅守。鄭耀先臥底軍統十八載,隱姓埋名大半生,經歷槍林彈雨、遭受辱罵批判、嚐盡人間冷暖,但他從未忘記組織賦予的神聖使命,從未放棄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支撐他走到最後的就是共產黨員的“信仰”。這“信仰”,是面對黨旗、舉起右手時立下的錚錚誓言,是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莊重承諾,是共產黨員一輩子的堅守。相比鄭耀先,相比那些爲實現共產主義付出生命和鮮血的先烈先輩們,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叫苦、埋怨、不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像鄭耀先一樣爲了心中的信仰繼續堅守、奮鬥下去,我們才能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的稱號。

共產黨員的“信仰”,是一份“取之不盡”的力量。在《風箏》中,有這樣一個劇情:鄭耀先問即將被槍決的曾墨怡,年紀輕輕的就死了,圖個什麼呢?曾墨怡只說了兩個字:信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正是有了這份“信仰”,纔給了曾墨怡、陸漢卿等無盡的勇氣與力量,讓他們即使受盡折磨、遍體鱗傷,也決不低頭、從不屈服,毅然決然、英勇無畏地保護着自己的同志、完成組織交給任務。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的黨也開啓了新徵程、迎來了新挑戰。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這就更需要廣大黨員堅守“信仰”,緊密的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足夠的勇氣和力量迎接挑戰、挫敗困難、贏取勝利。

共產黨員的“信仰”,是一團“絢爛不滅”的火焰。鄭耀先一生經歷了太多的生死考驗、面對了太多的是非抉擇,但他每次都能在浴火中重生、絕境中崛起,滿懷希望地開始新的工作與生活。是“信仰”之火給了他溫暖,帶給他希望,給予他繼續前行的信心和動力。“信仰”就像一團絢爛不滅的火焰,指引着前進的方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讓廣大黨員步履堅定、奮力向前。廣大黨員只有成爲黨的偉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偉大事業的忠實實踐者,在爲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才能看到新希望,迎來新時代勝利的曙光。

《風箏》的觀後感 篇2

無意中得知電視臺正在播放柳雲龍主演的電視劇《風箏》,因對當年其自導自演的《暗算》很是欣賞,遂從網絡開始追起。看了三集,有些失望,劇中某些背景音樂用了《暗算》的,但劇情卻無法與《暗算》相比,於是大膽對先生預測一下劇情:鄭耀先的單線聯繫人老陸犧牲了,沒人證明鄭耀先的潛伏身份,解放後尤其是文革中備受誤解甚至迫害,病入膏肓之時,另有一個知情人提供重要證明,鄭耀先方得歸隊。可看在柳導柳演的份上,繼續往後看,昨天終於結束全劇,不幸基本言中。

從劇情上說,漏洞太多,只舉兩例:高君寶是一個毫無實戰經驗的小特務,卻能順利出逃並多年後又順利回到山城,在之前無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卻與韓冰接頭;而鄭耀先一直到最後也沒當面拿出韓冰是影子的證據,只是推測。

這裏借劇中的主要人物命運說說自己的觀劇體會。劇情顯示,1946年以後,國共敵對是當時國內最主要矛盾,同時展現了國民黨內中統和軍統的矛盾,軍統內部不同派系的矛盾,而明爲軍統六哥實爲中共特工的鄭耀先則處在三個矛盾的中心,故事也以此展開。從共產黨方面講,鄭耀先作爲軍統特務頭子有抓捕、搜查、審訊及下令槍殺共產黨人的行爲,屬罪大惡極,欲除之。從軍統方面講,鄭耀先雖能力過人,卻也有被戴笠抓住的把柄(未能從中共特工曾墨怡住處找到情報),從而被戴笠疑爲共產黨並屢屢考查並欲除之;戴笠死後接手軍統的毛人鳳則忌憚鄭的優秀及多年積攢的軍統勢力,也欲除之。從中統方面講,中統頭子高佔龍勘察出曾墨怡藏情報的手法也懷疑鄭耀先及其在中統的女友程真兒是共產黨更欲除之。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鄭耀先信仰堅定,借力打力,閃轉騰挪,衝出重圍,保全性命,直到解放。解放後的鄭耀先仍無法公開身份,繼續隱姓埋名,默默付出,那怕被誤解被仇視,仍堅守職責,不忘初心,牢記始終,追查潛伏的國民黨特工影子,直到暮年!

韓冰,一名潛伏在共產黨內的軍統特工,信仰堅定,堅守職責,不忘初心,牢記始終,追查潛伏在國民黨內的共產黨特工風箏,直到暮年!一切用在鄭耀先身上的詞語她都當之無愧,只是她的信仰與鄭耀先完全不同,最終註定了她的人生悲劇。從共產黨的角度,她認定周志乾就是軍統六哥鄭耀先,從國民黨的角度,她懷疑鄭耀先是共產黨特工風箏,這太糾結了。她欣賞他的智慧與才華,把他當作軍統六哥來愛,雖已確定卻又不甘心他是共產黨人風箏,因而備受煎熬。鄭耀先也一樣,他欣賞韓冰的才華與智慧,把她作爲自己的同志來愛,明知她是軍統特工影子,卻無法控制自己愛她的感情,心痛不已。兩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你是我的心,我是你的眼,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但由於最初選擇了不同的信仰並執着於各自的信仰,最終卻是無可奈何。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鄭耀先與韓冰,表面上人生常相見,但真正的內心,卻如那參星與商星,永遠不會出現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大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是分不開的,並且由國家命運決定。鄭耀先、韓冰如此,千千萬萬的人亦如此。

《風箏》的觀後感 篇3

《追風箏的人》在看這本小說前先是看的同名電影,看完後很有感觸便買到書來看,一是想用另一種方式重溫喀布爾舊時孤寂、寒冷又快樂的日子,再一個是想找到電影中沒講到的故事,因爲電影電視受時長所限可能跳過不是“主旋律”的情節,比如《亮劍》,看到書後發現導演還是很負責的,電影情節與小說幾乎相同,《追》說是小說實際上說是作者前十幾年的自傳更貼切些,整部小說用不溫不火的語氣娓娓道來,給人一種強大的、沉靜的力量,艱難卻又堅韌,僕人哈桑溫厚、忠誠、勇敢,像極了我中學時代的一個同學,可惜的是早已斷了聯絡,前些年在家裏街頭看到一個很像的人但終究沒去確認,算算得有8年沒見彼此了吧。

崔永元曾在一篇文章裏寫了一個故事,說是小時候大院裏有條老狗,性格忠厚,一天見它在院內休憩,他耍它,喚它來,它像是呵呵笑似的咧着嘴跑來,待它到身邊時就抓把土撒到它嘴裏,它跑開乾咳、甩頭好不容易纔算把嘴裏的土弄乾淨,他就在原地大笑,待它完事了又喚它來,它還是呵呵的跑來,然後是撒土、跑開、大笑,等到第三次再喚它來它還是呵呵的跑來,咧着嘴,這次他看着它,沒有撒土,我想是忠厚感動了他吧,《追》中哈桑給我的便是這種感動,有些感動是因爲體會到它的堅韌,這種感動最爲長久,這也是我的那位同學留給我的感動。

主人翁阿米爾的父親是個在當地非常有聲望人,話不多卻很有分量,從對待阿米爾和僕人哈桑表現的博愛,與友人(拉辛汗)談話時的深邃,戰爭伊始坐着油罐車出逃時的勇敢,以及逃到美國討生活時的儉樸,能夠看開如此大起大落的淡然還有爲兒子提親時的自愛與威嚴,讓人很難不欣賞,這點很像《白鹿原》裏的白嘉軒,舉手投足間透露着威嚴與優雅,所以他的死很讓人唏噓。他也有“原罪”,內容就是他最憎惡的---“偷”。其實,我們都曾經或正在揹着自己偷走了一些美好,只不過自己還沒發覺。

拉辛汗是父親的朋友也是阿米爾的朋友、知己,他在爲人處世、寫作上給了阿米爾很多幫助和啓發,其實他的存在就是在給阿米爾設了個標杆---總會有人在知識、修養、處世及思想高出你一大截,而且是好的一大截,這就夠了,我想馬可奧勒留在《沉思錄》開篇表述的正是這個含義吧。哈里,這位僕人(哈桑)的父親也是阿米爾家的僕人,善良、勤勞、忠誠及在後文才提到的隱忍,僅這些就太符合優秀僕人的範疇了,但我更欣賞的是他知道哈桑“偷東西”後帶着哈桑離開的堅決,就像《湯姆叔叔的小屋》裏的湯姆,雖是下等人卻有着“上等”的精神,唯有有這“上等”的精神才能立人於世。

生活中我見過另一個阿米爾,也是位公子哥,不同的是他比主人翁年長,他來自伊朗而“他”來自阿富汗,最不同的是他優越裏透露着自負,這是自信過了頭的表現,“他”卻很懦弱、自卑,懦弱可能來自天性,自卑從之,哈桑的出現讓他感到安全,也讓他更自卑,及至他看到哈桑被侵凌後的擔心到認爲哈桑不再“乾淨”抑或“純潔”、發覺自己當時袖手旁觀的懦弱然後是自卑,這些最終將他推到了崩潰的邊緣,痛苦的設計讓父親趕走哈桑,他最想要的生活是在那座土坡上的那棵刻着他們倆名字的樹下給他(哈桑)唸書上的故事、教他識字、講學校裏的事、嘲弄不會生氣的他,然後等到天黑了再一同回家,因爲這在懦弱、自卑的他看來所有都受他掌控---除了哈桑的勇敢的力量,他想擁有卻只是看着。聰明又愚蠢的阿米爾也是幸運的,因爲有哈桑,有拉辛汗,後者告訴他“那兒有再次成爲好人的路”,哈桑死了,他(哈桑)有了兒子(索拉博),不幸的是兒子要活在動亂的國家並且隨時會死掉,他聽從了拉辛汗的建議重返阿富汗營救哈桑的兒子,營救程中他遇到了曾經侵凌哈桑的人,當那人痛打他時他沒還手且有種莫名的欣慰,他在贖罪,最終他贏了,也贏了自己。

小說最後阿米爾說了當初哈桑對他說的而今他對着哈桑兒子說的那句“爲你,千千萬萬遍”現在想來也令人感動不已,沒有了追風箏的人,有的是追風箏的自己,你說那風箏代表了什麼呢?回憶、勇敢、快樂、智慧、信仰、篤定、真實、真誠、感動或是其他的美好都可以。

哈桑會說話後喊得第一個名字是阿米爾的。

他們倆其實是一個人,就像我們有時也會一分爲二,追風箏,誰放出去的誰追回來。以上算是對《追》小說和電影的筆記吧。

《風箏》的觀後感 篇4

電影講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故事中12歲的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情同手足,但在一場風箏比賽以後,哈桑因爲幫勝利的阿米爾去取回他割下的藍色風箏而受到欺凌,而阿米爾在面對被欺凌的哈桑時,他因爲懦弱,選擇了視而不見,還設計誣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錶,因而逼走了哈桑。後來,阿米爾的父親爲躲避戰亂,帶着阿米爾來到了美國定居,成年後的阿米爾成家立業併成爲了作家,父親也因身患絕症去世,此時的他接到了少年時家中長輩的電話,發現了一個驚天大謊言,於是他踏上了久違二十多年的故鄉,開始了自我救贖之路。

“人人都說他不用看天上的風箏往哪兒飛,就知道往哪兒追,其實他就是知道。”哈桑,他是追風箏的人。善良勇敢的他把孩子的天真和對友誼的執著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堅強樂觀,毫不在意他與阿米爾之間友誼的不平等,他用自己的一生兌現着要忠誠阿米爾的諾言。從小就爲阿米爾出頭、爲他背黑鍋、爲他追風箏、爲他贏名聲,即使在察覺自己處在一段並不公平的友誼裏時,他還是選擇了義無反顧對他好,面對阿米爾誣陷他偷手錶時,他甘願揹負醜名.....他不識字,他最喜歡聽阿米爾爲他讀《羅斯坦和索拉博》的故事,爲此,成年後的哈桑還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索拉博,他用自己的忠誠和犧牲不斷地詮釋着“追風箏的人”的形象。我想,一個能夠爲自己、爲他人挺身而出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敢爲任何事抗爭,在那個動亂的時代背景下,哈桑勇於抗爭的後果並不美好,但每一個孩子都要有成爲哈桑的勇氣,敢於爲自己發聲,爲他人發聲。

愛是一把枷鎖,卻也是人性的考驗。電影中的阿米爾是放風箏的人。他個性軟弱、愛撒謊、還有點自私,但是他得到了哈桑無條件的愛。面對因自己而被欺凌的哈桑,他懷揣着歉疚與嫌棄的心理,不再願意和哈桑玩耍,他們的友誼因此出現了裂痕,於是他藉機撒謊說哈桑偷走了自己的手錶,逼走了哈桑。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阿米爾,討厭他的自私懦弱,但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着這些人性的弱點。阿米爾很幸運,他有機會踏上那條“重新成爲好人的路”,但是現實中很少有人這樣幸運。我們能做的就是心懷赤誠,真心對待他人,願我們心中的那個代表友誼、親情、愛情的風箏,永遠都自由地飄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不管它意味着什麼,都不要停下追風箏的腳步,勇敢的去追吧!

《風箏》的觀後感 篇5

在學姐的推薦下,看了《追風箏的人》,至少同名小說銷售量一直較好。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阿富汗人的成長經歷,故事的主人公被他兒時的玩伴、僕人感化,從一個性格懦弱的人成長成爲一個敢於擔當,願意爲心中信仰付出的人。電影沒有什麼驚心動魄或者說扣人心絃的情節,因爲文化的差異,我也不太理解故事中部分所作所爲、所說所想,但耐着性子看到後,也能理解了主人公的改變原因,甚至後半段我又感動的流淚了。

故事中那個僕人的兒子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一個不需要擡頭看天就能知道風箏落點的人。我感覺風箏在故事中寓意着自由和信仰,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而是在心中要有一個目標或者說一個原則、一個理想,爲了這個原則理想,我們要奮不顧身的去奔跑、去追逐,也許中間會有曲折、屈辱,但披荊斬棘也在所不惜。

想想我自己,兒時的夢想已被拋到腦後,總感覺墮落與空虛,已變得尋求安逸、不求進取,我還不到三十啊!

拾起自己曾經的夢想,追逐它,和它一起奔跑!

《風箏》的觀後感 篇6

斑駁的風箏在風雨中飄飄搖搖,地面上微渺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追……

我細細重溫阿米爾心靈救贖的歷程:從阿富汗的殘垣斷壁中掙脫,卻再一次陷入接連不斷的夢魘,夢境裏無數次幻化出童年那張兔脣的笑臉,耳邊無數次迴盪清脆承諾:“爲你,千千萬萬遍。”被愧悔折磨的心日夜難安,敦促他終於踏上自我救贖的回家之路。

背叛源於誤解,阿米爾誤解了父親對哈桑深沉的愛,失落與嫉妒交織着發酵,恍惚間他鬆開了手中的風箏——那隻象徵着純摯友誼的風箏,那隻哈桑飛奔着追尋的風箏,那隻,哈桑拼盡全部的尊嚴護住的風箏。在人生的時間軸上踽踽獨行,那隻風箏,成爲任何幸福色彩都難以塗抹掉的陰影。許久,他才幡然醒悟,父親對哈桑的愛之深切不過是他的自我救贖。

於是他的良知千萬次地呼喚他,引他割捨加州璀璨的燈火與愛情的溫存,讓他鼓起勇氣闖入阿富汗一片狼藉的國土,在灰濛濛的天幕上尋找那隻消失多年的風箏。可是,戰爭和壓迫慘無人道地讓它墜落——哈桑死去了。

我理所應當地認爲,阿米爾的追尋落空了,那風箏便自會靜默的隱匿,直到覆一層積塵。但他直面難以想象的艱難,忍受住原本怕到要死的暴力,像當年的哈桑護住那隻藍色風箏一樣,緊緊攥住了鬆手即飛的風箏線!這勇氣或是他愧悔之情的積澱,或是他生命中光輝的閃耀。但無論如何,他都在一針一線拼命修補着那隻殘損的風箏,用一片澄淨的心溫暖着哈桑的遺子索拉博,最終,承載着他的心願和索拉博笑容的風箏再次翱翔在了高遠的天空。

很多的人擁有一架屬於自己的風箏。永遠緊握線繩的人如同朗夜中稀疏的星辰,更多則是在愧悔中不斷糾結又不斷追尋。自幼顛沛流離的人,他的救贖是回鄉;傷害手足至親的人,他的救贖是盡孝;肆意浪費青春的人,他的救贖是拼搏。有些人尋得風箏喜極而泣,有些人求而不得懊喪終生。

誰不曾在救贖的征途上茫然四顧,獨自悵惘?請看看阿米爾,便會堅信,只要良知未泯,只要善根還在,何懼霧霾漫天,哪怕霧靄沉沉,也會尋得一縷晨光。於是我握着風箏的線繩,看他們在澄澈的天幕下綻放,亦在心底默唸:

“珍惜現在身邊的一切吧,別再丟失寶貴的風箏,別再辜負愛我的人。”

《風箏》的觀後感 篇7

看完《追風箏的人》,我一直被這個悲傷的故事牽扯着,心裏很放不下,所以又去找了這部電影來看。不得不說,看書就是自己在當導演。看完書再看電影,就像自己先導演再看別人導演一樣,總覺得電影拍的不行。

這部電影我覺得可以分爲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阿米爾和哈森的童年,第二個部分是阿米爾在美國與爸爸還有妻子的相處,第三個部分是阿米爾回到阿富汗去尋找索拉博。

電影第一部分拍得很好,尤其是演哈森這個角色的小男孩,完全是我心目中少年哈森,第一眼看到,我就覺得他是哈森,給我一種心痛的感覺。主要選取了一些能體現阿米爾和哈森的日常、阿米爾對爸爸愛的渴望,羨慕爸爸對哈森的關心以及阿米爾愛上寫作的片段,然後就是着重去刻畫風箏大賽前後發生的事情。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很棒,因爲風箏大賽前後發生的事情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所在,或者說是整個故事的導火索。但是我個人覺得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把在風箏大賽前哈森對阿米爾講的那個夢表現出來,哈森當時對阿米爾講的這個夢其實體現了哈森對阿米爾的信任以及對阿米爾的鼓勵,可以讓情節有更大的對比性。風箏大賽後兩個小演員對情感把握的非常的好,我可以看到阿米爾自責、內疚。也能看到哈森一如既往的對阿米爾的信任與忠誠。石榴樹下的那段也拍的很棒。最後阿米爾誣陷哈森偷手錶的那一段,哈森和阿米爾的表情都很到位,哈森知道真相卻默默承受,阿米爾更加的痛苦,都讓我對他們感到心疼。第一部分的情節也選取的比較能突出阿米爾和哈森之間的關係以及在追風箏後人物情感的變化,整體來說很不錯。

第二部分我也沒有什麼要說的,基本上是按照原著來的,反映了阿米爾和爸爸關係的變化,也交代了阿米爾和妻子的相識相知。這部分中規中舉。阿米爾爸爸的角色刻畫得很成功,在第一部分刻畫得是勇敢、富有正義感、成功人士的爸爸。而這部分刻畫得就是普普通通的,關心愛護兒子的平常人家的爸爸。當爸爸生病後的形象,讓人會瞬間想到自己爸爸對自己的付出,自己爸爸的辛苦,很是催人淚下。第二部分也可以說是起到承上啓下的過渡作用。

第三部分是我個人覺得有欠缺的部分。我想無論是作者寫這本書,還是導演拍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都應該有想表達戰爭的殘酷這一想法,但是我覺得最後一部分把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漏掉了。雖然有拍阿米爾再次回到喀布爾的街道的情景,這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傷害,但是我覺得如果把阿米爾和司機法裏德去瓦希德家過夜的場景刻畫出來的話,估計更能讓觀衆感受到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畢竟細節描寫可以突出一些東西。而且拍這些要不了幾分鐘幾個鏡頭。這是我覺得第一個需要加上去的情節。

還有一個我認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情節,電影沒有體現出來,那就是索拉博自殺的情節。我個人認爲這個情節非常非常的重要。當阿米爾把索拉博救出來,並承諾說要帶索拉博離開這個痛苦的地方,去一個自由的國度時,索拉博是在他的人生中看到了希望的,並且阿米爾用了“我保證”這三個字。這是索拉博失去雙親後第一個看到生活的希望,也是第一次對生活有了期待。但是阿米爾後面因爲領養手續的事情,告訴索拉博,他有可能去不了美國了。這就導致了索拉博世界的坍塌,他再也不願意過這種生活,他幼小的心靈再也不想經歷這些痛苦,他沒有出路了,所以他選擇了死亡。在人絕望的時候給人希望,在剛剛燃氣希望的時候又讓人絕望,沒有什麼是比這個更要命的了。這一情節一方面可以突出戰爭對人民生理和心理上的摧殘,讓人民的生活失去了希望。還有一方面是可以告訴所有的觀衆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這些重要的東西也是這個故事想對讀者表達的重要情感之一。我有點不解爲什麼電影不拍這個這麼重要的情節,反覆思索覺得可能是怕這段拍出來之後整個電影太於沉重。

最後的結尾挺好的,在餐桌上阿米爾和將軍說的話,表現了種族歧視正在慢慢消退。最後阿米爾與索拉博放風箏的情景也很呼應前面,最後一句話也是最好的結束這個故事的一句話。

這本書和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友誼、人性的弱點、對自身的反省、親情等等一些情感類的東西;也有宗教信仰、宗教對立、種族歧視、種族對立、以及侵略和戰爭的可怕這些大的問題;也有阿富汗的歷史、風土人情、文化、政變以及原教旨主義塔利的變態等等。我雖然只能讀到那麼一點,但是我真的覺得《追風箏的人》是一部很經典的小說。最後希望阿富汗的人民能早日擺脫困境,重新像他們的音樂一樣快樂!

《風箏》的觀後感 篇8

前不久,和朋友在定王臺買了幾本書,開始猶豫不決,不明白買什麼書,糾結了大半天最後買了兩本卡勒德胡賽尼的書。

初讀這本書感覺不怎樣讀得懂,之後,才發現是沒有用心去閱讀。《追風箏的人》這本書交織着愛,恐懼,愧疚。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

阿米爾爲自我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無法應對哈桑,於是用計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發戰爭,阿米爾被迫與父

親逃亡美國。成年後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我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爲了贖罪,阿米爾再次回到故鄉,期望能爲不幸

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卻發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好友竟然是和自我同父異母的兄弟,爲了救贖,他把哈桑的兒子

帶到美國,在一次聚會上,阿米爾再次放起了風箏。阿米爾與哈桑從小一齊長大,哈桑對阿米爾呵護極致,兩人的父親也是好兄弟,實際上他們是主僕關係,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倆的感情,相反這種感情得到了延續,哈桑和阿米爾感情個性深,但是因爲哈桑是僕人,媽媽拋棄了自我,經常受到同齡人的譏笑,而阿米爾因爲有出色的父親備受大家關心。一次阿米爾與哈桑遇到一羣朋友,那些人被哈桑指指點點,阿米爾在一旁觀望,從小的好兄弟被人欺負,阿米爾竟然無動於衷,哈桑爲了保護阿米爾經常受人欺負。他一點也不害怕壞人,他很勇敢。隨即這引起了阿米爾的嫉妒之心,父親對哈桑的讚賞與期許更令阿米爾厭惡。他設計把哈桑趕出家門。

哈桑被阿米爾這個好兄弟拋棄,遠離了他們的生活,多少年過後,阿米爾明白哈桑是自我的兄弟,他很愧疚於是四處尋找哈桑,找到哈桑又能怎樣樣,感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了,好朋友的背叛,無疑是對哈桑的巨大打擊。

友情這麼脆弱,因爲身份的差距,因爲嫉妒心,竟然被拋棄,阿米爾的愧疚是一輩子的,他與哈桑那放風箏的日子已經遠去,斷了線的風箏再也不可能回到原點。哈桑依舊,只是他的臉上少了笑容,剩下的只有空洞的眼神。可見阿米爾對友情的背叛給哈桑那個留下了多大的陰影,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癒合。

生命就是那一片天空,或鮮紅或湛藍。望着遠方的風箏,我們追尋,我們仰望,在追風箏的路途中,我們詮釋一整個世界。這途中,有溝壑,有山坡;有彷徨,有疲乏。但是,沒有人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因爲,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風箏來來回回,可放風箏的人不再是原先的摸樣。

《風箏》的觀後感 篇9

“我追。”讀完最後一句,我合上書本,靜靜地感受淚水溼潤眼眶的餘溫。我無法形容內心複雜的感受,就像迷失在縱橫交錯的叉路口,不安的旋暈;像飛蟲落入蜘蛛網,無力的掙扎;像踩在玻璃碎片上,穿透腳心的疼痛,像望着地平線埋下最後一縷光明,不捨與惋惜。第一次那麼靠近一個陌生人——阿富汗。不再是45°低頭,睜開雙眼,瞧,本·拉登和恐怖主義。而是站到了它的左邊,離心更近的地方。45°仰望天空,微笑,看,那些以前飛揚在阿富上空的風箏,那些執着的單純的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哈桑

哈桑,他是追風箏的好手,他追風箏的時候從來不用看着天空,大家經常說他追着風箏的影子。其它他只是……明白。是的,他明白。他明白風箏飛向哪裏,他會拼了命地去追,甚至願爲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爲你千千萬萬遍。”哈桑的這句話在書中反覆出現,每一次都充滿了震憾力與感染力。我愛極了這句話。那麼真,那麼純。他會毫不猶豫地吃泥巴來表示對小主人的忠心,他會掩飾恐懼站出來保護他的主人,他會拼了命的.爲主人去追最後的風箏,他會深埋主人的背叛,他會重回戰火瀰漫的喀察爾守護主人空落落的房子。他會爲他的主人——千千萬萬遍。在我看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緊緊追着他的風箏——真誠,忠心,善良。直到生命的終結。他的一生註定會是杯具,幸運的是他選對可風箏,並義無反顧地追隨。他用天使般的眼睛看待這個不公的世界,用整日的微笑去招待這冷酷的世界。他活得那麼完整,那麼獨特。

其實世界從來都是不公的。公平,是自我調節,自我給予的。不幸的人,應不斷追着那乘着不幸之風步步高昇的風箏,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找到人上的支點。

追風箏的人——阿米爾

阿米爾,哈桑的小主人,哈桑眼裏的朋友,哈桑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生性懦弱,爲了得到真正的父愛,他背叛了哈桑,藉機趕走他們,將一個謊言隱埋了四分之一個世紀。良心的不安使他踏上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璐,去追尋他的風箏——勇敢,誠實,正直。他放下了美國安逸的生活,重回故土——戰後慘不忍睹的阿富汗,只爲尋找他的侄兒——哈桑的兒子。他要給他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更爲了解放一顆獲罪的心。最終他還是追到了,儘管傷痕累累,但那是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缺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後,他最後成爲健全的人,成爲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人們總說世上沒有完美的人。悲觀的看來,我覺得連完整的人也不多。誰能說自我沒有遺憾過,後悔過。也正因爲遺憾和後悔才趨勢人們不斷地追尋他們人生中所缺失的風箏,只有追到了,他們才能成爲健全的人。

追風箏的人——卡勒德·胡賽尼

出於對這本書的喜愛,我將前言,後記,作者簡介,世界各大名報雜誌的評論反覆閱讀。其實作者自身也是一個追風箏的人,他與小說主人公有相似的經歷:同是阿富汗人,同隨父親逃往美國。當他在創作此小說後,世貿大廈倒塌了,但他在妻子的鼓勵下還是勇敢地將書稿投出。爲的是讓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阿富汗。是的,他追到了,追到了遠比他想象中還巨大的風箏。

或許我們都是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風箏》的觀後感 篇10

剛開始看圖書版的《追風箏的人》只是被其中的情節所吸引,也會爲兩位主角之間的互動所感動,同時又覺得惋惜他們最終命運的結局。之後再看了遍電影版,看了些影評,才真正開始理解這部電影所傳達的涵義。

“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了一條性命,你偷走了他妻子身爲人婦的權利,奪走了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說謊,你偷走了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偷走了公平的權利。”

“爲你,千千萬萬遍。”看完《追風箏的人》,豆瓣有些評論說影片弘揚了美國救世主義的價值觀。我對於其中的美式政治價值價值觀念沒有特別深刻的感覺,聚焦點都在關於影片的情感表達。影片當中的配樂,悠揚又隱忍,像極了其敘事風格。隱忍、平淡、感情流露和有淚可落卻又不覺得眼淚氾濫廉價。沉重又深刻的題材幾乎都在這部影片中呈現:宗教、國家、背叛、忠誠、戰爭、友情等,《追風箏的人》能通過微乎其微的細節中體現出這些宏大的故事元素。每個人物的表情動作都像是極度壓抑着巨大的祕密和不可見的情感。

兩位主角,小哈桑和小埃米爾,看似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一起放風箏一起玩耍,但其實他們的感情就像風箏一樣微薄,搖搖欲墜。因爲兩人地位懸殊及他們心思性格的各異,哈桑對埃米爾是單向的絕對忠誠,而埃米爾對哈桑的感情要複雜得多。埃米爾身份的尊貴和哈桑渴望不可得的教育讓原本敏感懦弱的埃米爾,自以爲得到了尊重和自信。另外,哈桑的勇敢陽光獲得埃米爾父親的賞識,讓原本自卑懦弱的埃米爾加以比較越來越無法自拔。

正因爲這種矛盾的惡性循環讓這份友誼一開始就處在不平衡的天平上。即使哈桑拼命幫埃米爾追回風箏,即使哈桑爲他千千萬萬遍,埃米爾始終克服不了自己向哈桑伸出援助之手。哈桑的無盡包容讓埃米爾愧疚自責,甚至不惜設計將哈桑趕走。所有的罪惡不過都是一種剝奪和盜竊。埃米爾偷走和哈桑之間的友誼,埃米爾的父親剝奪了他們知道真相的權利。但隨着真相的揭開,埃米爾開始走上一條在罪惡中贖罪的善良之路,成爲另一個追風箏的人,爲他千千萬萬遍。

《風箏》的觀後感 篇11

可惜,除了貶低外,阿米爾還選擇了逃避。因無法面對哈桑,他栽贓哈桑偷了他的錢財與手錶,而終於導致哈桑離開他的家。

但他越貶低、越逃避,他的歉疚感就越重。因爲這歉疚感不在別處,恰恰在他心中。

所以,他最後又回到喀布爾,要將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救出阿富汗。

所以,當阿塞夫將他打得死去活來時,他哈哈大笑。

這是因爲,他認爲自己是罪人,因而渴望被懲罰。他曾渴望被哈桑懲罰,但哈桑只會繼續付出,而不會表達憤怒。但他終於在阿塞夫這裏得到他渴望已久的懲罰。於是,當肋骨一根接一根被阿塞夫打斷時,當上脣被打裂,其位置與哈桑的兔脣一樣時,他心裏暢快至極,並感慨:

我體無完膚,但心病已愈。終於痊癒了,我大笑。

回到巴基斯坦後,阿米爾終於令索拉博放下疑慮,答應與他去美國,而阿米爾說"我保證"。

但是,當發現困難重重後,阿米爾一時忘記了"我保證"這句話,想勸索拉博留在巴基斯坦的孤兒院一段時間,這時他忘了,進入孤兒院後的那段歷史是索拉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

於是,不願意再重溫噩夢的索拉博選擇了自殺。此後,儘管被救了回來,但他卻陷入了奇特的自閉狀態。

命運先使得阿里成爲阿米爾父親的炮灰,命運又使得哈桑成了阿米爾的炮灰,這雙重的罪惡加在一起,使得阿米爾終於得以報應。內疚是他的報應,被阿塞夫打成兔脣是他的報應,他的妻子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卻無法懷孕也是報應。

現在,作爲輪迴的一部分,阿米爾必須去做索拉博的炮灰,他必須以哈桑對待他的態度對待索拉博,纔可能使得索拉博一點點地走出自閉,那時才意味着阿米爾的終極獲救。

胡塞尼的這部小說對情感的描繪如此深刻而真切,令我不由懷疑,這是一部自傳。

這部小說的情感之真實,在我讀過的小說中,我感覺只有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與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可以媲美,而《情人》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自傳小說,《挪威的森林》則被人懷疑是村上春樹的真實經歷。

不過,我將《追風箏的人》列爲第一流的小說之列,不僅僅是因爲它具備"情感的真實",也是因爲這部小說的構思非常巧妙。

前面提到,這部小說的高潮一個接一個,不斷衝擊讀者的心靈。但用心的讀者會發現,每一個高潮出現之前,作者都已經用隱喻與暗示的手法,預示了這些高潮的出現。

並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畫外,小說的情境描寫也別具一格,既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又具有鮮明的個人化,仔細閱讀的時候,你可以感到好像一直是在以阿米爾的視角在看待這個世界。

此外,胡塞尼的筆觸既細膩,又有洞燭人性後而產生的沉混有力感。

令人驚訝的是,這是胡塞尼的處女作。第一部出版的小說便如此優秀,胡塞尼是如何做到了這一點?

除了可能是自傳的特殊原因外,在自序中,胡塞尼的一句話還給出了另一個答案——"我向來只爲一個讀者寫作:我自己。"

據我所知,這是第一流的小說家、導演與藝術家的共同特點。譬如日本動畫之王宮崎俊便說過有同樣意思的話:

我從來不考慮觀衆。

《風箏》的觀後感 篇12

這部書買過,但一直沒有看完,想想自己以前看書的能力,真的是不堪回首,每部書常常剛剛翻看,卻很快又停下來,等多短時間忘記了情節,從新看起,又是隻看那麼幾頁。

這部電影開頭真的很溫情,兩個鐵哥們一起放風箏,看電影。不瞭解故事的我以爲這部電影將講述他們如何共同成長。沒想到一個小小的不幸發生到他們身上,主人公阿米爾由於內心的懦弱背叛了他的朋友,對他忠實的朋友哈桑,幼小的的他內心的不安與自責逐漸演變成了逃避,逃避面對哈桑,最終摧殘了他們的友情。哈桑被逼走了,但阿米爾內心的自責是永遠逼不走的,面對內心的不安,長大後的他選擇了彌補。回到家鄉,曾經懦弱的他主動挑戰當地的惡勢力,希望就出哈桑的兒子,這是友情的力量還是自責的驅使?

當最後他帶着哈桑的兒子到了美國,從新揚起風箏,那句臺詞跟風箏一直迴響在上空中:“我什麼都願意爲你做!”這的的確確不是一件敷衍的事情,哈桑跟阿米爾說過這句話,他最後爲了守衛他家的房子付出了生命,這是對友情的忠誠,對朋友的忠誠,即使受到過傷害。哈米爾爲了就出哈桑的孩子,也不顧生命危險進入了惡勢力的鳥巢,這是對友情的回報。這就是一份真真正正的友情的力量,就用這麼幾個字闡述:我什麼都願意爲你做。

《風箏》的觀後感 篇13

假期裏讀了美國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是一個關於愛、恐懼、愧疚、贖罪的故事。

美麗的故事都是悲傷的,這部小說以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之後的美國爲社會背景,講述了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小說的高潮如此殘忍又如此美麗,但就像《休斯頓紀事報》在評論此書所說的那樣:“此書是一部睿智併發人深思的小說:贖罪並不必然等同於幸福。”

風箏,一個用棉紙、膠水和竹子做成的玩具,卻始終交織着親情、友情、感情。在主人公阿米爾的眼裏,這也曾一度能彌合父親與自我的鴻溝,但也因爲自我的懦弱,他背叛了那個追風箏的人,那個兔脣的人,那個說出的第一個字是自我名字的人,那個竟然是自我同父異母的弟弟的人——哈桑。爲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哈桑純潔善良的寫照,是哈桑挺身而出的見證,是哈桑忠志不渝的承諾。這一句話,看似簡單卻又十分沉重的言語,讓阿米爾對自我的懦弱和背叛再也承受不住,最後的選取只能是務必有一個要離開。當哈桑承認那個本不該承認的錯誤,他和父親早已明白,是該離開的時候了。也許會有些痛苦,但生活會繼續。兩人相離,然後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軌道。二十年後,哈桑在統治之下死去,而已經事業有成的阿米爾在得知父親的罪行和驚人的祕密——哈桑和自我是兄弟後,他帶着自我和父親的罪行贖罪般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哈桑的兒子,他也完成了一個男人的成長。對於阿米爾的父親,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而阿米爾,也第一次像個男子漢一樣,在滿目瘡痍和殘酷的統治現實中,找尋回自我二十年前未能擁有的勇氣。

在這本感人至深的小說裏面,風箏是象徵性的,它既能夠是親情、友情、感情,也能夠是正直、善良、誠實。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爲健全的人,成爲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一個不能保護自我的男孩,長大之後什麼東西都保護不了”,這是父親在阿米爾兒童時代無奈的評價。而成年的阿米爾,一向在對哈桑背叛的陰霾下生活着,他揹負着罪惡感,最終,他帶着救贖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路。對哈桑來說,風箏代表着忠誠、忠心、毫無回報的付出。他明白阿米爾少爺看到了小巷裏面的一切,明白他在那,袖手旁觀。哈桑明知阿米爾背叛了自我,然而那次手錶風波中還是再次救了他,這個自我盡心盡力去服侍的人,這個自我認爲和他是朋友的人,這個自我終被他所背叛的人。難怪阿米爾時至今日也不能夠直視像哈桑這樣的人,這種說出的每個字都當真的人。因爲他明白:哈桑就是這樣,他真是純潔的該死,跟他在一齊,你永遠覺得自我是個騙子。可無論怎樣,哈桑,還是那個兔脣的哈桑,那個追風箏的人。

生活就像是散開的拼圖,每一塊都有讓人想起生活原本就應是另一種樣貌,讓人想起那個尚未盛放就已經凋謝的夢。讀過《追風箏的人》,不禁讓我想起今年倫敦奧運會田徑賽場上那十三億人矚目的未盛放的星,中國飛人劉翔。因爲舊傷復發,在衝向第一欄時碰掉欄杆,從而無成績意外出局,劉翔,你的傷,我們的痛,雖然我們不願看到四年前北京奧運會上因傷退賽的杯具再度重演,但我明白了,有一種悲壯叫做堅持。這一次,劉翔沒有像四年前那樣,而是單腳跳完全程,帶着破碎的夢想在透過終點前親吻欄架,那一刻,全國的觀衆爲之動容,爲之心痛,但是,我們大家相信,劉翔會是中國男子田徑賽場上永不可磨滅的閃亮。我一向都喜歡劉翔的笑容,自信、真實、大度、從容、淡定,就像那飛翔在藍天的風箏,而他,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我想,劉翔的風箏早已經翱翔在天際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在2007年大阪世錦賽上,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我們都早已看到,他的那盞風箏飛得又高又遠。其實,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劉翔也是,他追逐着夢想,追逐着衝向終點那一刻的釋放,追逐着站在領獎臺上那一刻的榮耀。《追風箏的人》中有說道:在阿富汗,結局纔是最重要的,他們想明白的是結局是不是幸福。而我在劉翔的微博中卻看到這樣的幾句話:我很享受這些年來努力的過程!更享受拼搏的過程!這也源於我對跨欄的摯愛!我想,對於那些像劉翔一樣的奧運健兒們來說,結局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享受那個爲之而奮鬥的過程。“我不在乎,我能等。那就像酸蘋果。只要等到蘋果熟透,就不會生病。”小說中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如是說。而對劉翔而言,八年來的等待,他也不會在乎,然後他能等,並且也會等到一向追尋而再放飛風箏的時候。

對我來說,讀過《追風箏的人》後,我感悟到了一些東西。勇氣也許不能夠所向披靡,膽怯卻根本無濟於事。做人就應要有擔當,要勇往直前,永不放下。就算是在荊棘中,也要奮不顧身的綻放。不要相信宿命,去追尋自我想要的,不要絕望,不要輕易說放下。然後一切事情都由自我掌握,其實做一件事,覺得你做到或者做不到,僅在一念之間。有些東西,不是準備好了一切再等你去做的,而是要學會自我去爭取,自我去努力。做一個追風箏的人,擁有自我的理想和信仰,無論它渺小或是偉大,也無論它是簡單或是困難,不試一試,又怎樣會明白呢。然後其實呢,除了你以外,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說,要相信,追夢者,總會有美夢之時。追風箏的人,爲了自我的夢,全力以赴的去追吧!

完美的事物往往是個令人心痛的夢,然後卻也往往是個不願醒來的夢。加州美夢和喀布爾夢魘,抉擇、證明、救贖,是輪迴還是重新開始,我想,然後對於阿米爾來講,他做了最正確的選取。再次成爲好人的路,雖然佈滿荊棘,是血和淚的交織,但他會勇敢的應對,然後這一次,不再逃避。在路途中奔跑,我追。風拂過臉龐,掛一個像潘傑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在脣上,我追。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風箏》的觀後感 篇14

昨日,最後順利的把《追風箏的人》看完,這本書,然後我以前看了四遍,前面三遍,總是在匆匆開頭後放下了,自我也不明白是爲什麼,至最後一次,居然看到入迷,甚至在昏暗的公交車上也捨不得放手。

故事情節不算複雜,卻偏偏摻雜了太多的情感,朋友之情,然後兄弟之情,父子之情,紛紛交雜糾纏在一齊,在那兵荒馬亂的社會中,抽絲撥繭般的將人性一層層的展此刻讀者的面前。被社會認可的阿米爾,擁有繼承父親一切的權利,財富榮譽諸如此類,但與此相伴卻也承擔了父親的愧疚,在父親疼愛的同時,也被父親所嫌惡,他渴望得到父親的全心疼愛,卻又對父親充滿敬畏,於是他嫉妒,膽怯。不被社會認可的哈桑,以僕人的身份與阿米爾一同長大,受到老爺的格外疼愛,也始終最是忠誠的陪伴着阿米爾,即使再害怕,即使被阿米爾背叛,然後也依舊能夠爲阿米爾挺身而出。他單純,誠懇,始終有一顆赤子之心。於是,目睹哈桑受辱不敢挺身而出,終日惶惶不願與哈桑在一齊生活,因此陷害哈桑的阿米爾少爺一向活在愧疚痛苦之中,得不到自我的原諒;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一向爲阿米爾付出的哈桑,縱然一生忐忑,卻始終活的真誠。

直至數十年後,阿米爾才從父親的好友口中明白真相,爲什麼父親對自我時有厭惡,爲什麼父親總是格外疼愛哈桑,只因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這樣一個彌天大謊,是父親對自我對阿里,對哈桑無言的愧疚,卻成爲了阿米爾自我救贖的一個轉折點,而當明白哈桑爲了保護父親在阿富汗的屋子,那座傾注了父親的精力,承載了他們所有歡笑和痛苦的家,死在入侵者的槍下,哈桑的孩子成爲孤兒流落的時候,阿米爾最後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整本書以阿富汗的戰爭爲背景,溫暖舒緩的筆觸卻數次讓人忍不住落淚。

突然想起一句古語: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人的一生,或許會犯很多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取和恐懼,我們唯一所能做的是讓自我的心勇敢地應對,縱使傷痕累累,然後也要問心無愧。

心疼哈桑,也萬分的敬佩這個始終誠摯的男孩。而阿米爾,卻總讓人覺得可憐和心酸,而及到最後他爲哈桑的孩子所做的一切,當他爲哈桑的孩子去追風箏,說道:爲你,千千萬萬次的時候,卻又忍不住想爲他祝福。

爲你,千千萬萬次。

《風箏》的觀後感 篇15

我小的時候就對風箏滿懷憧憬,可能是因爲當時還不明白飛機是什麼玩意吧,然後當然也可能是因爲晚上擡頭就能看到一閃一閃的眼睛,我抓着爸爸的胳膊讓他看會眨眼的星星,之後老爸告訴我那是風箏尾巴上栓着的燈在高高的雲朵裏穿梭。上初一時我聽過一篇學姐的朗誦詩,是透過風箏來寫父女間親情的,當時很感動,從此便愛上了風箏放飛的季節——春、秋。然後我第一篇被當做範文在全班朗讀的作文也是關於風箏的,彷彿只要提起這個名詞我心裏就會充滿許多完美而溫潤的回憶,此刻在這衆多感動之上恐怕還要加上這本《追風箏的人》了。

如果我硬要做個類比的話這本書在主旨上就應與托爾斯泰的《復活》相一致,只是在我的印象中《復活》並沒有這種脈脈的溫情,而且由於年齡和間隔時光的關係我已經基本忘卻了聶赫留朵夫的一系列自我救贖過程,此刻只能就書論書,談談《追風箏的人》了。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阿富汗作家寫的書,對這個國家惟一的印象就是無休止的內亂和拉登,甚至不僅僅僅是那裏,整個西亞就是鋪天蓋地的黃土、取之不盡的石油、永遠裹着全身的虔誠的伊斯蘭信徒,至於具體是阿富汗、伊朗還是伊拉克好像從來都不在我的思考範圍之內。這本書很是驚豔地融進了從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的阿富汗國家背景,然後透過書內主人公阿米爾的眼看到了共和、蘇聯入侵和驚人的破壞力,以童年悠閒的背景與之後回到時所看到的殘酷現實做了比較,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的醜惡和戰爭的殺傷力,這種感覺很像《飄》。

而在一切罪惡都還沒開始的時候,那裏還是個充滿歡笑的國度,有這樣兩個少年——阿米爾和哈桑。他們從小一齊長大,喝着同一個乳母的奶水,像兄弟一樣,可地位卻有着天壤之別,阿米爾是少爺,而哈桑只是他的僕人——一個出生後學會的第一句話是他主人名字的僕人而已。阿米爾是懦弱的,在被欺負的時候他總選取忍氣吞聲,每次都是哈桑爲他出頭,這使阿米爾的父親十分苦惱,他期望自我的兒子能像個男子漢一樣。對於生來就失去母親的阿米爾來講,父親是他惟一的親人,他不願意與人分享父親的愛,哪怕是同他情如手足的哈桑。他總會想出一些小花招惡意地嘲笑哈桑,可哈桑從來都不會生氣。

那個冬天像往年一樣舉行了風箏大賽,阿米爾成爲最後的贏家,父親爲他歡呼雀躍,可他卻從此失掉了最忠誠的哈桑。由於哈桑義無反顧的善良使他每時每刻如坐鍼氈,哈桑像面鏡子一樣會倒映出他一切醜惡的背叛,他最後趕走了哈桑——以一種及其卑劣的方式。之後蘇聯入侵,阿米爾和父親被迫移居美國,在那裏他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直到二十五年之後自伊朗,一個名叫拉辛汗的朋友告訴他:回阿富汗來,那裏有能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阿米爾最終還是回來了,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卻意外得知已經死去的那個曾被他背叛卻始終愛着他的僕人哈桑,實際是他同父異母的的弟弟,帶着贖罪的心理他踏上了那條再次成爲好人的道路。一路的艱辛、危險、命懸一線,最後讓他救回了哈桑的兒子——他的侄子——索拉博。

追風箏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追尋一條自我救贖的路,心裏藏着陰暗,有些人敢於應對,像索拉雅和拉辛汗;有些人選取用另一種方式去彌補,像阿米爾的父親和哈桑的母親;有些人在逃避後選取再次迴歸,像阿米爾。我想沒有人是哈桑,因爲不會有那樣善良的人存活,所以我們的一生都是個追風箏的過程,期望在追到風箏的那一刻再倒下,然後仰望藍天說一句:“這輩子我不再欠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