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大綱

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德育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繫。迴歸生活是改變傳統德育方法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

  【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牛津小學英語》這套教材內容豐富,所涉及的方面也比較廣泛,比如:運動、顏色、食品、家庭生活、興趣愛好、國家名稱、季節、天氣等,在這些內容中大都滲透了德育因素,只是這些因素不像思品課那樣顯而易見,必須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才能發現。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其中的德育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點,採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將德育因素滲透於英語教學中,使學生既學到了英語知識,又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情感的教育。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今後的英語教學工作中,通過採用各種形式的活動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真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道德認知水平,讓他們學會尊重、關心、樂於幫助別人,培養他們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通過家訪或者調查問卷,不但要看學生在校的表現,還要了解學生在家時品德方面的表現,然後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認爲:“教學最高、最後的目的包含在這一概念之中——德行。”這就告訴我們,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且育人更爲重要。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在《師說》裏也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也說明了教師既要傳授知識,更要對學生進行德育。

四、課題研究的原則

1、關注學生的原則。堅持“以學生爲本”,真心實意地爲學生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讓學生在說學做的過程中真正得到德育的滲透。

2、關注過程的原則。英語教學必須堅持關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過程;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關注教師的反思過程。

3、關注研究的原則。英語教學必須堅持教學與研究同步,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要在教學中深入研究學生的學情、心態和個性特點,適時採用不同的方法及時滲透德育。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1)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2)教師如何採用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真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研究課題實際是從不斷髮現問題到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實踐中修改完善方案。

2、個案研究法。主要通過對學生個體的訪談、調查,瞭解學生在校以及在家的學習表現,分析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探索解決的方法。

3、經驗總結法。教師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總結得失,同時認真地學習相關理論,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從而充實和修訂方案,改進操作方法。

七、課題研究的過程

(一)準備階段

1、確立課題,蒐集資料,制定研究方案框架;

2、制定實施研究方案。

(二)實施階段

1、制定課題研究計劃。

2、按照計劃,分段實施。

3、階段性成果展示。

4、總結課題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申報結題鑑定。

(三)總結鑑定階段

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研究報告,完成結題鑑定。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

1、促進了觀念上的轉變,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和德育觀。德育形式採取以浸潤、薰陶、引導爲主,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樂於參與的各種教育活動中體驗成長,德育才能有所作爲,才能收到德育的預期效果 。

2、優化了班集體建設。(1)在思想上,凝聚力加強了;團體合作精神加強了;愛國主義思想在每位同學身上體現:尤其是在每週一升旗時候,同學們都站得闆闆正正,深情地看着五星紅旗徐徐上升。(2)在行爲習慣上,文明禮貌用語流行於課內外,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人人積極參與勞動衛生工作,時時保持班級內外的整潔。(3)在英語學習方面,原來有些學生不喜歡英語,逐漸地他們越來越喜歡了,差不多每位學生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3、促進了學生的成長。(1)學生變得比較陽光開朗大方、樂觀上進,師生之間關係比較和諧,遇到困難和問題能向父母、老師敞開心扉交流溝通。回到家也不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了,也學會了幫爸爸媽媽做家務了,好多家長看到學生的變化高興得忙給老師打電話報喜。(2)學生很有風度。他們講文明、懂禮貌、尊老愛幼,公共汽車上主動讓位,校內外大型活動井然有序,會後不留污物,公共場所禮貌待人。

九、課題研究反思

本課題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離理想目標還有很大距離,特別是通過德育要使學生對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既學會包容又學會堅守、既不忘根又勇於創新,要求很高,需要長期的學習、實踐、體驗、感悟。而且我們的學生對象是週期性的,四年又要換一茬。這種現實也決定了我的研究沒有止境,需要沿着這個課題研究的方向堅持不懈地探索深化,是我任重而道遠的責任和追求。 但我堅信,只要堅持,研究還會繼續。

  【小學德育課題研究報告2】

一、 問題的提出

自音樂誕生以來,它便成爲人類生活的摯友。桑間田埂上,人們用歌聲尋求愛情;隊伍前後,人們用歌聲統一步伐;共同勞作時,號子聲聲不斷;衝鋒陷陣處,金鼓之聲齊鳴。在人類發展史上,曾有多少關於音樂巨大作用的傳說啊!伯牙與子期憑藉音樂的共鳴而肝膽相照;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因音樂的媒介而永結佳緣;智慧的張良,靠一隻洞簫四面楚歌,瓦解了項羽所率的親兵;大膽的孔明用一張古琴、兩扇城門,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放眼域外故事也不少,從阿波羅到繆斯、從奧菲歐到阿里翁、從酒神醉時的高歌到牧神午後的牧笛……雖然這一切都是傳說,但又有誰能夠否認《馬塞曲》之於法國大革命;《國際歌》之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貝多芬的交響樂之於近代一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作用呢?又有誰能計量出北伐戰爭時的《打倒列強》,抗日戰爭時的《義勇軍進行曲》所起的偉大作用呢?雄辯的事實證明,音樂能夠陶冶性情,培養人們愛祖國、愛人民、爲真理勇敢鬥爭的情操美德。正如我國著名的音樂家賀綠汀同志所說:“音樂是培養人們高尚道德品質、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作爲美育之一的音樂教育,是培養德育素質不可忽視的一種特殊手段。

二、 研究對象及步驟

1、研究對象: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

1.準備階段: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及具體研究方案,申報日照市2013年教育科研“小課題”。

2.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深入課堂,進行觀察,瞭解課堂中學生對歌曲、樂曲深層次德育情感的理解能力情況。

第二階段:分析學生學習的狀況及成因,提出對策,提出具體策略,做好記錄,認真進行階段總結寫出研究報告。

第三階段:優課展示, 優秀個案展示,階段小結。整理材料,完善研究方案,總結方案。

3.結題階段:

整理研究資料,並對研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報告和論文。

三、 研究過程與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性和師生學生參與性較強,因此主要採取以下研究思路和方法:

1、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的研究,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全面參與,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反饋後再進行研究,將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動實踐中進行再次的實踐檢驗。

2、文獻資料法:充分查閱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學方面的資料,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中關於德育滲透的資料,藉助各種相關的理論和經驗,指導課題研究。

3.目標滲透法:教師根據教材,找準德育目標,有計劃、有目標、有層次地滲透德育。

4.情感陶冶法: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薰陶。

5.榜樣示範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爲、優異的成就教育影響受教育者。

6、經驗總結法: 重視資料的積累,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分類,進行歸納和總結,依據歸納和總結按照研究內容寫出研究報告和經驗總結。

2、研究過程:

(1)第一階段:主要加強了自身理論素養的積澱,蒐集了大量的中外學科德育滲透的教學理論,爲深入進行課題研究提供了保障。

(2)第二階段:主要加強對學生進行了在音樂學習中昇華德育等思想的培養。

(3)第三階段:主要從教師自身角度,加強了跟蹤調研,及時進行階段總結,撰寫案例反思和經驗文章,在反思中謀求進步,在進步中求得提高。

四、 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總體研究目標是探索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研究,通過對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問題的研究,積極探索德育滲透之道。

具體表現在:

① 循序漸進,形成學科德育滲透。

② 理論研究,尋找德育與育人的切合點,探究其重要性、必然性、可行性。

③切實研究音樂學科德育滲透的方法與形式,真正使德育落到實處。

④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爲培育德才兼備的新型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研究內容

(一)目前小學音樂課堂德育滲透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原因分析。

1、教師認識不高

一些教師對在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程度不高,教學過程中缺乏滲透德育的意識。忽視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甚至錯誤地認爲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政治教師和學生教育管理者的職責和任務,與自己無關。

爲此,我們有責任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學實踐進行重新審視,努力尋找教學實踐中的盲點,積極探求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誤區,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從而把提高德育工作目標落到專業課教學的實處。

2、教師之間的不平衡

教師育人的意識強,才能在鑽研教材中注意發掘其德育因素,在教學中發揮學科的德育功能。相反,教師育人意識薄弱,即使課程標準有明確的德育要求,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會視而不見。同一個學科不同的教師之間,學科德育滲透與否、成效如何,差別是很大的。對學科德育滲透重視並積極實踐和研究的程度,總的來看尚不如智育方面,隨意性尚未能得到克服。

3、缺乏德育滲透的保障機制

很多學校在評價教學效果時,只是追求單純的專業知識評價尺度。特別是在對教師的業績考覈、職稱評聘中,對專業和學術水平強調較多,並作爲硬指標提出量化要求,而對育人工作的要求僅僅是原則性的,顯得軟弱無力,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這方面要求,即使有這方面的要求,在實際操作中也基本不予考慮。

(二)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基本途徑

教育必須爲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否則教育就是失敗的。所以,教育除了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道德的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和價值觀。

課堂教學既是教師傳授文化知識和技能的陣地 ,又是德育的重要陣地。在這個陣地上教師應既充分傳授知識和技能,又積極滲透德育,發揮學科的德育功能。誠信是社會契約的前提,道德是商業文明的基石。作爲人們共同的行爲準則和規範,道德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維繫和諧人際關係、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學科的特點,寓德育於智育之中,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錘鍊意志和品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想品德。

六、 研究成效

1.學生方面:學生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可避免的帶來思想素質上孤獨缺少集體精神等毛病,而通過音樂教育中的齊唱、合唱、領唱等形式鍛鍊了團隊精神與集體榮譽感,並能幫助他們學會合作與忍讓。通過愛國歌曲,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品質。美的薰陶,激發學生音樂興趣,用歌聲表達情感。

2.教師方面:通過此項課題研究,教者不斷增強了深入鑽研教材,堅持“以本爲本,以生爲本”理念,充分尊重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思維規律,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情境中提升音樂與品德完美結合的有效性。

3.課堂教學方面:音樂課堂的品德點,要改變觀念,互換角色,讓音樂課堂充分挖掘愛國主義、道德本質等。音樂是情感藝術,需要留給學生大量的空間,去想、去聽、去說、去演、去感受和體驗,在音樂課堂中,注重學生主動探索,潤物細無聲,情感的默化作用。發展了學生的品德感受,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春雨潤物細無聲”,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內心對音樂的道德感知,使學生在音樂的王國裏受到愛的教育與感悟,提升道德素養。

課題研究成果:

七、 課題後繼研究工作: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培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接班人。使學生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樹立教書育人的意識,在本職崗位上,落實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須密切和家庭、社會的聯繫,積極推進“三結合”教育,這還有賴於我們教師對課堂德育學習作更深一層的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