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恩觀後感15篇

感恩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恩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感恩觀後感15篇

感恩觀後感1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個也不能少》,原先以爲這是一部讚揚母愛的電影,但沒想到影片講的是一個12歲小老師的故事。

很早就聽別人評價張藝謀的電影是在揭中國人的疤。 可是, 中國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時常讓別人揭一下疤,也是好事。 能痛着,也清醒着。

影片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小學高老師的母親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班裏的學生一個也不能少。可不久,張慧科同學因家裏貧窮連飯也吃不飽,就去城裏打工。魏老師知道後,從遙遠的鄉鎮十萬火急地趕到城裏,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雖然是一個年僅12歲的小老師,可像她這樣信守諾言、千辛萬苦把輟學打工的學生找回來,真的令人感動。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但是在貧窮面前總是顯得那麼無能爲力。影片中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總是讓我忘不了。雖然水泉小學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家境又是那樣貧寒,可是同學們仍然在艱苦的環境裏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比他們好多少倍,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嗎?我們的老師也處處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就更有理由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回報社會。

現在的媒體頻繁地報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輟學打工;因貧困得知孩子被大學錄取而自殺的`父母。剛剛出現這類報道的時候覺得很痛心,爲他們覺得惋惜。可是現在報道的多了,漸漸也就麻木了。除了學校組織的捐款,我從來沒有用什麼實際行動去幫助過那些孩子。當然,我的經濟能力也不能算好,或許也就在貧困線上一點點。可是,幫助並不是富人的義務。當然,爲富不仁更值得我們去鄙視。窮人之間沒有太多的物質金錢關係,更直接純粹點。窮人間守護相助的事情聽得也太多,也太無奈。

我們城市裏的孩子的確過於幸福以至於認爲他們的貧困其實沒那麼嚴重。我們常常想到的是這個週末去哪裏玩;要買哪個牌子的衣服;買多少價錢的手機……比起他們,我們是否太過於奢侈?少買一個手機可以讓一個初中生上完三年的學,少買幾件衣服可是讓一個孩子吃好幾個月的飯……可能有些人說:他們沒有脫離貧困的毅力與決心。可是我想說,他們從來就不知道什麼是溫飽。

中國實在是一個貧困的國家,我們城市的小康並不是全國的小康,還有那麼多的孩子讀不起書甚至是吃不飽飯。我們是否該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節省一切不必要的開銷,長期下來,也許我也能幫助一個孩子實現校園夢呢!

感恩觀後感2

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質,提升了自己的修養,完美的自己的人生!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看了一德老師講述的感恩教育,想起了這首《感恩的心》。我覺得要立足於社會,最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遇到事情,抱怨少一點,感恩多一點!

因爲有爸爸媽媽,纔有了我的存在,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心裏就多了一份愛和牽掛。媽媽以前對我說,我和弟弟妹妹就是她心裏的一切,雖然經濟條件並不好,雖然每一天要穿梭於人羣中爲生活奔波,雖然每一天要早出晚歸,晚上總是拖着疲憊的身子,邁着沉重的步伐往家裏走,但是一想到家裏有她疼愛的寶貝,她都不會覺得累。爸媽永遠都是最疼愛我們的人,在這種愛的世界裏,沒有貧富,沒有錢權,沒有名與利。帶着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我們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遠!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着我們乘風破浪,駛向溫暖的港灣。今晚,媽媽在我給他們打電話之前打給了我,聽到我的聲音,只說了句“想你了!”語氣中有的是欣喜卻夾着濃濃的憂傷。聽到這簡單的四個字,我的心裏涌起了莫名的.傷痛,往日媽媽的關懷和充滿疼惜的眼神歷歷在目。這時候的眼淚似乎也不那麼爭氣了,悄悄的從眼眶裏溜了出來。突然想起了樑繼璋的說過的一句話: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能相處多久,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所以趁此刻還有時間,都請好好地感恩父母,好好地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假如我是一棵小草,爸媽給了我生長的機會,而老師就像是陽光和雨露,給予我們營養,讓我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老師總是默默無聞地耕作,不求回報,只想着他們播種的種子有一天能綻放美麗的花朵,開心的迎着陽光快樂成長。因此我們也不要吝嗇那一份對恩師的愛和感恩。

感謝爸媽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帶領我走進知識的殿堂,感謝社會能夠讓我體驗生活的快樂和辛酸!如果每個人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請讓世界的各個角落充滿愛,有陽光的地方就存在感恩的心!

感恩觀後感3

3 月 29 日下午,著名教育講師一橫到我們陳毅中學進行感恩演講 ……

演講以“感恩”和“學習 ” 兩部分組成,歷經 4 個小時。這在 4 小時裏,我們的心靈接受了洗禮,我們的靈魂找到了方向 ……

演講剛一開始,一橫老師簡單的做了幾個有關成功的調查,把現場氣氛活躍了起來,然後用幽默的語言做了自我介紹。剛上來一橫老師雖然活躍了一下氣氛,但是我們對他的演講,還是不敢興趣。因爲“感恩”一詞在我們現在青少年的心中已經很不重要,因爲家長們已經給孩子們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直到一橫老師說完這一句話,他說 : 家長們,孩子不會聽你們說什麼,而是看你們在做什麼。沒錯,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我們不會聽你們說,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而是看你們怎麼做。因爲你們說過,光說不做沒點用,而是看你們怎麼做。這麼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

一橫老師說:“你是否反思過,你好不容易放學回到家裏時,父母是不是噓寒問暖?你的媽媽是不是問你想吃什麼而做給你?你的爸爸是不是連吃飯的碗筷都給你遞到手裏?他們是不是把你喜歡吃的都留給你,而他們捨不得吃?而你又爲他們做過什麼呢?你又懂得他們對你的愛嗎?”

聽到這兒,我終於忍不住淚如雨下,一橫老師的話形容我是多麼貼切!而我還傻乎乎地認爲父母這樣做是理所當然!殊不知,這麼多年是我欠他們的太多了。

如今父母的臉上已出現了皺紋,雙鬢已經出現銀絲,他們在一天天變老,而慢慢成熟起來的我們應逐漸擔負起照顧他們的責任,父母的恩情我們永生難報,那麼我們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以同樣的愛來回報他們吧!

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而新時期的感恩精神已經不僅僅再是狹隘的個人情感,。而是“飲水思源”的`博大情懷,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着前人帶給我們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成果了。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有心懷之恩,纔會珍惜現在擁有, 珍惜幸福, 人的一生, 不能忘記母親、父親的養育之恩,老師的修道之恩,朋友相幫之恩,夫妻恩愛之恩,自然之潤之恩……生命當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人生才因此而幸福高興、快樂,讓自己的精神變得崇高而富有,生命才因此而精彩燦爛,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珍貴而美麗。

感恩觀後感4

星期六早上,作爲一個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們懷着一顆虔誠的心收看了于丹導師關於中小學生人格教育的專題講座。經過諦聽大師的足音,讓我們感受到了智者的心靈,也讓爲人父母的我們更加明白:學習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在講座中,于丹導師首先講了如何培養孝心,並舉了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捐腎救母這個事例,讓我們明白盡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種職責;緊之後,于丹導師又用一個“仁”字詮釋瞭如何爲人處世,讓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除了學業,更需要閱歷和人格;最終,她寄語孩子們要象幹茶葉一樣,尋找自我的方式昇華自我,成全社會,創造未來。

觀看完講座,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如何進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師以她獨特的思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講課裏,爲我們娓娓道來,並一語中的。想到我們的孩子龔蔣昊,我們覺得很慚愧。孩子從小到大,我們都是在用一種傳統的方式教育他。

在我們的思維裏,孩子只要把學習成績搞好就行了,別的事情我們能夠代勞。於是,我們的孩子小小年紀就一頭紮在書本里,由於我們的忽視,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麼是孝道,他也不明白爲人處世的道理,更缺乏與小朋友們充分溝通和交流的本事。這種過於簡單的培養方式只會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偏離軌道,不能到達于丹教師所要求的學業與人格共成長。

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期望。人格教育從孩子開始,是父母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有所學,有所思,有所行,在於丹導師的箴箴良言下,以創新的行動來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體來說,我們第一要做榜樣給孩子看,以對父母長輩孝敬尊重來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爲先”是一種職責。第二要在輔導孩子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孩子自立、自信、自強的本事和感恩的意識,讓孩子在知識不斷增長的同時,抵抗挫折的本事得到加強。第三要讓孩子走進社會、學會溝通、善於協調、融入羣體,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感恩觀後感5

這天我觀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于丹老師演講風格語氣平和、神閒氣定,常常用小故事比喻一個道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爲四個主題,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抵抗挫折潛力的重要好處,四是如何讓我們的孩子自立、自強、自信。其中第一個主題是我最有感觸。

在講第一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首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明白,但它卻再一次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顆粗壯的大樹和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每一天小男孩都來找大樹玩,摘幾個果子吃、摘幾片樹葉玩,大樹都不生氣,每一天都盼着小男孩來和它玩,大樹一天一天的盼着,但是有一天小男孩不再來找大樹了,又過了很久他已經是個初中的孩子了,小男孩很苦惱的'嘆着氣,大樹說:“孩子啊,你怎樣了?”小男孩說:“別人都有錢買新玩具我都沒有。”大樹說:“你把我的果子都摘了去賣錢吧。”於是小男孩每年秋天都來收果子。之後,小男孩於是好久都不來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樹底下嘆氣,大樹問:“你又怎樣了?”“別人都有錢蓋新房子、娶新娘,我卻沒有。”“那你把我大的樹枝都看下來賣錢吧。”小男孩就照做了。小男孩又是好久不來看大樹,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樹下嘆氣,“你學業也成了,房子也蓋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呀?”大樹問,“別人都去海外了,我卻在家裏待着。”大樹說:“你把我的樹幹砍了做船吧!它能帶你去你想去的地方。”於是,小男孩就把樹幹砍了坐船了。有一天小男孩回來了,他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大樹問:“我什麼也沒有了,只是一個大樹樁,你肯定我不願理我了,

哎。”“不,我回來,是因爲想和你一齊曬太陽,這是我的心願,一生的心願。”

父母無私地給予我們這麼多,我們就應懂得珍惜和回報。目前作爲學生能回報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于丹老師還講了周總理每次回家都給老父親餵飯,然後才自我吃,父親去世後好長時間都不斷流淚。這些都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名人尚且如此,作爲普通人我們也要孝敬父母,讓她們覺得幸福!作爲教師的我們還要教育好自我的學生心存感恩,對家人、對長輩、對老師、對朋友、對社會,和以前幫忙過自我的人都就應感激!感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這一刻做起!

感恩觀後感6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老師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淺,感動之餘,也提升了自己的修養。

節目主要講了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愛心?三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強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棵大樹陪着小孩長大,奉獻了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讓小孩實現了願望,慢慢地,小孩變老了,他該走的地方也走過了,該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終於知道了要留下來好好陪陪大樹,從這個寓言中,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麼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樹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我們也要更加孝順父母,報答父母。爲此,于丹老師還把兩位成功人士說的例子舉出來,賴東進叔叔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瞎,但他們給了我生命,至今,我還是跪着給他們餵飯,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田世國叔叔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雖然,他們說的只是短短兩句話,可這兩句話卻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間無限深厚的愛。

最後,于丹老師又給我們講了自強自立,自信,于丹老師說::“這個世界上知識固然重要,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上知識的轉化會變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規,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現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於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是不太情願,找各種藉口、理由來應付,想到這兒,我不禁感到一陣內疚,在這裏,我想對爸媽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我錯了,我以後一定會聽你們的話,好好地孝順你們。”

在以後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更加優秀的好學生。

感恩觀後感7

當在會上聽到陳老師說到一位姓李的學生考上了重點高中,因爲家庭貧困,父親早逝,沒辦法教上30斤大米。孩子子和他母親說“媽我不讀書了,我去打工,賺錢回來養你”媽媽聽了打了兒子一個耳光帶着淚花和孩子說“你不讀書怎麼可以改變命運呢?書一定要讀,你先去報個名先,大米我會想辦法的了。”第二天,孩子一早就到學校報了名,媽媽看見孩子已經去了報名就帶上個布袋到每家每戶乞大米來給兒子讀書,終於把30斤大米湊夠了,他把大米送到收大米的張大伯那,張大伯打開米袋,看到那些大小各一的大米,品種很雜,張大伯心理想,這人怎麼這麼貪小便宜,張大伯搖搖頭還是把大米收下了,到了第二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又看見了一模一樣的`大米,張大伯說了一句下不爲例照樣把大米收下了,到到了第三次收大米的時候,張大伯還是看見一樣的大米,張大伯就說你的大米怎麼次次都這麼雜的啊?那我偉大的媽媽跪在地下哭着說“我不容易把30斤打乞夠你就收下吧。讓我的兒子能夠讀上書吧!”張大伯聽了馬水把那位媽媽扶了起來,說“真是不容易啊!真是苦了你啊!

張大伯把此事彙報給學校了,學校很快就報了個特困生,把費用全免了。當孩子知道此事後,他更加勤奮了。3年後,媽媽的辛勞總算沒白費,孩子以687分的優異的成績考是了北京市《清華大學》。這使他母親得到了些許安慰。學校在歡送會是請上了那位偉大的母親,再把那3袋大米放在旁邊,由張大伯講述這位偉大的媽媽的付出。

當聽完這件事後我體會深刻。我是那麼的不懂事,經常頂撞父母,不懂得體諒父母,還常常讓父母擔心。

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的方式很多,比喻說;用心領受父母的教悔與期待;誠心體諒父母的憂慮和煩惱;真心關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等等。我們不但要感恩父母,還要感恩欺騙我們的人,因爲他給了我們教訓;還要感恩侮辱我們的人,因爲他們鍛鍊了我們的意志;我們還要感恩“妖魔”因爲他們在考驗着我們的堅貞。

所以說我們從小就要學會感恩,要懷有一顆感恩的。

感恩觀後感8

那天聽於丹的講座,偶爾想起這樣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歲的時候,此刻想起來,大家在一齊的時候,姥爺就經常悄悄跟我說,你看,那裏有這麼多人,孔子說過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麼些人裏頭,肯定有能當你老師的人,你去看看,你覺得他們誰對人個性有禮貌,誰個性博學,誰做事個性麻利,你去看看誰能當你的老師小孩子嘛,我就這樣跑來跑去看,有的時候看到有些行爲是好的,也有的時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會跑回來問姥爺,說你看,有一個叔叔肯定不是老師吧。然後姥爺就會告訴我說,這也是老師啊,因爲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樣好,這是老師;但是見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會不會跟他一樣不好,所以這也是一種老師。

說到儒與道,中國哲學這兩大源頭,在我最初接觸的時候,是處於一種孩提的矇昧狀態,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識要去讀,要去記憶。所以《論語》對我來講是篤定的、真實的、親切的、溫暖的。

讀經典很有意思,開始會覺得簡單,但讀來讀去,便應了鄭板橋的那句話:“畫到生時是熟時。”感悟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真正地從內心敬仰聖賢。因爲他們不用華彩的詞語,來讓大衆覺得必須要去膜拜,必須要去遠離。他們不因自己的偉大而讓萬衆折報,覺得不可企及。他們以自己的.一種樸素的人格,讓大衆覺得,這些樸素的真理恆久不變。

道在人心,道不遠人,你總歸是能憑着生命成長去接近的。《論語》裏提到“仁”的地方總共109處,這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學生問老師什麼是“仁”,老師的回答就是兩個字:愛人。真正的仁愛之心無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這之後被孟子推演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也是孔子說的,他一生的理想無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便是孔子的溫暖世道了。

其實只要做到五個方面,那麼這種仁愛就基本完成了:恭則不侮,生命有尊嚴;寬則得衆,受衆人愛戴;信則人任焉,走得更長久;敏則有功,打碎的罐子變寶貝;惠則足以使人,調動他人積極性。

我們以下代人的眼光來看“恭”和“寬”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們怎樣樣做事的,“惠”是教我們怎樣做官的,做人做事做官這就是我們現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資料,所以中國儒家的仁愛思想,我想他跟我們這天每一個人生命中的理想都會相關,他讓我們有具體的做事的方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主角。

感恩觀後感9

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但卻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這個“孝”字。古有岳飛爲母親,後有周恩來爲父親,田世國爲母親等等爲了自己的父母做出了讓後人爲之學習的榜樣。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掌上明珠,可有幾人能夠了解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演講開頭的那則大樹與孩子的故事,沒能讓孩子真正懂得什麼是“孝”,但卻讓孩子懂得了付出,懂得了大樹的良苦用心,故事最後,當大樹什麼都沒有的時侯,讓孩子明白了回報,要孝敬父母,拿什麼去回報他們呢?哪怕是陪他們曬曬太陽。

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是那樣偉大,而如今任性的孩子們拿什麼回報了我們呢?爲了一些小事在埋怨、在頂嘴,爲了一個自己想要的玩具在生氣的'時侯,想過父母是因爲什麼卻沒能顧及自己呢?

有時侯孩子會坐在我的腿上,用小手摸着我的額頭說:“媽媽,我幫你把額頭上的皺紋摸平吧!”“你摸不平的,你呀聽話一點,讓媽媽少操點心,媽媽這裏自然就平了。”孩子會很認真的說:“媽媽,我會聽話,不會讓您操心的。”雖然是一段小小的對話,但讓我感到欣慰,明白了孩子有那個意識,可能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的體會,慢慢的接觸生活,才能夠真正體會“孝”字的真正含義吧。怎麼才能回報大樹的良苦用心,這需要我們耐心的、慢慢的引導,不是一味的順其發展,嬌生慣養。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缺少人與人的勾通,認爲父母爲他們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遇到好吃的會一個人獨自吃,從不管別人有沒有吃的,他們不明白享愛別人的勞動成果是要心懷感恩的。當他們懂得感恩時,便會將它化作行動,主動的給你分上一半,他會因爲感恩而感到快樂,他也會因此在人與人之間學會互敬互愛。

在學習負擔越來越重的生活中,家長對孩子期望也越來越高,各種的補習班,興趣班卻實給孩子們額外的增加了不少學習壓力。作爲家長的我們要經常的與孩子溝通,問他們學校的學習情況,活動愛好,在學校和小朋友的關係,經常的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外面的世界,讓他們以後有處理事情,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致於碰到問題或事情就求助父母、老師。就象小孩遇到問題就會去找大樹,而大樹使終無怨無悔爲孩子負出。直到變成一個樹樁。如果大樹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學會處理事情的能力,事情也許不會這樣了。

感恩觀後感10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學校裏舉行的活動————感恩中國行,讓心靈釋放愛。這是龐教授的一場演講,主要就是教育我們要學會感恩。

聽了龐教授的演講後,我有了很大的感觸。

龐教授首先講了要感恩老師。老師是我們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如果沒有了老師,我們怎能學到知識?當然,有些同學會反駁說我們可以自己看書,自學呀。但是同學們有又有想過,即使你們學到了知識,但那些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只是知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加深刻的道理,更加重要的知識,還是需要老師來傳授給我們。在龐教授演講的過程中,有一個故事令我難忘不已: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姓李的人民教師,這位李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來到了山區裏,當上了山區孩子們老師。大家可想而知,山區是如何的貧窮,要是來自大城市的人肯定會受不了的.。而這位李老師卻堅持了下來,在山區裏教了十幾年的書。最終有一天,李老師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他就在趁孩子們放學後寫下了留言。天還沒亮,李老師便揹着包向山頂爬去。天亮了,李老師爬到了山頂,就在這時,李老師看到了他的學生們追了上來。塬來,這些孩子們看到了留言後,都紛紛背起書包去追趕李老師。這些孩子們都給李老師跪了下來,求李老師留下來。

龐教授的第二個話題便是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們一生中的第一個恩人。有多少偉大的母親在生孩子時,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孩子的生命。父親則是家裏的頂樑柱,父親每天都在拼命的工作着。有時,父親會因爲工作太多,導致腰痠背痛。不管父親有多麼辛苦,他都不會和家裏人說,因爲他害怕家裏人擔心。多麼偉大的父母啊我曾在報紙上看過這麼一篇報道:在某個城市裏,發生了大地震。當救護人員趕到時,他們看到了這感人的一幕:一位母親雙膝跪着,整個身體向前匍匐着,雙手扶着地支撐着弓起的身體,有些像是行禮跪拜。在這位母親的下面,有着一個毫髮未傷的孩子。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母親啊!父母爲了我們都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難道我們們不應該感謝父母嗎?

同學們,我們已經長大了,別再只盼着父母、老師關心自己,也該向她們說聲謝謝,做些力所能及令她們開心的事,這纔是回報老師和父母,感恩老師和父母。

感恩觀後感11

這天晚上,老師帶領我們觀看了一部名叫《感恩的心》的電影,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我有很大的感觸。

《感恩的心》老張爲了感恩把自己的女兒送給恩人胡佳並在女兒身邊守護女兒的故事。從這部電影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人生一世,要學會感恩。我常常帶着一顆虔誠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豐富多彩的生活。

學會感恩,就意味着擔當職責。作爲一種重要的社會性人格品質,職責心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一項基礎要求。因此我們就應有意識地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發展和提高自己的職責心。

也許我們早就聽過,和平與發展已成爲當今時代的主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了科技和人才,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我們就應也能夠利用這大好時機來創造我們的完美未來。這是時代的呼喚,這是人民的心聲。

作爲青年一代的我們,這時就應做什麼呢?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以前的學生是拼命讀書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一心搏取公名利祿,他們只是爲了一己之利,是不可取的。我們應拋棄這個狹隘的思想,走出個人的小圈子。我們青年學生,正是處在長身體學知識的階段,正處於孔子所說的“修身”階段。因此,我們此刻的最大職責就是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學好各門功課,用科學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德才兼備的',一個隨時準備着爲祖國、爲人民奉獻一切的青年。“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樣,才能使我們處於科技的領先地位,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對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瑣事,我們就應具有職責心外,作爲一個社會的人,生活在世界這一大環境中,我們也務必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承擔自己應盡的職責,做出自己應做的貢獻。即就應具有全球職責意識,如對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如戰爭、環境問題等儘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職責、一份義務,而不能因爲覺得這些大事離自己很遙遠而置之不理,不聞、不問。作爲社會的一員,我們就應從自身周圍的一些小事做起,爲這些問題的解決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如不僅僅自己注意環境保護,而且能教育、提醒他人,關心國家大事等,不要認爲一個人的努力只是江海一川,是有限的,其實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每個人應盡的職責,那麼就能爲我們大家建造起一個共同的完美家園。

感恩觀後感12

看了感恩後,我深受啓發。

仔細想想,是誰把我們一點點的撫養長大的?是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撫養長大的;是誰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的?是父母孜孜不倦的教導我們的;是誰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是心急如焚的父母……這些除了父母還能有誰能做到。沒有陽光就沒有了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父母給我們的愛是不求回報的。

在看感恩得時候,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也使我想起了去年令我記憶特深的那件事。很清楚的記得20xx年7月8日,那一天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出遠門。因爲放假了在家呆得時間長了,我總是渴望着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瞧瞧、逛逛,那天我和兩個同學約好了一塊去西安。當時媽媽很不願意,沒有在家的爸爸知道了也打電話回來說不讓去,說了很多很多……我仍然沒有聽,爸爸第一次兇了我,然後還沒等我說話就把電話掛了。即使這樣我還是固執的自作主張的和我兩個同學去了。

一路上我都在回憶着、想象着媽媽說的話和爸爸兇我的樣子,很快就到了西安,下了火車出站就看見了接我的哥哥。哥哥說:“快給你媽媽打個電話吧!你媽媽都打了好幾個電話來問你到了沒,你爸爸也是。原來我剛離開家,媽媽就給哥哥他們打電話了,讓哥哥把我接到他那裏去,好照顧我。我的眼睛溼潤了……原來父母早就把一切都給我安排好了。雖然表面上裝得若無其事嘴上卻說:“你走了,我和你爸就不管你了。”可實際上,他們早就把一切替我安排好了,一切想得都很周到。

是啊!父母給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是無微不至的,這份愛實實在在的伴着我。父母的心時時刻刻的牽掛着我。他們爲我考慮的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而他們爲自己考慮的卻是很少很少。當我們幸福快樂的長大的時候,皺紋卻偷偷的爬上了他們的額頭。曾經黝黑的頭髮也變得斑白了,不知從何時起父母的頭上又多了幾縷銀髮,父母老了,他們不再年輕了,他們把他們的青春都犧牲宰了我們的身上。

看了感恩之後,我想起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很多的感觸……那就讓我們一起趁早回報我們的父母,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給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關心、多一些問候、多一些照顧吧!

“愛父母不能等,孝敬父母不能等”從現在做起吧!好好的孝敬我們的父母,以實際行動證明吧!

感恩觀後感13

看到一本好書,遇到一位良師益友,觀看一場有益人生的講座,都無疑是一次淨化心靈,提升人格底蘊的難得機會。很幸運觀看這次講座。

這次講座,讓我進一步深刻明白一顆懂得感恩的心,一份樸素的生活態度在當下,在喚醒與建立孩子完整人格中越加顯得彌足珍貴!

一直以來我們把自己的孩子寵愛着,嬌慣着,爲其遮風擋雨,爲其提供最好的條件,只怕他吃苦受累,更怕他受委屈,不希望其在磕磕絆絆中生活學習,總想着能給他解決所有問題,然後讓他在康莊大道上暢通無阻地疾行或奔馳。一味的付出下,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家長的給予是應該的,不懂得生命的給予和接受都應該是相同。一點點挫折困難就打了退堂鼓,更可怕的是喪失了面對問題的正確解決方法,學會了用迴避,打岔來掩蓋事實的真相。缺乏勇敢的承擔。

人一輩子都會遭受遇到不同的挫折困難,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磨難,也是財富,怎樣在挫折中修復纔是至關重要的,修復的`越快就越能贏得更好的時光。正如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所言,“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是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也正如於丹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賴東進,他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苦難的人生,是苦

難給了我人生的磨練,給了我這樣一份與衆不同的人生。對於我們孩子同樣也是,如何培養起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正是基於此。即使在挫折中依然不忘感恩與回饋,在逆境中也能更好的成長,做生活的強者,更要做生活的感恩者!

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每一個關心自己,爲自己付出艱辛努力的人們,也讓我自己更加明白在教子路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心存感恩的心,感恩給予我幫助的每一個人,感恩上蒼給予我溫暖的家,健康的寶貝,感恩兒子能在一所好的學校接受好的老師給予好的教育??就讓我們用善良的心懷感知這個世界,用感恩的心來回報這個世界。在人生這個社會大舞臺的煎熬歷練下舒展自己的生命,並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會,這就是我們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

感恩觀後感14

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感到安慰的港灣;在你勞累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那讓你依靠的肩膀,在你快樂的時候,你該感恩的,是全心全意滿足你的父母。今天,我們觀看了《彭成感恩教育》,我心中的.感觸很深……

彭成講述了很多他親身的經歷,他說自己小時候認爲父母不理解他,別人家的孩子被關愛着,而他只能被打,他曾經想過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看到這裏,我便流下了眼淚,我覺得自己和他極其相識,我也曾經覺得爸爸媽媽根本不瞭解我的心情,我生活在這兒不幸福。

他說的許多故事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的爸爸爲了讓家裏四口人吃得飽一點,冒險去生產隊偷大麥,由於心裏慌,口袋裏的麥子一直漏到家門口,結果被生產隊的隊長髮現。他的爸爸被打得遍體鱗傷後沒回家,而是帶着重傷去外地打工。

看着看着,我放聲大哭起來,是呀,父母做什麼都是爲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是“家庭”二字壓在他們肩上,他們完全可以不用去工作、上班,甚至不會去“偷”……父母爲了我們付出了多少?而我們又理解多少?作爲兒女,生活在父母爲我們創建的美好家庭中,在他們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我們“感恩”了嗎?我們給過父母一句問候了嗎?想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感到無比的內疚……

還有一個小女孩,她得爸爸在她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她媽媽把她拉扯大的,家裏的日子非常清貧,媽媽爲了能讓她讀書,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有一天,她回到家,發現媽媽不在家,她就自己做飯,可是過了很久,媽媽還是沒回來,她就去問隔壁大娘,大娘說她媽媽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往縣城的方向去了,她心中總有種不祥的預感儘管天上下着大雨,但爲了找媽媽,她飛快地向縣城的方向跑去。就在她快到縣城的的時候,發現她的媽媽躺在路邊,一隻手握着她平日最愛吃的年糕,另一隻手中緊緊拽着一張紙,那張紙已經被雨水淋溼了。她用了很大力氣才把媽媽的手瓣開,呈現在她眼前的是媽媽“”的單子……爲此我泣不成聲,我爲失去母親的那個女孩哭,更爲這位偉大的母親哭。

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幕啊,媽媽爲了自己孩子的未來而不求回報,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怎不令人感動呢?

不是隻有長大工作掙錢了才能孝敬父母,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只要我們平時聽話一些,多爲父母想想,他們就會很開心。我們要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世界,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身邊的一切!

感恩觀後感15

肖老師今天早上告訴我們,今天要在操場上舉行:感恩我們要行動,家長同學都要參加。

第二節課老師讓我們搬着凳子,拿着書去操場。我想:那書幹什麼。我有疑心跟着同學走進了操場,老師帶着我們找好位置,這是我們的爸爸媽媽來了,老師說:“讓家長坐在凳子上,我們帶的書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頓時我知道了:帶書就是爲了坐在地下。

感恩我們要行動開始了,李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她的過去,她的家庭貧困,每天上學都要走十多裏的路,不像我們,坐着大客車舒舒服服地上學。我們真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現在的孩子一直不知感恩。爸爸媽媽是他們的出氣筒,爺爺奶奶是他們免費的保姆。在外面受了氣,回到家就把氣全撒到家人身。說媽媽燒的菜不好吃,嫌爸爸不是高-官權貴,覺得爺爺奶奶是老古董,這也不懂那也不會。常常抱怨:憑什麼別的同學每天都有新衣服穿,而我一年四季只有那一件洗得掉色的衣服;憑什麼別的同學有手機,而我想想不敢想;憑什麼別的同學在溫室裏嬌生慣養,而我卻在裏來,雨裏去,憑什麼……孩子的怨氣統統撒在父母的身上,他們認爲父母爲他們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老師也一樣,應該這樣,那樣。如果對他們要求嚴格,他們會覺得你不愛他,討厭他。反過來他會記恨。

李老師又給我們講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在她媽媽還懷着她的時候她的奶奶想知道這是男孩還是女孩於是就悄悄的做一下B超,因爲這時女孩,所以她的奶奶騙媽媽說:“這是一個怪胎。”一個護士阿姨告訴她這是個女孩。媽媽就跪在奶奶的旁邊,堅持要生下這個女孩。奶奶再說就不答應,於是就把媽媽爸爸踢出了家門。於是爸爸就努力賺錢有一天,爸爸出車禍死了。媽媽更加累了。

聽了這個故事全場人都哭了。

從個故事裏我明白了:父母帶給了我們生命,在生活中給予了我們點點滴滴的照顧與關愛對此,我們要學會感恩,等我長大參加工作了,每個月百分之十的工資給爸爸、媽媽。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命纔會充滿溫馨;長存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靈魂纔會純淨!懂得感恩的人,終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