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

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67K 次

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推動在全社會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進一步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共創美好幸福生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歡迎大家參考!

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

  【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1】

2016年,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積極貫徹落實三門縣委、縣政府和市局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爲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目標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來抓,通過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確保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2016科技工作總結

(一)科技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

1、推動校地科技合作中心高效運作。三門縣校地科技合作中心自2014年5月正式運行以來,共有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臺州研究院、寧波大學、台州學院等5所院校入駐合作中心辦公。截至目前,共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簽訂科技合作協議25項,簽訂合作意向38項,已研發成功並投產 7 項。如,浙大臺州研究院研發的衛浴設計3D打印機、吸管自動擡升機、高精度活塞桿自動化檢測設備、生產自動裝配線等生產試驗設備,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深受企業歡迎。校地科技合作中心的成功運行,爲我縣在充分利用國內高校院所的科技資源和創新成果、集聚科技人才優勢資源向我縣轉移轉化、解決經濟支柱產業的技術難題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經驗。

2、針對性開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動。一是“走出去”,組織企業到外地企業及高校院所開展科技交流活動17次。如,邱士明縣長帶領我縣機電、橡膠等技術需求企業及相關經濟職能部門到浙江大學、上海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北京機械科學研究院、北京中關村、北京橡膠工業研究院等開展科技合作洽談,並簽訂系列合作協議。二是“迎進來”,推動高校院所專家教授來三門進企業、農業合作社開展科技交流活動 21次。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機電研究所、寧波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國橡膠谷、台州學院等有關專家來我縣開展技術交流對接活動,就機電、橡膠、海水健康養殖等產業的技術與人才需求開展洽談。如,浙江世泰實業有限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3家高校簽訂了高分子領域的技術合作和人才委培協議,目前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3、組織企業參加中國橡膠工業博覽會。今年10月13至16日,第二屆中國橡膠工業國際博覽會在青島召開,在邱士明縣長、盧志偉、趙朝霞副縣長的領導和重視下,組織發改、經信、科技、商務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全縣14家橡膠骨幹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及技術副總近40人蔘加第二屆中國橡膠工業國際博覽會。活動期間,中石化聯合會李壽生常務副會長充分肯定了我縣橡膠產業取得的成就;分管工業副縣長與橡膠谷集團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及三門橡膠產業集羣入駐橡膠谷橡膠製品電商平臺框架協議;10家企業與客商達成產品採購意向,2家企業與5名中高級人才達成引進意向;企業家還參加了多場次的橡膠產業高峯論壇,通過交流與互動,既拓寬了視野,開闊了思路,又增強了創新意識。

(二)項目實施與管理取得新進展

1、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根據我縣的科技工作實際,組織相關人員下企業服務指導,全力做好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申報工作。截至11月底,我縣申報市級以上各類項目共38項,其中: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3項;省級科技特派員項目5項;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省級新產品試劑計劃項目7項;市級創新型企業1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市級高企研發中心4家;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5項。截至目前,已有11項各類項目被上級科技部門立項,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上百萬元。這些向上項目的組織實施,在高新技術改造我縣傳統產業方面發揮了較大的技術支撐引領作用。

2、規範實施縣級科技項目。在科技項目經費安排與管理上,結合當前科技工作形勢,仔細推敲研究了項目決策各個環節中的問題,初步形成了表格化痕跡管理的辦法,確保做到項目申報公開透明,項目評審科學公平,經費分配公正合理,檢查監督貫穿始終。專門設計相關表格文檔,涵蓋項目申報、專家打分、實地檢查、班子決定、資金下撥、合同簽訂、後期檢查和績效評估等所有環節,形成書面檔案,嚴格把好立項、實施、驗收各個關口,切實做好科技經費的使用安全和績效提升。

3、全面檢查歷年經費使用。根據全省範圍科技項目經費檢查要求,1月16日下午,全縣科技項目檢查動員會在縣財政局召開。2011年到2013年期間承擔過縣級以上科技項目的104家單位參加。會上,科技、財稅等部門在項目管理、經費使用等各環節進行了詳細闡述,使企業充分認識到經費規範化管理的重要性,並以此爲契機開展自查補缺。4至6月份,配合縣審計局開展2011—2014年各級科技項目經費審計檢查,達到了預期目的。

(三)科技服務企業方式有新舉措

1、大力推廣科技創新券應用。根據省科技廳統一部署,我縣及時成立了三門縣科技創新券管理領導小組,並制定了《三門縣創新券推廣應用實施管理辦法(試行)》,對創新券的發放對象、使用方法作了明確規定。依託浙江省科技創新雲服務平臺,每年在科技經費中安排45萬元用於創新券建設,爭取完成每年爲企業服務2000次以上的工作任務。截止11月底,已向21家企業發放創新券78.5萬元,實際使用15萬元。

2、加快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根據縣十五屆二次會議要求,我們制訂出臺了《三門縣科技型企業研發中心認定(暫行)辦法》,開展縣級科技型企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今年以來,共有10家企業分兩批被認定爲縣級科技型企業研發中心,爲浙江省科技型企業、台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認定等工作打好前期工作基礎。截止目前,我縣共有1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3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29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20家縣級科技型企業研發中心。

3、探索創新專利管理工作。一是引進一到兩家有資質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常駐校地合作中心,並加強管理和引導,爲企業申請專利和尋求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技術支持。二是每月抽出兩個工作日走訪兩到三家企業,對企業實地調查並提供專利諮詢服務,形成深入企業的長效機制。三是積極開展規上企業專利清零行動,增強企業申請發明專利積極性,提高我縣發明專利授權量,提升專利技術產業化水平。四是做好全縣專利獎勵政策兌現。發揮三門科技信息網作用,24小時受理專利獎勵申請,縮短受理審覈時限,及時發放專利獎勵資金。今年,我縣專利申請量爲69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了67件;專利授權量爲46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了25件。與去年相比,專利申請量增長63.0%,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13.5%;專利授權量增長64.9%,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3.6%。

4、紮實開展科技支企支農活動。一是安排局機關5位年輕幹部聯繫10家企業,紮實開展“幹部聯繫企業、推動轉型升級”活動。聯繫企業的幹部充分發揮各自職能和崗位優勢,通過幫助企業解決研發與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來提升個人工作能力,同時做到恪盡職守、廉潔自律。活動自開展以來,深受企業好評。二是針對我縣產業發展狀況,組織高校院所專家和省市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支企支農活動。高校院所專家通過與工業企業技術開發人員的直面交流,探討解決技術研發和生產環節的具體問題,提出技術改進的工作方案;各科技特派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採取現場指導、入戶交流等方式,力所能及地解決農業企業及合作社在種養殖方面的難題,加速農業科技先進適用技術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擴散和利用。

(四)科技科普宣傳拓開新局面

一是認真履行地震監測中心職能,紮實做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繼續完善防震減災應急響應體系建設,全面增強防震減災應急自救能力。二是藉助世界知識產權日、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積極營造科技創新氛圍。全年累計發放《公衆防災應急手冊》、《科技政策選編》、《企業專利工作指南》、《知識產權保護新思維》、《中國知識產權報》及各類農業先進適用技術資料4500餘份,受到社會羣衆一致好評。

  二、2016年科技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校企科技合作。充分發揮三門縣校地科技合作中心的平臺作用,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及時調整入駐院校和專家,進一步完善科技協作機制,提升入駐專家工作積極性,努力實現科技交流合作的良性互動。全年爭取校企新合作的項目達到12項以上,並促使已簽訂合同的項目能儘快實施,已簽訂意向的項目能儘量促成。積極鼓勵橡膠、機電、海水養殖等支柱產業以項目合作的形式做好與高校院所的資源對接與利用,爭取人才、技術、信息、資金及市場優勢與我縣資源實現有機結合,推動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2、加快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傳統產業中的2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逐步發展成爲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研發機構加大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力度,優化提升全縣16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高新技術項目爲抓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企業實施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通過項目實施帶動企業技術創新。繼續設計和組織實施一批縣級重大、重點項目,着力解決制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過程的技術難題,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成果和產品,爭取每年省級科技新產品成果登記在15項以上。進一步做好高新技術企業的複審和認定工作,重點做好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等政策的宣傳與落實,讓更多的科技型企業享受到更大的政策優惠。

3、大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資源優勢,圍繞農村科技工作,創新服務方式,加速擴散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專業特長,爲我縣在生態林業、設施農業、海水養殖業、觀光旅遊業上的發展獻謀獻策。主動設計一批農業科技項目,特別是海洋與淡水養殖業領域重大關鍵技術項目,加強對農業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和指導,提高實施成功率。

4、積極落實知識產權戰略。貫徹落實《三門縣專利獎勵辦法》,扶持專利產品開發和專利技術成果轉化,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優勢的產品、產業和企業。積極開展知識產權維權、宣傳、保護和應用工作,增強全社會專利保護意識。實施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行動計劃,開展三門縣規上企業專利清零行動和保護專利權專項行動,鼓勵企業申報省市各級專利示範企業。通過努力,確保2016年我縣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比2016年增長20%以上,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25%以上。

5、加大科技創新宣傳力度。通過在三門縣廣播電視臺、三門報等媒體設立科技宣傳專欄,切實加強對科技政策、科技創新成果、高新技術企業及科技創新先進人物等的宣傳力度,唱響科技新浙商自主創新主旋律,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輿論氛圍,增強創新動力,在全縣形成新一輪創新高潮。

6、着力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加強自身應急反應和處置能力建設,完善鄉鎮和縣級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蒐集完善地震應急基礎數據庫。充分利用“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段,精心組織好防震減災宣傳活動,注重宣傳實效,把握好正確的輿論導向,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活動,切實提高羣衆防震減災意識、應對地震災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7、提升勤政廉政服務水平。加強科技管理隊伍建設,完善科技領域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讓一切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建設一支善於學習、勇於實幹、敢於創新、廉潔高效的科技幹部隊伍。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大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創新的工作力度,躬下身子深入基層、深入企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進一步完善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申報與立項流程,抓好各類項目申報與管理工作,切實提高科技經費的使用績效。

  【2016科技局科技活動周總結2】

根據區科普宣傳週領導小組文件精神,爲進一步提高我鎮村民的科學素質,服務百姓生活,把科普活動搞得紅紅火火,結合本鎮實際情況,成立了南陳集鎮科普工作領導小組。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把 “創新創業、科技惠民”的重要思想落到實處,把弘揚創新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及科學方法作爲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大力實施科學素質工程,積極推進科普工作羣衆化、社會化、經常化。現將此次科普宣傳週工作總結如下:

一是健全組織體系,細化活動方案。成立了以黨委書記井曉軍爲組長,鎮長朱峯爲副組長,黨委成員爲組員的科普宣傳週領導小組。對2016年科普宣傳活動,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細化活動方案,各村、各部門統一謀劃,分工明確,協調配合,有序推進,保證科普宣傳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開展。

二是內容形式豐富,緊扣活動主題。通過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農業科技培訓項目、健康大家談活動、舉辦專題科普主題活動等四大主題活動,通過開展校園主題班會、展板、宣傳欄、講座、發放宣傳單、科技培訓等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從多層次,全方位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三是全員廣泛參與,活動成效顯著。通過前期的宣傳發動,此次科普宣傳週活動受到全鎮各行各業人員的廣泛關注。活動的開展也深入校園場所、各家各戶、田間地頭等。通過科普進校園活動的開展,提高青少年學生創新意識,弘揚科學文化,從生活點點滴滴做起,啓發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引導了學生樹立科學意識,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愛思考,愛探索的良好習慣。啓發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敢於發現,善於思考,勤於嘗試,感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弘揚創新精神,普及科學文化。通過開展農業科技培訓項目,爲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建設提供農業技術支持,鼓勵農民大膽創業,普及科學種植養殖的方法,讓羣衆感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實惠,共享科技發展成果。通過開展開展健康大家談活動,發放科學養生、健康科普知識內容的宣傳資料500餘份。通過開展“防災減災日”和“安全生產月”的專題科普主題活動,引導和組織羣衆關心、支持、參與防災減災,提高應急處置常識水平,提高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思想認識,加強監督,保證我鎮各項工作安全有序的開展。

四是創新活動載體,典型案例突出。本次活動集中學習5次,發放學習資料近千份,開展科技培訓工作,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培訓,深入學校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組織各單位骨幹,到中小學開展創新、科技、法律、安全等知識培訓,培養青少年法制意識,相信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引導和激發青少年“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農技站、鎮科協組織開展了農業科技培訓,向農民講授適用性農技知識。還組織各村的致富能手將自己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畜牧養殖技術,深入到田間地頭爲農戶進行現場指導,協調有條件的農戶進行科技示範,做到以點帶面,全面推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帶領羣衆一起創新創業,用科技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