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我不是潘金蓮有感影評三篇

觀我不是潘金蓮有感影評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導語:馮小剛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於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全球首度公開放映,好評如潮。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觀我不是潘金蓮有感影評三篇

  我不是潘金蓮觀後感【1】

原本,《我不是潘金蓮》屬於北方的粗糲和塵土,一個哀怨又執拗的農婦,穿越一道道人牆,耗盡時光奔赴她心中認定的真理。在電影的呈現中,馮小剛做了一次大膽的挪移。他把平鋪直敘的北方變成了幽深婉轉的江南。看起來,這種轉化更多的是出於視覺上的考量,但最終,這個故事的內邏輯和發生的外部環境產生了一種奇妙的互文關係,隱喻又印證着彼此。

潮溼的空氣、拱橋與奇石,成爲了電影中那些人物心理景觀的外顯,微妙的官僚系統,就如同那些幽祕的曲徑,被長久的時間塑造成複雜的結構。那個孤獨、執着、單純甚至有些愚蠢的女人,被置於其間,形成了一幅殘忍山水畫。遠觀柔媚安逸,近看冰冷絕望。

《我不是潘金蓮》是那種典型的“中國式故事”——它只會發生在中國,就如同馮小剛所說,“既不可能出現在美國,又不可能發生在朝鮮”——這種故事的背景必須處於某種劇烈又獨特的轉型期,有些東西已經鬆弛自由,而有些東西仍然冥頑不化,這二者之間的拉扯形成了一種古怪的力道,進而塑造出了獨特的人格、內心、語言、關係以及那些令人不可思議卻又無比真切的故事。通常,這一切最終被歸納爲荒誕。這類中國式故事夢幻又寫實,迂迴、曲折卻也粗蠻,一秒鐘之前令人啼笑皆非,一秒鐘之後讓人萬念俱灰。任何經驗與總結,在它面前都迅速失效。

客觀地講,劉震雲的這部長篇小說並不太適合用影像的方式加以呈現。它有着漫長的序言和短暫的正文,顯然,這是一個作家的文學野心,他用一種不激烈、不批判、不俯視甚至不悲憫的態度呈現了一樁悲劇,語調悠緩、鬆弛,摻雜着戲謔,它達成了劉震雲心中的一種理想狀態——“這一地悲劇掰開揉碎了都是一地喜劇”他曾這樣說,這句話反過來依然成立,他在《我不是潘金蓮》的原作中還原了悲喜交加的生活本相。馮小剛的影像化改編,必須付出裁剪掉大量起承轉合作爲代價,那些幽暗的心理動機都被粗暴地省略,只剩下最終的決定和結果。所以,馮小剛加入了畫外音,想由此部分找補回話本式的舒緩節奏,這是他的又一樁用心的心思。

“上訪”是中國式的“在路上”題材。誓不回頭地奔赴一個可能空幻的終點,一路上歷盡磨難,看透人心,也拷問自我。這或許是這個電影類型最旁逸斜出的分支,卻也是讀懂中國最重要的路徑之一。

無論從外部呈現形式還是內容題材上看,《我不是潘金蓮》都是一部和這個電影盛世格格不入的作品,可以看做是馮小剛多年來與票房、資本、廣告植入以及觀衆趣味迎合糾結之後的一次不吐不快。如果說,之前的馮小剛是服務型導演,這一次的馮小剛則更偏重於表達。某種程度上說,這更像是對他做導演之初那些被幽禁或者被忽略的作品的一次呼應。在之前的那些用來僅供消費的“行活兒”裏,他謹小慎微、妥協又逢迎,但在這部作品中,有時尖銳得令人震驚。更重要的是,他的尖銳並非亮出刀尖和利刃,而是笑着掀起對手的某些常年的僞裝,向人們輕輕地抖落,那些不便言說的真相,那些幽暗明滅的心思都大白天下。

當更多的電影人願意拍攝流光溢彩,馮小剛賭氣一般地把自己扔向了另一端的灰霾。這部電影沉重又危險。更重要的是,它呈現的還並非中國地下紀錄片中的髒亂差與表面化的殘酷景象。這個故事描摹了一種封閉的死循環,建立在浮華又興旺的經濟美景之上,一種被虛僞滋養起的、每個人都參與構建的茁壯生態,但最後,每個人都成爲了這個生態的殉難者,“死”得不明就裏。

爲應對這個沉重的題材,馮小剛選擇了微妙的呈現方式——圓形構圖以及江南風光。大銀幕上的那個圓圈其實是對中國主流觀衆的一種冒犯。這是一個把方畫幅儘量擴大的巨幕時代,一個不是3D都不好意思投進院線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馮小剛的反叛立場被普遍地理解爲故弄玄虛,乃至於在拍攝之初,他就需要不停地向各方合作者進行解釋,最終以激烈爭吵和堅持己見告終,但實際上,從結果來看,這種構圖模式和他所講述的故事確實相得益彰——和事件本身的意味相得益彰,和他與劉震雲不急不緩又調侃嘲諷的講述口吻相得益彰。

圓形構圖和江南蜿蜒的樹枝、拱橋和奇石,構成了標準的中國畫形態,這些宋元古畫的構圖幾乎在明確地向觀衆不停地提點“這故事只會屬於中國”,這是一種外部形式上的強調。更重要的是,這種古畫形態讓觀衆達成了一種旁觀和審視的視角,它像慢慢展開一幅手卷,人們俯身就投入其中,起身也就抽離事外。它婉約、隱匿、蜿蜒、從不直接了當,這個圓圈可以把殘酷的現實小品化、品讀化,范冰冰和大頭躺在牀上,它變成了春宮;當張嘉譯出演的新領導和下屬站在橋邊煞有介事地分析形勢時,又變成了反諷。當一切真實被圓形框定之後,真實也就變得曖昧起來。不知道這與馮小剛的愛好是否有關,中國當代藝術是否對他產生了構圖上的靈感激發,你去觀看的時候,總會發現諸如藝術家周春芽之類的作品的影子,影影焯焯地反射在其中。

除了這種精神意趣上的原因,圓形畫幅顯然還爲了聚焦,這種構圖粗暴地框定了觀看者的視野,這成爲了又一重隱喻,每個人都只能看到自己視野裏的東西,在自己看到的事物和邏輯裏打轉,與他人的經驗和視角無法聯通共享,人們彼此間由此陷入死結。

畫幅第一次變回方形,是從李雪蓮首次進京開始的。車出了隧道,圓圈就隨着天光大亮變得有棱有角,江南的陰柔變成了北京的方正,格局和人數就變大變多了。大型的會議,多重的.領導,複雜的關係,方畫幅的北京顯然比圓畫幅的江南複雜、堅硬又現實,它適合另一套凌厲又明確的硬邏輯,江南那裏互相太極推手,來到這裏都變成了硬碰硬,比如,沒有身份證的堅決抵擋在城外,有了問題,一連串的人就突然都沒了工作。如此而已,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部電影從一降生,尺度就成爲了被廣泛討論的問題,並非因爲它有怎樣的從外部發出的抨擊,反而是熟稔地從內部加以呈現和開掘,比如,極少有電影用如此鄭重地方式重現中國大會的會場、秩序和生態,這是我們第一次從中國大銀幕上看到這樣的情景,魚貫而入的和尚與道士,身着少數民族服裝的代表,那些在頭頂拍掌又雙手緩緩向下壓的首長,這是馮小剛作爲委員多年來的切身感受和深刻記憶,不知道他在心裏深藏的鏡頭中私下演練過多少次,這一次才得以如此流暢地呈現。在中國,有一些場景是具備視覺壟斷性的,大會的會場算是一個。馮小剛的這次操練是戲劇化的重現,但正是這種鄭重的排演和虛構的重述才讓一切更具備力量。以往,人們看到的這種場面都是固定的視角和機位,顯示莊嚴和整齊劃一,表達信念與團結一致,但馮小剛用虛構的故事,切近了這種莊嚴場面的後臺,讓人產生了一種窺探最核心私密的複雜感受。更重要的是,他呈現這一且不是爲了八卦,而是爲了一探究竟,探究更靠近頂端的那一層所思、所想、所爲。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比任何地下電影都來得更加猛烈。除此之外,還有那麼多第一次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東西——比如,高高的灰牆之外排着長隊要說法的人們,還有時刻想把他們送回故鄉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有着焦急、困惑和憤懣的表情,在冬日北京的霧霾中彼此對視,他們到底被什麼力量塑造成敵對的雙方,從此勢不兩立?在此之前,人們只能在隱祕的影像中偷窺這一切,而這一次,它終於可以被大張旗鼓地敞視。

馮小剛更廣受歡迎的前作都是那種讓人捧腹大笑的東西,雖然也憋着一股諷刺的壞水,但說到底仍然是消費主義的歡笑,通常目的明確,一切到歡樂爲止,最好還有個溫暖的結局,但《我不是潘金蓮》不同,相比於以往的馮小剛,它並不密集的笑點背後都是黑灰色的人性坑窪。

所以,它點破了很多事,很多不便言明的事,比如官場的兩套語言系統,一套用於場面,一套用於操作。兩套語言各司其職,通常配合緊密又順暢。但李雪蓮的較真卻從這兩層心照不宣的系統中穿過,說到底,她的問題,必須要言行和一才能解決,而那些長久沉溺於兩套話語體系的人已經把那種虛僞內化了,他們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也不清楚到底哪裏出了錯漏。他們彌補、糊弄、和稀泥的過程當中,說着場面話,做着場面事,盡了全力,但就是無法深入核心。所有人都製造問題,所有人又都被矇在鼓裏,最終所有人本身都成爲問題的一部分,成爲彼此的麻煩。他們在表象上無謂的打轉,與根源離題萬里。在此之前,幾乎從未有一部院線電影能夠如此清晰又銳利地劃破這層現實的帷幕。這也是爲什麼,在這個人間煙火升騰的故事中,卻也能夠始終瀰漫着一種微妙的反抗,一種不動聲色的冷靜旁觀。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過,范冰冰飾演的李雪蓮幾乎是整部戲唯一的女性,領導是男性,法官是男性,連最後李雪蓮尋死時勸誡她的人也是男性。這個爲自己要說法的女人,成爲了一個被雄性動物環伺又圍獵的對象,她是個外來者、闖入者,有着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所以她成爲了戲劇化的引信,正是這個突然介入的、與衆不同的“弱者”讓整個“強者”系統陷入了迷惑和慌亂。

某種程度上說,這算是馮小剛和劉震雲合作史上的一次迴歸,對接和迴應着《一地雞毛》之類的中國式故事。很多人走向商業成功之後,都會變得愈發遠離最初的起點,其實,在衆多導演之中,馮小剛是最早“下海”的一個,當更多的人都秉持着導演的表達欲時,他主動成爲了服務商,而當大多數人都向市場跪拜的時候,他又突然轉身上岸。這個時代,有人選擇騰挪,有人選擇閃躲,馮小剛選擇穿牆而過。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比很多同行都可愛。

  我不是潘金蓮觀後感【2】

李雪蓮爲了房子跟丈夫假離婚,結果丈夫假戲真做跟別的女人跑了,李雪蓮於是拎着臘肉香油跑去找法官主持公道,她的訴求非常奇葩,先判離婚是假的,再復婚,再真離婚。

無奈證據屬實,法官宣判離婚爲真,李雪蓮從此走上上訪之路。

不按我的意願審理案子,就一定是收受了對方的賄賂,這邏輯萬分強盜,可是誰讓人家是女主角,然後鬧到法院,好麼,法院不管,再鬧到縣裏,講真,真不是官員不理你,只是每個聽了案情的官員都頭疼,這案子原本就沒判錯,到底如何給你申冤?

發動主角光環,鬧到北京,陰差陽錯直接攔住首長的車,好麼,首長髮話,一大批官員落馬,李雪蓮祈禱說,丟了西瓜撿了芝麻,貪贓枉法的懲罰了,罪魁禍首還逍遙法外,求菩薩顯靈。

本來都打算放棄了,結果前夫一句你就是潘金蓮,結果李雪蓮軸勁上來,一上訪就上訪了整整十年。

講真,我覺得潘金蓮的情節都是蹭熱度,整個故事跟潘金蓮關係超級小的好麼!!!

王公道雖然收了臘肉和香油,但是還真的是依法宣判,我們都知道他真的沒收前夫一分錢。

可李雪蓮告他收受賄賂,你說冤不冤?

離婚紀念是個小插曲,說是退了休的官員沒人理,這個下任還是畢恭畢敬的請客吃飯,老局長雖喝酒,但還是交代要好好處理,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夫妻兩人談起婚姻來都是忍字當頭,就讓我覺得他們是那種吵架拌嘴但是誰都離不開誰的有愛老伴。

現任局長這裏還真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卸責任,不想聽李雪蓮講詳細情況,不過他說的法律程序,還真都是句句在理。

縣長蠻悽慘,躲了一次人,就被撤了職,十五年前車上吃飯,十五年後再相遇一點也不埋怨,倒茶扣指感謝素質可見一斑,還爲了李雪蓮頗傷感。人民的好縣長,你真的好冤!

然後市長最後鬧到首長鬧了整十年,當官的都辦了一批,他們哪裏還敢推諉,只是李雪蓮的訴求真的沒法實現,真是懲罰了前夫那纔是罔顧法律。可憐堂堂局長於底層小民只能一口一個大表姐苦苦哀求,對於前夫也只能利誘不能威逼,算是守住了一點點法律的小尊嚴。

對於這千古一見的刁民,還反覆檢討自身工作方式的問題,都把各級官員逼到這份上了,還是沒有使用強權,他們低聲下氣甚至用了美男計,不論現實中官場如何,反正電影裏都是爲民服務的好官員。社會主義法治是我們一致堅定的信念。

女主李雪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是法盲我不管,向着他肯定就是貪贓枉法,我把你們都告了,還一度想把他們都殺了,突然想起了那些被砍的醫生,病人好像很多都是如此強盜邏輯。這部分看的笑不出來,只覺得細思恐極。

秦樹河意外身亡,李雪蓮放棄上訪,然後荒廢了十多年生意,連醫藥費都付不起的李雪蓮,迷一般的在北京繁華的火車站開了一家小餐館。

原來你一直是個隱形的土豪,怪不得這麼任性。

十五年後李雪蓮換了髮型也更漂亮,應該也找到了生命新的意義,會用心打扮自己的女人一般過得都不會太差,小生意也紅紅火火,沒有官員打擊報復,某種意義上,這還不算勝利?

最後的最後,馮導說李雪蓮是爲了流產的二兒子所以才這麼軸,好像是爲了給她的行爲找個合理的理由。

我去,整部電影看下來我一直以爲李雪蓮沒孩子呢!一個當媽的從來沒關心過大兒子,後來去了北京五年有再看過自己的大兒子麼?有麼?他爸意外去世了你就不關心下兒子咋辦???光哭沒法打官司了???

這結局看完,我就決定一星了,爲了那從頭被忽略到尾,但是關鍵時刻還要拎出來豐滿一下人物的可憐的大兒子。

電影一直用一種可憐和可嘆的筆觸去描寫李雪蓮,最後的鏡頭也非常非常的美,而偏偏從頭到尾我一點都不覺得李雪蓮是一個可憐的人,我覺得她就是一個可恨又可怕的人。看着她無理取鬧就覺得好煩好煩。

所以這部電影到底說了啥?原諒我只注意到了一羣可憐的官,還有一個又刁又煩李雪蓮。

所以這個故事是諷刺上訪麼?

用圓形和方形表示“方圓”,鬱結的心情,而後再用開闊的視野表示心境的打開,我覺得完全可以用演技表現。無奈我坐太遠太偏,電影又太長,140分鐘下來,真的只剩討厭。你們過來跟我說藝術、美感,對對,說的都對,我只奉勸千萬不要買後排的票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