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通用34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通用3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通用34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

初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種任務驅動,書中主人公雷夫是一位擁有着無比熱情和無限智慧的美國教師。在這本書裏能發現我在日常教學中的不足,以及他在同樣的情境中看事情的透徹與處理手法的大氣。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每一個奇蹟吸引着我、感動着我,、每每看到都不禁讓我由衷的佩服,我不禁又一遍虔誠的細心研讀着它。

最讓我深受啓發的是書上的一句話: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反思現在的教育現狀,我們爲了課堂紀律,爲了考試成績,大多數課堂都染上了“恐懼”的氣氛。在雷夫老師的教室裏,沒有“害怕”這兩個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懼,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堅固的'橋樑,使教室的一切變得不一樣,使學生熱愛學習,爲他人着想,最終形成自己的行爲準則。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師生之間的信任。那麼如何能做到呢?

第一點、言必信,行必果

雷夫老師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讓學生玩“信任”遊戲(一個學生往後仰,其他的學生在後面接着),淺顯易懂的遊戲對我就有很大的促動,只要有一次放手,別人就不會信任你。

第二點、平等對待

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因爲某個孩子在教室裏搗蛋,所以老師就決定下午全班都不準打棒球。孩子們默默接受了處罰,但私底下卻恨死了。雖然用“鐵腕”贏得了表面的勝利,其實我卻失去了人心。學生並不怕教師對他的處罰,只是不喜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第三點、設身處地

雷夫老師曾對孩子們忠告說、“你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除非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除非你能進入他的身體,用他的身體行走。”這何嘗不是對我們的忠告呢?

第四點、把握機會

一天到中,教師可能有很多個建立信任的機會,而班上的學生在觀察教師的每個舉動之後,也會把老師當作一個講道理的人看待。

讀了這本書,我相信奇蹟是可以發生的,只要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以後,我要讓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式,成爲一個讓學生信任的老師,儘量爲孩子們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讓他們成爲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

翻開《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才知道第56號教室是一間極其普通,甚至可以說是一間連普通都稱不上的“破”教室,這裏沒有投影儀、沒有電腦、沒有觸摸屏,就連窗戶也不夠亮、牆壁和天花板也不夠白,單從此論,這的確不是一間什麼值得稱道的教室。

閱讀中,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使第56號教室風靡整個美國呢?是教學硬件設備先進嗎?這顯然是個笑話。我從書中瞭解到學生的生源和家庭背景,有90%以上來自貧困和移民家庭,放在當下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所有的孩子都屬於建檔立卡戶。那讓這個教室產生奇蹟的只有一個人——雷夫老師,他一心致力於將家的溫暖融入班級管理中,讓所有孩子在班級裏都能感受到溫暖。沒有一個孩子不對這個教室着迷,孩子們寧願每天提前兩小時到校,放學後也遲遲不願意離校,這個教室的每個角落都充滿着老師的愛和溫暖,孩子們在這裏可以享受一種輕鬆、愉悅、溫暖、安全、向上的氛圍,在這種環境裏成長起來的孩子根本不用擔心孩子的學業水平和生活技能,也不愁孩子的靈魂會誤入歧途。

反觀當下我們的教室,班班通、多媒體、智慧校園、pvc塑膠地板、隔音牆等與教學相關的硬件設施裝配不可謂不先進,凡能想到的,能買到的,在教室裏都一應俱全了,反倒是有不少老師因爲教學設備功能太強大了,懶得花時間去學習使用和維護。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之大,非大樓之大,有大師之謂也!”同樣的,一個班集體能不能在衆多班級裏脫穎而出不在於一味地追求教學硬件設備的優質,關鍵在於教師個人的業務能力和內在素養是否名列前茅。一間教室,有精美的裝修佈置是“有實力”,能配備最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是“有實力”,而教師的素養和高尚師德何嘗不是一種更核心的實力?如若本末倒置,輕重不分,那離教育的'宗旨就南轅北轍、漸行漸遠了。

先人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我們的班級體出現了問題時,我們是否該靜下來找找我們自身的問題,想想這個班級的問題出在哪裏?我哪裏做的還不夠?我還可以做些什麼……絕不是首先去抱怨教室裏的光線不夠亮、多媒體設備不夠先進。教學設備沒有可以添置,壞了可以維修,一個老師的師德出了問題,那這間教室裏的所有東西,包括這些學生都將遭遇一場災難,即使有一天老師醒悟了,但以往的那些學生都已經不可能因你而改變了,這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作爲教育工作者當以修身爲本,注重個人心靈成長,喚醒爲人師者本有的大愛,這纔是教育的核心競爭力,纔是打造人民滿意教育的力量之源。

在第56號教室裏,每一個孩子都是這裏的主人,他們不會“害怕”,他們在教室裏敢說真話、可以大方地承認自己的不足,不管孩子做的怎樣,都會被接納和允許,不怕失敗後的批評和嘲笑,不怕被冷落和沒有機會。“如果你再這樣調皮,我就要請你的家長來了。”也許這樣的話,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聽得習以爲常了,曾幾何時,我們還將類似這樣暗含恐懼與威脅的話當成一項對付“問題學生”的有效經驗。若是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我們聽到這樣的話,是否會心生恐懼,害怕再調皮就會有一系列的麻煩,迫於壓力就會壓抑自己不調皮,但並不是我由內而外真心不想調皮了,而是因爲害怕不敢調皮,顯然這樣的壓抑是不符合孩子的天性的,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揹負着重壓的孩子,又如何能挺直腰板走出家門,走出社會呢?在恐懼裏成長起來的靈魂是不安的,這種恐懼和不安又影響更多的靈魂,如此循環往復,所有的生靈都會在這樣的漩渦裏躁動起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教鞭指引着靈魂的走向,使命和職責使然,爲人師者之言行不可以不慎!

老師是雁陣裏的頭雁,頭雁趨向光明,雁羣便嚮往光明,頭雁若敬業不怠,雁羣便積極向上。孩子是老師的鏡子,當老師心存美好和善良,孩子也會心存善良和美好,老師在課堂上表現的不耐煩、簡單粗暴,那孩子在生活中也必然是簡單、粗暴、沒耐心。所以,當學生畢業後在路上遇見老師繞彎走時,多年的師生狹路相逢形同路人時,當孩子畢業後走出校門就大說母校的壞話時,當孩子走入社會不相信社會公德與公平正義時,也許問題真的不是孩子本身有多大的問題,我們是否該想想當年孩子坐在你的教室裏時,你灑下了多少愛心去滋養他們?

我想,一間充滿愛的教室纔是世界上裝配最先進的教室,也是最昂貴的教室,若能如此,中國大地上便沒有一間教室不是“第56號教室”了。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

經專家推薦,最近用心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正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的一樣:“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

雷夫老師不是超人,不是資深的教育家,更不是成天坐在主席臺上大講教育改革、大講國民教育的專家。這一點他在書中寫到:“我痛苦地認識到自己不是超人。數以萬計的老師都在努力另闢蹊徑,我亦如此。像所有‘直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牀上睡不着,爲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

雷夫老師的學生爲何成功,我認爲首先考慮的一個詞就是“愛心”,其次是“信任”。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用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示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不是什麼系統的教育理論,更不是教育改革指導綱要,而是雷夫老師從教20年來用愛心、信心教育每一個孩子的做法,是教學當中的反思積累。但字裏行間包含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動。雷夫倡導“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覆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他運用了“道德發展六階段”理論: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取悅某人——我要遵守準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爲準則並奉行不悖。這第六階段的道德要求與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慎獨”不謀而合。他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注重寫作的培養,並在遊戲中學習數學,他讓學生熱愛地理和歷史,和學生做實驗,培養學生音樂和美術的修養,熱愛運動,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務。所有這些,看似和普通老師沒什麼兩樣,但在每項教育活動中,都充滿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學生和他在一起快樂無憂,每項學習學生都投入極大的熱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和旅行兩項活動,更讓學生全情的投入和無限的熱愛。

雷夫也是在標準化測試的大環境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闢蹊徑”,即實現了“終身性”教育,也沒有影響應試的效果。引起我心靈微震還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斷思考的態度。曾經他自認爲自己的科學課上的很完美,並讓他的繼女來欣賞。女兒一句“將來沒有一個學生會成爲科學家或從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來尋找問題,最終找到原因,改變了方法,後來的學生不斷的有科學家或醫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現。

因爲對工作的愛與專注,纔會出現“頭髮着火了”也不自知;因爲對孩子的愛,纔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我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班級裏的學生!”這句話相信所有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時都說過,但能堅持到最後的有幾個?

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的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愛是教育的根本。

應從“教書”轉爲“育人”。只有這樣,才能像雷夫老師一樣,培養出更多的人材,而不至於學生學不會一點書本知識而發火,生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畢竟,我們培養和造就的多數是“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一大批”拔尖人才。如果老師要在小學階段就培拔尖人才,那麼,要中學、大學幹嘛?

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在看學校派發的基礎讀本,老師還在拼命地、反覆地講解公式、考試方法的時候,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已經開始品味經典名著了;他們通過旅遊來學習歷史,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去接觸自然科學,通過體育運動了解團隊合作的價值。而我們的老師呢,將學生課桌拼在一起,讓學生頭對頭,扭頭看黑板,以爲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可能嗎?

即使我們無法做到雷夫老師這樣優秀,但我們應該知道,教育蘊含着無限的可能。今天,你根本無法預知你將會爲明天的學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作爲老師,不應該只侷限於三尺講臺,只侷限於課本,只侷限於學生的考試分數,還得像小平同志說的一樣: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4

最近在網上有幸拜讀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部作品,一個普通的最基層的教師,竟然獲得了總統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我充滿了好奇。因此我用心的品讀着《第56號教室的奇蹟》,自己的內心不時的被感動、共鳴充斥着: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樣熟悉而新穎;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是那樣獨特與執着。他的成長經歷,對於我們每一個教師都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教育實踐生活中,在什麼地方做的不對,哪裏需要改進,哪裏可以做得更好。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見,充分體現了“愛是教育的根本”,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中寫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牀上睡不着,爲着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十分好奇。因爲他已經是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了,身上已經被照上了許多美麗的光環,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裏的話真實地表達出來,這讓我既好奇又崇拜,一下子我的內心就產生了強烈的閱讀願望,有一種很想要去閱讀它的心理需求,是因爲我從這本來自大洋彼岸的、以前從未知曉的教師的書中,竟然讀到那麼多熟悉的東西。一直以爲,中美兩國的教育差異巨大,以爲我們在教育中的`種種現實問題人家不存在,甚至以爲人家的教育價值觀、思維方式都和我們不一樣。這本書卻讓我第一次知道,那個教師在校園中遇到的種種,和我遇到過的差不多;那個教師在教學和學生相處中產生的困惑,在我們的校園中也正困擾着一些教師;而那個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對教育價值觀的剖析,其實都可以來我們這裏進行一番驗證;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也是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閱讀中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發出輕輕嘆息:“教師原來可以這樣來當,原來可以做得這樣好!”他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長達20多年,這間教室被稱之爲56號教室。他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他熱情的教育態度,把教室變成溫暖的家。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這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成績優異,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正因爲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從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使我精神上受到了洗禮。“第56號教室”爲孩子們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風雨的天堂,第一章中“給我一些真相”裏面講述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生活中也曾遇到,但我比艾裏克斯的老師幸運,孩子的家長並沒有找到學校來找我算賬。其實,現在看來我和那位老師犯了同一個錯誤,就是錯失了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對這個孩子造成了傷害。如果當時,我像雷夫對待麗莎一樣,那事情會有另外一種結局,也許這個男孩自己就會不好意思的來向我承認他撒謊了,也可能以後都會完成作業,或許……

隨着教學年齡的增長,我已不再那麼衝動,學會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處理事情時能夠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想,建立了與學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誠實、公正而又通情達理的對待每個人、每件事,盡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避風港。我學會了爲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多做加法,以此激勵學生,帶動其他的學生來競爭,而不是處處針對他們的缺點做減法,努力成爲一個令人喜愛的老師。通過對《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研讀,我還明白了,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爲它缺乏了這樣的東西——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依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

這本書讓我深深的感動,書,還在品讀;收穫,卻很多很多。我一定要向雷夫老師學習,做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真誠的祝願所有的老師都能夠開心、快樂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快樂的學習、茁壯的成長,成爲社會的棟樑!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5

真的感謝書籍,感謝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個教室,可以讓我們師者在前行的路上更加勇敢而充滿智慧。

這是一個奇蹟——一個來自美國教育的奇蹟。音樂在靜靜地流淌,書頁在一張張翻動,面前就是那位狂熱的英雄教師和他的孩子們,彷彿我也置身於五十六號教室裏了。

細細地品味,細細地體會,然後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動,一次又一次地慚愧。

艾斯奎斯給人的感受,首先不是教學的技巧,而是一種職業的激情,這也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種精神。艾斯奎斯無疑是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都是艾斯奎斯教學熱忱的體現。很早便成名的艾斯奎斯本來有很多機會離開教學一線,但他不願離開學生。他服務的叢林小學處於一個充滿貧窮與暴力的地區,56號教室裏的孩子大多來自移民家庭,成長的環境並不好。但這些孩子經過艾斯奎斯的教育,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在他看來儘管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

艾斯奎斯給全班學生定的座右銘是“好好表現,勤奮學習”,教室正面的牆上掛有“成功無捷徑”標語。艾斯奎斯說,我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麼樣的人。我希望他們成爲一個友善、勤奮的人,因此,我必須是他們見到過的最友善、最勤奮的人。艾斯奎斯把自己的熱情傳染給了孩子們,可以說艾斯奎斯是上帝送給孩子們的禮物。

艾斯奎斯的教育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艾斯奎斯一直精心構想着如何做一個好老師,但“三劍客”還是傷害了他的感情。由此可見,任何時候,教育都是一項艱苦的工作。的確需要經歷一段時間,才能開發出自己的智慧,成爲一流的教師。一個好老師需要相當的聰明才智,還必須得扮演好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學家的角色。一個對學生充滿期待的老師,才能教育好一個班級。任何教學的決策都必須謹慎小心,務必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爲考慮。學會使用更優雅、更成熟、更能達成目的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用心體會他們的問題。

這點,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剖析自己。仔細回想一下,真的是當局者迷,我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但有很多次,教育方式有所偏頗,其實我應該再多點耐心。尤其是班級裏家庭環境複雜的.孩子,讓人難以琢磨,行爲散漫過於懶惰,出現了學習問題,並使我陷入了艱難的境遇。令人沮喪的失敗也隨之而來,這是一種可怕的經歷。好心做了傻事,這的確令人很尷尬、很難過,有些甚至是刻骨銘心的痛苦。

成功是沒有捷徑的,必須要努力才行。雖然曾經有過成功、有過失誤,但我依然熱愛自己的職業。《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我自我發現之旅的開始,從艾斯奎斯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如何找到平衡真正以孩子的觀點來看待問題,汲取教訓學會跟孩子溝通,讓自己成爲一個既有智慧又很成功的教師。

新的學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現在,我有了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成功無捷徑!

具體工作方法如下。

1、以信任取代恐懼。

艾倫的話:“我去年問一個老師問題,結果她火冒三丈地對我說:‘我不是已經講過了?你根本沒在聽!’可是我有聽啊!就是聽不懂嘛!雷夫老師會講解500遍,一直到我聽懂爲止。”聽了這段話,我有些慚愧。每個班都有後進生,我也曾經因爲我反覆講解學生聽不懂而大發雷霆。表面上看,好像是爲學生着想,實際上卻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們對我產生畏懼或者乾脆破罐子破摔,那我們做的努力豈不是適得其反。我們爲什麼不能想雷夫老師那樣,講3遍不懂,可以講5遍,5遍不懂,可以講10遍,所以,“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

2、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知道做人要誠實。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斷對學生開着”空頭支票“。這在一些公開課上最爲常見,什麼”課後討論“”下課老師再和你交流“,這甚至一度被稱爲教學機智。可問題是我們真的實現我們是諾言了嗎?也許,我們不會像雷夫老師那樣瘋狂,可至少我們必須對我們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任,”身教重於言教“,讓我們在自己的學生面前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吧。

3、紀律必須合乎邏輯。

懲罰學生其實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老師可以嚴格,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所以,懲罰學生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公平。除了公平之外,我們也可以讓懲罰變得有趣些、生動些、讓學生易於接受些,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4、你就是榜樣。

”孩子們一直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學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我們希望學生勤奮、謙遜、有禮,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爲我們的工作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時時刻刻做學生的榜樣,需要時時提高警惕,關鍵是打心眼裏熱愛這份工作、熱愛學生,把教育當成事業來做,而不只是謀生的手段。

希望能有一天,我能成爲創造奇蹟的人,讓我的教室也能產生奇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6

《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美國一本關於教育的書。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從快樂、鮮豔的封面,到獨特的教育理念以及全書用淺顯通俗的語言所談所描繪,我看到了一個將教育作爲自己終生事業,並沉醉其中的教師,他對孩子的愛,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動。

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學擔任五年級老師。這所學校位於美國的洛杉磯,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並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弗、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作者的着眼點不在成功,而在過程上。他心態平和而自信地寫了許多發生在第56號教室中他和他的學生們零碎的事兒。這些小事兒,在許多教室裏都會發生,情形似乎大同小異,但是第56號教室卻讓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義。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爲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了努力與艱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成功無捷徑的真諦。雷夫先生每天爲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裏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節假日還帶着學生到學校去上課,這些都是免費的。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範、模仿、重複、重複、重複、重複、再重複,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愛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愛那些調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心了。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態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其次就是教會孩子善待他人。”三劍客“的確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並使雷夫先生陷入艱難的境遇。但雷夫先生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並沒有因此離開他所中愛的教育事業,而是領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己。所以雷夫先生想讓孩子們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他首先讓自己先成爲那樣的人,他爲孩子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在實踐教育中,不斷總結和思考,逐步形成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爲孩子將來過上一流的生活做準備“、”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等觀念和認識。雷夫老師就是這樣以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向我們闡釋了:教育是沒有捷徑的。

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爲人師者思考和學習的。作爲在教育一線的學校,推薦閱讀、學習《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對我們學習、借鑑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學習他的敬業精神是非常有意義的。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

一、增強責任意識和愛心

看一下這位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所以他擁有愛心,有着強烈的責任感,才驅使他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長達20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的事蹟轟動整個美國,而且還被拍成紀錄片,他的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蹟》成爲美國最熱門的教育暢銷書之一,但他仍然堅守在他的56號教室,證明着一個人能夠在最小的空間裏創造出最大的.奇蹟……,這是愛心和責任並舉的奇蹟,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對工作、教工、學生的愛心,永遠想着”爲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爲教工愉悅工作而努力,方能有動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善用智慧纔有力量

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不但有愛心和責任心,他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他提倡的是”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他反覆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雷夫提倡並強調”道德培養的六階段“理論並奉行不悖。他深信:着利於孩子的品格培養,激發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讓學生人人樹立”成功無捷徑“的信念。”成功無捷徑“是56號教室的座右銘,”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號教室的口號。

正是由於雷夫.艾斯奎斯老師注重學生品格的培養,正是由於他的學生人人樹立了”成功無捷徑!“的信念,使這羣平凡的學生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在”成功無捷徑“信念的支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三、有效的閱讀才能擁有智慧

一個擁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學習和閱讀的人,這總是讓我想起偉大的蘇霍姆林斯基,擁有傲人的藏書,並閱讀。閱讀是與作者交心的過程,閱讀更是學習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雷夫老師自己就博覽羣書,從而擁有了傲人的智慧和爲學生推薦書籍的能力。他能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爲他們推薦不同的書籍,還會運用智慧想出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夠學會閱讀的有效方法。他指導學生的閱讀不是快餐式的,而是漸近融入其中的、探究式的,甚至是把書中的內容改編成戲劇進行表演。這種讓學生慢慢閱讀,細細品嚐的閱讀方式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當然,他們的閱讀方式對眼下的快餐式閱讀是一種並不矛盾的對接。因爲現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與之對應的就應該是快餐式閱讀,而對於真正經典的作品自然應該像雷夫老師和他的學生一起讀莎士比亞那樣慢慢閱讀,畢竟真正的閱讀是沒有捷徑的。我最感動的還是雷夫老師提出的”把閱讀和世界聯接起來“,這再一次讓我對閱讀的意義有了深入的思考。我確信無疑的認爲——學習《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不能像吃快餐似的急於見效,還要有足夠的耐心並與中華文化和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像雷夫那樣真正紮紮實實苦幹幾十年。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7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認識程度的加深,我們原有的知識儲備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孩子及家長的需要。因而對於教師而言增加自己的底蘊是必然。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從中我們學到了知識,受到了薰陶,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哪裏不對,哪裏需要改進,哪裏要做得更好。作爲第一期的班主任團體心理訓練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從中得到了意志與品質的鍛鍊,也讓我們不斷的提升各方面的素質。上期培訓中陳主任還爲我們提供了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回來後我就在網絡中找到了它,並利用業餘時間閱讀起來。

打開網頁便不想關閉。《第56號教室的.奇蹟》給作爲教師和媽媽的我很多啓發。與我的教學生活中有太多的情節相契合。有些問題下是我們思考並想付諸與行動的。雷夫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創造了改變學生一生的奇蹟。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爲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

書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溫暖”。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內容做開篇,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麼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老師都存在的問題。在成爲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爲我後來做老師的一條原則。隨着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特別是在做了媽媽之後,這種感覺就更爲強烈。身爲教師的我能夠想象的到,開學第一天,面對31個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肯定要“立規矩”。其實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習慣於了恐懼,因爲在長達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面對這樣的教育現狀,我只能從家長的角度幫助他戰勝恐懼,把它看作是一種挫折教育。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從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爲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爲“鎮得住”學生的老師。

總之,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爲人師者思考和學習。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8

《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本平淡而又真摯的書,讓從事教育的我們重拾了教育的激情,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書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在洛杉磯一個充斥着貧窮與暴力的地區的小學——霍巴特大道小學裏任教,教育着一羣又窮又淘氣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家庭都有問題,他們的母語甚至都不是英語,但是,雷夫老師用他的教育激情、教育理念,影響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他們步入成功,終生受益。在他的班級裏沒有平庸之輩,他們沉靜自律、自尊自愛、知奉獻、溫文有禮,專心閱讀的程度,是其它班級望塵莫及。他們甚至還會演奏韋瓦第的作品、玩搖滾樂、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許多該教室培育的學生,畢業後大都進入全美頂尖大學。這羣又窮又淘氣,家境不好的學生,像不像我們農村學校中的外地班學生?對待這些學生,我們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往往把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因素、學生本身素質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擴大了,而忽略了教師的職責、熱忱,及與學生的相互信任,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我們又怎樣能教好學生呢?《第56號教室的奇蹟》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奇蹟,讓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從雷夫老師的教學中,我們看到了兩點切實有用的經驗:

一、“以信任代替恐懼,要是你破壞了我對你的信任,也就應有贏回信任的機會,但這要花很長的.時間。”

我們平時都是強調同學之間要互相信任,協同合作等等,很少強調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互相信任,好像學生信任老師是必然的,是就應的。而老師對於學生卻一向不太信任。比如一個總是不愛交作業的同學,老師自然而然的就認爲他沒寫,他說寫了也認爲是在說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爲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機制。老師不相信表現不好的同學說的話,同學也明白說什麼都沒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們也象雷夫老師一樣,在班上建立嚴格的一整套信任機制,讓同學們都體會到說實話光榮,說慌可恥,並且也給平時表現不夠好的同學足夠的機會,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同學的信任。那麼,他們的表現必須會慢慢有所提高。這種教育正是現階段我們所缺少的。

二、建立有效的道德成長路線

在幼兒園,老師就用小貼紙、大拇指或好孩子在激勵孩子,在小學變成了用紅領巾來激勵孩子,在大學變成了獎學金。激勵是促進人們進步的神奇魔法。但是我們有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有用嗎?比如,此刻的小學大多數都要求學生在三年級之前全部入隊,但是,有些學生確實是不具備少先隊資格的,但是爲了完成指標,我們讓他們帶上了紅領巾,這其實已經破壞了紅領巾的先進好處和激勵意圖,自然,學生對於紅領巾也就不如一年級的學生重視了。

在雷夫老師看來,這種激勵在道德行爲方面來說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爲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裏,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到達了第六檔。雷夫老師借用了教育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成長路線圖:

第一檔,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在起作用;

第二檔,我想要獎賞——靠賄賂起作用;

第三檔,我想取悅於某個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檔,我要遵守規則——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檔,我能體貼人——靠仁愛之心起作用;

第六檔,我奉行既定的準則——靠境界起作用;

看來,激勵的最高境界不是外在的褒獎,而是內心的愉悅。

在雷夫老師的教學中,這樣的教育智慧比比皆是,我們能夠看到原先教學是這樣快樂的,我們的學生原先是有着無限可能的。讓我們的教室也像56號教室一樣充滿奇蹟,讓我們的教育沒有空白。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9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雷夫的課程,他做了共讀課程、排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到外地遊歷和活動、班級經濟系統、班級搖滾樂隊、藝術課程、棒球課程、電影課程、聖誕節去教堂幫助流浪者,而作爲語文老師的角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課程是共讀、排演莎士比亞戲劇、到外地遊歷和班級經濟系統課程。

首先是共讀課程。雷夫以自己對閱讀的熱愛點燃孩子的閱讀興趣,善於利用多種資源、多種策略、多種方法、多種鼓勵、多種評價和多種活動,千方百計讓學生從心底喜歡閱讀。一路閱讀一路抵達。雷夫說,閱讀不是一門學科,但它是生活的紀實,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要讓在現今這個世界長大的孩子相信這個事實往往是極爲困難的,但並非不可能。從重要性來衡量,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讓孩子在長大後成爲於總不同的人,又能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探討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因爲這個課程能有效指導了孩子閱讀,讓孩子通過閱讀感受人生,同時也通過閱讀,樹立了榜樣,從而讓孩子抵達自己,爲更好地成長打基礎。而排演莎士比亞的課程裏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挑戰不可能!”因爲演好一部戲劇需要很多知識,包括對劇本的理解,背臺詞,燈光設計,配樂等等,排演下來,這些知識都是活的了;對於孩子來說,有個機會讓他上臺去展示,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進入到與劇中人物命運相連,讓孩子學會的團隊合作。通過這些挑戰中,孩子們懂得付出艱辛,懂得團結合作,懂得表達,追求卓越。到外地遊歷課程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課程能夠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增長知識;遊歷課程教會了學生如何自理,如何獨立支配自己的金錢,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怎樣有素質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學會怎麼旅遊,而不是當一個郵差。班級經濟系統課程。這個經濟系統教會了孩子日常如何支配自己的金錢,如何購置不動產,如何投資,如何維持自己收支平衡,延遲享樂。這個課程很大程度和社會接軌,讓孩子出到社會能夠快速適應。且也讓孩子懂得了,凡事是需要努力纔可以有回報,並且要對自己負責。而在和學生共同穿越課程中,老師也在挑戰自己,讓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在職業中獲得成就感,發現了自己的意義。

回想自己的教室,也開展過類似的課程,從2014年2月9日啓航,我開始了每日一詩的晨誦課程,以二十四節氣爲主線,在其中穿插汪國真、海子、泰戈爾等文學巨匠的`詩歌。一開始讀常麗華老師做二十四節氣之旅的材料,感覺很簡單,可是到自己做起來才覺得很困難。一開始只是找該節氣的古詩,整個星期都是這樣,孩子們都很乏味,後來我加入了汪國真的勵志詩和哲理詩,孩子們的熱情漸漸調動起來了。後來就形成了這樣的模式:讀詩——理解內容——聯繫自己——寫下感想。後來有些孩子就把這個模式概括爲讀別人的作品——理解別人的感情——關自己什麼事——記錄。一個旅程之後,我們都有深深的體會,至少懂得關注自然,關注身邊的每個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課程走完後,我們又進入每日一則新聞討論,這個也是爲了配合初三議論文學習開展的,同時也通過辯論各個時事熱點來讓孩子們關心我們的社會,同時思考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做一個好人。後來又開展了共寫課程,讓孩子們記錄自己的事,所以每個人有一本暮省本,同時我們班級也有一本班級記事。別小看這兩個本子,暮省本是我和孩子們交流的重要場合,在這裏,只要孩子敞開心靈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我都能一一回應。且孩子們也學會了尊重別人的隱私,暮省本發回去,沒有人會好奇地去翻閱別人的內容。而班級日記則記錄着孩子們和老師們在這個教師發生的事情,每個值日的孩子接到本子都迫不及待地翻閱以前的記錄,有的還寫上評論。在這兩個本子上,我們清晰的記錄着自己的'成長足跡,也是這兩本本子,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更多的交流,更多的信任。

和雷夫不同的地方是,我在開始接手班級,就開始嘗試瞭解孩子,爲達到這個目標,我設計了很多調查表,包括家長和孩子的,就是爲了多瞭解孩子們。事實也證明這一步工作很重要,沒有調查沒有了解,所做的盲目性就大很多,在這個設計裏面,我閱讀了樂嘉的性格色彩學一系列的書本,深入分析各種性格,這已經爲我和孩子的溝通打下基礎。而且心理學也是我的愛,觀察、推測和探究心理是我熱愛的,在設計和推進課程的時候,我考慮到很多心理因素,這個爲課程實施提供了保證。

總的來說,我覺得課程設計的背後需要教師深厚的學識功底專業素養才能展開,除此之外還要結合自身的特點。例如在班級積分制度我就做得很失敗,但是有些老師做得很好。如果看到別人成功的課程,沒有經過思考和適應,照搬在自己的教室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0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翻開這本書,我彷彿跟着雷夫老師走進了那間又小又破的56號教室,看着他把“品格”、“付出”、“謙遜”、“支持”傳達給學生,是他,讓學生生活在一個不必“害怕”的淨土,讓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讓學生的缺點得以改正。雷夫老師用自己對於教育的熱忱感染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他們步入成功,終生受益。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內容做開篇,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麼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老師都存在的問題。在成爲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爲我後來做老師的一條原則。隨着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作爲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爲“鎮得住”學生的老師。信任才最寶貴,有了信任,纔可以談教育。我覺得,讓孩子免於恐懼,是56號教室奇蹟的根源。

捧着書細看,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通過這些淺顯通俗的語言,我看到了一個將教育作爲自己終生事業,並沉醉其中的教師,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旦成功,它帶給我的滿足感,足以補償這個瘋狂的教育界給我的心痛、頭痛、以及微薄的薪資。”當看到雷夫老師的一名學生說“老師會把我們不會的問題講上500遍”時,我真的無言,也很慚愧。多麼有耐心有愛心的一位老師呀!學生的問題,也許是很小的一個知識點,也許是老師已經講過很多很多遍的,也許是學生根本沒注意聽纔不明白的,而雷夫老師,不問任何原因,只要學生不明白,就講到明白爲止。說來容易,但如果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總是無數次的重複,任誰都會生厭了吧。什麼是真正的教育?雷夫老師認爲“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靈魂,而是提供機會讓他們拯救自己的靈魂”;“基於信任,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這些與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真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讀完這本書,我特別感覺到雷夫工作量很大,這也是我懷疑雷夫老師是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原因。雷夫老師說過,“當一位好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一個好老師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耐性,需要愛。他那“魔鬼式訓練”、學習“八法則”——解釋、示範、模仿、重複、重複、重複、重複、再重複,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上的!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教學工作似乎涵蓋了除技術性學科,如音樂美術外的所有課程。“凡是值得做得事情,就值得好好做。”這是第五十六號教室的班訓,我想也是雷夫的行事準則。雷夫和我們一樣也有痛苦和想要屈服的時候,但每當這時雷夫回想起他的學生珍妮給她的.信,感謝他爲孩子們建造的“避風港”,因此他又打起了精神。雷夫作爲教師已經做到了極致,他用全部的愛、青春和生命獻給了在56號教室讀書的孩子們。

在這本書上,雷夫老師寫了許多教育學生的方法。其中有的對於我的日常教學是很有啓發意義的,有的與中國教育現狀還有一定差距,操作起來會有困難。不過,雷夫老師對於社會的責任心,對於教育的熱心,對於學生的愛心一直感染着我,只要心中有學生,再加上好的教育方式,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就不是奇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1

《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教師雷夫老師,通過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給我們一線教師指明瞭努力的方向,是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吸引着孩子們,使56號教室的孩子們熱情地追隨着他,是他的犧牲精神和敢於試錯的勇氣感動着家長和老師們,同時也感動着衆多的讀者。

書中處處傳遞給我的是雷夫作爲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無無捷徑可走的。這也印證了我國的一句古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如雷夫老師的那句名言“成功無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

一、首先是他對教育的全身心的投入,這種無償的付出,是我一輩子都學不到的。

雷夫將教育作爲自己終生事業,並沉醉其中,他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的祕訣就是:對孩子全身心的給予愛,對事業高度負責。雷夫任教的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學生大多來自美國中部的貧窮家庭和一些亞非移民家庭,英語底子很薄,家境貧困,雷夫老師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1、每天爲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裏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

2、犧牲自己節假日的時間,輔導孩子閱讀、算術,與孩子一起表演莎士比亞戲劇,一起去旅遊。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範、模仿、重複、重複、重複、重複、再重複,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

3、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無條件的幫助,物質上精神上使孩子以及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即使是這種幫助和犧牲在最後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他用自己的雙手去爲他的學生撐起一方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二、其次是他對學生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關愛,他以信任取代恐懼,建立和諧師生關係。

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儘管我們都知道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要尊重和理解學生,但是爲了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威信或多或少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和粗暴的時候。一邊讀着書,一邊反思自己的行爲,真的感到羞愧。作爲一位教育工作者,爲了維持班級上課的正常秩序,我難道沒有用威嚴壓制學生,使學生怕我,然後屈服於我的勢力之下的行爲嗎?"那種看似和諧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不滿和敢怒而不敢言。

“我不需要他們愛我,只需要他們信任我。”雷夫老師認爲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信任一旦破裂便無法彌補。雷夫說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贏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會背叛你對他們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相信他們有優異表現的可能。在你所打造的美好環境裏,孩子們也將茁壯成長,展現出讓你和他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

三、最後在教學上的智慧、以及對教育的長遠目標和意義的看法等都是值得我學習和深思的。

雷夫老師能培養孩子未來生活的信念和技能。因爲孩子們非常獨立,雷夫試着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提供建議,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作決定,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在教孩子們一項技能之前,雷夫都告訴孩子這項技能在生活中有什麼用,讓學生非常向往他的教學;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爲了自己。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乾淨,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爲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包括我),常常爲了能看到學生乾淨整潔的作業,就監督學生做作業。

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就像雷夫說的:“我想教孩子終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場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時間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樂在其中,也會做得更好。"。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雷夫老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幫助我建構了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讓我們像雷夫老師一樣,把自己心中的愛一點一滴滲透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在教育事業上不斷的追求與執着。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2

三月份我們國際部所有教師共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有想象中順利,感覺有些不懂,想到當時陳校給我們介紹這本書時的慷慨陳詞,一本好書,我怎麼沒有一點感覺呢?帶着懷疑再次重讀這本書,讀着讀着,我感覺不是在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而是在解讀我們國際部的奇蹟。

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這是雷夫·埃斯奎老師爲了孩子們終身發展所做的教育之一。我們國際部不也是從開辦起就注重培養孩子們熱愛閱讀的習慣嗎?課間時間,我們的孩子們都是坐在教室裏聽着輕音樂看着自己喜歡的書籍,甚至滲透了家庭,每晚睡覺之前也是要閱讀15分鐘的書後才入睡。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是很大,我一直都是在懷疑孩子真的愛閱讀了嗎?效果會明顯嗎?看了雷夫老師關於閱讀的一些實踐活動,我也深感同受,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閱讀,但是我可以開展一些更細緻的活動,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多一些指導,將學部的具體要求一點一點落實到孩子身上,多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家庭閱讀分享,讓家長和老師一起落實,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如何讓孩子們喜歡數學課堂,覺得數學課是最有趣的,一直都是我深思的問題。我們國際部有一項特色課程:數學思維訓練課。平時孩子們最喜歡這節數學思維訓練課,他們覺得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學會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更多考慮的還是圍繞學習的知識點,沒有完全放開。看到雷夫老師的所爲之後,我覺得自己還是沒有更好發揮這節課的初衷,就如雷夫老師所說的:應該要孩子瞭解數字的威力,明白數學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趣味無窮!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孩子,多設計一些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感悟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行萬里路這是雷夫老師帶領孩子們大量實踐活動之一。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鍊、提升,開展各種精彩的活動,一直也是我們國際部的精彩之一。但是每一項活動思考更多地的.是領導,我們老師只是在落實。比如,上個學期我們開展的快樂秋遊實踐活動之一,從遊前的瞭解、製作到遊中的考察到遊後的評比等等,都是我們的陳校一個人在思考,在引導,回來後,看到孩子們玩的開心,家長們高興孩子們能走出去,家長更滿意的是孩子們的收穫!我當時只是感慨陳校怎麼這麼有才?看了雷夫老師的每一個活動準備,我才意識到每一項活動並不是領導的事,更多地是我作爲第一責任人應該把工作做的更細緻一些,考慮問題更全面一些,行前準備是關鍵!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我最佩服的就是雷夫老師善於反思,善於接受意見,對於孩子們來說失敗是好事,對於我們老師來說應該直視失敗、錯誤。雷夫老師能接受女兒對自己的批判,及時改變了自己的課堂,把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現在的孩子們都喜歡錶揚、激勵,承受能力越來越差,一直是我們擔心的問題。那我們老師呢?善於接受意見嗎?遇到任何錯誤的時候都能敢於面對,坦然接受,樂於反思嗎?我們要求孩子們能做到的,我們自己一定要先做到!善於從問題背後找問題,才能讓我們進步!小組合作學習曾困擾了我們很久,當堂任務不能完成,一個月後,孩子們個個能上臺大方展示了,失敗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雷夫老師所創造的奇蹟或許我們現在無法企及,但是,雷夫老師就是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了,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只要我們有愛心、重細節、抓習慣、善反思,我們也能成爲雷夫老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3

雷夫老師在班級管理及教學方式的優秀案例,引人入勝,使我深思自己的教學,強烈的中美教育對比震撼我的心靈。美式教育一直是我想探索的,非常高興學校爲我提供了這個機會,由於自己是從事科學學科教學,看到雷夫老師在英語,數學,歷史等科目的精彩教學案例,我以最熱切的期待翻開《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第八章。

然而我並沒有看到什麼驚奇的教學方法,和我們學校提出的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展開活動,啓發思維!差不多,他們提出來的“自然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不過該章節中,雷夫的女兒卡琳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有觸動:“孩子們上自然課的時候應該放下書本,拿起實驗器材。他們必須觀察、實驗、記錄、分析。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在科學課上,設計的實驗都是力求學生能做成功的,看到他們想看到的現象。我在百度、谷歌上搜索着小學生能做的實驗,現在想想我爲什麼一定要搜“小學生”能做的呢,原來我是在逃避失敗,避免我的學生失敗,並且在讓學生開始操作之前就已經爲他們排除了一些干擾因素,從未讓他們小小的心靈經受過任何打擊。然而不流一滴汗,不花一點力氣就能成功,沒有點點失敗,沒有任何反思,他們究竟獲得了什麼呢?現在他們還能記得什麼呢?

獲得一個概念知識,“解決一個問題可能5分鐘就解決了,也可能要花兩個月”。仔細嚼一嚼這句話,恍然大悟,我現在的教學不就是幫助學生在5分鐘內成功的把問題解決掉嗎?孩子們快速的突破難題,實現成功,滿足了心裏所想。但是這種喜悅感無異於一個普通的觀衆看了一個精彩的表演吧!如果是另一種喜悅感呢,是作爲一個表演者通過自己積極動腦探索,不斷克服困難完成了一個精彩的表演,這對孩子的影響纔是深遠的吧!我想我以後的教學應該努力實現“讓學生在兩個月解決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讓他們不斷失敗!

雷夫老師說他在和學生建造雲霄車時,不斷經歷失敗實驗的那兩個月,是全年自然課中最令學生們驚奇、興奮的時光。孩子們自豪的說那是他們自己做出來的,他們瞭解那座雲霄飛車的物理原理。雷夫在那兩個月期間展現了最佳教學水平,因此我想我也應該向雷夫老師學習閉上嘴巴,敬請學生觸摸!

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方面,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教育案例:一個年輕教師班裏出現了一位邋遢的孩子,書包整天都是亂糟糟、髒兮兮的。爲了讓他改掉這個毛病,年輕教師當着全班學生的面把這位學生的書包抖摟出來,並拿出相機拍照,揚言要在家長返校日公開,還說出了“誰那裏有垃圾,就丟到這位同學的桌子上,反正他那裏已經是垃圾桶了。”的話語。其結果是,家長十分的氣憤,告到了校長處。最可悲的是當事教師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認爲自己做的對,說現在這個孩子已經指導整理好自己的書包了。雷夫先生卻認爲“不要把害怕當成教育的捷徑”。

是呀,大人拿出一些手段和惡語,是會嚇着或唬着孩子的,但是這不是教孩子們學好,而是用自己的言行教會學生怎樣嚇唬人,怎樣用暴力解決問題。看到這裏時我可能想,如果我碰到這樣的情形可能也會做出過激行爲——直接將書包裏的書全扔在地上讓他重新裝。這樣的事還真讓我碰到了,我們班賀一芙,他的書包非常的亂,是怎麼發現的`呢?一天他媽媽來接他,我正站在旁邊和他媽媽聊,讓賀一芙整理書包,眼睜睜的看着他將書亂七八糟的往書包裏塞,不知所措的站在旁邊。讀了這本書後,這是多麼好的習慣養成的教育機會呀。當我面對這樣的問題時,應該這樣處理:把學生的書包放在書桌上,一本一本的幫他整理好,教他怎樣整理書包,對他講明有序擺放自己物品對自己能帶來的好處,讓他學會不僅書包要整理好,只要是自己的物品都要排放整齊。在第二天的時候再對全班同學說下如何整理書包,然後說放學要檢查。

做實驗時沒有紀律大聲叫喊,就告知他離開座位停止實驗,看其他同學實驗。而不是,班裏一人搗亂,其他所有同學都被批評。現在將這種處理方式運用到各班級,反可是學生總有那麼多行爲習慣是不好的,那學生要是犯錯誤了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雷夫老師也提出了他的建議:對不當行爲的處罰,應該不準參加發生不當行爲時所進行的活動。在一次和黃老師、羅老師吃飯時,他們也向我建議這種做法例如誰在應較好,孩子們也能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爲。

這本書裏雷夫老師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將他在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向我們娓娓道來,精彩的教育教學案例讓我感受到一個教學工作者的幸福,雷夫老師打造的沒有恐懼感的教室,以及他對學生的愛和對教育教學的專注都讓我感受到強烈的震撼。美式教育爲何能培養出那麼多優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答案就在這裏!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4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雷夫老師在自序中他就寫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牀上睡不着,爲着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雷夫老師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教師。作爲一名中學教師,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有時爲了思考如何上好一節課、如何突出一個教學重點、如何突破一個教學難點,常常是反覆的思考、推敲、有時甚至是寢食難安。

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一定就是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吧。“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是一種多麼樸素的意識和想法啊!我想:要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教師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以信任代替恐懼

正如雷夫老師所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有的時候教師可能是“愛生心切”,一個知識點教了幾次有些後進生都不會,這時教師就免不了語氣會重一些,甚至會罵幾句,這個時候的'學生就象一直“驚弓之鳥”,越緊是聽不進去,最後學生和老師都弄的筋疲力盡。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和諧、平等、信任的環境中學習,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得搏擊。

其次,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

雷夫老師說:“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這句話說得非常睿智。作爲一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我從來不拿一個學生和另一個學生相比較,而是注重學生學習表現的縱向對比,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並給予及時的表揚。”

第三,要培養孩子們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的學習態度

對於學生而言,學習有時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難點中不斷進步的,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在學習的路途上。

第四,要善待學生的錯誤。

“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學生犯了錯誤,不能一味的批評,而是應該幫助他找到錯誤的原因,避免類似的錯誤重複發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5

我讀書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拿到一本書我會先看看這本書的序言,尤其是作者的自序。這本書序言開頭是這樣的“我清醒地知道自己並沒有超越常人之處,我所做的工作和其他數以萬計努力奉獻、希望世界變得更好的老師們是相同的。教學過程中屢屢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飯。我經常大清早醒來,就開始爲了一個無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煩惱不已,有時候覺得當老師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段話深深的吸引了我,因爲我覺得這和自己的內心是極度相近的。抱着好奇的心理我仔細閱讀了這本書。希望自己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解決困擾自己問題的方法。雷夫,一位平凡的教師,他用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了熱愛學習的天使,他用熱情的教育態度,把教室變成了溫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信任與耐心,感悟了熱情與責任,留下了欽佩與感動。

書中說: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缺乏了某樣東西——害怕。單純的信任比害怕的威信更重要。雷夫和我們大多數教師一樣,最開始都認爲要給學生下馬威,這樣才能樹立教師的威信,這樣學生纔會聽話。今年我接手初二學生心裏就有一定的忐忑,因爲聽其他老師說過這屆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爲。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基本上是板着一張臉上課,嚴肅的處理每一件事情。經常性的大聲呵斥,對那些問題學生的批評更爲激烈。可開學沒有幾天就出現了三次學生頂撞老師的事情。其他老師每次告訴我的時候,我的怒氣就急劇上升。心想:“多少年沒遇到這樣壞的學生了,怎麼連最起碼的尊重老師都做不到”。接着就是我找出這個學生先是嚴厲的批評,然後開始講道理。但我發現這樣做的效果並不明顯,雖然當時給“鎮”下去了,一轉眼他們還是老樣子。

其中一個男孩子在我批評他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抗拒是我很多年沒有見過的。這是一個問題學生,對老師的批評充耳不聞,甚至說過一些與他這個年齡很不相符的狠話。他也是我學期初就打算重點教育的對象。前兩個周就在我反覆的批評與他反覆的對抗中過去了。但這個學生依然我行我素,我也發現這兩個周的我這越來越不像我了,與我自己所想的教育效果差距也越來越大。後來我開始嘗試與他多交流,慢慢的我發現這個學生很喜歡“講道理”,或者說是侷限於自己所謂的“道理”中無法自拔。我就想是不是能在這方面有一個突破,從而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課外活動其他學生參加各種活動隊的訓練,教室裏剩下四個學生,我在教師裏監督他們自學。不大一會他又小動作不斷,而且愈演愈烈。我告訴自己不要發火,要冷靜。這次他的道理是課外活動應該是自由玩的時間。我順着他的.理由心平氣和的一個個駁倒了他所認爲的道理。從他的表情中我知道這次談話的效果勝於以往任何一次,最後他也認識到了錯誤,真誠的道歉了。或許這次談話的作用,這以後他經常到辦公室告訴我某某同學違反紀律,在什麼方面做得不好。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先表揚他能發現別人的不足,再利用這個機會問他應該怎麼做,你能做到嗎?同時也鼓勵他發現班級的情況就來彙報,他很欣然的接受了。現在這個學生的改變仍不能達到我們的滿意程度,但我知道他慢慢的在改變,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改變。讀了這本書,也使我徹底明白:光鎮的住是不行的。一方面,對他們嚴格要求是必須要做到的,另外一方面,要和學生們互相信任。信任可以取代恐懼,信任可以讓學生對你敞開心扉,這樣處理問題也變得容易起來。正如書中寫到“爲人父母、師長的我們,總是對孩子們發火,往往也氣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

最後,我非常感謝學校舉辦這次讀書活動,讓我能靜下心來讀到這樣一本好書。總之,這本書需要我細心研讀,慢慢消化。因爲我們和作者雷夫一樣,我們都有一個教室!一個註定不一樣的教室!正如這本書的副標題“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先把學生變成天使,再讓他們愛學習,這是我今年班主任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6

《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美國小學教師雷夫·艾斯奎斯寫的書,書中有作者對教育的認識,有對教學方法的總結。更多的則是讓人倍感親切的故事。這一個個故事串起來,告訴我們雷夫老師是如何二十幾年如一日創造教育奇蹟的。

第56號教室,是一個普通的教室,卻又那麼的不平凡。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爲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無捷徑可走的。

雷夫老師在書中明確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成爲一個更好的人,老師的責任是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雷夫身上所體現的職業激情也正是新教育提倡的一種精神。雷夫無疑是個富有激情的老師,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都是雷夫教學熱忱的體現。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這也是雷夫老師的重要教育理念。雷夫主張“身教重於言教”,這也是他從教育實踐中得出的真理。雷夫相信“你就是榜樣。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需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一切不過因爲“身教重於言教”,教育不是拔苗助長式的教育,而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

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他之所以成爲優秀的教師是因爲他不斷地爲教學尋方法,教出了優秀的學生。書中提到的“數字的研究是門極端的學科,孩子不是愛它,就是恨它”。好多學生覺得數學是一門很枯燥的學科,沒有語文那種詩意、氣魄、傷感、歡樂,也沒有音體美的愉悅、寧靜、傷感。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呢?雷夫的觀點就是減輕學生學習數學的恐懼感,他沒有把整堂課的.時間拿來做練習,而是盡力去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學着喜歡數學。讓學生克服對數學畏難心理,讓孩子喜歡數學。

雷夫是神奇的人,第56號教室是奇蹟誕生的地方。讀了這本書,讓我更清醒的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選擇這個職業,意味着教師的衆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當然,其所收穫的成績感也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達到的。只要我們也努力以“讓學生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爲目標,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重視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不斷地提高終身學習的能力,爲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相信我們也能創造奇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7

看完了這本書之後,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的狹隘,教育真是太深奧了,太細膩了。從書中反映出來,美國的教育背景跟我們中國差不多,很多學校也是搞應試教育,很多老師也是教法不當,不是每個老師都那麼優秀,也不是整個美國的教育都那麼先進,但雷夫老師卻能夠不受大背景的影響,不受制度的束縛,爲了孩子的教育,跟制度打擦邊球,比如:私下向家長髮出募捐倡議,創建班級實驗室,發揮社會的力量。爲了孩子的成長,他也是強調保持低調。

他用教育最真實的一面去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富有耐心地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星期的時間協助孩子完成一件作品,讓孩子感受到過程快樂纔是最重要的.。只有讓孩子犯了錯,自己找出錯因,人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其中的5項不容錯過的美術作業,每項作業都有其訓練的目的,每次的小組合作都是出於自我需求的,而不是老師人爲去分工,裏面提到的一些案例方法,我們都可以在自己的學生中進行嘗試,很有指導意義。此時這句話更加深了我的理解:教育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書上提到的一些學生的不良行爲,在我們班就很類似,可是雷夫老師卻找到了解決的辦法,而我們所欠缺的是耐心。一味的責怪和抱怨,只會使學生更加浮躁、更加反叛。簡單做好一件事,堅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找孩子談心,多跟孩子說悄悄話,及時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接受你,信任你,走進孩子的心裏,讓教室成爲溫馨和相互信任的場所。

有時覺得教育很簡單,就是把問題簡單思考,把程序簡單明瞭,迴歸自然,尊重自然規律,有時覺得教育很複雜,區區幾個孩子都難搞掂。關鍵是我們沒有找到一個切入點,那樣只能白忙一場,費力不討好。微笑面對學生,學生會微笑面對你,心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放平心態,愉悅心情,纔是工作的基點。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老師閱讀的好書,它是一本工具書,從中可以找到很多實用的方法,它也是一本教育教學的指導書,對多年從事教學但仍感到迷茫的老師帶來很多的啓發。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8

最近把《第56號教室的奇蹟》匆匆讀了一遍,覺得這本書真的挺不錯的,下面把我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不得不感嘆雷夫先生是一個全才,這裏容我用一句“做人低調,做事高調”來形容他。爲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他能堅持25年在同一所學校同意間教室做一些相同的事,是因爲他對於教師這份職業執着的熱愛和對於學生髮自內心的關愛,並沒有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其次爲何說他做事高調呢?因爲在這56號教室裏他不單單隻教會孩子們學科知識,還教孩子們學會表演,學會生活。比如帶着他們上體育課;和孩子們一起策劃話劇;鼓勵孩子們通過旅遊體驗生活;引導孩子們一起觀看有意義的電影。而且在每一項活動之前都要求孩子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行。因此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做人低調,做事高調”的好老師!

這本書讓我感受深刻的就是要做一個讓孩子們信任的老師!信任對於每一位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孩子們信任我們了,他們纔敢走近我們,纔會樂意接受我們佈置的任務。關於信任雷夫先生向我們展示了好幾個例子,其中最經典的一幕就是雷夫老師對於班裏一位不交作業的孩子的教育。平時作爲老師的我們如果看到一貫這樣的學生可能就忍耐不住,肯定會問“你的作業呢?爲什麼不完成作業?”但是雷夫老師卻是低下身子說他相信她,然後提醒她注意不亂放東西,讓她挑選一位同伴中午幫助她整理資料袋。結果,從此以後這個孩子的作業再也沒有找不到過。

說到這,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班級學生的案例:那天正好我看到書中的這一幕,也正好四年級兩位學生週末作業沒有交,如果換做平常我可能會質問他們爲什麼不交作業?但想到書中提到的這個例子,我耐着性子把他們叫到身邊,讓他們說明理由然後對他們說“這一次老師相信你們,希望下一次你們能按時交作業。”結果下午一個孩子就找到自己的作業交給了我,另一個孩子從此也能按時上交作業了。

書中還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失敗是件好事”初看到這句話讓我感到好奇,看完之後確實引起了共鳴。的確,在生活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是擔心孩子們做錯事或者把一件事情搞砸,而不讓他們參與體驗或者在一旁爲他們的行爲着急。其實失敗都是我們作爲家長、老師自行定義的.,真正的失敗在於他們不願意去嘗試做一件事而不是做錯事。孩子們就算是做錯了但是他們動手操作過,體驗了其中的樂趣,而且關鍵的是他們能夠通過一次的失敗嘗試能夠總結失敗的原因,那麼當再經歷相同的事時就一定會成功了。因此我們該多放手讓孩子們多去體驗生活,多鍛鍊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每一次的“失敗”中快樂的成長!

我很認同雷夫老師的一句話:教師的這份工作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你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可以有所進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們會自然而然的調整音量,以避免干擾到別人;在沒有強制的情況下,能遵循自己認爲正確的行爲準則並加以執行,那一定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我憧憬着,併爲之努力!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19

期中我抽空閱讀了美國的一位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書的中心思想是《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關於教育的一書,雖然是國外的教育,但許多內容是與國內的教育相通的,是有很多方面的聯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很淺顯易懂,適合我們教育工作者和老師看。 與作者雷夫一樣,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讀着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 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

在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和目標。“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

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要勝過愛子,作爲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裏纔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於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纔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澱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做老師,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和工作歸宿。

這位雷夫老師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又小又破還會漏水的小學教室,一干就是25年。雖然學校裏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並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小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

他是一個備受56號教室孩子喜歡的老師,他熱愛自己的學生,並致力於將56號教室打造成孩子們躲避風雨的溫馨港灣和孩子們鍛鍊、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那裏沒有恐懼,沒有害怕,有的只是彼此間的信任和相互間的扶持,那裏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有的只是努力、堅持和期待。這樣的一個教室,這樣的一個家園,怎能不讓人嚮往?以往,我們談及這樣的地方,更多的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在現實中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地方,而雷夫老師卻做到了,他用他自己的行動,也用孩子們臉上的微笑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我在反思:作爲一名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師,奮鬥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做出同樣的成績,自己在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還需要去努力,也可能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吧?如果換做是我,當我爲了幫助孩子,我會有什麼反應?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想到,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去努力奮鬥,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通過學習,給我敲響了屬於我自己的警鐘,對教育要有百分百的熱心,當我全心全意投入到和陶醉於教育教學中,或許我也能成爲一名比較合格的老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0

拿到這本書時,我充滿了好奇。雷夫是個怎樣的人?爲什麼叫56號教室?在這個教室裏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在我國教育界有多大的影響?帶着這些疑問,帶着對知識的渴求,我讀完了這本書。認識了這位享譽世界的著名教師——雷夫,近30年來,他一直堅守在第56號教室,做着自己喜歡的事。

讀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把與學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擺在首要位置上。他在開學的第一天就讓學生玩“信任”遊戲(一個學生往後仰,其他的學生在後面接着),還告訴孩子們:哪怕我接住了你100次,但在第101次時把手收了回去,即使我再怎麼向你保證,你都始終會遲疑——因爲在那一刻,我們之間的信任被破壞了。雷夫的言行一致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在這個教室裏沒有大喊大叫,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了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面對難以教育的學生,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和百倍的包容,去面對所謂的差生,給他們陽光,給他們春風雨露。

由此讓我想到“潤物細無聲”的道理。在教學上、生活上以身作則,學生也會以教師爲榜樣。要求學生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作爲老師,你可以很嚴格,但一定要做到公平對待每個學生,每件事。一旦孩子覺得你對他們不公平,你可能就會失去孩子們心中的信任。雷老師說,孩子們並不怕嚴格的老師,但他們特別憎恨不公平的老師。

其次我還有一個發現,當老師向雷夫提問題時,雷夫在回答問題之前,總是先誇獎提問的人,比如:“我非常喜歡這個問題。”“這也是個非常棒的問題!”“非常感謝您的問題。”我想不只提問的老師,就連讀者都感覺很舒服,我看到了雷夫老師的不厭其煩。由此,不難想象雷夫平時和孩子的溝通以及課堂提問時,誇獎和讚美已經成了他的習慣,這也是雷夫成功的祕訣。所以我開始嘗試:當發現孩子優點時,就稱讚:“你太棒了!”看見他爲朋友做了什麼事,就及時的表揚他:“樂於幫助別人,真懂事。”當孩子沮喪時,我會安慰她:“你的心情,我瞭解。”我同樣堅信,也一定可以培養出正面的皮格馬列翁效應期待下的小孩。

第三,56號教室的班訓是“勤奮學習,友善待人”。在56號教室裏,雷老師經常帶着孩子做拼貼畫,還一塊彈吉他、學搖滾、讀小說、排演莎士比亞劇,有時還跟孩子琢磨着給莎士比亞劇換一首新的配樂,他把藝術帶進課堂。爲了孩子們的未來,他在和孩子們一塊努力。雷夫說,有的孩子可能在數學上不擅長,但在藝術方面,上帝是公平的.,每一個學生在藝術的某些方面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專注。360行,行行出狀元。他不喜歡讓學生死讀科本,不願意只看到孩子考試的結果。這一點我很認同,因爲我們教育學生不只是在傳授知識,更多的應該是學會一生受用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第56號教室裏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我們也有自己的課堂,如果我們從關愛每一個孩子出發,從互相信任起步,拿着放大鏡去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優點。那麼我們也會有自己不一樣的教室,讓我們的教室變成孩子們心中嚮往的地方。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1

“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 ”這是雷夫說過的一句話,至今銘記在我的腦海裏。意思是“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了火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的前進方向就是正確的”。一開始閱讀時,心裏默默的想雷夫說的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至於嘛?內心對他說的話有些小小的質疑,可是隨着閱讀,隨着深入地瞭解,我不禁對雷夫肅然起敬。他對學生的熱愛與激情,對教育事業的執着,深深地鼓舞了,讓我對教育事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對學生有了新的情感。

第56號教室,是洛杉磯貧窮與暴力地區的一間不尋常的公立小學教室,在這所教室裏沒有害怕。在這間教室裏,早上六點就開始上課,下午五點半才下課,連寒暑假學生都自願到學校上課。這間教室過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在這裏雷夫點燃了孩子們的激情,他精心教育他辦理的學生,使一屆又一屆平常的學生成長爲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他心態平和而自信地寫了許多發生在第56號教室中他和他的學生們零碎的事兒。這些小事兒,在許多教室裏都會發生,情形似乎大同小異,但是第56號教室卻讓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義。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件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

有人不禁會想,這第56號教室到底有什麼奇蹟呢?

奇蹟一:十二歲的孩子,懂得忠於自己的原則,知道“品格”的重要性。第56號教室的學生,知道何謂“道德六階段”。同時也知道“人要忠於自己的原則”。他們知道道德六階段: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爲準則。

奇蹟二:從第56號教室離開的孩子,個個熱愛“閱讀”,且終身爲自己的人生而讀。在第56號教室裏,是以“讀書時發出多少笑聲”和“流下多少淚水”來衡量學生的閱讀能力。雷夫老師相信:熱愛閱讀的孩子們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奇蹟三:第56號教室的孩子“管理金錢”的技巧比他們的父母還強。第56號教室有自己的貨幣及經濟制度。這套獨有的經濟制度,讓孩子學習記賬、保持收支平衡,並明白節儉的價值、延遲享樂來學習儲蓄,更體會父母親賺取金錢的辛苦。

奇蹟四:第56號教室的'孩子知道“考試”只是理解的溫度計,怎麼讀比讀多少更重要。孩子們知道,一次沒考好並不代表世界末日,這隻代表着一件事情:他還不瞭解這個技巧。而雷夫老師很願意在爲他講解一次。

奇蹟五:在56號教室的孩子,用“藝術”當課餘愛好。雷夫老師強調“藝術”的基本真理,加入管弦樂團的孩子們不只學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單簧管,也學到了紀律、責任、犧牲、溝通、更正錯誤、傾聽,以及時間管理。

雷夫老師是一位全能型的老師,他在書中寫到的“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爲孩子將來過上一流的生活做準備”、“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教育理念中令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一名好教師要成長,必須得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因爲對孩子的愛,纔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而只有熱愛自己選擇的職業,纔會讓自己的人生快樂而陽光,只有我們教育者充滿了愛,才能“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雷夫老師提倡 “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他讓學生人人樹立“成功無捷徑”的信念,這是56號教室的座右銘,“好孩子,行事要努力”這是56號教室的口號。

作爲老師,給孩子再多的獎賞也比不上我們用心的陪伴。他們會感覺到你的關心、你的愛護、你的付出。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好了,那麼你就是不平凡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2

我捧起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開始閱讀。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自言自語:這怎麼可能?在素質教育旗幟掩蓋下,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這不是天方夜譚嗎?。但讀完全書,我的內心經歷了由疑惑、不敢相信到豁然開朗的幾番沉浮。 全書字裏行間處處滲透出雷夫老師二十多年的教育經驗與教育智慧。一個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學生願意提早兩個小時上學,而又延遲放學時間,即使畢業了仍不忘每週回到這個教室。一個普通的最基層的老師,竟然獲得了總統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讀完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師角色,不禁深感慚愧。我曾爲自己是一個“鎮得住”學生的老師而沾沾自喜。雷夫先生卻認爲“不要把害怕當成教育的捷徑”。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而我呢?總是以學生怕我爲榮。我的這屆學生是我從一年級一手帶上來的,五年多的朝夕相處,五年多的諄諄教誨。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3

《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老師家長必讀品,也值得學生花時間認真品味的一本書。

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而創造了奇蹟,是因爲它缺乏了一種東西——這裏沒有害怕和恐懼。雷夫老師以信任取代了恐懼,成爲了孩子們可以信任的依靠,講究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們的榜樣。雷夫老師要孩子們和氣待人、認真勤勉。

當與56號教室裏的學生同齡的學生正在讀學校發生的基本作文和課外書時,56號教室的學生們已經開始讀文學歷史了。他們以旅遊的方式來學習歷史故事;通過親身體驗,親手實踐,來解開科學中的奧祕;以體育運動、體育活動來了解團隊精神是什麼?

56號教室裏的孩子們就像着迷一樣,每天提前2小時來到學校。放學後,數時不離開教室,他們聽搖滾音樂,看經典電影……開心極了!

在56號教室裏,雷夫老師奉獻出自己一生最寶貴的'東西——時間,讓 孩子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我真佩服雷夫老師,他和孩子們不分老師與同學,而是好朋友。

我從這本書裏學到了要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遇事不退縮,努力面對,解決問題……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4

當一名教師傾其所有精力、美德與創造力,他能爲學生做什麼?如果認識了美國的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或許便有了答案。

第56號教室的孩子大多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這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全國測試成績高居全美TOP5%,他們長大後紛紛就讀於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並取得不凡成就。這一切奇蹟的諦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師。

他用簡單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終身閱讀”、match“親手勞作”、“以運動爲本”等課程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立刻實踐,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樣實用。

說其卓越,因爲“56號教室”的`“主人”的做法很普通,這種普通卻遠爲我們所不及:有強烈的愛心並善於經營,關注細節且着重過程,信任孩子所取得的成功。看似簡簡單單的做法,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老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像書中的老師一樣:言必信,行必果;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設身處地,交換角色思考問題;把握教育契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5

很多老師都做過這樣的事情:隨口對學生提出要求或者作出承諾,但卻不去兌現。短時間內,還可以看到一些積極的效果,但是長此以往,收到的只是學生的漠然和反抗。我也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也曾經以爲這是班級管理中比較有效的方法。直到跟隨雷夫老師來到“第56號教室”,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作爲老師,要首先與孩子之間建立信任,一旦孩子對老師的信任破滅,那麼要進行接下來的.工作時十分困難的。正像雷夫老師提到的那位廣受尊重的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承諾孩子們一次旅行,並一直以此來要挾孩子們,孩子們爲了確保資格,做出了許多的努力,但最後卻被告知旅行取消。可想而知,她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大失所望,最致命的是不再信任她,甚至其他的老師。試問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能順利開展工作嗎?

身教甚於言教,作爲老師,我們要言出必行,對學生提出要求或作出承諾前,要想好自己是否能實現,這樣纔有利於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任,纔有利於工作的開展。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6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爲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裏含着淚水。爲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着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也許一個教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事教學並不鮮見,也許一個教師爲了工作而做出犧牲也實屬正常,但是一個教師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於教學,並且將這種專注視爲是正確前進方向的指引的話,那麼這位教師已經超越了這個單純的'職業,而將其上升到了精神層面,並且將這種精神轉變爲了自己的信仰。我想這纔是教育的真諦。雷夫就是這樣一位教師,一位可敬的教師楷模!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是一本讓人熱血沸騰的書,他天堂般的課堂、這間教室的不可思議確實是我看到了教育事業蘊含着無限潛能。我們常說,數學源於生活,其實,教育也源於生活。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7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講述的是一位美國教師堅守在第56號教室20多年如一日,如何上課,如何培育一屆又一屆學生走向成功的教育故事。應該說每一位教師身在三尺講臺,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也有自己教育的觀念與風格。我看過一些教育類雜誌,專著,常津津有味地品味教育者們酸甜苦辣的教育故事,獨闢蹊徑的教育經驗。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讀完的這本《第56號教室的奇蹟》在心頭洶涌的是對這位教育者的欽佩與崇敬。他就是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是一個不知疲倦、瘋狂又認真的老師。他總有着奇思妙想,讓孩子積極思考、積極實踐、積極總結經驗、總是在積極學習的狀態裏。他的`腦子裏不光裝着知識,更多的是裝着學生,他想的不僅僅是交給孩子知識,更多的是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培養孩子應對困難積極思考的能力。讀完整本書,我們才能確定他的真正角色,他是一位班主任,又擔任該年級的大部分學科,如語文、數學、歷史、社會、地理、美術等學科。任教的每一門學科,雷夫都會百分百地投入,總有着與衆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並讓學生真的學有所獲。被雷夫的教學故事感動的同時我悟得了要這樣當教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8

這次品讀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爲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的努力與艱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成功無捷徑的真諦。雷夫先生每天爲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裏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

他犧牲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完全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愛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愛那些調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心了。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態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我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其實我在抱怨孩子之間的差異的同時卻忽視了他們的起跑線並不一樣。我應該再多點耐心。尤其是班級裏家庭環境複雜的孩子,我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來關注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

其次就是教會孩子善待他人。“三劍客”的`確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並使雷夫先生陷入艱難的境遇。但雷夫先生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並沒有因此離開他所鍾愛的教育事業,而是領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所以雷夫先生想讓孩子們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他首先讓自己先成爲那樣的人,他爲孩子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班上有個別的調皮生,我也經常找他談話,可是總不見效果,有時真的想放棄不管他了。雷夫先生讓我重拾信心,今後我要從側面多瞭解、多觀察,教會孩子從善待他人開始。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29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向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必須會識破的。

其實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爲教師,就應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孩子們一直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學生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我們希望學生勤奮、謙遜、有禮,首先我們自己要做到。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爲我們的工作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時時刻刻做學生的榜樣,需要時時提高警惕,關鍵是打心眼裏熱愛這份工作、熱愛學生,把教育當成事業來做,而不只是謀生的手段。

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穫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爲;播撒一種行爲,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就應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到達育人的最終目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0

這學期,校長爲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個初夏的黃昏,我靜靜地坐在沙發上,捧起了它。

雷夫,是一位充滿愛心的老師。讀完了這本書,他用愛心創造出來的奇蹟讓我既震驚又感動:

他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長達20多年,這需要怎樣的耐心與堅持?

一間小小的、普通的教室,讓裏面的孩子願意提前兩個小時來上學,而且甘願推遲放學,這間教室爲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

一位普通的老師,竟然獲得了總統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他獲得此項榮譽的背後有着怎樣不爲人知的原因?

站在小小的三尺講臺上,作爲一方教室的靈魂人物,無疑雷夫是成功的,是偉大的。他憑着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憑着對學生的責任心和愛心,讓他的第56號教室變大了,變開闊了,變成了孩子們自由舒展的樂園,變成了孩子們無比依戀的'精神家園,變成孩子們一生中享用不盡的財富。

第56號教室裏的孩子是幸福的,作爲教師,雷夫也是幸福的。 我想,做教師,就應該做一個像雷夫這樣有信念、有追求、有愛心的教師!

合上書本,反思我們自己的教師角色,感慨萬分: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一間教室,那是一方我們教育生涯中的舞臺。作爲教師,我們不妨靜思一下:我們該如何在那小小的舞臺上演繹自己的人生,如何體現自身的價值,如何讓它成爲教室裏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樂園,如何在這裏爲孩子們插上飛翔的翅膀?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1

雷夫老師是一個值得我們敬仰的老師,他對教學的熱情多到願意免費教學的程度,爲孩子犧牲了許多寶貴的休閒時間,但樂在其中,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雷夫是一個全能老師,他能帶好班級,能教好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真是十分讚歎他的智慧與精力。

他帶班級的理念值得學習:如果一個班級鬧哄哄的,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也沒有所謂成績可言,孩子們的讀、寫、算數都不會進步。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無法提升,品格無從建立,也無法培養良好公民應具備的道德觀。以信任取代恐懼,爲人父母、師長的我們,總是對孩子們發火,往往也氣得很有理由,讀後感《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然而,遇到學生不懂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於恐懼之上的信任。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隨時爲孩子們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們不需要對孩子長篇大論地談我們多麼負責任,而是要讓他們自己把信任放在我們的肩上。老師的身教重於言教,孩子們一直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老師可以嚴格,但不公平的老師會被學生看不起。

而現實生活中,家長‘學生,老師自身的原因使得班級內的學生很難受到公平的待遇。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會盡力而爲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2

培養孩子終生閱讀的習慣,這是雷夫·埃斯奎老師爲了孩子們一生的發展所做的最重要的教育。其實這何嘗不是對教師自我修養的基本要求呢?我自己的個人體會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不是很大,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看,而是受制於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無法讀進去,所以教師應該多組織集體讀書活動,給學生必要的輔導,也讓學生互相促進。雷夫老師關於閱讀的一些實踐活動,我也感同身受,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愛閱讀,但是我能夠開展一些更細緻的活動,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多一些指導,一點一點落實到每個孩子身上,多開展一些活動,比如家庭閱讀分享,讓家長和老師來爲孩子提供沉浸式的閱讀環境。

失敗是好事。讀完這本書,我最佩服的就是雷夫老師善於反思。對於孩子們來說失敗是好事,對於我們老師來說更應直視失敗和錯誤,並總結提高。比如,雷夫老師能理解女兒對自己的批判,及時改變了自己的.課堂,把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孩子們當然需要表揚、激勵,但我們不能刻意迴避孩子們的缺點和教學過程中的失敗和挫折。失敗,能讓學生理解到現實環境是充滿挑戰的,而學習的過程就是突破未知,在失敗中學習才能讓我們進步!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雷夫老師就是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了卓越,創造了教學的奇蹟!在敬仰和感嘆之餘,我們應該學習,運用和借鑑雷夫老師的理念和方法去創造我們自己的奇蹟。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3

當我從網絡上看到對這本書的評價時,就深深地被吸引了:"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會漏水的小教室裏,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學老師用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創造了一間充滿奇蹟的第56號教室,感動了整個美國。""他創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他熱情的教育態度,把教室變成溫暖的家。

"成功無捷徑"是56號教室的座右銘,"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號教室的口號。我們的教室有這樣的行動口號嗎?它應該有,應該成爲每個孩子行動的目標,方向。一羣平凡的學生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在"成功無捷徑"信念的支持下,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的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做老師,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是我們的根本。"教育,從兒童立場出發"。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愛孩子,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將信任與愛融入教育,也是我讀罷此書後,需更加堅定的信念。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 34

本月讀的書還是《第56號教室的奇蹟》。 在讀完其中一篇《加加看》這一章節後,我的感觸是很多的,因爲我也是一名教師,一直認爲教學是嚴謹的,但似乎也是單調無味的,一直在思考上課過程中怎樣才能讓課程變得有趣味呢?這麼長的時間以來它成了我最痛的.傷。但是雷夫老師卻做到了,他的學生們喜歡學習,熱愛學習,會學學習,從不會把學習數學作爲是一種負擔,而是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這與雷夫老師精心投入設計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節教學內容是分不開的。他在教學中設計一個個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學習專家們有效的方法,與孩子們一起設計考題以及探討考試技巧,使得他的教學和孩子們的學習始終在輕鬆、愉快、高效的氛圍中完成。一直想他是怎麼做到的?我不是也很努力了嗎?時間基本上就花在了教學上啊!可和他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爲他基本上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時間:他每天在校工作時間近十個小時,早上7:30到下午5:00,每週兩個通宵工作的日子,每個週末從上午11點鐘到下午2點鐘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無償地教學生……他的這種無償行爲無不讓人爲之感動與欽佩。這讓我明白:“教師原來可以這樣來當,原來可以做得這樣好!”

總之,這本書需要我們細心研讀,慢慢消化;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需要我們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總結。這樣我們也可以做得這樣好,因爲我們都有一個教室!一個註定不一樣的教室!一個孩子們將來心中嚮往的地方!