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1

20xx年3月31日,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涼山的春天才剛剛來臨,滿山豔紅的杜鵑正散發着馨香。然而火災突如其來,年輕的消防戰士們爲了肩上神聖的使命,爲了人民的利益,用青春兌現了消防戰士的誓言,爲了忠誠的信仰,用青春年華詮釋了生命的價值,譜寫出一曲烈膽忠魂的英雄讚歌,演繹了一闕感天動地的生命贊禮!

3月30日18時許,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雅礱江鎮立爾村地區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受瞬間風力突變影響,突遇山火爆燃,包括楊達瓦、鄒平、捌斤在內的30名撲火英雄犧牲。經統計覈實有27名同志系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指戰員。27人中有幹部4人、消防員23人。漢族22人、滿族1人、黎族1人、彝族2人、畲族1人。1980年後出生1人,1990年後出生24人,20xx年後出生2人,年齡最小爲20xx年7月出生。共青團員11人,青年7人。

四川涼山起大火,周邊村民四處躲,消防隊員不畏灼,衝上山坡下山谷。三十勇士鬥火魔,火魔近身不退縮,青春四射衆小夥,英雄一生如此短。可知英雄有何索,像那騾子將物馱,爲了美麗大中國,捨身忘死獻自我。

三十位逆火英雄、烈士的名字是:趙萬昆39歲;蔣飛飛29歲;張浩29歲;劉代旭23歲;幸更繁21歲;程方偉22歲;陳益波21歲;趙耀東22歲;丁振軍22歲;唐博英26歲;李靈宏22歲;孟兆星20歲;查衛光22歲;郭啓20歲;徐鵬龍19歲;周鵬22歲;張成朋20歲;趙永一20歲;古劍軍22歲;張帥20歲;王佛軍19歲;高繼塏26歲;汪耀峯26歲;孔祥磊29歲;楊瑞倫22歲;康榮臻20歲;代晉愷24歲;楊達瓦43歲;鄒平49歲;捌斤47歲。

一個又一個閃亮的名字,他們爲了國家的安寧,爲了國家的繁榮富強,爲了國家財產,爲了人民的生命,勇士們義無反顧,奮然前行。烈火吞噬着生靈,噴出的不是水,而是他們的青春熱血。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去留肝膽兩崑崙,烈士雖長眠,但英雄的事蹟卻感天動地。作爲過上幸福生活的晚輩們,在清明節的時候,應該深切緬懷他們的豐功緯債,寄託哀思,將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傳承下去,英雄烈士安息吧!

對於我們活着的人來說,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也是有限的。我們不僅需要愛惜光陰、珍愛生命,更要知曉人的生命不在乎年齡的長短,乃在乎活出意義。逆火英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我們向你們致敬!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2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一部傳記電影,導演陳傳興此前曾策劃拍攝了在兩岸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臺灣最重要的文學家、作家的一生,隨着《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成功上映,標誌着陳傳興“詩歌三部曲”創作終章。導演陳傳興介紹,爲拍攝全景式反映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又活得光亮的一生”,電影拍攝團隊用時3年,分別在兩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葉嘉瑩先生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採訪了葉嘉瑩先生的親友、學生40餘位,力圖還原葉嘉瑩先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爲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如詩一般鏗鏘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內心中因爲有古典詩詞作爲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得足夠光亮,到了晚年,她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爲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陳傳興說,這是葉嘉瑩先生最讓他感動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攝這部傳記電影的驅動力。他希望透過《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傳遞一個核心的觀念:中國需要有詩。在任何時代,不管是和平、戰爭、苦難的時代,詩人的存在爲什麼都是不可或缺?

“葉老師一直在我的拍攝名單裏”20xx年,陳傳興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一部在兩岸、香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主題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在臺灣、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幾位文學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還參與了詩人鄭愁予和周夢蝶兩集的拍攝。

“葉老師作爲‘詩詞的女兒’,她的生命光輝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領我。”雖然不是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出身,但是陳傳興對中國古典詩詞有一種天然的心靈親近。上世紀80年代初,陳傳興在臺灣一家書店偶然看到葉嘉瑩先生早期詩詞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談詞》,從此就書不離身,愛不釋手。“到法國留學時,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這次爲《掬水月在手》的電影宣發來到大陸,14天隔離期中,我還不時翻看這本書。我覺得每每翻看中國古典詩詞,都會帶給我一種美感,給予我滋養。”儘管此前爲拍片,陳傳興多次往來大陸,但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對大陸、對古都北京收穫別樣的感受。

“我原來不知道北京的鐘樓和鼓樓離得這麼近,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剎海一個茶館的露天平臺上,秋色濃郁的蘆葦在眼前飄蕩開,好似時光穿梭,我跟着當年的葉先生,穿過什剎海的衚衕,到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家裏吃飯。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讓我跨越兩岸的時光機,來講述兩岸的一段過往,葉老師就是聯結兩岸的一座橋。”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3

葉嘉瑩先生提出的這一概念,出自對詞這一文體美學特性和內在意蘊的研究,最早見於其《從豔詞發展之歷史看朱彝尊愛情詞之美學特質》一文。基於過往對詞體的研究“神韻說”“境界說”等不能秉承主旨,葉嘉瑩先生從張惠言“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王國維“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等論點出發,探尋詞作者因內心的“難言之處”於無意之中結合進入了詞的創作,敏感地把握住詞體以深微幽暗、富於言外之意蘊者爲美的美學品質。葉嘉瑩先生創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來歸納詞體的`這種美感:“這種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的不得不採取約束和收斂的、屬於隱曲之姿態的一種美。”

葉嘉瑩先生髮現,在清朝詞人朱彝尊《靜志居琴趣》《江湖載酒集》等作品中,隱含了一段與其妻妹的不倫戀情。因爲這段不爲社會所容的愛情,朱彝尊將內心中纏綿鬱結的“難言之處”,化生成詞作中隱曲的“弱德之美”。在葉嘉瑩先生看來,不但“低徊要眇”“沉鬱頓挫”“幽約怨悱”的佳詞、《花間集》中男性作者託名女性敘寫所表現的“雙性心態”,甚至蘇東坡、辛稼軒等豪放詞人蘊含“幽咽怨斷之音”和“沉鬱悲涼之慨”的作品,都具有“弱德之美”——究其本質,這些都是在外在環境的強壓之下,不得不將“難言之處”以曲筆道出。

也正因此,葉嘉瑩先生認爲詞體的“弱德之美”具有雙重意蘊和雙重心態。東坡詞意蘊的深曲,因其儒家用世之心受挫後遁而爲道家之超曠的一種雙重的修養;稼軒詞意蘊的深曲,因其英雄之志受到外界壓抑所形成的一種雙重的激盪;朱竹垞詞作意蘊的深曲,只是由於愛情的追求在禮教的約束之下所形成的一種既想要衝決網羅卻又不得不馴服於禮教的掙扎與矛盾。

朱彝尊收入《江湖載酒集》的一首小詞《桂殿秋》,言盡朱詞“弱德之美”:“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竹垞《桂殿秋》一詞深受後世詞評家激賞,甚至被況周頤評爲清詞壓卷之作。江弱水《十三行小字中央:朱彝尊的風懷詩案》一文對朱彝尊與其妻妹纏綿悱惻的愛情作了福爾摩斯探案般的考據。同爲具有“弱德之美”的作品,但在葉嘉瑩先生眼中,風骨高下立判:東坡詞可以稱爲“弱德之美”中的達士,稼軒詞可以稱爲“弱德之美”中的豪傑,竹垞詞才真可稱爲“弱德之美”中一個真正的弱者。

葉嘉瑩先生甚至認爲,在古典詩歌行列中,陶淵明和李商隱也含有“難言之處”和“弱德之美”。陶淵明“不以五斗米折腰”,退隱歸園田居。李商隱身陷晚唐牛李黨爭,以隱忍態度承受痛苦。陶淵明、李商隱的詩歌各有其“難言之處”,以曲筆委婉道出,同屬“弱德之美”。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4

半歲時,江夢南因用藥物失聰,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從字、詞到日常用語,她對着鏡子學口型、摸着父母喉嚨學發音,通過讀脣語學會了“聽”和“說”。從小到大,憑藉優秀的學習成績,她成爲家鄉小鎮上近年來唯一考上重點大學,最終到清華念博士的學生。

按照計劃,江夢南將於明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她就讀生物信息學專業,江夢南的目標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解決生命健康的難題。

時間回到29年前,在江夢南僅有半歲時,因爲肺炎誤用藥物,導致她的左耳損失了大於105分貝,而右耳的聽力則完全喪失,臨牀上被診斷爲極重度的神經性耳聾。

雖然在她1歲時就配備了助聽器,但聽障問題並未得到解決,“上課”對江夢南而言十分吃力,硬生生地聽了幾年課後,她練出了讀脣本領。從此,江夢南開始了用觀察脣語去“聽”別人說話。憑藉着驚人的毅力,她考出了瑤族鄉鎮,直到考上了清華的博士。

在2018年,江夢南的困擾得到了緩解。研究生入學前,她在右耳植入了人工耳蝸,告別了26年的無聲世界。然而,人工耳蝸只是解決了“聽到”,但由於聽覺中樞空窗期太長,需要堅持聽覺言語康復訓練來解決“聽懂”的問題。

2021年試用集成騰訊天籟音頻AI技術和騰訊會議遠程康復功能的“美訊聽寶”後,江夢南的聽力康復變得更簡單高效,聽力康復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江夢南從未停止探尋“優化交流”的方式,她嘗試在“美訊聽寶”APP上,通過騰訊會議接受遠程的聽覺康復訓練。這是騰訊天籟行動推出的首個集成“聽力測試+AI輔聽+遠程聽力康復服務”的平臺,可提升單音節識別率66%。

3月3日晚,江夢南入選爲“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就在同一天,也是全國愛耳日,騰訊天籟行動啓動2.0升級,中國聾人協會、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誌社、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聯通、騰訊公益、南方週末等機構共同發起“天籟聽未來行動合作體”。

爲了幫助更多青年聽障人羣的掃清聽力障礙,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聯合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天籟青年人才基金”,宣佈未來一年內將爲100位以上聽障青年人才進行人工耳蝸手術補貼和聽力言語康復補貼,使他們聽得更好,說得更好,打破聽力壁壘,掃除身份障礙,在各個領域施展自己的才華,更好地爲社會、爲國家做出貢獻。

“像江夢南這樣的聽障人士還有很多,他們仍在等待像天籟行動這樣的科技公益項目救助,爲生活帶來新改變。”中國殘聯執行理事會理事、中國聾人協會主席楊洋表示。

如今已是廈門大學博士的趙蚰竹,在“天籟青年人才基金”的幫助下植入人工耳蝸。目前,蚰竹的盲聽基本可以達到60%。儘管有些聲音還聽不太明白,但是它帶來的新鮮、生動、豐富的聲音讓蚰竹非常興奮。

隨着“天籟青年人才基金”的成立,希望有更多的“江夢南”和“趙蚰竹”受益,掃除聽力障礙,更好地向社會施展才華與抱負,實現自己的夢想。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5

在昨日晚上教師讓我們在八點整在電視上看感動中國。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在中央電視臺舉行。

昨日晚上我們就看了,我和我的家人一齊看的,頒獎的人各是1。鍾楊2。杜富國3。呂保民4。馬旭5。劉傳建6。其美多吉7。王繼才8。張渠偉9。張玉滾10。程開甲,其中讓我記最深的兩個人。第一個人是杜富國,他不顧危險,勇往直前。排雷的一個軍人,在一次排雷任務中,他擋在最前面,他對隊友們說“你退後,讓我來”聽到這番話,我心想他真的是太勇敢了,不幸的是,在他排雷時,突然間,嘣!的一聲雷爆炸了,隊友們趕緊打了120之後杜富國被送往了醫院,他才27歲,醫生說要把他的雙手截肢了,更令他悲痛的是沒了眼睛,可是他卻很樂觀,還安慰隊友們和家人們。不讓他們悲痛,20xx年11月16日午時。

已掃雷場的移交儀式上。杜富國的戰友們手牽着手,唱着軍歌,以此向老百姓表示腳下的每一寸地圖都是安全的,當戰友們告訴杜富國的時候,杜富國的心就放下了。他沒有了手沒有了眼,他並不悲痛,而是歡樂的過好每一天,他之後就不能排雷了。他站在講臺上時拿到了獎盃,主持人讓他的家人告訴他獎盃是什麼形狀的,家人說“獎盃是愛心形狀的,”他代表感動中國,這就是我說的杜富國。

第二個人是張玉滾,南陽人張玉滾,他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當了一名每月拿30元工資的教師,在學校守了18年,每次都爲學生們用扁擔挑書,從市裏挑回山溝裏來他不怕辛苦,也不知從未摔過多少次,可他依然堅持着。

之後他交出了22名大學生,有一次他的妻子做的三輪摩托車沒有了剎車,九個月的女兒被妻子抱着的,車沒有剎車,不細心開進了溝裏,九個月大的女兒頭部磕到了石頭上,不幸死亡了。他之後很悲痛,也有點自責。他最終又回到了學校,爲了學生們,他又回到了學校,還是爲學生們挑書,教課他教的不是一門課,而是全部的課程,他是一位不怕辛苦的教師。值得我們學習的教師,這是我記憶最深的兩個人。

還有鍾楊是植物學家。呂保民以往也是一位軍人,不顧自我安全,保護他人安全。馬旭給家鄉投資了100萬。劉傳健是開飛機的,有一次快要失望的時候,他冷靜地開飛機,忍受着寒冷他的,機友們安慰着乘客,讓乘客們不害怕。其美多吉是開郵件車的,不怕艱苦,運送郵件。王繼才,王仕花他們是守島的,他們不離不棄的守島,王繼纔在58歲時生病而死了,他的妻子也在不離不棄的守島,儘管丈夫離去,他也承諾着丈夫的願望。張渠偉他是四川省的州市區,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他爲貧困家庭買衣服,建房子。

這十位人的精神和品質都值得我們學習,也令我們佩服。他們站在講臺上的那一刻都十分勇敢,十分的厲害。可是有幾個人卻沒有站在講臺上。因爲他們爲了祖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有十分多的人爲祖國付出了一切,我們也要像他人一樣保護祖國,保護他人。我們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感動中國人物事蹟的觀後感6

胸前的白花,已被淚水打溼。顫抖的雙手反覆摩挲着手機,屏幕亮起又暗。她叫宮濟輝,是王婭居住社區的居委會主任。在過去的上百個日夜中,對王婭的牽掛是幾十通簡單的電話,她在這頭,王婭在那頭。如今,牽掛是一排憂傷的菊花,她站在人羣中,王婭躺在裏頭。

“她喜歡安靜的生活,喜歡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爲了不打擾她,我兩天去一次。她嫌我煩,我就按照她的作息時間,在早上給她打一通電話,確保她平安。”宮濟輝說。電話裏的嘟嘟聲,緊密地連着宮濟輝的心跳。每響一聲,她的心就揪緊一下,直到聽見王婭的聲音,她才踏實下來。如今,爲王婭設置的特殊鈴聲再也不會響起。如今,與王婭相處的點滴時光化成無聲的淚水肆意流淌。

20xx年,王婭搬到西青區中北鎮居住。“我特別愛這裏,推開窗就能看見綠色。這裏的人熱情善良,每次看到他們在廣場上活動,我都特別開心,能感覺到他們身上那股勁兒。”王婭曾對宮濟輝這樣評價左鄰右舍。

是呀,這裏的人樸實善良,這裏的人熱心周到。王婭患重病的消息被媒體公開後,許多人都想來探望她。宮濟輝和同事們都婉言謝絕了。“病人需要休息,不能總被打擾,況且王婭喜歡安靜。”宮濟輝告訴記者,社區每一名工作人員,都知道王婭的喜好,他們從不輕易打擾。由於王婭是獨居生活,作爲居委會主任的宮濟輝每兩天就會厚着臉皮去看看王婭。“她病重時已經無法走路了。我就自己開門進去,看看她。哪怕一眼,我也安心。”說着,宮濟輝又哭了。爲了既保證王婭安全又不打擾她,每早一個電話,成爲常態。今天,接電話的人要走了,然而,手機裏五十幾通已接電話,把這份關愛永久地保存下來。

今天,鄰居們與王婭道別。

新春佳節,社區書法活動隊送給王婭的春聯還散發着油墨的馨香,靜靜等待女主人回家。樓里居住的小朋友,習慣了還沒進單元門就伸出小手捂住嘴巴,爲王奶奶保持安靜。沒有鑼鼓喧天的口號,沒有錦旗和鮮花,左鄰右舍把關愛化成無聲的行動守護王婭喜歡的歲月靜好。王婭喜歡網購,得知王婭生病,負責接收王婭包裹的菜鳥驛站工作人員,經常把包裹送到她家門口,不讓王婭個照顧她的人再跑一趟。物業的工作人員,每天早晚總會在她家附近轉上一圈,確保她的安全。無聲無息的愛意,在每個人中間涌動。“她是好人,好人一生平安啊。”“比起王婭,我們做這些根本不算什麼。”樸實善良的西青人啊,他們早已是王婭眼中的美景,被記在心底。

這一刻,西青人的名字是王婭。

這一刻,王婭的名字,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