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2016幹部三年工作總結

2016幹部三年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71K 次

工作總結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工作情況,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工作中的優缺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幹部三年工作總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幹部三年工作總結

  【2016幹部三年工作總結1】

三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堅持以“構築工貿旅遊重鎮,建設山水宜居新城”爲目標,以“提升中心樹標杆、夯實基礎惠民生、搶抓機遇興產業、創先爭優促和諧”爲載體,搶抓打造懷黔經濟走廊的發展機遇,攻堅克難,把壯大產業實力作爲加快發展的強力抓手,把抓好項目帶動作爲加快發展的強力支撐,把提升城市形象作爲加快發展的強力推手,把維穩作爲加快發展的第一責任,實現了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完成了績效考覈工作的各項指標。今年,我鎮先後獲得湖南省“省級生態鄉鎮”、懷化市“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農村能源建設先進單位”以及洪江市委市政府頒發的10餘項榮譽稱號。

  一、提升經濟實力,構築工貿旅遊重鎮

1、科學謀劃,合理佈局產業。我鎮通過科學謀劃,充分發揮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及時研究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各種問題,牢牢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面對宏觀環境趨緊、不利因素增多的形勢,及早謀劃,果斷決策,緊緊圍繞“構築工貿旅遊重鎮、建設山水宜居新城”戰略目標,着力抓項目、興產業、惠民生、促和諧,爲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指明瞭正確方向。針對部分項目建設滯後、工業效益下滑和農民增收難等問題,採取適時開展經濟形勢分析,加強重點項目調度,優化發展環境等措施,確保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面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鎮201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億元,第三產業產值達到4.35億元,財政總收入7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68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272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16.9%、24.5%、23.5%、12%、9%、11%。

2、優化環境,爲企業和商戶營造發展空間。爲服務好市治建設和市重點項目建設,我鎮抽調精兵強將全力了做好黔陽古城項目、懷黔路綠化項目、繞城線項目、相思湖項目、市工業園等徵地拆遷和矛盾化解工作,確保了鎮域內的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3、壯大產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首先是打造商貿中心。我鎮充分利用城關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優勢和旅遊、特色農產品、礦產等資源優勢,緊抓省級小康示範鎮、市治擴容提質、懷化經濟走廊、懷通高速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黔城的優惠政策,想方設法招商引進項目,着力培植鎮域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快鎮域財源建設所取得的結果。全鎮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逐年遞增。一是工業經濟發展強勁。我鎮今年共新引進工業項目3個,其中投資上三百萬的企業2家,上千萬的企業1家,新增稅收430萬元,新增就業800餘人。形成了以米業、綠色食品、釩業、木業、電子、花炮等爲主的工業格局。二是農業產業化成效明顯。通過積極爭取支農項目,新投入水利、道路、土地整理等農業基礎設施630萬元;鐵坑、株山兩村的葡萄、草莓種植,桃源村的黃桃,板橋村的西瓜、蔬菜,柳溪村的花卉苗木、特色養殖,水源村的藥材種植,金牛村的油茶以及高橋片的工業原料林等已現產業規模,形成了以特色水果、特色養殖、反季節蔬菜、藥材、油茶、花卉等爲主的農業格局。三是商業、旅遊、餐飲、休閒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年內新增三星級賓館2家,大型超市1家,各類經商戶140家,新增農家旅遊10家。以鎮爲主創建的牛頭灣民營經濟示範區在黔城城市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鎮招商引進的東方廣場和五溪源項目進展快,年內累計完成投資4360萬元,新建門店120個,50餘家品牌商家相繼開業。其次是打造農產品加工基地。今年來,我鎮針對本地農業基礎薄弱,農產品單一,農產品增收難等狀況,立足本地產業特點和資源條件進行科學謀劃,以打造高效農業爲目標,着力實施以優化產業佈局、優化產品質量、優化發展環境爲內容的農民增效工程,舞活“農頭”促進了全鎮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堅持把基地建設作爲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基礎來抓,按照“做大、做強、做精”發展思路,對全鎮農業產業進行科學分析,合理佈局,詳細規劃,以優化推廣新品種爲切入點,推進基地建設爲手段,積極引導農民搞好產業結構調整,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水果、特色養殖、反季節蔬菜、藥材、油茶、花卉等產業爲主的農業產業格局。今年,集中連片在板橋建立了500畝的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推廣“西瓜-優質稻”耕作基地900多畝,“無公害草莓-優質稻”耕作基地200畝,發展商品蔬菜基地4000畝,全年營造工業原料林950畝,其他林木400畝,協助造林戶種植優質苗木20萬株,成活率達95%,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堅持把發展現代化農業作爲繁榮黔城經濟的着力點,大力推進訂單農業和“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抓特色,產業升級增效益,建設基地擴規模,優化組合抓帶動,創新品牌求發展”的思路,科學引導農民調整農、林、畜等產業結構。山農禽業、雪峯米業、綠色食品等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已在黔城鎮建成廠房,明年將開工生產。第三打造“文化旅遊”中心,構建國際旅居城市。我鎮依託省歷史文化名城、省特色旅遊名鎮和黔陽古城爲國家4A景區三張名片的資源優勢,全面實施“旅遊強縣”和“碧水青山藍天”工程,把城市建設、保護環境和生態創建作爲推進鎮域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頭戲來唱。在城市發展、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中,堅持保護環境爲第一原則,做到城市發展和綠化同步,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並舉,生態創建和旅遊發展相融,時時處處保持生態和發展的自然和諧。通過興生態農業、造生態林業、挺生態旅遊、建生態家園、揚生態文化等舉措,全力推進“三邊”綠化,整治河道採砂,減少企業污染排放,使全鎮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旅遊資源得以有效保護,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2016年被評爲省級生態示範鎮。

  二、創新社會管理,打造平安和諧鎮

一年來,我鎮創新社會管理和改善民生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大人大政協、依法治市、強農惠民、羣團、計生、安全生產、文教衛等各方面的工作力度,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1、在鎮黨委的領導下,鎮人大和政協認真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廣泛深入開展人大評議、代表走訪和政協調研活動,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推進了鎮黨委、鎮政府工作。

2、全面落實惠民政策。一是改善農業設施。保質保量的完成了均田村、大田村水毀工程各一處,並組織進行了驗收,共計投入資金5萬元,其中羣衆自籌2萬元;水源、金牛、桃源、高橋4個村8口山塘清淤擴容工程已竣工驗收;板橋村小蘆溪骨幹塘的臥管更新建設項目,投入資金3萬元;倒水灣村的三岔塘水庫投入資金150萬元的除險加固工程已全部完成竣工。項目建設以陸續開工,預計明年4月份全面結束。全鎮開展“百名幹部下基層,萬名羣衆修水利”活動,以黨員幹部帶頭爲導向,以加大投入爲保障,搶抓冬春水利建設有利時機,全年投資1200餘萬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120餘處,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1萬餘畝。加快公路修建步伐,建成長坡至百丈全線水泥公路,全鎮100%村道路實現了水泥硬化。二是嚴格執行村帳鎮管,減輕農民負擔。堅持村務公開,規範各種補貼資金髮放程序,全年共按時發放國家種糧補貼資金159.8萬元、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46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70萬元。紮實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工作。今年對全鎮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進行了一次“陽光清查”,繼續深化救助工作的調查、評議、審批民主機制,嚴格實行城鄉低保的動態化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杜絕“人情保”等有失社會公平的現象。目前全鎮共有低保戶1152戶2189人,全年落實保障金421.2萬元;開展臨時醫療救助、住院救助等臨時性社會救助91人次,救助金額11萬元;按時足額發135位農村籍年滿60週歲退役士兵的補助金及170位優撫對象的優撫資金。我鎮危房改造12戶,其中2戶低保戶、6戶災損戶、4戶貧困戶,落實危改資金7.1萬元。很好了解決了貧困羣衆的住房保障問題,促進了我鎮的新農村建設。三是移民工作穩步推進。我鎮將移民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計劃和對村級年度目標考覈之列。完成了年度項目扶持計劃、移民培訓及後期扶持項目的申報工作。全年共發放直補到人後期扶持資金103萬元,生產安置人口後期扶持資金78.1萬元,上報水庫後期扶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9個,並投入160餘萬元完成8個項目工程的建設任務。四是計生工作保類進位。通過認真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每月定期召開全鎮綜治、計生工作例會;加強計生宣傳教育工作;完善利益導向機制和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全鎮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成效明顯:完成計生免費術655例,徵收社會撫養費95.6萬元,走訪慰問30個計生貧困家庭,發放慰問金8000元;對全鎮326戶獨生子女家庭共發放保健費3.9萬元,爲857戶兩女結紮戶投保17140元女性團體安康保險。五是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今年成功舉辦了春節龍燈、“盛世鳴鐘、祈福洪江”、三月三千人同吃地薺蛋等民俗活動及端午龍舟賽等活動,弘揚黔陽古城歷史民俗文化,爲旅遊造勢、爲黔城揚名。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廣播電視盲村152戶收視問題;新增農家書屋3個;送電影、送戲下鄉228場,爲全鎮羣衆送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六是實施關愛教育工程。鎮財政投入資金7.2萬元,將鎮中心小學從鐵坑平穩搬遷至小江,改善了師生的工作學習環境。七是通過完善基本醫療制度、推行農民合作醫療,改進醫療服務水平,抓實重大疫病防控、食品藥品監管、國家醫療救助項目和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等工作,有效緩解了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高了羣衆健康水平。2016年新農合參合人口達到22946人,參保率94.4%。八是通過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和推行城區“門前三包”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創建省級衛生城市體制機制,多途徑、多渠道解決保潔員及其工資問題,使農村和城區髒、亂、差現象明顯改觀。

3、完善民主管理和社會綜合治理,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按照“村居民自治”和“打防結合、預防爲主”的工作方針,以落實民主管理和防範不穩定問題爲抓手,以排查化解矛盾爲主線,以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爲重點,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大信訪調處力度,有力維護了社會大局的持續穩定。

一是加強基層政權民主建設。通過深化村務公開民主創建活動,加強基層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積極宣傳發動羣衆參與民主管理活動,使我鎮獲得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示範鎮”榮譽稱號。組織社區對城區內所有建築摸底、排序,編寫門牌,整理路牌標識,規範城區建設。結合城區實際,適應城區發展,按照市政府要求對城市社區進行了區劃調整:1、撤銷原黔城鎮原南正街、北正街社區,調整組建爲新的古城社區;2、原芙蓉社區、牛頭灣社區調整爲3個社區,即新增一個龍標社區;3、原玉皇閣社區保持區劃不變。整合後的黔城五個社區分別爲古城社區、玉皇閣社區、牛頭灣社區、芙蓉社區、龍標社區。

二是完善信訪工作機制。着力構建在鎮黨委領導下,堅持主要領導幹部大接訪,以人民調解爲基礎,充分發揮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的作用,三種調解手段相互銜接配合的大調解工作體系,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要矛盾不出鎮,儘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全鎮上下建立了重點信訪對象領導包案制,對初信初訪因人施策因事定案,針對一事一案深入細緻的開展工作,在處理問題時堅持多調少判的原則,合理有效地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今年以來,不管是接到羣衆信訪件還是市領導批轉件,都安排專人及時調查,及時調處,保證所有的信訪件件件都有迴音。全年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62起,接待羣衆來訪600餘人次,成功調處了玉皇閣社區墳山、蘭園小區住戶漏水等重大矛盾糾紛。加強對民辦教師、涉軍人員等特殊羣體的政策宣傳和說服教育,利用維穩網絡加強監控,確保了春節、兩會和國慶等特別防護期沒有進京赴省現象發生。

三是多措並舉,提升綜治民調滿意度。通過建立健全基層防範網絡體系,加強依法治理和“六五”普法工作,加強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和深入開展民情大走訪活動。共走訪居民4000餘戶,其中固話用戶809戶,共蒐集羣衆反映的治安、城管、民生方面的意見、建議40多條,經整理上報給有關部門並給予了答覆和解決。通過羣發短信的方式進行綜治民調、農業技術、醫療衛生、安全常識、天氣預報等工作的宣傳,方便了羣衆,融洽了黨羣幹羣關係,在今年的民調工作中,羣衆對黔城鎮的幹部作風和爲民辦事方面的滿意度得到提升。通過努力,我鎮綜治民調工作從去年的懷化市鄉鎮排名282爲躍升到了114位。

四是迎接“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驗收。 今年是我鎮創建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鎮的驗收年。我鎮區域內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規模企業20家,高危企業2家,煙花爆竹及液化氣經營點63家,在建工地21個,非煤礦山開採點6個,渡口6處,運輸船舶44艘,各類運輸車輛2991臺,一年來,我鎮緊緊圍繞創建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的目標,堅持“以人爲本、築牢安全發展屏障”和“安全第一”的方針,着力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網絡、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安全監管,全民的安全意識和自覺防範風險能力不斷提高,全鎮安全生產監管建立起一個有序、長效的工作機制。爲提高羣衆安全生產意識,我鎮以“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爲主題,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六個一”和“安全生產月”等有聲勢、有特色的農機安全宣傳活動,並利用廣播、手機短信、牆報、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機安全生產知識,營造出共同關注“平安農機”創建的氛圍。2016年被評爲湖南省平安農機示範鎮。2016年被驗收爲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鎮。

  三、夯實黨的建設,創建黨建惠民示範鎮

我鎮認真貫徹落實市委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以基層組織建設年和創先爭優活動爲契機,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強幹部隊伍建設,使鎮、村兩級黨組織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推動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

一是創新工作機制。制定了主要領導包村抓黨建工作責任制,積極做好黨支部和黨員公開承諾,將黨建工作納入鎮、村幹部目標管理考覈。完善了黨委書記黨建工作專項述職制度,積極推廣村(社區)支部書記述職述廉制度,進一步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做到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覈,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均衡發展、整體推進。開展了“轉作風、聯羣衆、強發展”作風建設主題活動,鎮機關制定了嚴格的內務管理制度,要求駐村幹部每年下村入戶不少於100天,每年走訪聯繫村農戶的面不少於60﹪,爲羣衆辦實事不得少於6件。領導幹部實行分片責任制,包村聯戶,每年每人對特困戶、烈軍屬戶、科技示範戶等至少走訪2次。切實加強幹部與羣衆的血肉聯繫。同時在黨員幹部中,推行“一人學一技”結對幫扶機制。以制度的形式和帶領羣衆致富。深入和拓展“雙聯”幫扶、農村定點幫扶、幹部結對幫扶等工作。

二是創新管理機制。首先實行公開承諾,兌現承諾。鎮黨委按照市委統一安排,對各黨組織、黨員公開承諾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承諾前深入羣衆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把羣衆的意願和需求作爲承諾的重要內容和依據。鎮黨委對下屬31個黨支部的承諾事項進行審覈把關,黨支部對黨員承諾事項進行審覈把關,確保承諾內容符合實際,切實可行。其次推行網格化管理。按照居住相近、便於服務管理、便於活動開展的原則,將全鎮所有黨支部劃分爲63個網格小組,對基層黨組織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全覆蓋。 三是築牢廉潔防線。鎮裏制訂出臺了《黔城鎮村幹部管理辦法》,規範了村幹部的日常行爲準則,堅持用制度管人,強化了村幹部的規範化管理,切實提升村幹部引領農村經濟建設和管理農村社會事務的能力。

年初,在鎮黨委與各村委、鎮屬各單位分別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作爲村級文明績效考覈一項重要內容。紮實開展了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活動,加大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力度,完善村務黨務公開機制,全鎮形成了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圍。

三是創新服務機制。以開展“雙培雙帶”、“黨員進萬家”結對幫扶等活動爲載體,鼓勵黨員幹部深入村組、企業瞭解情況,徵求意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今年共有9個鎮領導與農村黨支部結成了共建對子,112名黨員與農村困難戶結成幫扶對子,從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進行重點幫扶,得到了廣大羣衆的一致好評。2016年我鎮被懷化市委評爲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