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交響情人夢》與《最終樂章》觀後感

《交響情人夢》與《最終樂章》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先不電影,兩部電影觀後感。先說點閒話,最近一直沒過來寫東西。上來看到有一篇08年轉於學醫表妹空間裏的調節內分泌的文章居然被系統認爲是不合規範的。我理解系統就是電腦進行分析。我也相信制定系統的東西也一定不具備這種東西應該具備的叫做大腦東西。再說電影。最近癡迷於日劇《交響情人夢》,好像這個片子時間挺久的了。不過是今年初纔有了《最終樂章》。也不知道這個最終樂章是不是真的就會完結。有收視率就有賺嘛。可以理解。但是其中有一些要點是值得關注的。第一,描寫的是音樂學院學生的故事。談個戀愛,住個酒店什麼的都沒有去避諱。但是學生學習的態度,合作的態度,想要成就自己的態度,在我生活的環境裏很少見到。非常罕見。像是一種傳說。但是我相信這種東西應該是存在的。畢竟人的存在是要用這些事才能證明的。那要不然活得和豬狗什麼的一樣,還稱作人做什麼。第二,大約記得日本在播放該片的時候,專門選擇了女性頻道。這就要扯到日本的教育了。雖然日本也有很多無厘頭的東西,像什麼七龍球,火癮忍者之類的商業作品,但是在我的記憶裏,他們也會拍一些類似小鹿純子,足球小將,籃球飛人這樣題材的作品,觀後感《兩部電影觀後感》。這樣的作品同樣會吸引小朋友們,而且會激發小朋友們去嘗試的興趣。我記得還有一部講搖滾樂的聖子到。很多年前的東西了。有了興趣自然會投入其中。這部《交響情人夢》也是這樣的思路。第三,日本人可以把一切優秀的文化技術變成自己的。而且很謙虛地學習。但是有些人就不行,不行還不讓人說,不讓人說還要說別人不好,說別人不好還要抵制,抵制完了還要下載別人的挨片,看完挨片繼續罵街。永遠不掙氣。永遠不求上進,永遠不求責任心,得過且過。這樣的人,還要什麼人-權?連人存在的價值都沒有,何必還給他人存在的權利呢。第二部片子是昨晚看的《禁閉島》。大導演的新嘗試。我很久沒有這麼投入地去看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了。看完後想找一些影評看看,目前尚沒找到,但是看到了網上一大堆聒噪的網友們的熱情討論。顯然,可能因爲翻譯的問題會讓影片的表達出現一些異議。但是片子最後的結局應該還是很明確的。主人公,顯然做好了一死之準備。但是導演到這兒就不說了。自己去想去。讓看了片子的人去爭去。然而,我要說的關於這個片子的事情就是,人如果有了自己的想法,就會與現實環境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衝突,如果不能堅持自己的想法,最後被現實同化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我非常感動於片中主人公到最後都很清醒地堅持自己看法的勇氣。因爲他不願意幫助那些想要降服他的人。就好像,我很小的時候就相信,生活中所有出現的人和事,甚至包括電視新聞,都只是用來欺騙我的,至於爲什麼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就是相信所有生活中的大部分,都只是虛幻的假象。什麼是真的可能我不知道,但是我寧願相信那是假的。生活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變故,這也許是我的命運,不能夠平靜地繼續。那就這樣吧。我已經很滿足於自己現在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最後留給能看到這篇日誌的朋友一個禮物:雀巢咖啡,再不要喝那種小塑料袋包裝,一包衝一杯的了,還是要買瓶裝的那種,要貴得多呢。具體原因自己去想。哪怕簡單到少消費一些塑料,低碳環保呢。

《交響情人夢》與《最終樂章》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