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2014—2014學年上學期教導處工作總結-學校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2014—2014學年上學期教導處工作總結-學校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2014—2014學年上學期教導處工作總結-學校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年終歲末,又到了該盤點一學期工作,進行總結的時候了。今天的總結,是爲了今後更好地工作。本學期,我校教導處在市、區教研室和校長室的領導下,以十七大精神爲指導,牢固掌握科學的發展觀,學校繼續保持良好氛圍和發展勢頭。在“爲學生創造成功的起點,爲教師搭建發展的平臺”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精心打造“怡美課堂”,聚精會神搞教學,一心一意謀發展,教學工作有聲有色,亮點頗多。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常規 亮點紛呈
本學期區教研室隆重推出“教學常規六個一”的新舉措。因此,我校教導處以“教學常規六個一”爲抓手,提出了“讓常規成爲一種習慣、讓教研成爲一種生活”的管理理念,實施有人性與靈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環境中獲得自主、生動、活潑的發展。我們的主要工作是:
1、抓課堂教學 在抓課堂教學方面,我們把精力放在聽課上,教導處組織校行政人員從開學第2周起,開始聽推門課,對全校老師進行不定期地隨堂聽課,與老師一起“同赴平常”、“研究平時”。課前不通知,力求瞭解老師真實自然狀態下的課堂教學情況。我們的側重點是課前準備、課堂生成性資源的把握、作業的設計等。遵循“深入聽課,及時反饋,認真督查”的原則,切實引導全體教師立足課堂,把課堂作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本學期,我校行政人員聽課平均達60節以上。
2、抓備課、作業的規範 本學期教導處組織行政人員堅持每月一次對全體教師的備課和作業進行檢查,做到“關注過程、牢抓細節”,
並及時公示記錄,反饋本人。還舉行了備課、作業展評。分別評出語文優秀作業80人;數學優秀作業80人;語文作業優秀班級4個;數學作業優秀班級4個;評出作業批改優秀教師3人,作業設計創新教師2人。通過評比不僅教育了學生,也教育了老師。
3、改進學科評價方案。爲了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爲中學輸送可持續發展的小學畢業生,我們改變了原來僅以期末考試成績評定學生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的考察。小學生語文畢業考試卷面佔80%,口語交際、背誦古詩、整理作文集、語文實踐活動佔20%。考察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音樂考試有器樂、樂理、表演等測試,或讓學生選項測試,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美術考試注重學生基礎、創造、審美等能力的測試。教師們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出臺了一份份形式豐富、有趣的“學科素養考察”方案。事實證明,這樣的考察深受學生喜愛。也得到家長的關注。
4、抓質量分析 老師們在期末測試後做質量分析時,往往隨口說出自己的遺憾之處,得意之舉,後悔之措。這不經意的“七嘴八舌”,實際上都是寶貴的財富——經驗、教訓。怎樣讓大家把這“珍貴”的東西留下來,讓大家資源共享?在今後的工作中多一點順暢,少一點遺憾呢?於是,我們在各科老師個人完成質量分析的基礎上,分語文、數學、術科三大組,由教研組長主持,召開質量分析交流會,最後由教導主任在全校教師大會上做總的分析,及時總結經驗,反思教學,共同提高。
5、抓教情反思、學情反饋 我校首先在教師大會上反覆闡述“教情”“學情”的內涵。使老師們知道“學情”應包括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習慣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因此,我校教師不會僅僅把“月考”當作學情反饋的唯一方法,而是結合學情、學生年級、年齡、學科特點,採取有針對性、有效地檢查方式,超前思考,多渠道地切實藉助“學情月反饋”這一平臺,對前一段學情進行分析,對個人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現在老師們清醒地認識到教學設計要從學情開始,課堂調控要以學情爲準,課後反思要從學情切入,教學評價要從學情展開。規定每月最後一天,備課組長把《學情反饋登記表》收齊上交教導處。教導處再組織各教研組進行“學情反饋”交流。
同樣,通過多種多樣的教情反思活動,使老師們認識到,反思讓大家學會了冷靜客觀地看待自己,讓大家懂得了出現問題要從自身找原因、找差距,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的工作。張靜老師在她的教情反思中這樣寫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艱鉅的長期的細緻的過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不斷強化,反覆抓、抓反覆。通過長期的反覆引導、實踐。同時,畢竟孩子的自控力、自覺性還不是很強,這就需要在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中探索、發現,建立起自律與他律,讓孩子的良好習慣在不斷深化的反覆中,在主動和諧的督導中逐漸形成。
因此大家感到,教情反思對於教師自身的發展確有實效。
6、抓集體備課 我校規定單週爲備課組活動時間,由備課組長
負責;雙週爲教研組活動時間,由教研組長負責。開學初,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制定好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每次教研活動必須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主題鮮明,有記錄。教研活動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可擅停。若受到學校活動衝擊,可另行安排活動時間。
集體備課的具體流程:個人初備——集體討論——形成預案——再次討論定稿——個人再備——教後反思
7、抓常規自查
教學常規自查每兩週一次。各組在教研組長或備課組長的組織下進行。自查內容主要包括備課、作業(試卷)批改、聽課、反思、教學隨筆等。檢查形式不強求一致,提倡百花齊放。建議用表格的形式。各備課組長要在每月最後一天將《教學常規自查表》整理上報教導處存檔管理。
從效果看,態勢是喜人的。範建民老師說:“教學常規自查好似一面鏡子,能折射出老師工作中的優劣,能促使教師及時糾正、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爲,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黃華雙老師說:“自從開展教學常規自查後,總覺得心裏不踏實,好像總是有些事情還沒有做好。”老師們已經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自覺的進行自我檢查反思,這種主動研究、主動反思的行爲多麼令人感動和高興啊!
二、教學沙龍 效果顯著
本學期我校教研活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開展
“解剖課堂”教學研討展示活動,打造“怡美”課堂。該活動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9月—10月):第一輪“磨課”
各備課組選派1—2名教師在備課組內進行“同課研究”。在備課組長帶領下,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評課——再上課——再評課”的模式,反覆“打磨”。這個階段主要是幫助教師如何研讀、把握教材,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恰當地體現等問題。
第二階段(11月份):第二輪“磨課”
各備課組在第一輪“磨課”的教師中再選出一名教師在教研組內上研討課。按照“說課——上課——評課——再上課——再評課”的模式,進行第二輪“磨課”。這輪評課中,同教研組的老師不僅關注到該教師的教學是否具有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方法是否恰當;鑽研教材是否到位;還關注到該教師導語是否吸引人;過渡、小結語是否精煉;評價語是否準確,且具有指向性;課件是否適時適度;引用課外資料是否恰當等細節問題。真正做到“上課一個人,提高一羣人”。各教研組評課後,通過全組教師打分,最後選出一名教師代表教研組在全校上展示課。
第三階段(12月份):聽、評課教學沙龍
從12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五下午第三節開始,就是全校性的“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聽、評課教學沙龍時間。每次活動先由一位教師上課,然後該教師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評課。
本次教學沙龍活動的結果並不是各組上一節展示課,其目的是展示本學期各組集體備課的研究成果,是各組教研活動過程的展示。本着“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原則,評課中,各科教師能暢所欲言,將自己的聽課感受、見解、想法、疑惑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通過這項活動,大家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教學效果不僅僅取決於每位教師的個人素質和業務能力,更取決於教師羣體的合力。正如古人云:“以公共爲心者,人心樂而從之”。
三、興趣活動 特色鮮明
爲發展多元智能,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我校針對小學生渴求知識,愛好廣泛,希望發展自己智能的特點,在每週四下午開設了一小時的全校性的興趣活動。興趣小組有:圍棋、英語、科學、計算機、美術、合唱、健美操、十字繡、豎笛、輪滑、主持等17個活動小組。學生們打破班級、年級的概念,全憑個人興趣自由選擇。教師能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記載。學生在活動中沒有任何負擔,興趣盎然。
爲此,我校還制定了《光谷二小藝術節活動方案》。每年“六一”前爲“藝術節”,舉行古詩大賽、習作競賽、看圖說話、課本劇、奧數、合唱、校園歌手、電腦繪畫、計算機、科學、手工製作、英語、乒乓球、羽毛球等各學科競賽活動。規定每個學生只能參加一項,儘量使每個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並且把所有獲獎學生的名單製作了一塊精美的展板,掛在校門口。
四、“兩託”管理,日臻完善
由於我校交通不便利,學生家離校較遠,許多家長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爲了解決家長的困難,讓家長們安心工作,我們對這些全託生、日託生進行了規範、科學的管理。每天下午放學後,全、日託生每人一個餐點,然後每天一個專題進行培訓輔導。低年級學生除了在學校完成所有家庭作業以外,還要進行計算機、英語、體育舞蹈、泥塑、形體等方面的培訓;中高年級進行作文與閱讀、走進數學王國、英語、計算機、體育舞蹈、球類運動等方面的培訓。日託培訓輔導定人員、定地點、定時間、定計劃、定內容,真正讓孩子們學有所獲,讓家長滿意、放心。目前這種方式已經得到家長們的認可,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五、師生競賽 喜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