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鳥的遷徙》觀後感

《鳥的遷徙》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篇一:《遷徙的鳥》觀後感

《鳥的遷徙》觀後感

經常能在一些文學作品中看到作者在極度煩惱時喜歡感慨一句“如果我是天空中自由飛翔的一隻鳥兒,那該多好啊”之類的話,的確,鳥兒的那種自由,那種歡暢的歌聲,那種搏擊長空的瀟灑,在我們看來它們簡直就是造物者最厚待的寵兒。

看完《遷徙的鳥》,我依然羨慕鳥兒,羨慕它們能如此輕鬆地將神州大地的美色盡收眼底。蘇老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若換是鳥兒,恐怕就不能引起這麼多共鳴來,畢竟這種事情對它們來說實在容易了,容易得就象我們炒菜時任我們多加點鹽還是多加點醬油那樣。

只是,這種羨慕開始有了一種沉重。

侯鳥遷移的故事,是一種承諾,一個迴歸的承諾。它們的旅程,飛越數千裏,當中危機重重,目的只有一個:生存,侯鳥大舉遷移,是爲生存搏鬥。”隨着那個掙脫獵網的灰雁騰空而起,隨着低沉男聲的旁白,片子開始了超過30種的各樣鳥兒們的漫漫遷徙路,記錄了途中鳥兒們自在的翱翔、歡樂的嬉戲、溫馨的親情和與大自然各種惡劣環境進行搏鬥的艱辛,以人類對它們殘酷的獵殺。

首先,片子美輪美奐的畫面令人歎爲觀止,最享受的莫過於整個片子中十分清晰乾淨的畫面以及十分具有衝擊力的鏡頭。觀看的時候我一直疑惑,這些畫面是怎樣拍攝出來的?攝影師怎麼可以如此近距離跟隨着鳥兒飛翔在高空中?怎麼可以預先將鏡頭安置在鳥兒飛行要經過的路線?一切那麼震撼,但卻又十分自然,並不像是處理過的電腦特技。互聯網上查到關於這片子背後一些令人敬佩不已的資料後,心中的疑團也就相應找到了:

《遷徙的鳥》花了雅克·貝漢4年時間;耗資4000多萬美元;拍攝隊伍多達600人,其中包括17名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景點從寒冷的南極到炎熱的沙漠,遍佈50多個國家和地區;膠片長達460多公里。在4年的拍攝過程中,雅克·貝漢的隊伍用了整整一年來親近鳥類,讓它們逐漸習慣人和各種攝影器材,讓它們漸漸覺得這些東西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覺得人就是它們的同類。

其次,無法忘懷的是片子那悠揚自然動聽美妙令人如癡如醉的音樂,配上那天籟似的鳥聲,那森林的山風,那拍岸的海濤,還有其餘各種大自然純淨的聲音,再加上高科技的數字音效,觀衆一下子彷彿身臨其境,跟隨着音樂或緩或急,或輕鬆或悲傷。

當我們以爲已忘卻了這世間的塵囂時,是那清脆的槍聲,又讓我們不得不從鳥兒的喜怒哀樂中回到現實中來,回到這個殘酷甚至殘暴的現實。正是靠超凡的影片剪輯,才得以將460公里的膠片濃縮成92分鐘的精彩,沒有絲毫雜亂,沒有半點沉悶,一切就這麼靜靜地展示着。據統計,整個片子“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沒有任何的說教和口號,正是這種“留白”這種逼人的自然,從內心深處打動了觀衆,並留給了觀衆更多時間靜靜地去思考去感受。

而片子的背後,最我令我折服的是導演和劇組人員在拍攝過程表現出來的那種堅韌,那種決不罷休的精神。投入再多金錢,投入再昂貴的設備,沒有這種精神就不可能有這部片子。歷經了千辛萬苦的守候,我想拍攝組一定也隨着鳥兒經歷了一次人生征途的遷徙,甚至換來人生的大澈大悟。

大自然是讓人懾服的,一切生靈在高空的鏡頭下沒有貴賤之分,都顯得那麼渺小和無力。要讓人類更多朋友,讓地球更加祥和,我們就應該放下手中的刀槍,放下心中的刀槍。

篇二:遷徙的鳥觀後感

鳥和人類一樣,都是爲了生存。但那它們對生存付出的旅程是難以評價的,那是高尚,是壯美,是具有強大的威力,表現在人格與道德行爲中。我們和它們一樣都在走生存的旅程!我們的旅程將會和它們一樣的高尚!

關鍵詞:崇高,候鳥,理解,美

一、對《遷徙的鳥》的劇情分析

《遷徙的鳥》的拍攝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影片拍攝歷時四年,橫跨五大洲,所用膠片長達460公里,選擇了50多個國家中的175個自然景地,用450多人,有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科學考察隊。與它們一同飛越大地和海洋,一切都是爲了捕捉鳥在無盡長空翱翔時的千姿百態。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爲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 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寶寶的安全,儘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爲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惟一的不足是解說太稀少,給觀衆留下鳥的動人姿態,但對它們的理性瞭解還是太少。

二、觀看後所產生的感情

這是一部 “視覺系”的電影,一部 “印象派”的電影,或者說,它帶給人們的是一場宛如夢境的親身經歷。而按照詩人們的說法,“夢是可以不壓韻的”。

候鳥遷移的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爲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大天鵝要飛越1200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着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彩。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鷗對抗到底,保護企鵝幼崽的安全,儘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思想深處的那一抹人性之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植物、鳥、魚等生物不斷地死去,不斷被殺戮,應該從人類的本身尋找原因。我們可以跟動物成爲更好的朋友,而不僅僅是把它們關在動物園裏。我們應該保持一種友好的態度。儘管在我的片子裏面也有鳥被擊落的情景,但那是一瞬間,我不想渲染得太多。在這部記錄片裏我想捕捉溫情的永久。作爲電影工作者我們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把我們的觀點告訴廣大觀衆,影響國家的政要。我不知道我的節目能達到多少效果,但我會盡力。”雅克·貝漢紀錄片在紀錄真實的時候,如何去完成它的道德使命,如何把現狀的一切非正常最終扭轉,這纔是真正的使我們心靈中理性美感得以萌發的藥劑。這也許同樣是作者欲達到的靈魂的最終救贖。

在這裏結合《遷徙的鳥》這部作品,我們可以感覺到作者對這樣的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重視,其觀念和思想具有着現實的意義。在作品主題的表層,我們能夠感知的是作者對於大自然鳥類遷徙這一生活習性和狀態的關注,而在其意識的.最深處,則顯現出對於人類的生存狀態的擔憂,雖然這樣的擔憂是隱晦而含蓄的,但卻是如此的深刻,以至於對之解讀的觀衆無法釋懷並久久陷入對人類生態失衡的反思中。用人類學本體論的觀點來講,首先是體現在導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這句話深刻的揭示了藝術擔負着人的心靈以建設精神文明的艱鉅任務。塑造心靈用中國的古話說,就是“陶冶性情”,也即是培育人性。我們如果把藝術放在塑造心靈、陶冶性情、培植人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各門科學的材料,那麼紀錄片將在拉近與觀衆距離的同時,將更富有哲學的意義。

或許,這樣的現實意義的存在,我們更應該把它理解爲某種平等——一種建立在作者與觀者之間的真正的平等。今天世俗化與市場化裹挾着電影電視的生產和消費

不斷划向即時性、“快餐化”的泥潭,失落了持久性的、深度的人文關懷與審美關照,一些紀錄片創作者高高在上的心態、故弄玄虛的追求加深了作者與受者的矛盾:紀錄片編導以風雅自命,指責大衆沒有文化品位,只喜歡文化垃圾,觀衆埋怨紀錄片枯燥、晦澀、沉悶,故作高深。的確,面對許多紀錄片作品,人們的感動總是無法釋放——很多編導總是難以擺脫內心深處潛藏的某種優越感,進而在拍攝時有意無意的形成一種俯瞰,於是,作品常常顯現出過多廉價的憐憫和同情,卻少了理解與共鳴——硬擠出來的眼淚沖淡了思想,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對於紀錄片作者來說,一個是一種自覺的品格和由衷的追求。“放棄你所謂的責任感,放棄你所謂的對文化的深層次思考,像朋友和親人一樣去關心你的拍攝對象,其結果是你可以看到最真摯的責任,最深刻的批判,正所謂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紀錄片關注人,以人爲表現主體,自然是值得稱道的,但人文精神所強調的“以人爲本”的思想在設定了關注對象的同時,也設定了關注視角和關注方式——以理解的平等的目光,達成一種感悟、溝通和共鳴!我想,這一系列的問題在《遷徙的鳥》這部作品中有了充分正面的顯現。

也許是社會太過複雜和喧囂,也許是生活太過瑣碎和沉重,使得我們早已忘記了其實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忘記了以己觀物,物我合一的傳統,把自己從大自然中人爲地分離出來,並凌駕於大自然之上。要知道,這實在是自絕其源,自斷後路的做法。所以,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感官的愉悅,更多的是一種生命溝通、人文關懷。這裏的鳥兒已經不是原來的鳥兒,這裏的觀衆也不再是原來的觀衆,而是一種生命的融合、一種靈魂的共鳴。所以,當槍聲響起的時候,我們都會驚呼,而當鸚鵡逃脫牢籠的時候,我們都會慶幸、歡笑。這種人與動物之間情感的溝通、生物之間奇妙的心靈感應,正是我們久已喪失而正需大聲呼喚的東西。所以說,《遷徙的鳥》淨化、崇高了我們的心靈,弘揚了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悲憫情懷和人文精神。視覺美學的觀點認爲:審美不是對一個個部分的分別的欣賞,而首先是對一個對象的整體的欣賞。

可能有人認爲用“完美”這個詞可能有點言過其實。其實只要我們稍加論證,這個結果就會一目瞭然。片子的開頭運用了法國作曲家空靈、奇幻的音樂作品,使觀衆在沒有進入影片之前就感受到鳥兒們在空中自由翱翔地暢快之感。這種感覺讓人隱隱約約感收到崇高的存在。至的確,鳥的遷徙是一次美麗而崇高的“遷徙”。

三、從審美角度看

格式塔心理美學家認爲: 一個審美對象不是因爲每個部分都達到了完善才產生了美的效果,而美是因爲整體的完善。因此,視覺美學的完整性是審美思維的直覺性

特徵。從心理感受角度而言,這個影片給我們帶來了相似的心理衝擊,它們都以形象的闊大、氣勢的磅礴、力量的雄健給人以震撼。而這種感觸就是崇高的體現,這是一種壯美。觀看的屏幕構造了一幅幅壯美宏大的畫面:遠鏡頭中大雁列隊成三角形、一字形浩浩蕩蕩前進的姿態;特寫鏡頭記錄下來的鳥兒振翅飛翔時肌肉的震動;多鏡頭中鳥兒連續飛翔的流暢畫面;等等。這是壯美的體現。美產生的重要歷史條件之一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在對象中感到自己的本質力量,體驗到自身的力量與對象的同一性。正是這樣一種基礎奠定了壯美是認同、是審美對象發展擴大化的基礎,其中包含着審美對象發展和擴大的潛能。

壯美的產生及其特點符合美的特性。這就是看影片所產生的美感經驗。從日常經驗中來看,人們通常把給人以和諧、 優雅、 平靜之類感覺的對象叫做美的, 而把那些激盪、 震撼我們的感官以至心靈的對象叫做崇高的。爲什麼?因爲影片提高我們的精神力量越過平常的尺度,而讓我們在內心裏發現另一種類的抵抗能力,這賦予我們勇氣來和自然界的全能威力的假象較量一下。而這就是一種崇高的鬥爭,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繼續。因而,自然界在我們的審美判斷裏, 不是在它引起我們恐怖的範圍內被評爲崇高,而是因爲它在我們內心裏喚起我們的力量, 即我們的人格並不去放棄最高原則而屈服於它。因此,康德將這樣的自然界稱爲崇高,只是由於它提升想象力達到表述那些場合,在那場合裏,心情能夠使自己感覺到它的使命的自身的崇高性超越了自然。

崇高必須是對一種人格力量的體現,崇高感也必須是被人格力量打動的情感。單純的自然界事物不會成爲崇高的對象,雖然它會對人類生命有威脅,但是,隨着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髮展,人類對自然界的征服範圍也在不斷擴大,人類總會化險爲夷。真正永恆的是人的精神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完我們的旅程。雅克·貝漢在談到自己創作《遷徙的鳥》時說“我多麼期待有一天,四季不再流轉,而我們即刻便能啓程,離開家園,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像這些鳥兒一樣,開始一次神奇的旅程!我多麼期待有一天,人們能夠打破地域國界的阻隔,明白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那麼,我們一定能像鳥兒一樣獲得自由!

參考文獻

【1】 周新,《自然·生命·承諾—談(遷徙的鳥)的審美價值》,《昌吉學院學報》,2006年第一期

【2】 趙勇亮,《論影片(遷徙的鳥)的視覺美學特證》,《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

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7月第34卷第4期

【3】 郭微,《飛翔的諾言—解讀紀錄片{遷徙的鳥}》,《環球縱橫|電影文學》2009年第16期

【4】 王欣,《崇高與壯美範疇辨析》,《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9卷第4期

【5】 孫相寧,《關於崇高的討論》,《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4月第21卷第2期

【6】 彭錦,《鳥的遷徙,美麗的?遷徙?—簡評紀錄片(遷徙的鳥)》,《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學報》

【7】 朱靖江,《‘飛翔是我的諾言’—雅克·貝漢與{遷徙的鳥}》,《新聞週刊》本刊記者|馮亦斐2004年1月19日

【8】 鄭應鬆, 《自由與平等的哲學思辨—解讀紀錄電影《遷徙的鳥》的人文內涵》, 中國西部科技 2008年10月(下旬)第07卷第30期 第155期

篇三:《遷徙的鳥》觀後感

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迴歸的承諾。

《遷徙的鳥》是由著名法國大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一部非常出色、評價極高的自然紀錄片。它直接界定了世界頂級紀錄片獲取真實的標準前後共600多人蔘與拍攝,歷時3年多、耗資4000多萬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記錄膠片長達460多公里。丹頂鶴的優雅, 鸚鵡的聰慧,大雁的忍耐,天鵝的繾綣,企鵝的母子情深,白隼古怪的黑

孩子,還有那紅眼睛水鳥扇着短翅膀在水上奔跑的滑稽都在這部片子裏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印象深刻。

該片採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製,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帶領觀衆體驗候鳥遷居的艱辛過程,同時也捕捉各式各樣候鳥的奇趣生態,既益智又生動。攝製組在鏡頭下孵蛋,使得剛出生的鳥兒不畏懼鏡頭,待到他們遷徙時,就會和攝像機一起翱翔,使得拍攝更加真實自然。

導演在時間、空間和故事結構上都做了巧妙的構思和編排,在成千上萬種候鳥中選取一隅,圍繞爲完成歸來的承諾,遷徙是一場生命搏鬥的主題從危機故事和承諾的故事兩個方面講述了候鳥在時空編織的經緯中遷徙所遭遇的種種。

這部紀錄片的音樂唱片還獲得了奧斯卡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開篇是澳洲音樂鬼才Nick Cave貢獻的一首溫暖而略帶感傷的情歌,混入鳥羣展翅的聲音,導演請音像師用迷你麥克風和便攜式集音器專門錄製不同鳥類的飛行聲音做底本製作了片中的音樂,未加修飾卻與鋼琴之聲渾然一體。還有由藝術搖滾大師Robert Wyatt帶來的大氣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後的器樂作品中,時而以北歐民歌清亮悠遠的氣質加深候鳥們歸來的優雅意象,時而以緊張的管絃樂合奏描繪迷途於工業污染煙霧中的候鳥們,進而用福音合唱讚頌鳥類飛越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的壯麗景象。?

這部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都帶給我們久違驚喜的影片,通過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可以說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個對歸來的承諾。它們的旅程千里迢迢,歷經了危機重重,只爲一個目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